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39,580贴子:6,774,104

回复:有谁看过西游记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然后,“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嫌弼马温官小愤然罢官。后来得齐天大圣虚名,又忘乎所以。【悟空大喜,恳留饮宴不肯,遂与金星纵着祥云,到南天门外。】。再后来,居然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小猴子野心也忒大了。需要特别指出,“权欲”和“名利”一样,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汇,非褒义、非贬义。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思路决定出路,理想决定前途。西天路上千难万苦,悟空何以不百折不挠。 “百折不挠”,几个字几秒钟就可以敲出来,然而,一十四年的艰辛,挫折、还是挫折,‘百计千方难救你,东求西告枉劳心!’求人、还是低三下气求人,屡败、屡战,屡败屡战,谈何容易! 一次、两次、十次战斗,是用躯体战斗;百次、千次、万次战斗,那是用意志战斗。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但是,多少人耐得住磨砺、经得起苦寒?风霜寒露、岁月磨砺,几个人能不妥协、不放弃? 只有,天大的抱负,才有,天大的坚韧。西游记的天界亲王贵胄子弟不少,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犭禺狨王都是太z党。后面先后出场的牛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犭禺狨王等纵万般本事,但无意入列官场政务,没有远大抱负,无法栽培进步。猕猴王看起来倒是有万代传名的抱负,但却缺少良师教养,荒废。 独悟空与众不同,集‘血统’、‘抱负’和‘良师’于一身,罕见!



106楼2011-06-12 09:41
回复
    前面提过,优秀领导两个特质缺一不可,一是权欲,二是能力。悟空的‘权欲’显摆搬弄过了,再来讨论讨论‘能力’。关于非同寻常的个体能力,经常会有高深莫测的专家提醒我等芸芸众生,那是IQ了不得的genius才拥有的东东,一般草民就不要憧憬奢望了。似乎一个人的能力等同于一个人的智商,其实是彻头彻尾瞎掰忽悠。根据最新动物基因谱比较,黑猩猩与人类的基因组相似度达到98.8%,两者基因组的大部分可排序区域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动物与人的区别已经如此之小,人与人之间区别更加微乎其微。有证据证明,无论黄种、白种还是黑种人祖先都来源于非洲,也就是说所有人类有共同近源祖宗。并且,由于人类不同种族之间广泛的联姻,不同文化文明的长期交融,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水平差别更是微乎其微的,个体智力区别对个人能力的影响甚至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读不懂科学文献,并不是因为智力缺陷,而是因为科学文献用通俗语言无法表述,需要数学语言来阐释,而对于数学符号的含义,必须大量的培训才能理解。严正声明,决定一个人能力大小的不是先天智力,而是后天的教育培训。我们没弄懂那些所谓深奥定理公式,不怪我们的父母,全怪我们的老师。
    唐僧是老师,而且是帝师。未来皇帝的老师,这种身份有点尴尬,既是‘师’,又是‘仆’。帝师可不是轻松的职业,风险系数非常高,既要管教好学生,又不能得罪未来主子,学生没管教好可能被杀头,得罪帝王接班人也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悟空是未来佛化身,玄奘法师来头亦不小,不仅仅是如来佛二弟子,还是“代理佛”。【位玄奘再拜谢恩,在那大街上,烈烈轰轰,摇摇摆摆。你看那长安城里,行商坐贾、公子王孙、墨客文人、大男小女,无不争看夸奖。俱道:“好个法师,真是个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玄奘直至寺里,僧人下榻来迎。一见他披此袈裟,执此锡杖,都道是地藏王来了,各各归依,侍于左右。】,书中暗示唐僧系地藏王菩萨化身。关于地藏即是金蝉子一事,有本神仙古籍有相对权威的记载,在《历代神仙通鉴》卷十五中,太上老君对诸神仙说“王君愍及幽冥,欲救众生于三恶道中,发大慈悲身投十地,托生新罗国,为叶氏子,自幼出家,圣名守一,借老佛之法门,作阴司之宝筏。”此王君即指地藏,老君又对他说:“君当为幽冥教主,作东土佛家首领,无庸谦让也。”众仙方悟地藏即为金蝉子。
    地藏王菩萨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为佛教四大菩萨,按佛教说法,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托咐,在释迦寂灭后未来佛弥勒降生前这一段无佛世界里,担当起教化六道众生的重任,其地位相当于“代理佛”。
    


    107楼2011-06-12 09:42
    回复
      唐僧教导悟空,真是煞费苦心。第一,不教条,为了灌输‘君轻、民贵、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他把‘佛不杀生’原则,变通改为‘杀生可以,不可杀人’(这个后面详谈),悟空清除政敌(妖道),唐僧哼都不哼一下。第二,引导,【行者道:“你老人家只知念经拜佛,打坐参禅,那曾见那萧何的律法?常言道,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马脚,漏了风声。他与三宫妃后同眠,又和两班文武共乐,我老孙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个罪名。”唐僧道:“怎么不好定罪?”行者道:“他就是个没嘴的葫芦,也与你滚上几滚。他敢道:我是乌鸡国王,有甚逆天之事,你来拿我?将甚执照与他折辩?”唐僧道:“凭你怎生裁处?”】。第三,激励,为了激发悟空战斗力,他瞎掰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谣言,亲自金蝉脱壳作诱饵,大圣心气高傲,如果师父被人吃了,就不仅仅是糗大了的问题,那得把猴子活活逼去精神病院。第四,表扬,【话说唐僧喜喜欢欢别了郡侯,在马上向行者道:“贤徒,这一场善果,真胜似比丘国搭救儿童,皆尔之功也。”】。第五,恩威并重,娇滴滴的唐老师会不失时机显示威严,萝卜加大棒。【三藏搀那老者,走上厅堂,灯火全无,三人嘻嘻哈哈的还笑。唐僧骂道:“这泼物,十分不善!我朝朝教诲,日日叮咛。古人云,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汝等这般撒泼,诚为至下至愚之类!】。
      前面起过的,西天取经的宣传口号是教育愚昧的南瞻部洲:【如来讲罢,对众言曰:“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可是,唐僧在南瞻部洲一直都平安无事,没有杀身之祸。但过了五行山,收了悟空就接二连三的遇到妖怪,而且越往西天走妖怪越厉害。为什么?因为南瞻部洲孙悟空还未出场,学生都没来,当然不上课。收了悟空,再一步步安排课时,由浅入深,一年级学加减、二年级学乘除、三年级平方、四年级方程、五年级函数、中学再学微积分。悟空先遇到容易对付的妖怪,再打发那些棘手猖狂的对手,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稳步提高,这才是合理得当的教学方法。
      


