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吧 关注:16,246贴子:239,957

【小说】《戏天》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妹对留侯的崇拜,由爱生痴,由痴生幻~
年少时看过不少少女、少年漫画,那时没有《秦时明月》没有《轩辕剑》,有的是日本的倾销文化,当时就叹息没有中华的文物产品。
而看小说与史学的书,将子房哥哥写的像叔、伯一般老态龙钟,於是开始幻想自己写一点故事,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诗论....
那时还不会用百度网路,文字语言的学习也不如现在的网友这麼优秀,只是写著自己的满腔热情,寄托著一股无法宣泄的爱慕
希望贴来这里,与朋友们一起来发掘二千年前秦汉人物的神秘面纱
还请多多关照^^



1楼2011-05-06 22:31回复

    何谓「戏天」
         曰:时也命也运也,非人之所能料也!
    天也会恶作剧,看人是如何演戏,
    而人看天是如何排戏,
    时而脱离剧本自我导戏,谓之戏天!
    


    2楼2011-05-06 22:39
    回复
      【戏天】 第一章 命运之曲
      太史公曰
      余以为其人,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   【史记   留侯世家】 ~~~~~~~~~~~~~
      秦始皇历   十二年
      春季   楚国地界
           「年轻人,年轻人,那块石头搬不得!」一位老农夫丢下助头,压住一块黑的发亮的大石。
           「为什麼不能搬,这块石挡住我家农田水源己经很久了,每次灌溉总要用木桶提水,提得我腰酸背痛,今天我家老头生病,正好趁机除了它。」
           「这颗黑石在我祖父的上一代就留在这里了,是这个地方的守护神,动不得的,听老夫的话,动不得啊!」
           「不是碍著你,老伯才会这样说,这是我们家田地,爱怎样,用不著你管!」年轻人推退老农,一口气推向黑石,黑石闻风不动。
           「真不信邪,我会推不倒你。」竟拿起助头插入土地,整个人将助头柄往下压,黑石果然动了。
           天空突然霹雳闪电,平地一声雷起,由黑石底下窜出一缕乌烟,形如龙、状如狮、声如虎,一冲上天,长江江面翻起大浪,方圆十里的农田,转眼成为泥浆,地面龟裂由黑石开始一直接达长江,形成一条河道,老农夫和年轻人来不及逃命,就成了孤魂野鬼,自此人们称他为乌江。
           这股乌烟窜进了楚国名将项燕的宅第,不知去向。
           北方天际跟著追来一道白光,在空中徘徊许久,却无法进入项府,被大雨冲刷,化成白烟消散……
           一位双眉粗黑却发色灰白的年轻术士,全身縕袍已被淋的湿透,仍找不到可以躲雨避身之处,来到韩国首府阳翟,忽见白烟犹如水龙,窜过身旁,顾不得背上沈重书架和脚下澜泥,向前狂追。
           穿越田野,跨过竹林,术士方帽己成了他挥雨拭汗的手巾,原本雪白坚固的布鞋,也装满泥浆变成黑鞋,能令他如此执著的唯一因素,就是玄象,百年难得一见的玄象是身为术士追寻的天命。
           眼前白烟飘入一座豪宅,从墙外看去,隐约见到屋顶上的青石瓦当;沿著两人高的红色琉璃墙,走到大门,出现十丈长的笔直开门大道,道旁种著两亩梅树林,阻隔了墙裏、墙外的风光。
           仰头看到朱红隶书『姬府』二字,悬在大门正中央。姬氏在周朝乃天子皇胄贵族姓氏,此宅自是非同小可,即看大门分作三扇,以青铜铸造,高二丈宽三丈,此刻府门大敞,无人看守,真是奇怪。
           术士自语:「见怪不怪,此处必有贵人。」於是走到回廊下整饬仪容,迳自步进。
           入厅以后,景象大变,府内上上下下少说两三百人,各个来来回回、忙忙碌碌。外边儿忙的是张起采灯,贴上婴儿驱邪的符卦;裏边儿赶著的是烧著熏草的开水,整备了丝衬的婴布兜、底裤尿布、婴儿沐浴银盆,还有夫人的换洗净衣。
           「府上可有喜事?」术士拉住一位张挂采灯的仆人问话。
      「是啊,你来的可巧了,请到裏面拣个位子坐,红蛋可得等娃儿落地才有吃。」
           「谁生的娃,府上是何贵人?」
           「你是外地人罢?」仆人听到这话,忍不住放下采灯,端详此人,站到地面拉整衣摆,再说:「我们姬府,是由先祖开地爷,担任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之宰相,至平爷辅佐厘王、悼惠王历经五任国王,一门世袭相国世家,勤政爱民,口耳相传,邻里皆知的。今天招呼不周,多请见谅,因为夫人就要临盆了,我得赶紧挂上采灯。」
           仆人说完又爬上木椅结采。
      


