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bits吧 关注:2,087贴子:42,940

【随笔】关于《Chobits(人型电脑天使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嘛,C吧正式复苏了~
前一阵比较忙完全木有时间过来额...真是抱歉了...
这篇随笔是很早之前我在狸猫的要求之下整理而出的...里面包含了我俩对人型的一些看法~
随笔本身也引用了一些文章的观点,所以各位如果能从中看出来的话~
嘻嘻,那真的称得上是骨灰级别的了~
好吧,我也不多说了~现在就开始盖楼吧~


1楼2011-06-13 20:58回复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动漫作品。整部动漫充满了悬念,在剧情的发展之下,所有的谜题在最后一刻揭开...
    --------------------------------------------------------------------------------------------------------------------------
    背景简述:
    CLAMP的漫画作品,原名《Chobits》,中文译名《人型电脑天使心》,最初发表于2000年9月至2002年10月,2002年4月9日动画化。
    内容简介:
    http://baike.baidu.com/view/112355.htm
    好了,终于开始正文了~


    2楼2011-06-13 21:01
    回复
          从发行年代上来说,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非常普及,而且当时的日本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投入非常巨大。所以作者笔下所出现的是“人型电脑”而非传统的“机器人”,这点在当时是很难解释的。
           我个人认为,这是作者根据其笔下的“人型电脑之父”三原一郎,即日比谷小姐的丈夫的性格而特别设定的。(以下为了方便,将以三原一郎的角度分析)因为他认为,Chobits不应该受“机器人三大定律”的束缚。但我个人认为,像小唧这样不用遵守“三大定律”的“人型电脑”,不能说就不是机器人。就组成上而言,人型电脑和传统机器人没有太多区别(当然不是那种机械...),由电脑构造的人工智能系统和有机物制造的身体组成。唯一突出电脑“特性”的,就是主人可以通过声控的方式来操作其内部程序以及储存器。而且人型电脑都很清楚,自己是电脑而不是人,哪怕有了自主意识,也会牢记这一点。而普通机器人则没有这样的特点,要不就是机能不足以产生意识,要不就是产生了“拟人”的意识。因为机器人的创造者通常更愿意把它们的“智能载体”部分透明化(例如《人工智能》中的表现手法),似乎完全只是拟人而已。尽管如此,人型电脑和机器人并没有太多区别,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4楼2011-06-13 21:02
      回复
        C楼无节操啊喂,先顶一个…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1-06-13 21:02
        回复
              也许有很多人在看完之后,都有这样的想法:像小唧这样的人型电脑,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吗?
               对此,我认为首先需要讨论的,是这些人型电脑作为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的结合来说,足够完美了吗?这点,我认为是非常完美的。让我们通过灵图试验加以验证:
              
               让检测者和一台电脑与另一人,分别在相互隔绝的条件下进行文字交流,以判别交流对象是人还是电脑。如果判别失败,则证明该电脑具备了真正的人工智能。关于灵图试验的本质及原理,已经有太多的争论,所以我们在这里不妨先忽略它们。所以,Chobits中的人型电脑能通过纯书面方式的灵图试验吗?虽然她们并不认为自己是人,但如果我们允许她们说谎,先不说小唧,哪怕是再普通的人型电脑也足以通过灵图试验吧。所以说,人型电脑绝对算得上是成功的人工智能了。
               就机器人技术来说,人型电脑的挑战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大。类似皮肤的材料很早以前就有研究,传感器的发展也终将打破有机生物的垄断。所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型电脑的身体是会被开发出来的。至于控制方面,我个人认为这属于人工智能部分而非机械控制。
               就人工智能技术来说,人型电脑是独一无二的。通过一些机械的程序,竟然最终产生了情绪和意识,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人型电脑有别于传统的人工智能,是因为使用了有机传感器的缘故。进一步来说,如果没有有机传感器,人工智能是不可能产生能与我们直接沟通的语言的。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维特根斯坦曾经有过两个截然相反的理论,他首先认定语言是符号的表征,接着又全盘否定了自己的理论,提出语言是社会交流的产物。她的第一套理论最终由乔姆斯基等人发展成为如今的语音识别,文法分析理论,使得人工智能得以在模式与之匹配的领域大行其道。但是,我觉得这种理论太过于机械化,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就像某人所说的一样(不记得名字了,汗...),语言先于语法,交流先于语言。维特根斯也许是这样想的:由于只有人类才存在社会群体,所以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也只有人类才能拥有真正的智能。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得到有机传感器以及何时得人工智能模型,人型电脑的产生将顺理成章。
               但是呢,以上纯属我个人的推测,而且针对的是普通的人型电脑。像小唧那种超级人型电脑,我还暂时没有头绪...也许有句话是对的:认真,你就输了...