      111楼2011-06-12 09:44
      回复
        下面隆重介绍特级教师陈玄奘先生的教学成果,的确成就非凡,让俺心服口服。
        刚开始,孙猴子可不是听话的乖孩子,【三藏道:“你今番可听我教诲了?”行者道:“听教了!”“你再可无礼了?”行者道:“不敢了!” 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然后大圣转性,自发体贴师尊了,【大仙道:“唐三藏做大不尊,先打他。”行者闻言,心中暗道:“我那老和尚不禁打,假若一顿鞭打坏了啊,却不是我造的业?”他忍不住开言道:“先生差了。偷果子是我,吃果子是我,推倒树也是我,怎么不先打我,打他做甚?”大仙笑道:“这泼猴倒言语膂烈。这等便先打他。”小仙问:“打多少?”大仙道:“照依果数,打三十鞭。”那小仙轮鞭就打。行者恐仙家法大,睁圆眼瞅定,看他打那里。原来打腿,行者就把腰扭一扭,叫声“变!”变作两条熟铁腿,看他怎么打。那小仙一下一下的,打了三十,天早向午了。大仙又吩咐道:“还该打三藏训教不严,纵放顽徒撒泼。”那仙又轮鞭来打。行者道:“先生又差了。偷果子时,我师父不知,他在殿上与你二童讲话,是我兄弟们做的勾当。纵是有教训不严之罪,我为弟子的,也当替打,再打我罢。”大仙笑道:“这泼猴,虽是狡猾奸顽,却倒也有些孝意。既这等,还打他罢。”】。
        再有,与龙女有私情的小猢狲进化成为标准绅士,变文明人了(先提醒提醒悟空不穿内裤,所以猴屁股经常露出来被看见)。【孙大圣十分欢喜,请观音出了潮音仙洞。诸天大神都列在普陀岩上。菩萨道:“悟空过海。”行者躬身道:“请菩萨先行。”菩萨道:“你先过去。”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你上那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翙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得登彼岸。行者却脚翙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这段什么意思?故作玄虚?? 再看一遍,恍然大悟,莲花、摩尼!诸位还记不记得五指山上的金字压帖 “唵嘛呢叭咪吽”吗?莲花盛开,摩尼珠出,恭喜! 孙悟空同学,观音主任颁发毕业证了。
        


        112楼2011-06-12 09:45
        回复
          如果上文关于沙僧本事大小的讨论还可商榷,那么下面一段关于沙僧武功的注解就确诊无疑了。【好沙僧,双手举降妖杖,把一个假沙僧劈头一下打死,原来这是一个猴精。那行者恼了,轮金箍棒,帅众猴,把沙僧围了。沙僧东冲西撞,打出路口】。这里的行者是六耳猕猴,功夫和悟空差不多,居然在自家大本营里也捉不住沙僧,眼睁睁看着他跑掉。
          沙僧不但功夫深,而且城府深、心机深,哪一次得罪人的事不是八戒做?满厚厚一本西游记,你见过沙僧莽撞行事吗?他其实心细如发,【那婆子即往后边取出一个吊桶,又窝了一条索子,递与沙僧。沙僧道:“带两条索子去,恐一时井深要用。”】。同时,沙僧乖巧圆滑世故,【却说孙大圣与八戒、沙僧辞陈老来至河边,道:“兄弟,你两个议定,那一个先下水。”八戒道:“哥啊,我两个手段不见怎的,还得你先下水。”行者道:“不瞒贤弟说,若是山里妖精,全不用你们费力;水中之事,我去不得。就是下海行江,我须要捻着避水诀,或者变化什么鱼蟹之形才去得。若是那般捻诀,却轮不得铁棒,使不得神通,打不得妖怪。我久知你两个乃惯水之人,所以要你两个下去。”沙僧道:“哥啊,小弟虽是去得,但不知水底如何。我等大家都去,哥哥变作什么模样,或是我驮着你,分开水道,寻着妖怪的巢穴,你先进去打听打听。若是师父不曾伤损,还在那里,我们好努力征讨。假若不是这怪弄法,或者手杀师父,或者被妖吃了,我等不须苦求,早早的别寻道路何如?”】。
          还有一点需指出来,沙僧薄情寡义。第一,沙僧表面老老实实,唯唯诺诺,其实没有同情心。【你这个沙尼!师父念《紧箍儿咒》,可肯替我方便一声?】。第二,他八面玲珑,其实冷酷自私,没有大是大非观念,不讲恩怨情仇大义。【沙僧道:“哥哥,不必说了,君子既往不咎。我等是个败军之将,不可语勇,救我救儿罢!”】,一开始沙僧要求挽救恩人百花羞公主的子女,见悟空执意摔死小儿,墙头草见风倒,【沙僧道:“正是,正是,大哥说得有理。我们去来。”他两个才倚仗威风,将孩子拿去。】。第三,他貌似好好先生,其实内心阴暗,兄弟情义淡泊,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大圣见他那嘴脸,又恨他,又怜他,说道:“怎的好么?他也是龙华会上的一个人,但只恨他动不动分行李散火,又要撺掇师父念《紧箍咒》咒我。我前日曾闻得沙僧说,他攒了些私房,不知可有否,等我且吓他一吓看。”】。沙僧对八戒存私房钱一事背后打小报告,即使以八戒好贪便宜的德性,悟空也并不完全相信沙僧。也许沙僧背后曾经多少次说人坏话,其中恐怕还夹杂夸大甚至诬陷,也不定几庄是真实可靠的,所以失去信任。
          


