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命薄吧 关注:242贴子:10,499

回复:好吧你赢了我输了!常熟旅游风景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起古庙常熟其实有一座年代可以追溯到
南齐延兴中兴年间的古庙494-502年
距今1500多年了吧说实话第一眼见到这座古庙的时候
的确觉得时间真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


77楼2011-06-21 17:22
回复
    先来介绍另一座古庙
    应该是做宋代的古庙
    题为藏海寺
    藏海寺历史悠久。宋代原为觉海庵,明代称拂水东庵。清初,被顺治帝尊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的玉林通王秀来游虞山,乐拂水之胜,应请为主持,更名为藏海禅院。迭经整修,寺宇焕然,宗风丕振。玉林之母缪氏亦为出家之人,称大慈老人。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玉林奉敕还山,赐金葬母,建大慈塔于该寺大悲殿之后,自撰筑塔记,吏部尚书金之俊为之题碣曰:“报恩草堂大慈老人墓”。后来翁同龢又有题联:“野鹤孤云大慈塔;幽篁乔木古东庵”。      藏海寺山门原为明初洪武年间的真武殿所建,历时最久,今改为寺之正门,古色古香,引人注目;此外,明清历年建有大雄宝殿、弥勒殿、地藏殿、观音殿、药师殿、大悲殿、祖堂、丈室、集善堂、听雨轩、船室、客寮、仙人堂、小客堂、经楼、香积厨、大慈塔、普同塔以及山下新旧下院等。


    78楼2011-06-21 17:35
    回复
      2025-05-29 23:55:35
      广告






      


      79楼2011-06-21 17:45
      回复
        因藏海藏海寺位于山顶
        走上去累死了也没拍几张
        做为补偿兴福寺就多拍的几张


        80楼2011-06-21 17:50
        回复
          其实藏海寺是做有趣的古寺
          它是佛道合一的一座古庙寺里面有个叫报国院得地方
          报国院
               虞山五大寺院中的报国院,是唯一的道教场所。它与藏海寺仅一墙之隔,自清代乾隆年间,即已寺院合并,统一管理。这种来自西域之佛和出自本土之神的和谐相处、佛道合一的局面,为我国众多寺院所少见。报国院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原称真武庙。庙内供奉的真武帝君,又称玄武,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大神,与主东的青龙、主南的白虎、主西的朱雀,同为道教中的四方之神。真武帝君,民间亦称真武祖师。爱神及山,真武庙所在的山头,也被民间称为“祖师山”,一直流传至今。   藏海寺和报国院
          报国院正中供奉真武神像,两边站立的是赵公明、岳飞、温谅、马华光四大元帅,左右殿柱更有追溯报国院历史和描摹报国院内外风光的楹联:“灵殿溯明清,德被严相堂前,庶民仰止;洞天揽吴越,风回尚父湖畔,尘世肃然”。报国院占地不大,但院外天地广阔,等高望远烟岚高旷,远水近山,尽收眼底,山水如此多娇,难怪创立“虞山琴派”的一代琴宗严天池先生,当年要常来此处演奏天籁之音了。


          81楼2011-06-21 17:56
          回复
            接下来介绍兴福寺


            82楼2011-06-21 17:56
            回复
              兴福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南齐延兴中兴年间(494-502年),倪德光(曾任郴州刺使)舍宅为寺,初名“大悲寺”。梁木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扩建,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润旁,故又称“破山寺”。唐咸通九年懿宗御赐“兴福禅寺”额,兴福寺成为江南名刹之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亭勒石,立碑在兴福寺内,至今仍完整无损。


              83楼2011-06-21 17:59
              回复
                第一次知道这座古庙是因为小时候学的一首古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常建入的古寺就是这座兴福寺
                当时是叫破山寺


                84楼2011-06-21 18:02
                回复
                  2025-05-29 23:49:35
                  广告
                  其实这座寺的名字也有一个传奇
                  萧梁时建大殿,发现一石隆起,左看似“兴”字,右看似“福”字,取其祥瑞,改寺名为兴福寺
                  以下就是那块位于大殿的那块兴福石
                  位置很显眼恩!也是块很古老的一块石头



                  


                  85楼2011-06-21 18:09
                  回复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有没有寺中的那总感觉呢?


                    86楼2011-06-21 18:15
                    回复
                      同上楼







                      


                      87楼2011-06-21 18:22
                      回复










                        


                        88楼2011-06-21 18:26
                        回复







                          


                          89楼2011-06-21 18:38
                          回复
                            古寺篇完结


                            90楼2011-06-21 18:40
                            回复
                              2025-05-29 23:43:35
                              广告
                              古墓篇


                              91楼2011-06-21 18: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