lshxx1990吧 关注:601贴子:50,048

转帖:【用三国志11来说说三国吧】缩水版--BY:九妹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雷锋


1楼2011-08-22 09:08回复
    根据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优良传统
    我们也从三国当然的主角刘备开始讲

    下面开始讲曹操。
    曹操,特技虚实。出生年155,登场年184,死亡年220
    184减去155=29,也就是说曹操29岁才找到工作,这点比起他儿子曹彰的190出生204登场可就差的远了。不过在大器晚成精神的指导之下,他的成就还是比他儿大的多的。而且死的也比曹彰值,他220年死,曹彰223年死,只比曹彰早死3年,但他肯定不会只比曹彰早出生3年。
    


    2楼2011-08-22 09:08
    回复
      按史书记载来讲,夏侯敦确是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战绩。去带个兵吧,不是自已被劫了,就是眼睛被瞎了,完事儿就回去种田。老罗给他加一个“啖睛”的生猛表现,好像已经是非常给他面子了。
      就这么一个常败将军,竟然还被称为“魏之元勋”,实在令人费解。好像这人就是一个纯粹的关系户,靠着和曹操的亲戚关系才爬到这个位置。
      其实不然。
      


      13楼2011-08-22 09:15
      回复
        论关系,再近,他能近过曹昂?曹操遇难时,连曹昂都弃了。这么多人,何以他独独看中夏侯敦?这其中必有缘故。
        其实这个缘故也很简单。用现在话讲,
        团队,需要文化。


        14楼2011-08-22 09:15
        回复
          夏侯敦这人有两个最大的特点,第一,以胆气闻。。第二,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
          按说这两个特点好像极矛盾,后者听起来,那是诸葛亮。前者听起来,那是李逵。两者加起来,大体相当于“诸葛亮舞起两把大斧,喝一声鸟贼休走,杀将过去。”看起来相当不可思议。
          然而这两件事,竟然在夏侯敦身上完美统一了。
          


          15楼2011-08-22 09:26
          回复
            啥叫胆气?夏侯敦同志瞎了一只眼,按说这是高级伤残,完全可以填个表,直接办病退待终身工资了,可人家就不。打不了仗了,不要紧,“老大,我种田去!”啥叫亮剑精神?这就叫亮剑精神。其他员工看了还能说啥,人家眼瞎了都照样工作,你感个冒发个烧啥的还好意思提?接着玩命干吧。
            啥叫性清偷?夏侯敦同志带着残疾,靠着一只眼辛辛苦苦领的点工资,还都分下去了,不说攒钱买个房子买个车买个ipone4啥的。你还好意思问领导要工资?继续玩命干吧。
            这样问题就清楚了。
            如果你是老板,有这样一个员工,对领导,任务坚定不移的完成。对同事,仗义疏财关系倍铁。这样的人,不安排他高职务,安排谁?
            


            16楼2011-08-22 09:30
            回复
              有夏侯敦,团队就有了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
              有了团队文化,团队才能称其为团队,不然那叫乌合之众。
              这是夏侯敦能够独享一份特别待遇的关键。
              不过光有文化也不成,一帮子蔡中蔡和,再有文化,十个加起来智力也就等于10。曹操更值得庆幸的是,手下还有一批能干实事的精英。
              


              17楼2011-08-22 09:30
              回复
                但这时曹操估计还没有把自已的定位靠清楚。他这个时候也是想着忠君爱国不谋私利的,所以联合一大票人,推袁绍为盟主,去打董卓。
                要说起来这可能是曹操的一计,拉大旗做虎皮,用大家的声势来壮大自已。
                但有两件事足以证明,这时的曹操,不是这样想的,他真的是想舍小家顾大家,忠君护君。
                第一件,是独袭董卓。
                “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唯曹操“引兵西,将据成皋”。你们不去,我曹操自已去,我要用我的行为来激发大家的忠君之心!结果曹操被打的很惨回来了,士兵伤亡大半,自已还中了一箭。
                


