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渐行渐远吧 关注:38贴子:719
  • 11回复贴,共1

七/年战/争,远前辈怎么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说的是欧洲的


IP属地:内蒙古1楼2011-04-11 20:34回复
    回复:3楼
    不是


    IP属地:内蒙古4楼2011-04-12 17:43
    回复
      回复:5楼
      七年战争(1756年-1763年)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即英国-普鲁士同盟与法国-奥地利-俄国同盟之间,其中汉诺瓦、葡萄牙为英普的盟友,法奥俄的盟友则为西班牙、萨克森、瑞典,为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所以又称英法七年战争,其中发生在北美地区的英国针对法国及印第安的战争称为法国和印第安战争--这是美国的通俗说法,是以英国的两个主要敌人来命名的。普奥之间的战争则称第三次西里西亚战争。战场遍及欧洲大陆、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宾等地。这次战争对於18世纪后半期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IP属地:内蒙古6楼2011-04-13 17:53
      回复
        回复:8楼
        他们的目的都不同


        IP属地:内蒙古9楼2011-04-15 18:12
        回复
          回复:10楼
          Seven Years' War1756~1763年,英国、普鲁士同盟与法国、奥地利、 俄国同盟为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而进行的战 争。亦称第三次西里西亚战争。汉诺威等少数德意志邦国参加英普同盟,瑞典、西班牙和萨克森等大多数德意志邦国加入法奥俄同盟。
             主要参战国的战略企图各不相同:英国试图打击和削弱法国,扩大殖民地,建立海上霸权;普鲁士企图吞并萨克森,并将波兰变为其附属国;奥地利企图削弱竞争对手普鲁士,夺回西里西亚;法国力图吞并英王的世袭领地汉诺威,遏制普鲁士的崛起,保护海外殖民地;俄国企图夺取东普鲁士和波兰,向西部扩张领土;瑞典则要夺取普属波美拉尼亚。此次战争是法国大**前欧洲各大国卷入的最后一次欧洲大战,战场遍及欧洲、北美、印度和海上。欧洲是陆战的主战场,主要是反普同盟各国同普鲁士交战;在北美、印度和海上,主要是英、法之间作战。战争爆发时,普鲁士军队约20万人,训练有素,战斗力强,但四面受敌,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其主要盟国英国仅能对其提供财政援助;法奥俄同盟战争潜力雄厚,总兵力约63万人(法军21万、奥军9万余、俄军33万),但彼此战略目标各异,步调不一,行动迟缓。针对这种情况,普王弗里德里希二世采取先发制人,各个击破方针,决定首先打击萨克森。
             1756年8月28日,普军主力9.5万人突然侵入萨克森,10月击败前来增援的奥军,迫使萨克森投降。次年4月,普鲁士进军波希米亚(捷克),5月在布拉格附近击败奥军,但6月在科林地区被道恩伯爵指挥的奥军击溃。普军被迫放弃布拉格,撤回萨克森。与此同时,法军10万人在哈斯滕贝克附近击败汉诺威军队,法奥联军一部6.4万余人从西面逼近普鲁士。同年5月,俄军7万人开始进攻东普鲁士,7月先后占领梅梅尔和蒂尔西特,8月底在大耶格斯多夫地区击败普军。9月,瑞典军队1.6万人在波美拉尼亚登陆。面对险恶形势,弗里德里希二世频频调动军队,抗击各路敌军,并亲率普军2.1万人,于11月5日在罗斯巴赫之战中击败法奥联军,以损失550人的微小代价取得歼敌8000人的战果;12月5日在洛伊滕之战中采取斜向冲击法,再败奥军,歼敌2.2万人。1758年1月,俄军重新发起进攻,占领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并向普鲁士腹地推进。弗里德里希二世率主力迎击。8月25日,俄普两军在奥得河畔的措恩多夫激战。俄军伤亡约2.3万人,普军伤亡1.4万人。年底,俄军撤回本土过冬。1759年7月,俄奥两军联合行动,会师奥得河地区,尔后向普鲁士腹地进攻。8月12日,弗里德里希二世率普军5万人在法兰克福附近库讷斯多夫与俄奥联军9万人会战。普军仍沿用斜向冲击法,遭惨败,损失2万余人。与此同时,英军在汉诺威的明登击败法军。9月,奥军占领德累斯顿,并于11月迫使1.2万普军在马克森投降。从此,普军元气大伤,转入战略防御。由于奥、法与俄国存有分歧和矛盾,因而未能乘胜扩张战果,使普鲁士获得喘息之机。1760年6月,普军在兰茨胡特被奥军击败,但8月在利格尼茨附近取胜。10月9日,俄军一度侵占柏林,但对战局影响不大。11月3日,普军在托尔高之战中击败奥军主力,战局出现转机。
             在海上和海外战场,英、法两国争夺激烈。1756年5月,法国舰队在地中海梅诺卡岛海战中击败英国舰队。1757年,英军攻占孟加拉。1758年后,法国因深陷欧洲战场,在海上和各殖民地的争夺中连遭失败。1759年,法国舰队先后在拉古什和基伯龙湾被英国舰队击败。1760年,英国占领法属加拿大、路易斯安那部分地区和西班牙殖民地佛罗里达。1761年,英国占领法国在印度的主要据点本地治里等地。
             至1762年初,交战双方已精疲力竭,普鲁士几乎濒临绝境。同年1月,俄国彼得三世即位,主张与普媾和,5月宣布退出反普同盟,归还俄军占领的普鲁士领土。同时,瑞典也退出战争。普鲁士方转危为安。7月,普军在布克斯多夫击败奥军。此后,各国相继停战议和。1763年2月10日,英、法两国签订《巴黎条约》,法国将其在北美、西印度群岛、非洲和印度的大片属地割归英国。15日,普鲁士与奥地利、萨克森签订《胡贝图斯堡和约》,规定西里西亚仍归普鲁士所有。战争至此结束。
             此次战争后,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法国进一步受到削弱,俄国加强了欧洲强国的地位,普鲁士在德意志的特殊地位得到巩固。战争中暴露了以平分兵力和切断敌方交通线为主要特征的警戒线战略和呆板的线式战术的弱点,显示了野战歼敌的优越性。(


          IP属地:内蒙古11楼2011-04-15 20:33
          回复
            前辈请给我讲解下百|年|战|争好么


            IP属地:内蒙古14楼2011-04-16 16:53
            回复
              回复:15楼
              我所有的学科就历史好 可我就对世界历史感兴趣 中国的近代史好别扭


              IP属地:内蒙古16楼2011-04-16 17:53
              回复
                回复:17楼
                兴趣


                IP属地:内蒙古18楼2011-04-16 23:00
                回复
                  我是正太


                  IP属地:内蒙古21楼2011-04-17 10:23
                  回复
                    回复:22楼
                    我是少年


                    IP属地:内蒙古23楼2011-04-17 13:43
                    回复
                      回复:24楼
                      不是


                      IP属地:内蒙古25楼2011-04-17 19:58
                      回复
                        回复:26楼
                        是啊


                        IP属地:内蒙古27楼2011-04-20 16: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