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袖吧 关注:23,090贴子:245,561

【原创/古风】谢尘嚣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受。 因为是用手机发的,不支持长文本输入,所以会带来阅读上的一些麻烦,请多多海涵。 我也无奈啊… 下面发文了。


1楼2011-05-09 23:13回复
    一袭青衣飘飘,一丛芦花红蓼。甫走出了空林落叶响萧萧,便见得眼前这番江水滔滔,岳阳楼高。 那生姓陈,名贞,表字楚秋,取“楚江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之意。自半旬前,南闱下第,便侨寓这洞庭湖畔。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1-05-09 23:22
    回复
      眼下落日苍凉,荒烟漫草,这般凄凉景象更衬得落榜士子内心萧条,孤寂难熬。 “莫愁,莫愁!教吾怎生不愁!宿夕不梳,十载寒窗,原意有朝一日白鹤冲天,夺得头筹,以仕途展翅,光耀门楣。怎料一夕失策,名落山外,十年辛苦皆付之东流也!”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1-05-09 23:29
      回复
        落花斑斑染小径,陈生这厢且行且叹,眉眼间俱是tun郁,一袭青衫也似惹了一湖愁思,沉重黯淡。 正思绪飘渺,不觉间便到得岳阳楼下,凝伫片刻,忽振袖一叹:“也罢!也罢!古者范仲淹有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纵宿愿难偿,靡计可施,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1-05-09 23:35
        回复
          没发完,睡去了,明天考试呢。 喜欢的留个言。谢谢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1-05-09 23:36
          回复
            额…其实我就是想写古文啊,也许是半白话。而不是白话古风。..不过鉴于鄙人水平有限,各位将就哈。更重要的是我马上要高考了啊啊啊啊……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1-05-10 06:35
            回复
              接5楼。 不若摒弃那缙笏凤翎,乌帽绛衣,且尝那淡烟疏雨,翠峰凝绿!” 有道是:心魔还得那心语医。 一番语尽,茅塞顿开,恰如那衰柳逢春,残花得露,半顷悲愁顷刻尽销。 正凭阑远眺,忽听得背后人声乍起,细听却是:“高山流水,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1-05-10 17:54
              回复
                知音难寻。人世浮华数十载,有若白云苍狗,转眼朱楼作土,乌衣改姓,何苦为那三尺官潭,弃这大好河山?” 陈贞闻声回头,却见一白衣儒生,手执折扇,缓缓行来,到得跟前,抱拳一揖:“小生鄙姓白,名朴,字子暮,苏州人士,见兄台有如故友,欲与兄台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1-05-10 18:05
                回复
                  我刚考完呢。高三考试就那么多。麻木了。无语了。珍惜高一好时光吧~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1-05-10 18:06
                  回复
                    结那伯牙子期之义,不知兄台意下如何?” 陈生闻言,惊讶之余,隐有喜悦生起,细细打量来人,只见那人年似弱冠,身形纤瘦,玉冠高束,衣裳楚楚;无纨绔风,有高士气;身余兰臭,无烦荀令薰香;貌似青莲,不藉何郎傅粉。见他此番形貌,心下顿生好感,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1-05-10 18:15
                    回复
                      言辞不由温软了几分:“在下姓陈,名贞,字楚秋。性鄙陋,今日会得白兄青眼,实乃三生有幸。” 白朴闻言,展颜一笑:“陈兄不落伧俗,语出不凡,原本高明,何嫌鄙薄?” 不行了,我该去上课了…这古文打起真麻烦,很多字没有,只能代替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1-05-10 18:23
                      回复
                        不爽不爽不爽啊!!!话说此次语文作文话题乃“奴”也,车奴房奴孩奴卡奴…我就认为嘛,这些现象乃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而过于忽视国学所致,就算涉及政治政策,又有什么不可以!我就这么写了!怎么样! 崇尚国学的亲们吼一吼啊~~~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1-05-10 22:19
                        回复
                          陈生亦笑,俄而谦逊一揖:“白兄谬赞矣。”稍暂须臾,复道:“不知白兄来此,所谓何事?” 白朴回道:“洞庭自古山神水秀,人杰地灵,自是为此处山光水色,风花雪月而来。” “白兄真是好兴致!” 白朴却缓自摇头,只神秘一笑,


                          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1-05-10 22:50
                          回复
                            不知何为。 两人在那岳阳楼下,你一言,我一语,一番切磋下来,方知两人确是性味相投,便真学那伯牙子期,义结金兰。 说来却巧,两人竟乃同月同日生,只陈生恰长一年,便只好作那兄长,唤白朴为弟。 是夜,两人相伴同行,一同回到陈生住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1-05-10 22:57
                            回复
                              可是我决定不写了。一是我要用心高考,二是感觉功底还不到家,越写越别扭,等高考考完了,成绩估出来了,志愿填报了,录取通知书收到了,古文研究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来继续更了。哈哈哈哈哈…貌似计划有点长远。 还是万分感谢LS童鞋的支持哈!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1-05-11 12: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