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C’est La Vie
- 她走过香榭丽舍大街。
选择放弃之后她变得完全无事可做,也许这段时间的努力只不过是用多彩的碎布拼凑起来的不完整布块,就算每个部分再完美,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样不称人心。
没有办法,终究是没有办法。所有人都可以理解为这是社会所谓潜规则造成的,但是无论怎么想,最后的结果还是她放弃了、失败了。
三年前,她在某知名音乐学院教授的推荐下到法国留学,奋斗整整三年之后也只不过混了个本科学历。她总会自信的认为自己其实是有机会继续深造的,只不过是运气不好。然而到了现在她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只不过是半吊子,单纯固执的怀着对音乐的追求来到了法国。也好,放弃和失败至少让她明白自己是多么的自以为是、自作多情、没有实力、滥竽充数混在这群锋芒毕露的法国人和优秀留学生当中。
现在,她拿着她用了一年多的单肩背包毫无目的的走过了香榭丽舍大街,缅怀着她的梦想。
不能自欺欺人了,是你自己选择放弃的。她想。
但至少我敢确定,肖邦曾经从这里走过。她想。
- 公寓前的咖啡馆。
她决定回公寓,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整理一下回国用的东西。
回国,没错,回国。多么残酷的字眼。她可不是作为一名学有所成的海归回国的,在父母老师同学万众瞩目之下只有了个本科学位?在国内时一直被认为可以作为演奏家登台的她到了法国却只是个差等生?明明是摆在面前的机会她竟然自动选择放弃?不可想象。
她坐在自己的床上,狠狠地把手里正在叠的衣服摔向窗户,但那件衣服并没有像她期待的那样把玻璃打碎,只是软绵绵的轻碰了下窗玻璃,然后又悄无声息地落在了浅色的木头地板上。她不屑的哼了一声。
她胡乱把拿出来的东西堆在床上,然后穿好鞋子,重重的摔了门,冲向公寓门前的小咖啡馆。
这家咖啡馆的老板曾经一次又一次的在考试不及格之后鼓励过她,用字正腔圆的法语缓慢的对她说:“音乐不是几个数字就决定的了得。”他认真到可笑的腔调仿佛是怕她听不懂他说的话。
音乐不是几个数字就决定的了得。
这句话就算曾经鼓励过她千回万回,现在也是没有用的了。
老板是个上了年纪的大叔,儿子和女儿貌似都在乐队里工作,他本人也曾是乐队的首席小提琴。他一直对她说坚信自己的梦想就好。
可是有用吗?现在都已经选择放弃了。
- 最后一场音乐会。
离开咖啡馆之后,她回到学校,去了那个有包厢的礼堂。
今天在这里,有她几位同学的演出,不是作为学校乐队出演,而是某个在本地极为著名的乐团。
晚7:30,演出准时开始,几乎没有瑕疵的协奏曲,团员之间默契的配合,她羡慕,她也想坐在台上的那架漂亮的三角钢琴前演奏。
这会是她在这里听的最后一场音乐会,带着点犹豫,又带着点决绝,她在中场休息时提前离开了。她推开礼堂大门时也想到了这时自己最后一次推开这扇门了,最后一次,代表了可以离开这个给了她多少次失望,让她渐渐地再一次又一次失败中一次又一次的跌倒,最后把自信心和梦想都摔得满是伤痕,再也不想爬起来的地方,可以回国,回到自己受重视的地方。
对于自己的梦想,她几乎是绝望了,明明那么努力,却什么都没有得到。放弃,放弃,放弃,为什么放弃,她不断地追问自己。没有答案,也不再否定。
可是,为什么在走跨出校门的那一步时,她还是不由自主的犹豫了一下。
放弃,离开。忍耐,留下。她已经选择了放弃,看来她也一定要选择离开了。
- 纸杯上的字。
拎着她的单间背包慢慢地走回公寓,还在门前的咖啡馆点了杯咖啡带走。
回到房间,把那杯咖啡放在桌子上,用纸杯装着的咖啡微微有些烫手,但她也无所谓的一直用手抓着杯子,单纯的因为无聊细细地观察纸杯的每个纹理。
纸杯上有一行花体字:
C’est La Vie.
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
这句话也许是咖啡店老板想对每个人说的话吧。
不管是顺利还是不顺利,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不管是可以尽情的自我展示还是只能默默忍耐,这些,都是生活。
只要不放弃生活,那么不管是什么都要接受。
她想了想,稍稍多用了些力气抓住杯子。喃喃了一句:“C’est La Vie.”
是的,她几乎完全放弃了梦想,放弃了留学,认为自己的努力并没有换来应有的结果。
但是,不管怎样,这就是生活。
- C’est La Vie.
- 2011 Jul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