          120楼2011-06-12 09:52
          回复
            其实百花羞和黄袍怪本是真正的恩爱模范夫妻,【这公主厉声高叫道:“黄袍郎!”那妖王听得公主叫唤,即丢了八戒、沙僧,按落云头,揪了钢刀,搀着公主道:“浑家,有甚话说?”公主道:“郎君啊,我才时睡在罗帏之内,梦魂中,忽见个金甲神人。”妖魔道:“那个金甲神人上我门怎的?”公主道:“是我幼时,在宫里对神暗许下一桩心愿:若得招个贤郎驸马,上名山,拜仙府,斋僧布施。自从配了你,夫妻们欢会,到今不曾题起。那金甲神人来讨誓愿,喝我醒来,却是南柯一梦。因此,急整容来郎君处诉知,不期那桩上绑着一个僧人,万望郎君慈悯,看我薄意,饶了那个和尚罢,只当与我斋僧还愿,不知郎君肯否?”那怪道:“浑家,你却多心呐!什么打紧之事。我要吃人,那里不捞几个吃吃?这个把和尚,到得那里,放他去罢。”】、 【却说那怪径回洞口。行者见他来时,设法哄他,把眼挤了一挤,扑簌簌泪如雨落,儿天儿地的,跌脚捶胸,于此洞里嚎啕痛哭。那怪一时间那里认得?上前搂住道:“浑家,你有何事,这般烦恼?”那大圣编成的鬼话,捏出的虚词,泪汪汪的告道:“郎君啊!常言道,男子无妻财没主,妇女无夫身落空!你昨日进朝认亲,怎不回来?今早被猪八戒劫了沙和尚,又把我两个孩儿抢去,是我苦告,更不肯饶。他说拿去朝中认认外公,这半日不见孩儿,又不知存亡如何,你又不见来家,教我怎生割舍?故此止不住伤心痛哭。”那怪闻言,心中大怒道:“真个是我的儿子?”行者道:“正是,被猪八戒抢去了。”那妖魔气得乱跳道:“罢了,罢了!我儿被他掼杀了!已是不可活也!只好拿那和尚来与我儿子偿命报仇罢!浑家,你且莫哭,你如今心里觉道怎么?且医治一医治。”行者道:“我不怎的,只是舍不得孩儿,哭得我有些心疼。”妖魔道:“不打紧,你请起来,我这里有件宝贝,只在你那疼上摸一摸儿,就不疼了。却要仔细,休使大指儿弹着,若使大指儿弹着啊,就看出我本相来了”行者闻言,心中暗笑道:“这泼怪,倒也老实,不动刑法,就自家供了。等他拿出宝贝来,我试弹他一弹,看他是个什么妖怪。”那怪携着行者,一直行到洞里深远密闭之处。却从口中吐出一件宝贝,有鸡子大小,是一颗舍利子玲珑内丹。】。这有情有义的一对,原来是自由恋爱,让爱做主的情种,【奎宿叩头奏道:“万岁,赦臣死罪。那宝象国王公主,非凡人也。他本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因欲与臣私通。臣恐点污了天宫胜境,他思凡先下界去,托生于皇宫内院,是臣不负前期,变作妖魔,占了名山,摄他到洞府,与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被孙大圣到此成功。”】
            怎奈他们夫妻不合人伦、违背纲常;怎奈世间广阔天地,没有他们容身之地;怎奈小小家庭的幸福无法自得其乐,天必罚之。【行者道:“你两个驾起云,站在那金銮殿上,莫分好歹,把那孩子往那白玉阶前一掼。】、【却说八戒、沙僧,把两个孩子拿到宝象国中,往那白玉阶前螟下,可怜都掼做个肉饼相似,鲜血迸流,骨骸粉碎。】。灭绝人寰、惨无人道。
            何其残忍,何其残忍!太欺负人了,上天不但不放过天真无邪的孩子,还费尽心思大张旗鼓公开羞辱百花羞公主,把她与妖配偶的丑事陈列展示天下:【三藏袖中取出书来献上。国王接了,见有平安二字,一发手软,拆不开书,传旨宣翰林院大学士上殿读书。学士随即上殿,殿前有文武多官,殿后有后妃宫女,俱侧耳听书。学士拆开朗诵,上写着:不孝女百花羞顿首百拜大德父王万岁龙凤殿前,暨三宫母后昭阳宫下,及举朝文武贤卿台次:拙女幸托坤宫,感激劬劳万种,不能竭力怡颜,尽心奉孝。乃于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良夜佳辰,蒙父王恩旨着各宫排宴,赏玩月华,共乐清霄盛会。正欢娱之间,不觉一阵香风,闪出个金睛蓝面青发魔王,将女擒住。驾祥光,直带至半野山中无人处,难分难辨,被妖倚强,霸占为妻。是以无奈捱了一十三年,产下两个妖儿,尽是妖魔之种。论此真是败坏人伦,有伤风化,不当传书玷辱。但恐女死之后,不显分明。正含怨思忆父母,不期唐朝圣僧,亦被魔王擒住。是女滴泪修书,大胆放脱,特托寄此片楮,以表寸心。伏望父王垂悯,遣上将早至碗子山波月洞捉获黄袍怪,救女回朝,深为恩念。草草欠恭,面听不一。逆女百花羞再顿首顿首。】。诸位看出什么端倪没有?其实这封信不可能是百花羞所写,完完全全是其他人伪造的。“国王接了,见有平安二字,一发手软,拆不开书,传旨宣翰林院大学士上殿读书。”,都平安了,凭什么手软?都平安了,无事了,还传旨宣翰林院大学士上殿读书? 另,试想想,他们夫妻恩爱,这么好的老公,她瞎眼了,怎么可能一把鼻滴一把泪要人捉拿心爱人?还有,一个母亲怎么可能称自己十月怀胎而得的爱子为妖魔之种?【既坐下,长老道:“贫僧有一件不明之事请教,烦为指示。贵处养孩儿,不知怎生看待。”驿丞道:“天无二日,人无二理。养育孩童,父精母血,怀胎十月,待时而生,生下乳哺三年,渐成体相,岂有不知之理!”】。再者,她怎么可能叫凡人军队来和妖王比武功,她是不知道黄袍怪的本事,或是她神经错乱了?【国王哭之许久,便问两班文武:“那个敢兴兵领将,与寡人捉获妖魔,救我百花公主?”连问数声,更无一人敢答,真是木雕成的武将,泥塑就的文官。】。
            