      3楼2011-05-06 22:43
      回复
             一位深衣朝服,头戴法冠,面容刚正的官人,擦身走过,并没注意到术士,直直走向内苑。
             听到婴儿洪亮的哭声,原本抑郁的脸庞,一扫阴霾,露出喜色,更急不得脱下朝服冲进寝室。
             「恭禧相爷,是个公子呀!」奶娘将包裏著金丝绣羊、羽绒套袍的婴儿,交到相国姬平手中。
             「相公,昨夜臣妾梦见了女娲补天,一下子气象万千,真是好兆头。」
        姬平见到婴儿全身殷红,小小的两腿间杂著可爱的卵蛋,欣喜之情难容於表。把他抱到阳光下,掀开褓巾,让阳光照得手舞足蹈,想不到初生婴儿竟然会笑,令相国和家众都露出惊喜。
             「恭喜相爷,贺喜相爷!」术士伫立房门已久,现在才引起注意。
             「先生是?」姬平将婴儿包回绣袍,抱到夫人手中,回礼问道。
             「打扰了,我是齐国人蒯彻,路经此地看到天边一缕白烟入宅,追到贵府,才知是神灵降世,蒯某不才,想看看贵公子的面相可好?」
             大家一听是神灵降世,对唐突出现的陌生人反而起了好感,相国接口说:
        「那就请先生赐教了。」
             蒯彻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阵子,再摸过婴儿的手脚。
             此时,屋内除了夫人、相国、奶娘还有六七名童仆、侍女,门外还站满家众,马童阿寅则挤在门缘探看,数十人的庭院鸦雀无声,张著古碌碌的大眼盯著术士在看。
             「不瞒相爷、夫人,学生所看到的白烟,是条人头蛇身的女郎,便是女娲星宿降世,令郎贵不可言呀!」
             「太好了!」
             「真不敢相信!」
             「当然,相爷仁德。」
             「公子是神仙降世!」
             家众七嘴八舌回应起来。
             「只是——」蒯彻的话还没说完。
             「只是如何?」房内的人异口同声地问。
             「娇贵难养,若为男婴恐怕时日不多。」
             大家一齐嘘唏,有的长声叹息,有的摇头疼惜,不能相信好好的一个娇儿贵子会无缘无故夭折。
             「怎会如此!你说话颠三倒四,齐国术士难道都是这般挣钱的吗?」奶娘心急,口无摭拦。
             「奶娘先别开罪蒯先生。」夫人虽刚生产,精神仍然丰朗,举止典雅,有官家仕女的风范,婉退奶娘,再向蒯彻请教:「敢问先生师承何尊?」
             夫人的思考分明而且锐利,对於一位不请自来的生人,满口术言,若是一般平民百姓恐怕已一成钦羡,九成拜服,全依了术士之意。夫人的询问之意,倒使蒯彻脸面通红,若不使出看家本领,岂不当场笑话!
             「蒯某虽是齐人,游历四方,拜在魏土学术十有八载,师尊上石下申,幸然健在。」
             相国与夫人听罢,立时『哦!』的一声,充满敬意与仰慕之情。
             说起这位石申术士,与齐国甘德及殷代的大星占家巫咸,并列三大门派,各人有各人的占卜星象,是周朝天子星官体系的三大神官。
             春秋、战国时期,便是由大神官推算星象制定历法,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影响深远。
             能拜在石申门下,自是不同一般江湖走场的术士了。
             「先生若有妙法,不要吝惜保留,请原原本本教导。」相国垂询之间,童仆已搬来座椅与茶水,请蒯彻就座。
             蒯彻前面既说出天机,此刻已然骑虎难下,况且术士追寻天体异象,岂有不追根究底之理,当下也不拘礼,由腰际取袋,摆出占星仪『璇玑玉衡』,口中念念有词,臂上袖摆连振,不到一刻,已现四象、廿八宿星座,显见此术极为专精,承石申之学并非浪得虚名。
        


        4楼2011-05-06 22:43
        收起回复
          今天先贴第一章,历史向,与秦时明月剧情无关哈...
          倒是片头曲听得上瘾..
          常出现卫庄的身影呀!


          6楼2011-05-06 22:50
          回复
            扑小青
            手机党...俺了解^^
            对了,手机现在正在台热播,还没看;你那儿看过了吗?


