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计吧 关注:112,866贴子:227,063
  • 3回复贴,共1

第二贴:如何“挑拨离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挑拨离间”就是拨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挑拨离间”千百年来一向是小人门的专利。所谓正人君子都十分唾弃、憎恨它。一提起它,令人唯恐避之不及。
   一本二十四史,里面充斥着狡诈权谋,有多少正人君子就败在小人的“挑拨离间”。真是令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具体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几乎天天发生着“挑拨离间”的闹剧。不管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它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像是魔鬼一样挥之不去。
   反过来讲,难道老我们就没有“挑拨离间”的想法吗?当你被小人害的度日如年、如坐针山、毫无立锥之地之时,你何曾不想“报仇雪恨”、挑拨它个“天翻地覆”呀。待到你想报仇时,方才发现为时已晚,自己毫无防备的能力,又无进攻的手段。最后只落得个唉声叹气、束手无策、吃一堑而没有长一智。
   往大处说,人与人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乃至于国家与国家之间何曾不是这样呀?
   可见,“挑拨离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你自称“君子”,那么你可以不用它,但是万万不能不了解它。如果你被现实所逼,无奈的一步一步陷入“小人”深渊,那就更不在话下了。不过,说句题外话:还是做个大智大勇的“君子”吧!
平时不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关键时刻就会束手就擒,毫无还手之力。总之了解它、掌握它,有备无患!


1楼2011-06-11 22:50回复
          希望大家都讲讲自己的套路、心得,越详细越好。我发现这些直面人性“阴暗面”的文章少之又少,请大家群策群力,在这方面搞出特色,给苦于学习而又无门者留下珍贵的资料。算是给“心计吧”做点贡献吧!


    2楼2011-06-11 23:13
    回复
          我从细微之处先举一例,然后再试着总结规律。
          场景:领导去各个科室检查上班情况,主要看看有没有人提前开溜等破坏纪律的行为。假设每个办公室只有一人。(人多嘴杂,变化就多了,不容易分析)
          1.领导走到科室一门口,看到a坐在办公桌前认认真真的工作,根本没发现领导的到来,于是没有打扰他,只是在门口看了一下就走开了。领导认为a表现还算不错。
          2.领导又走到科室二门口,看见b在那吊儿郎当,破坏纪律。于是很生气,加上领导对此人平时印象就不好,就走进去对b批评一通,最后随口说了一句:“a呢,他怎么也不在岗位上?你看见他没有?我正找他呢。”说完就走了。
          3.下班后,a和b相遇。b随口告诉a:“领导检查的时候,发现你不在岗位上,到处找你呢。”这下,可把a急坏了,毕竟a其实一直在认认真真的工作,没有半点偷懒,领导检查时确说他不在岗位上,心里别提多么不服气了。
          于是a转头就想去找领导解释解释,可是一想“我要是这么点小事就慌慌张张的去找领导解释,大家很可能会更加嘲笑我、看不起我?再说万一自己一时心急,解释的言语不当让领导反感,那不中了b的奸计了!”所以a表面上满不在乎的说了一句:“没事,这点小事,不用解释。”
          其实a怎么会不在乎呢,他第二天就找到领导,委婉的问了一句:“听说您昨天来科室检查,说我没在岗位上,还到处找我,我当时就在岗位上呀”。领导非常疑惑的说了一句:“我昨天检查时看见你在岗位上呀,谁说我找过你的?”
          于是a恍然大悟,奶奶的,b在挑拨我和领导的关系。1.要是我不问问领导的话,内心会对领导产生一丝憎恨,岂不是让b得逞了! 2.要是当时怀着不好的心情去问,恐怕也会坏事,万一哪一句话说的不中听,领惹导发火,那可就亏大了。3.就算我向领导问出了实情,领导也会想:“这么点事也来打扰我,太小心翼翼了吧,莫名其妙!这么容易被人忽悠,难当大事......”
          


      4楼2011-06-12 00:56
      回复
             还有另一种可能性:(与前面推断完全相反)
             领导本来就对b不爽,特别是发现b不遵守纪律时,特别生气,一时计上心来,故意给b下了个套。说是a也不在工作岗位上,正到处找a,然后故意告诉b,让b再告诉a. 领导就等着a来问自己这个事,只要a来问,领导就很做出惊讶表情,回答没有这事。 这样a就一定会认为b在挑拨是非,从此不再相信b了。
             但是领导这么做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a本来和b的关系就不是很信赖,a和领导关系更好.一旦b和领导的说法完全相反,a首先会相信领导的话。 只有这样才能挑拨a和b的关系!
             人的心,海底针呀!!就这么一点点小事,要是真分析起来,变化会这么丰富。而且故事还限制了办公室的人数。同一件事情,有时候正面想,成立。从反面想,也成立。哎~做人真的好难。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我们是三个人中的任何一位,都可以立足于这个角色,进行挑拨。但是前提条件是,你必须了解透三角关系中,谁和谁关系更近一些,才能对症下药。如果你是领导,你可以挑拨下属们得关系。如果你是b,你可以挑拨另外两人的关系。如果你是a,你也可以挑拨另外两人的关系。只要谋划得当!
             费了些笔墨,讲述了挑拨关系里面的一个不值一提的技巧,挑拨关系可真是们复杂的学问。可以初步的体会到,挑拨关系可是个技术活,历史上那些小人们,面对的都是高智商的人群(皇帝、大臣),同时还要冒着满门抄斩的危险,(多么过硬的心理素质呀!)他们其实也有令人佩服的一面!
             注:(本故事未经高手过目,或许里面还有许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许多考虑不到的地方,乃至于错误。敬请谅解!有错必改!)


        5楼2011-06-12 01: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