            124楼2011-06-12 09:55
            回复
              这些个“天下人”中间,有一个叫陈玄奘的,肯定被镇住了。他的历史和黄袍怪有几分相似,原来在天上也有个相好的,不同的是这次男方是个人,女友是妖。象所有妖怪一样,她无姓无名,连正常称呼都没有,只被贬称蝎子精。
              当年同命相怜的唐三藏坐在宝象国的朝堂上听着伪造的公主书信控诉‘妖魔之种’、‘败坏人伦’,不知会多么难受,心如刀绞,道不尽苦楚,一把辛酸泪。唐僧作为伪造信的帮凶,多么地不情愿啊!从此,血气方刚器宇轩昂满腹经纶玉树临风人见人爱的金蝉法师再不敢越雷池半步。【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他把这锦绣娇容如粪土,金珠美貌若灰尘。一生只爱参禅,半步不离佛地。那里会惜玉怜香,只晓得修真养性。那女怪,活泼泼,春意无边;这长老,死丁丁,禅机有在。一个似软玉温香,一个如死灰槁木。那一个,展鸳衾,淫兴浓浓;这一个,束褊衫,丹心耿耿。那个要贴胸交股和鸾凤,这个要画壁归山访达摩。女怪解衣,卖弄他肌香肤腻;唐僧敛衽,紧藏了糙肉粗皮。女怪道:“我枕剩衾闲何不睡?”唐僧道:“我头光服异怎相陪!”那个道:“我愿作前朝柳翠翠。”这个道:“贫僧不是月阇黎。”女怪道:“我美若西施还袅娜。”唐僧道:“我越王因此久埋尸。”女怪道:“御弟,你记得宁教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唐僧道:“我的真阳为至宝,怎肯轻与你这粉骷髅。”】。
              这段话有几个故事,简单介绍下。柳翠翠和月阇黎故事来自“喻世明言”。柳翠翠的前世是一个和尚,叫玉通禅师。因玉通禅师没有参加新任柳官人的接风仪式,官人生气,要羞辱禅师,于是指使妓女去诱惑禅师。妓女红莲扮作上坟的寡妇,风雨阻,在寺里过夜,夜深人静,借口天寒无衣,进了禅房,然后哀声叫痛。玉通忍不住问哪里疼痛,红莲答自己肚疼的毛病,早先丈夫在世的时候,肚疼时丈夫就脱了衣服将其搂在怀里,用热肚皮暖冷肚皮,于是就不疼了。长老着了道,抱红莲入怀,身不由己,成就云雨。事毕,玉通和尚羞愧难当,沐浴坐化。后知道柳官人设计的真相,为报仇灵魂不散,然后阴错阳差投胎成为柳官人的女儿,就是柳翠翠。柳翠翠长到十六岁,父亲去世,家道中落,流落做了娼妓。这时候玉通禅师原来的好友月阇黎,告明柳翠翠前因后事,点醒柳翠翠。柳翠翠顿悟,回家烧汤洗浴,坐化而去。这里蝎子精告诉唐僧,“我愿作前朝柳翠翠。”并不是说要做妓女,她和唐僧是要做一夫一妻的好夫妻,怎么能把自己比作娼妓?把自己比作柳翠翠有两层含义一是愿意赎罪、二是愿意不计前嫌化解怨仇。意思是只要我俩在一起,我愿意为以前做错的事(开罪如来佛)承担责任且不计较。然而唐僧回答让人心凉,“贫僧不是月阇黎。”居然心狠不愿做那个化解恩怨与人为善的旧情故友。
              西施、越王的故事基本上家喻户晓了。西施,名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临浦苎萝山村。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天生丽质,有‘沉鱼’的美貌。开始,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迷惑吴王无心国事,众叛亲离,为勾践东山再起作掩护,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吴灭后西施失去音信,关于她的结局有很多种,最有可能的是越王成事后残忍把西施装在袋内沉入江底。《墨子•亲士》记载:“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吴越春秋•逸篇》也说:“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而终。”。这里,蝎子精向唐僧表白:“我美若西施还袅娜。”,实际是指她宁愿赴汤蹈火哪怕作为美人计的棋子(万不得已时谋划政变)。但唐僧回答令人胆寒,即便你帮我,事成后我也会把你装在袋内沉入江底,“我越王因此久埋尸。”
              


