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浸白袖吧 关注:21贴子:425
  • 8回复贴,共1

[墨染_=A=]。这个不解释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短歌行》里,曹操忧虑。
他高唱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慷当以慨,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楼2011-08-21 16:04回复
    没错。他是在忧愁,甚至以他敏感高贵的心智,他已经非常明晰地感受到人生的苦短和无常。人生短暂得就像清晨的露珠一样经不起日光照耀。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1-08-21 16:06
    回复
      我们得生命如此蜿蜒曲折,看不到尽头。可是有时候发现我们身边得事物:一树唐朝的花,一座宋朝的楼,一口明朝的钟,一把清朝的椅,一坛酒,只是五十年前埋下去的酒,如果它们愿意,都可以获得比我们更久远的存在。站在城市的广场中间,看见日头缓缓落下,来来去去的人都消失了,那扇门关闭了,我们又像根本没有存在过似的。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1-08-21 16:10
      回复
        然而曹操是个绝对积极的人,他本身就像赤壁大火一样兴兴头头。那样的感慨归感慨,他却绝不是为了伤春悲秋而活着的人,接着,这个男人就在《短歌行》里毫不掩饰地表示了自己求贤若渴,以期建功立业的万丈雄心。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1-08-21 16:13
        回复
          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1-08-21 16:18
          回复
            这里的“青青子衿”二句直用《子衿》的原句,一字不变,意喻却变得深远。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1-08-21 16:20
            回复
              不得不承认曹操是个聪明绝顶之人,他在这里引用这首诗,并且强调自己一直低低的吟诵它,除了在政治上有明确的用意,在艺术上也有其非常高妙的地方。这个人能以文才笼络“建安七子”,当然不容小觑。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1-08-21 16:24
              回复
                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渴心里对“贤才”的思念,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他用一种委婉含蓄的方法来提醒那些“贤才”:我纵然求才若渴,然而事实上天下之大,我不可能一个一个得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1-08-21 16:29
                回复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我的求贤之思何时可以实现?缺少贤才得忧虑常常会让我忧伤,像流年一样不可断绝。下面他还用了《诗经-小雅-鹿鸣》中描写宾主欢宴得句子:“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曹操纵这些古诗句,成功地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诗句语气婉转,情味深细,阐释了自己内心深处得需要(……),达到他原来颁布的《求贤令》之类政治文件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1-08-21 16: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