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对于我这种实在不怎么懂哲学的人要看懂你这段话还真不容易,所以我反反复复看了几遍现在还是迷迷糊糊似懂非懂,不过我倒觉得你这跟亚里士多德的“材质”和“形式”有点相似,这我也没有研究过,只不过是在《西方哲学史》里面略窥一斑。
如果要我上升到纯粹的哲学层面跟你去讨论我实在才疏学浅,所以我还是程度低点回到我的苹果上来说。当然纯属个人见解,不存在否定什么,只是从我个人角度陈述的一点意见。
我觉得吧,一个事物你不去实践它它对于你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比如这里说的苹果,也就是小波的思想,你若不去伸手去拿它,它的存在相对于你来说就是思想上的,意识形态上的,哪怕你吃它以及进行其他的加工,它仍然只存在与你的脑袋中。但是如果你肯伸手拿他,去实实在在的吃它,那么他对于你就可以实实在在存在于你的实体也就是身体中。
你觉得小波的思想根本不能用苹果这种实物来作比方,不过我觉得能,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思想是能够跟实物一样实在的运用和加工的。比如一个科学家他有灵感,那么他能实际上用它来进行发明。虽然这个思想的客观位置发生了转移,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的本质还是一样的。再回到小波的思想上说,我觉得这是可以实实在在运用到我们生活中的,比如追求智慧,追求乐趣,追求包容,我们是可以用它们实实在在指导我们行为的,这个时候它就不仅仅是思想上和意识形态上的东西了,他已经存在于客观实际中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它跟苹果的本质是相似的。
我也不是认为要把我认为正确的东西强塞给别人,实际这就是我的第3个问题,如果我要将它实践和普及,究竟采取什么方式才最合理最合适?你说的激发人的个性是其中一个办法,虽然这比较宽泛,实施起来也有很多的困难,但可以试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