              126楼2011-06-12 10:05
              回复
                公元1449年,所有荧光灯都聚集到了一个叫土木堡的小地方,因为泱泱大中华的皇帝在这里被敌人逮住了,制造这一轰动事件的人名叫王振,是个大名鼎鼎的太监。当时,瓦剌军兵分4路,大举攻明,来势凶猛。明朝守卫西北的将士,几次交战失利,急忙向京师请兵救援。不懂军事的王振,心存侥幸,冒滥边功,在明朝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怂恿皇帝明英宗亲征,以便青史留下美名。根本不懂军事的王振,对瓦剌的军事进攻没有足够的认识,以为让英宗亲征,就能把瓦刺兵吓跑。王振和英宗在两天之内凑合了50万大军,把一切军政大权都交给王振一人专断,胡乱配些粮草和武器,就匆匆出发了。此次出征,准备仓促,组织不当,大军出发不久,军内自相惊乱,未到大同,军中已经乏粮。不断有人死亡,僵尸铺满了道路。再加上连日风雨,人情汹汹,还未到达前线,军心已经不稳。一些随驾官员,见到此种情景,多次请求英宗回军。王振一听,大为恼怒,为了杀一做儆百,特罚谏阻最力的兵部尚书邝堃和户部尚书王佐跪于草地之中,直到天黑才准起来。后来,王振的同党彭德清也以天象谏阻,王振也不听,仍然逼着大家继续前进。瓦剌首领也先听说英宗御驾亲征,佯装退却,引诱明军进入大同及其以北地区。 8月1日,王振和英宗顺利进入大同,他们看到瓦剌军队北撤,以为瓦剌害怕英宗亲征,坚持继续北进。邝堃等人深感途中未见瓦刺一兵一卒,未损一矢,并不是什么好兆头,恐怕瓦刺兵有诡计。因此,他再次上章请求回军,提醒王振不要中瓦刺埋伏。王振仍然不听。第二天,王振的同党、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把前几天前线惨败的情况密告王振,并说如果继续北进正中瓦剌之计。王振听了郭敬的话,才害怕起来,急忙传令第二天撤出大同。最初,王振想从紫荆关退兵,以便途经他的家乡蔚州,让英宗驾幸他的府第,向家乡父老显示自己的威风。王振未与瓦剌接战,即仓惶退兵,军纪更加混乱。走了40里以后,王振忽然想起,大队人马经过蔚州,一定会损坏他家乡的田园庄稼,于是又改变主意,火速传令改道东行,向宣府方向行进。这时,瓦剌已知明军不战而逃,急忙整军来追,形势十分紧张。大同参将郭登和大学士曹鼐等向王振建议说:"自此趋紫荆关,只有40里,大人应该从紫荆关回京,不应再取道宣府,以免被瓦剌大军追及。"王振不听,一意孤行,坚持折向宣府。明军迂回奔走,8月10日才退到宣府。这时,瓦剌大军已经追袭而来。英宗急忙派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率兵断后,以掩护英宗撤退。结果他们都战死沙场。英宗又派成国公朱勇等率骑三万前去阻击,朱勇等冒险进军至鹞儿岭,陷入瓦剌重围,虽然英勇奋战,但寡不敌众,3万军队全部覆没。王振在朱勇率军阻击瓦刺之时,加紧撤退。13日,退到土木堡。这里离怀来城仅20里,随行的文武官员都主张进入怀来城宿营。可王振以为1000余辆辎重军车没能到达,害怕自己搜刮来的东西受损失,便不顾英宗和数十万军队的安全,传令在土木堡宿营。邝堃一再上章要求英宗先行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同时组织精锐部队断后拒敌。王振皆置之不理。没有办法,邝堃单身闯入英宗行殿,请求英宗速行。王振见状,怒不可遏,骂道:"你这个腐儒,怎么会知道用兵之事,再胡说八道,必死无疑!"即刻命令武土 强行把邝堃拖了出去。