                18楼2011-08-22 09:31
                回复
                  第二件,是慷慨陈词。
                  曹操兵败之后,看到袁绍等人还在那儿天天喝酒看电视,大怒之下,带着伤去责问众人。还缠着绷带打着石膏的曹操,对众人慷慨激昂的进行了一次演说,并将脑中所想的军事机密告诉了大家,让大家一同努力加油,共创美好明天。
                  很可惜,没人听他的。
                  于是,曹操怒了。这一怒,就变身了。不过不是由猴子变成了超级塞亚人,而是由一个忠臣,变成了一个奸雄


                  19楼2011-08-22 09:31
                  回复
                    在此之前,曹操应该是一个阳光中年,他有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打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董卓之乱后,感觉机会来了,想要借此实现人生理想。
                    他之前的定位,大约也是和夏侯敦之于他差不多,他想用自已的行动来打动众人,形成一个团队文化,大家一起做事,来一个汉朝中兴。
                    然而,袁绍不是曹操。
                    从此之后,曹操的观点开始发生转变。“什么理想,什么是非,什么对错,只要自已说了不能算的,那就都是通通是tm的扯淡。”
                    为了实现自已的理想,就要让更多的事情,可以由自已说了算。
                    


                    20楼2011-08-22 09:31
                    回复
                      于是曹操开始为新的观点去做事。
                      他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征兵。
                      他的5000人底子,当然是不少的了。不然也成不了联合军中的一路诸侯。但还不够多,底子还不够硬。
                      说到征兵,大多数人就会想到他的收编青州兵。把十几万青州贼打下来,然后整编,形成了一个争天下的底子。
                      但这里有一个巨大的问题。他凭什么去打那十几青州兵?就凭他兵败荥阳剩的那点人?
                      肯定不是。
                      三国志对此有个清楚的记载,
                      “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
                      


                      21楼2011-08-22 09:31
                      回复
                        为什么要老远跑到扬州去募兵?只因那一个地方---丹杨。
                        现在盛传一句话,叫做“天下精兵出丹杨”。这句话出处不知道,是否真实也有争议。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东汉末年,有很多诸侯是靠这里的兵作为第一桶家,发的家,其中包括三大国中的两家,曹操就是第一个。
                        


                        22楼2011-08-22 09:32
                        回复
                          这里之所以出精兵,缘于这里的民风地理。“丹杨山险,民多果劲”,一群从小吃不上饭的娃子,能活下来的肯定是一批身体条件无比优秀的。当年李陵抗匈奴的五千死士,就是丹杨人。
                          丹杨人,大体就相当于现在的海豹突击队----------预备队员了。至于能不能成一等精兵,那就全看主将能力了。
                          曹操夏侯这一趟到是没白跑,“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兵四千馀人”。一下子得了四千精兵苗子,曹操乐的嘴巴都合不上了。
                          但正当曹操开心的时候,他就要先亲自见识见识丹杨兵的威力了。
                          


                          23楼2011-08-22 09:33
                          回复
                            几千年后的李云龙同学说过一句至理“又想让我能打仗,又想让我当乖孩子,旅长,没你这么欺负人的。”
                            能打仗的兵,你想让他跟宠物狗似的摸摸头就狂狂两声?
                            做梦。
                            这是一批狼崽子。
                            曹操带着这四千人,刚走到一半,不知是不是司务长没给肉吃了,还是文工团节目不好了,惹的这群人烦了。烦了,好办,二话不说,叛!
                            


                            24楼2011-08-22 09:33
                            回复
                              这一叛不要紧,顺带还把曹操的营帐烧了。幸好哥们小时候练过,拿起剑来舞了一通。
                              按魏书说,“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这句话估计靠不住。曹操要是有手剑杀数十丹杨兵的本事,对阵马超时就不用许禇瞪眼了,自已瞪瞪就可以了。但曹操当时能拿武器自保,并等待亲兵援助,这个是完全可能的。
                              虽然没死,但曹操这时才发觉丹杨兵不是这么好带的。于是痛定思痛,重新聚集,好歹是带了一千人回去。
                              这就ok了。练精兵两大难题,兵源和指挥官,都解决了。
                              苗子,有了-----丹杨勇士。
                              指挥官,也有了----曹操自已就是一个最好的,手下于禁也是一个巨牛的。
                              两下一加,一支独步中原的精兵,就出来了。
                              


                              25楼2011-08-22 09: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