          6楼2011-06-13 21:03
          回复
            好吧,思索了几天,也算是有些许头绪了...
            --------------------------------------------------------------------------------------------------------------------------
                小唧和普通的人型电脑区别非常之大,例如超强的性能,几乎无限的联机能力,无与伦比的学习能力,具有真正的自主性以及丰富的情感等等。当然,这只是作者笔下的人物。事实上,无系统,无软件是肯定不可能拥有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之一,就是能使确定的程序运行得到不确定而且有意义的结果。所以,特定的系统和支持软件是必要的。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仅仅依靠提升硬件性能,是不足以产生真正的智能和情感的,这一点很容易被Chobits中的情景混淆。但人工智能作为人型电脑的灵魂,事实上确实可以不依赖于特定的硬件,这与Chobits中一致。因此,在人型电脑出现之后,若想让小唧这种具备真正自主性和情感的超级电脑出现,需要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
                 因此,我对于人型电脑,哪怕是超级人型电脑,都是持乐观态度的。
            --------------------------------------------------------------------------------------------------------------------------
            呼,技术方面的帖子终于写完了接下来该轮到对Chobits这部动漫的分析了...


            8楼2011-06-13 21:05
            回复
              好详细啊……膜拜……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1-06-13 21:05
              回复
                =。= 唔...还没码完字就精勒,感觉压力有点儿小大勒 0.0
                --------------------------------------------------------------------------------------------------------------------------
                    CLAMP对感情的刻画一向是相当精致,这部动漫也令我非常之感动。当电脑拥有了感情,人类将如何去面对?幸福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Chobits都给了我们许多值得深思的答案。
                     不少人认为最后的“大团圆”结局(主流,那个什么什么多结局我就不多说了...)有千篇一律之嫌,影响了作品的思想性和深度。对此,我持否定态度。对于作品来说,这个结局本身就无可非厚,而且这也是三原一郎的意愿,更是作者的意愿,对幸福的憧憬和追求是不变的主题。如果是悲剧结局的话,我个人认为,除了赚取观众的眼泪之外,倒没有太多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美满结局的背后,我们只要稍稍回想,就能嗅出一丝悲伤的味道,从而引起我们的反思,这才是结局的高明之处。美丽的爱情最终和传统的伦理道德发生了冲突,这必然导致对社会观念的冲击和转变,只是对这部作品而言,这个问题并没有继续深入探讨下去的必要(已经探讨不少了,作者的倾向显而易见)。当我们的社会终有一天进入Chobits中的时代时,这类伦理问题就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题。小唧和秀树之间属于那种“柏拉图式”的,纯粹精神上的爱情。他们最终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显然是不够的。在我看来,贪婪往往是悲剧的根源。
                     我相信看完全局的人,虽说在看到结局时会有一种喜悦感,但稍稍思考一下,心里就会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儿:这可是超越了界限的爱情啊!想像一下,在你和你心爱的人交谈之时,试着把她的灵魂换成人型电脑的灵魂——人工智能...我觉得,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能接受的吧...而且,如果上升到全体自然生物的层面来说,这种纯粹的感情是否仍值得鼓励呢?大概很多人会觉得违背了自然规律吧...
                     呵呵,我还是那句话:贪婪往往是悲剧的根源,知足者常乐也。如果非要上升到那种高度,那不妨再大胆一点,把人型电脑也纳入生物其中好了,但是这样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况呢?(不妨想想弗莱娅产生的原因)所以,在这个“大团圆”式的结局中,作者仍为大家展现了一个充满巨大挑战和冲突的前景,实在是引人深思。
                     不过呢,剧中最后几幕实在是太吊人胃口了~如果最终的结局还是个悲剧的话...呵呵,善良的作者还是要顾及一下观众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滴~ ^_^
                