                139楼2011-06-12 10:21
                回复
                  第二天,英宗想继续行进,但为时已晚,瓦刺军队已经包围了土木堡。土木堡地势较高,旁无泉水,南面15里处有条河流,也被瓦刺军队占领。明朝数十万军队被围两天,取不到水喝,渴得嗓子直冒烟。没有办法,王振只好让士兵就地挖井,可挖了二丈多深,也不见一个水滴。士兵们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怨声载道,骂不绝口,军心进一步涣散了。包围土木堡的瓦刺军知道明军找不到水喝,饥渴难忍,便准备把他们引出堡垒,一举歼灭。15日,也先派遣使者到明军处假装与王振谈和,以麻痹明军。王振见也先派人来谈判,喜出望外,便不辨真假,满口答应,并通过英宗让曹鼐起草诏书,派两人去也先军营谈判具体议和事宜。也先为了迷惑明军,假装撤退,故意将土木堡南面河水让出,暗地里则作好埋伏,只等明军争水大乱之机,出兵全歼。王振看到瓦刺军向后撤退,以为瓦刺军真的要议和,遂不加分析,轻易地下令移营就水。饥渴难忍的军士得令后,一哄而起,纷纷奔向河边,正在明军争相乱跑之机,瓦刺伏兵四起,明军溃败。英宗突围无望,索性跳下马来,面向南方,盘膝而坐,等待就缚。不一会儿,瓦刺兵冲上来,一个士兵上前要剥取英宗的衣甲,一看他的衣甲与众不同,心知不是一般人物,便推拥着他去见也先之弟赛刊王。赛刊王在盘问英宗时,英宗反问道:“你是谁?是也先,还是伯颜帖木儿,或者是赛刊王。”赛刊王感到英宗说话的口气很大,立即报告也先,也先派遣留在瓦刺军中的明朝使者去辨认,才知道他就是英宗。英宗被俘,英宗的护卫将军樊忠万分愤怒,抡起铁锤对准王振的脑袋,狠狠地砸了下去。王振这个祸国殃民的恶宦,终于落得个罪有应得的可耻下场。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50万军队被击溃,从征的100多名文臣武将几乎全部战死沙场。消息传到北京,百官在殿廷上号啕大哭。后来,皇太后忍住眼泪,命令英宗的弟弟成王朱祁钰监国,即成王。都御使陈鉴等面奏成王,历数王振之罪,他们满怀悲愤地说:"王振罪不容诛,死有余辜。殿下如不即正典刑灭其家族,臣等今日皆死在这里。"说罢,跪地不起。这时,王振的死党马顺还为王振遮护,要求追认其为烈士。给事中王竑怒不可遏,上前一把抓住马顺,拳打脚踢,当场结果了他的性命,愤怒的人们又当场打死了王振的另外两个死党宦官。接着,成王朱祁钰下令族诛王振之党,把马顺的尸首拖到街头示众,已经定义为奸臣的王振家族不分老少一律被处斩,籍没全部家产。
                  但是,后来重新登基的英宗却认为王振是为国殉死,奉为忠烈之臣!在北京城禄米仓胡同的智化寺为王振立了一个彩色泥像,还树了一块碑为他立了传。智化寺的香火非常旺盛,朝廷对它非常重视,明万历五年又耗费国库大力整修。
                  


                  140楼2011-06-12 10:21
                  回复
                    关于这个道人,后来补充是一只白鹿。【寿星闻言,即把寒光放出,喝道:“孽畜!快现本相,饶你死罪!”那怪打个转身,原来是只白鹿。】
                    而那个美女是只狐狸精,【被八戒喝声:“那里走!我把你这个哄汉子的臊精!看钯!”那美人手中又无兵器,不能迎敌,将身一闪,化道寒光,往外就走,被大圣抵住寒光,乒乓一棒,那怪立不住脚,倒在尘埃,现了本相,原来是一个白面狐狸。】
                    为什么说比丘国王影射嘉靖,最明显的就这两点,一是‘白鹿’事件,二是‘狐狸精’事件。都关系到扑朔迷离的“祥瑞”古事,离奇、荒谬、匪夷所思。
                    


                    145楼2011-06-12 10:30
                    回复
                      关于白鹿,明朝有一件几乎当时世人皆知的著名大事件。据《明史》记载,嘉靖36年,灭倭英雄胡宗宪长官(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又兼直浙总督,总督浙江、南直隶和福建等处的兵务)在舟山经历了抗wo斗争以来最郁闷的低潮期,


                      146楼2011-06-12 10:34
                      回复
                        嘉靖年间横行海上的wo寇海盗集团第一大派的首领叫王直(下面再细说此人的故事),第二大wo寇帮派老大就是徐海。胡宗宪就任浙直总督即豪言壮志:“不擒获汪直、徐海,安定东南,誓不回京。”胡司令帐下明军与徐海遭遇激战,有传奇色彩的徐海军团是一支数万人的强悍海盗,战斗力超强,明军一如既往一触即溃四分五裂四处逃撺。胡发现以武力剿灭徐匪比登天还难。没办法,明的不行,只好来暗的。于是派人给小徐送恐吓招降书,徐总回信言辞得体,胡都很意外:“想不到海寇中还有这样才华出众的人。”就把送信的伙计叫过来盘问,原来信是徐海的身边有一个很有才气的爱姬王翠翘代写的。她本是官宦人家的女子,因父亲获罪,流落青楼。


