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是单纯的思想领域的一家学派?
个人认为其实儒家分几部分:思想部分,一是以《论语》为基础较成熟的教育思想体系,二是 “仁义礼智信”等复古道德观和伦理观体系;
第二部分是,大家意想不到的文艺和科学考古文献部分,(不会吧??儒家怎么会有这样的东西存在??)我们来看看,《诗》、《书》、《乐》这三书是文学艺术类,也是科学考古——商周文化的重要文献。后人从《诗》、《书》在文学上发展出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音乐类著作,《礼》是考古文献,《春秋》是史学类著作。也就是后人根据需要硬把《诗》、《书》、《礼》、《易》、《春秋》、《乐》说成是道德观和伦理观体系,是经典中的经典,真是误人子弟啊。
第三部分是,从政理论——很简单又非常虚假却又非常真实——“仁政”。
第四部分是,刚成形就夭折的荀子理论——“性本恶”,个人认为这是儒家思想中最成熟最真实的道德观和伦理观体系。又是后人根据需要,被阉割了!
2,秦始皇为什么要“坑儒”?(大家讨论一下)
秦始皇是非常爱才之人,话说战国后期,韩国想在经济上搞垮秦国派出郑国这个水利工程师,郑国向秦国提出修建郑国渠,秦国同意了,花费大量资金修建,后来秦国得知这是韩国阴谋,说要斩郑国,郑国上书修建郑国渠是对秦国利多弊少,有利于秦国农业发展,后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考虑再三,决定继续修建,郑国渠修好后秦国农业果然快速发展。另秦始皇也非常欣赏韩非子,于是想尽办法“请来”韩非子。始皇有博士七十人,儒墨名法,甚至方技术士都有,可见秦始皇是爱才惜才之人。
为何始皇要“坑儒”呢?史书说是始皇要封闭民智,实现千秋一统。这是真实的吗?为什么独坑儒?其它各家又为什么不坑?
我个人认为秦始皇是非常务实之人,儒家本来就是思想大家,却不像道墨两大思想家,偏偏要从政做起实事来,这摆明就是越趄代庖,这不就是和太监从政一个样,从政也好,可偏偏是最不合当期时事的最虚假的“仁政”,还摇头摆脑,满口“之乎者也”,务实的始皇最痛恨这些事,所以一改以前尊敬儒学,决心“坑儒”。(纯属个人见解,不足之处请指正)
3,为什么历代皇帝都独尊儒?(除唐代尊道)
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色,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阴阳五行理论,建成新的思想体系。董仲舒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宣称:帝王受命于天,是秉承天意统治天下的,因此成为“天子”。按照这个说法,帝王自然就具有绝对的统三台威,这是汉武帝最需要的精神武器。董仲舒从天人关系出发,又根据“阳尊阴卑”的思想,建立一套“三纲”“五常”的伦理学。董仲舒建议统一学术,统一思想,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为维护封建统治帝王的绝对统治服务。——这是历代统/三台/者最需要的人民精神世界上的统/三台。(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神权与皇权和谐统一,是人民思想上的双重桎梏。)不但如此,独尊儒还是权和谋家使用各种权和谋术最好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