                10楼2011-06-13 21:07
                回复
                      虽说我与Chobits的作者不熟,但是在剧中的一位神秘人物,确实是与Chobits出现的前因后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呢,我若从他的角度来分析,那么与作者本人的想法就会更进一步吧。不得不说,他可以算是作者的一个缩影了。
                       都说到这里了,想必大家都了解了吧。不错,接下来要登场的这位,就是在Chobits中惨遭和谐,好不容易有个出场机会还被遮脸的——三原一郎。
                  --------------------------------------------------------------------------------------------------------------------------
                  人型电脑之父——三原一郎
                       凡看过《Chobits》的朋友大概都会被小唧的可爱所吸引吧。然而还有一个人物,他为我们制造了不少悬念,使我们在迷醉于秀树和小唧幸福生活的同时,又增添了几分探秘和悬疑的调料。他就是人型电脑之父,一个时代的开创者,同时也是日比古千岁的丈夫,也就是小唧的父亲。他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总是让我们坠入一个个疑云中,而他带着答案消逝,终究至于无形。据说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我也来说说我所理解的三原一郎。(因为他发明了人形电脑,其地位应该相当于现实中的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帝国吧)


                  11楼2011-06-13 21:11
                  回复



                    IP属地:重庆12楼2011-06-13 21:12
                    回复
                      伟大的科学家
                            据说三原一郎最初是一家大型医疗器具公司的研发主任,后来转行开始做玩具的开发。他的第一个成功的作品,应该算是一种叫做天使领域的玩具吧(在CLAMP的另一部漫画《天使领域》中,三原一郎正是此玩具的开发者,那个时候国分寺稔的死鬼老姐还没死呢),看得出他靠着这个玩具是赚了大钱了,不然以后怎么会有钱开发人形电脑。天使领域是一种可动的人偶,玩家通过脑波直接操纵,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人型电脑的雏形了,所以说天使玩具应该是开发人形电脑之前的一个试作型。因为有了可动人偶之类的技术积累,几年后人形电脑才终于被开发出来的吧。另外,在《天使领域》中的阿一,不但是个研究者,还是个来无影去无踪的人,而且是个总能想出奇怪办法惩罚下属的上司。(其实更像是一个怪蜀黍,总感觉和日比谷千岁搭配起来有点诡异
                      一个“博爱”的人
                          如果不这样推测的话,很难解释关于Chobits的奇特设计。三原一郎似乎对所有东西都有着天然的爱心,不管是有生命还是没有生命的。仅仅是一个玩具人偶,在他看来,却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可爱,当他的妻子不小心弄坏了一个人偶,也会使他心疼。明明知道没有生命,明明知道只是一个玩具,但是心里还是会莫名其妙的难过。玩具是没有心的,怎么会知道疼痛呢?因为玩具虽然没有心,但是人是有心的,所以才会痛其痛,乐其乐。这种小孩子才会有的看起来近似于幼稚的想法,却在阿一身上保留了下来,所以在他看来,即使玩具也是有生命的,也要用心去爱护。不论是人,还是动物,或者只是玩具,都用自己的心去爱护的人,或许就是“博爱”的最好诠释吧。(除了日比古千岁,在《天使领域》中一郎还喜欢上了荻子小姐,这也算是他“博爱”的佐证吧
                      幸福的权利,平等论者
                           如果有人告诉你人活在世界上就应该追求自己的幸福,你或许会很赞成这句话。但是如果另一个人告诉你,你家里的电饭煲也应该有幸福的权利,你一定以为他疯掉了。没错,三原一郎就是这样的人!他这种古怪的几乎近似于疯狂的想法,却似乎是他决心要开发人型电脑的原动力。在他看来,像天使领域这样的人偶玩具,无论多么好玩,但是只能给人带来快乐,而人却不能给玩具带来快乐,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啊。被爱着的东西,却无法像被爱着那样去爱别人,这是多么奇怪啊。所以,他才会让努力让电脑具有感情,让不是人,没有生命的东西,也能体会到人一般的幸福。追求幸福不只是人的权利,动物们,甚至本来没有生命的东西,他们同样也有得到幸福的权利。一个完全的平等论者,认为世界上的一切,花草树木,鸟兽或是人类,都是平等的,确实是常人难以接受的古怪想法。从这一点说,一郎还真有点“疯狂科学家”气质。(所谓的完全平等,就如今而言是不可能实现的,有可能永远都不会实现吧。所以,这只是作者的希冀而已。)


                      13楼2011-06-13 21:12
                      回复
                        哇哦~ 好久不见呐~ 要是我记得没错的话,你是看到这篇随笔的第一人哦~


                        14楼2011-06-13 21:14
                        回复

                          那是必须的撒。


                          IP属地:重庆15楼2011-06-13 2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