                        151楼2011-06-12 10:47
                        回复
                          回头来看看《西游记》,【行者即跳下石崖,到他塔门之下,那公主道:“你这和尚,全无信义!你说放了你师弟,就与我孩儿;怎么你师弟放去,把我孩儿又留,反来我门首做甚?”行者陪笑道:“公主休怪,你来的日子已久,带你令郎去认他外公去哩。”】,全无信义的大圣出手,和同样言而无信、过河拆桥、背信弃义的胡宗宪的不讲章法打仗如出一辙。【打个起手道:“长官,那里去?送的是什么公文?”那妖物就象认得他的一般,住了锣槌,笑嘻嘻的还礼道:“我大王差我到朱紫国下战书的。”行者接口问道:“朱紫国那话儿,可曾与大王配合哩?”小妖道:“自前年摄得来,当时就有一个神仙,送一件五彩仙衣与金圣宫妆新。他自穿了那衣,就浑身上下都生了针刺,我大王摸也不敢摸他一摸。但挽着些儿,手心就痛,不知是甚缘故,自始至今,尚未沾身。早间差先锋去要宫女伏侍,被一个什么孙行者战败了。大王奋怒,所以教我去下战书,明日与他交战也。”行者道:“怎的大王却着恼呵?”小妖道:“正在那里着恼哩。你去与他唱个道情词儿解解闷也好。”行者拱手抽身就走,那妖依旧敲锣前行。行者就行起凶来,掣出棒,复转身,望小妖脑后一下,可怜就打得头烂血流浆迸出,皮开颈折命倾之!】
                          徐海走了,下一个轮到了王直。“海上的贼匪只有王直机警难治,其余的都是鼠辈,不足为虑。”实力强大的王直是东南wo患的根源。胡宗宪的前任们都喜欢硬碰硬武力剿杀wo寇,明帝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抗wo,见效甚微,wo寇之祸反而愈演愈烈,成为朝廷心腹大患。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胡大都督制定了剿抚并举的抗wo策略。一方面以朝廷大军威慑,步步紧逼,做出决一死战同归于尽的架势;另一方面将王直的母亲、妻子从监狱中释放出来妥善安置,以王的家人为筹码,劝诱老王立功赎罪保全家人。王直原以为妻母早已被明朝诛戮,当听到家人安然无恙时心有所动,当时就透露了徐海要率领wo寇进犯明朝的情报。在兼并王总有限公司的过程中,胡董的谋略和才干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虚招搏实招,攻心上善。有天,王哥的船停靠岑港,胡大哥用计抓住了王匪,但胡却将王奉为贵客,礼待有加,任由王直大摇大摆地离去,王对朝廷的防范仇视稍有松懈。紧接着,为了能让老王完全释疑,老胡又使一计,他特意邀王直义子同居一室,并将早已写好的请求朝廷赦免王直的奏疏和十多篇诸将的请战书都放在书桌上。胡假意出门赴宴,深夜大醉而归,吐得一片狼藉,仍酣睡酣畅。王直义子确定他真醉酒睡,偷偷将书桌上的奏疏抄录。胡老伯知其中计,让他离去。王听了义子汇报,疑惧顿消,便带着两名部下拜见胡帅。胡对之安慰备至,让他们去杭州见巡按御史王本固。谁知王本固将王直等人逮捕入狱。胡宗宪本意要上疏请求朝廷宽宥王直,让他在海上立功,以贼制贼,利用他的声望招抚其他海寇。但是王本固坚决要求处死王直,而群臣也传言胡董受了王总的重贿。胡大哥只得改词上奏,不得已又一次背信弃义。王直军团终于分崩离析灰飞烟灭,胡宗宪主持的抗wo斗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在经历多年的血雨腥风之后,大明王朝的海疆终于渐次恢复往日平静。
                          嘉靖41年,有人弹劾胡宗宪为严党入狱。44年,瘐死狱中。隆庆6年平反昭雪,官衔恢复,赐予御葬荣誉,录平wo功勋入国史,战绩彪炳,追谥襄懋。
                          


                          153楼2011-06-12 10:49
                          回复
                            胡宗宪行贿皇帝、交结权贵、趋炎附势、挥霍无度,人品备受争议。在皇权等级官僚主义下,这种张狂行为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他难道不知道吗?胡宗宪行事冷静,不至于心理膨胀,利令智昏,他高调行贿是不得已而为之啊!!试想,如果当年他不贿赂嘉靖‘祥瑞’,荒淫无道的嘉靖会如何对待他?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臣子。【魏征喜欢给皇帝提意见,每看到唐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往往冒冒失失脱口而出。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太宗下不了台阶。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能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甚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胡宗宪倒霉摊上嘉靖这么个昏君,如果他不顶骂名献祥瑞虚妄荒谬事,如果他不能保全自己地位,他如何保全抗wo大局?如果胡宗宪没有吹嘘拍马一掷千金讨得严嵩欢心,当他战前激战,背后被捅刀子遭弹劾时,缺少那个投桃报李还人情的严首辅大人鼎力撑腰,朝堂哪个会出面屡次帮他化险为夷?如果胡宗宪不行事圆滑奉迎卑鄙小人赵文华,不和直接领导搞好关系,他怎么可能不受赵上司的阻挠一门心思放手于轰轰烈烈的灭wo正事?如果他不千方百计腐蚀那些专门监视人家屁股坐哪里的宦官监军,不讨好卖乖挖空心思色贿无处不在的锦衣卫,哪道坎他逢凶化吉越得过去?如果他不推着钞票炮轰疏通层层叠叠的小鬼,胡宗宪凭什么在官场中朋友多好办事?
                            与戏台上畏畏缩缩的胡奸臣不同,历史上的胡宗宪,是一个威风凛凛的伟岸男子,足智多谋且胆略过人,与wo寇作战时,每每能身先士卒,冒着炮火羽矢,亲临战阵指挥作战。困扰明王朝多年的wo患终于在胡宗宪的手中力挽狂澜,取得转折性胜利,这对胡宗宪来说是最大的肯定和欣慰。
                            天地本不全!缺点多多的凡夫俗子想成就惊天伟业,不可能超然于身边的现实。胡宗宪的道德问题不是个人道德问题,是苍白社会的问题,哪怕是后来完成胡宗宪剿wo未竟事业的人人敬仰的大英雄戚继光,也有瞒着元配偷养五个美妾私生数子的绯闻,而后世大肆吹捧的中兴勋臣张居正也有奢侈腐化蓄养美姬不光彩的隐事。
                            想到中国股民流行的一句警示名言“世人皆醉我不敢独醒” 嘉靖朝滚滚污流,胡宗宪奋不顾身跳了下去,不得干净,不敢干净!!
                            