            8楼2011-05-07 00:00
            回复
              纯粹是张良迷!张良文
              不是一不小心和历史人物撞名,全文是根据历史走向推演,完全以历史架构,包含年代、地理、战役
              看了吧里一些推论、研讨和立据,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和方向,写在故事里,解释了历史的一些迷踪
              若是以BL倾向来看,我确实也写了一些..若不能贴,请删之,我理解
              


              12楼2011-05-07 00:40
              回复
                重点是整个秦汉时代的人物,龙阳是战场、军政外的抒情推敲,春秋、战国以致后代,那里没有,只是写文的著力点不同,人除了吃饭、睡觉、读书、工作,也是要有恋情、上床、弹琴、赋诗不是麼?这文很硬,女孩子不见得喜欢...前十节都还看不到感情文,唉!
                找不到知己同好是很寂寞的一件事,想解释说:我这不是花痴文,我人痴,可内容不痴
                知道本吧是研讨留侯学术的好地方!
                


                15楼2011-05-07 01:12
                回复
                  猫米
                  原来都看过...网路真行
                  有没有朋友和俺认识的...喵~.~
                  你们应该看不到结局...
                  认识的亲们,打声招呼


                  18楼2011-05-07 01:29
                  回复
                    文能不能留,由吧主决定吧
                    毛衣只是一个饭,在吧里是良饭,在吧外也是良饭
                    饭良是来自自身的喜爱,因饭良所以写文,以文为精神食粮,好比来吧里讨论与交友的初衷都是一样的
                    只要是能让更多朋友喜欢张良,认识张良,这就是我的想法
                    我也相信看文的网友们能区分和分辨什麼是史实,什麼是编纂,什麼是历史遗忘的,什麼是后代人可以发展的,就酱^^


                    19楼2011-05-07 01:39
                    回复
                      首先为引起反感的朋友说声抱歉,不知道文章会对你造成不愉快
                      就人有所感便有七情六欲,没有人是完人,是完美的
                      个人的单纯想法就是,我写的是张良,就希望能在张良的地方落地生根
                      留侯为人能融大川而汇四海,像他书香门第却能一眼就投入亭长刘邦帐下,
                      那时的刘邦还像个草莽绝比不上项氏家族,他的手下是屠狗的、是织帘子的、是狱吏、是乡县的平民
                      他没有门第之见,没有倾於虚张的声势,他是什麼人都能收纳可以共处的,甚至可以与韩信、陈平一干归附者共创大业 ,他不嫉妒、不排斥,全心全意在大方向上作为,将别人的长、短处都纳为己用!
                      所以,我的意思就是希望喜欢留侯的朋友,别排斥我偏颇的写作,请将长、短处都包容利用,让不管是高智慧的、初上学的,不管是政治家的、动漫孩童,都有机会认识留侯
                      世界的壮大、经济的成长是不能闭门造车的,世上有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见解,有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见解,环境不同,想法不同。重点就是我写的不是污蔑而是倾慕的,那麼我的短处还请大智慧者为我开导,而不是将我踢除;如果我像郦食其那般为刘邦建封六国,那麼请朋友像张良那般借箸畴国。
                      再来是我惊讶吧里有些人看到本文,02年仅在倾天和文学网贴,因为学业繁忙无法兼顾而落下。05年我在百度落户,因为初学网路且有简体、繁体的差异,在上周透过”秦时明月”才晃然copy简体查询到本吧(繁体找不到),这就是2011年找来这儿的姻缘;所以说,动漫也是间接发扬了张良的人格魅力了,我也看了秦时张良吧,所以希望能在这里驻扎。
                      


                      48楼2011-05-07 15:42
                      回复
                        百度是马甲
                        出版社的是笔名


                        50楼2011-05-07 15:50
                        回复
                          纯粹是兴趣与喜欢
                          谢谢猫米


                          52楼2011-05-07 15:54
                          回复
                            谢谢11姐
                            版权真的要著重,这是写文人的劳动结果
                            而我用百度用户名字只是想和大家轻轻松松做分享
                            貌似转贴的朋友很有理貌地标上了笔名和出处
                            其时内地网路之兴旺大家都知道的...
                            连我这种非常冷门的文也开枝散叶
                            希望这次能完完整整的做一次整理
                            


                            57楼2011-05-07 16:51
                            回复
                              正太哥
                              被吓到的人是俺耶!
                              屈指一数是十年,要不是你们反应,我还不相信有人看了,世界真是小
                              内容是冷到让人发寒的,你别倒退
                              文笔更是俗地,只是想来抛砖引玉
                              希望大家把小毛衣当一家人看
                              我们都是留地的百姓哈


                              58楼2011-05-07 17: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