                            155楼2011-06-12 10:50
                            回复
                              家喻户晓、人见人爱、铲奸除恶的孙大圣行事风格,与胡大帅等何其相似,让人忍酸不禁,信手拈来几段对比对比,【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只教:“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再莫念!”三藏道:“你怎么欺心,就敢打我?”】、【行者道:“且休叙阔。唐僧路遇歹人,放火烧他,事在万分紧急,特来寻你借辟火罩儿,救他一救。快些拿来使使,即刻返上。”天王道:“你差了,既是歹人放火,只该借水救他,如何要辟火罩?”行者道:“你那里晓得就里。借水救之,却烧不起来,倒相应了他;只是借此罩,护住了唐僧无伤,其余管他,尽他烧去。快些快些!此时恐已无及,莫误了我下边干事!”那天王笑道:“这猴子还是这等起不善之心,只顾了自家,就不管别人。”】、【二仙童问得是实,越加毁骂。就恨得个大圣钢牙咬响,火眼睁圆,把条金箍棒揝了又揝,忍了又忍道:“这童子这样可恶,只说当面打人也罢,受他些气儿,等我送他一个绝后计,教他大家都吃不成!”好行者,把脑后的毫毛拔了一根,吹口仙气,叫:“变!”变做个假行者,跟定唐僧,陪着悟能、悟净,忍受着道童嚷骂。他的真身出一个神,纵云头跳将起去,径到人参园里,掣金箍棒往树上乒乓一下,又使个推山移岭的神力,把树一推推倒。可怜叶落桠开根出土,道人断绝草还丹!】、【行者道:“师父,且把善字儿包起,让我们使些凶恶,一发结果了他,脱身去罢。”唐僧闻言,战战兢兢,未曾答应。】、【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行者道:“你两个驾起云,站在那金銮殿上,莫分好歹,把那孩子往那白玉阶前一掼。】、【那公主道:“你这和尚,全无信义!你说放了你师弟,就与我孩儿;怎么你师弟放去,把我孩儿又留,反来我门首做甚?”】、【那行者这一场扭捏,只逗出长老这几句话来,他息了泪道:“师父啊,若要过得此山,须是猪八戒依得我两件事儿,才有三分去得;假若不依我言,替不得我手,半分儿也莫想过去。”】、【行者在旁,忍不住嘻嘻冷笑。长老骂道:“你这个泼猴!兄弟们全无爱怜之意,常怀嫉妒之心。你做出这样獐智,巧言令色,撮弄他去什么巡山,却又在这里笑他!”】、【孙大圣驮着妖魔,心中埋怨唐僧,不知艰苦,“行此险峻山场,空身也难走,却教老孙驮人。这厮莫说他是妖怪,就是好人,他没了父母,不知将他驮与何人,倒不如掼杀他罢。”】、【菩萨坐定道:“悟空,我这瓶中甘露水浆,比那龙王的私雨不同,能灭那妖精的三昧火。待要与你拿了去,你却拿不动;待要着善财龙女与你同去,你却又不是好心,专一只会骗人。你见我这龙女貌美,净瓶又是个宝物,你假若骗了去,却那有工夫又来寻你?你须是留些什么东西作当。”】、【猪八戒见那妖精锁绑在侧,急掣钯上前就筑,口里骂道:“泼邪畜!你如今不吃我了?”行者扯住道:“兄弟,且饶他死罪罢,看敖顺贤父子之情。”】、【八戒道:“藏便藏得好。只是灒起些水来,污了衣服,有些腌脏臭气,你休恶心。”行者笑道:“也罢,你且来受用,但不知可得个干净身子出门哩。”】、【龙王道:“那厮还锁在海中,未敢擅便,正欲请大圣发落。”行者道:“凭你怎么处治了罢,如今且助我一功。那道士四声令牌已毕,却轮到老孙下去干事了。但我不会发符烧檄,打甚令牌,你列位却要助我行行。”邓天君道:“大圣吩咐,谁敢不从!】、【菩萨道:“唐三藏奉旨投西,一心要秉善为僧,决不轻伤性命。似你有无量神通,何苦打死许多草寇!草寇虽是不良,到底是个人身,不该打死,比那妖禽怪兽、鬼魅精魔不同。那个打死,是你的功绩;这人身打死,还是你的不仁。但祛退散,自然救了你师父,据我公论,还是你的不善。”】、【戒道:“终不然,这八百八味药,每味三斤,共计二千四百二十四斤,只医一人,能用多少?不知多少年代方吃得了哩!”行者道:“那里用得许多?他那太医院官都是些愚盲之辈,所以取这许多**,教他没处捉摸,不知我用的是那几味,难识我神妙之方也。”】、【这坡下三藏看见,又恼行者道:“悟空,怪不得悟能咒你死哩!原来你兄弟全无相亲相爱之意,专怀相嫉相妒之心!他那般说,教你扯扯救命索,你怎么不扯,还将索子丢去?如今教他被害,却如之何?”】、【八戒閟着嘴道:“师父,莫信这弼马温哄你!这女子乃是此间人家。我们东土远来,不与相较,又不是亲眷,如何说他是妖精!他打发我们丢了前去,他却翻筋斗,弄神法转来和他干巧事儿,倒踏门也!”】、【拽开步,提着铁棒,走将进去看时,也不见动静。只见有三间倒坐儿,近后壁却铺一张龙吞口雕漆供桌,桌上有一个大流金香炉,炉内有香烟馥郁。那上面供养着一个大金字牌,牌上写着“尊父李天王之位”,略次些儿写着“尊兄哪吒三太子位”。行者见了满心欢喜,也不去搜妖怪找唐僧,把铁棒捻作个绣花针儿,揌在耳朵里,轮开手,把那牌子并香炉拿将起来,返云光,径出门去。


                              156楼2011-06-12 10: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