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树夏吧 关注:11贴子:173
  • 5回复贴,共1

◇◆◇_____是的。是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百度。


1楼2011-03-24 20:15回复

    时间是两年。
    在黑暗的深深甬道中除却钟表走针般铿锵作响的脚步声,我无法听到一丝别的声响。这不过是一段时光的甬道,代表两次地球环绕太阳的路程,由无数个地球自身如失眠者一般辗转反侧的自转所构成的宏观跨度。请先想像一个暗的,缈无边际的宇宙,尘埃一般散落着无数不被知具的星球的无限空间,如此盛大而终极的暗和静,神秘并且伟大直至不可抗拒,在它之内让我们的观察逐渐游移,深入,直到发现一条银纱般的星云带蜿蜒在这浩瀚的深处,人类那令人叹为观止的想象力将其命名为了银河系,如其名字一样的华贵炫丽,在这盛大的暗与静的宇宙玄机中它优雅地像一条娴静地挂在贵妇肩上的缀有华丽晶钻的雪貂皮草。在银河的中心,太阳作为一颗辐射出巨大的光热能的恒星在亿万年如一日地熠熠生辉,光芒足以在百万公里以外仍耀眼至盲,似一个暴虐强盛的帝王,引几大行星和无数卫星环绕周围,由此构成了一个被命名为太阳系的帝国。在八大形态各异的行星当中,唯独那颗温柔的蓝色地球包含了壮丽生命的奇迹,在距离太阳最恰好的的位置日夜公转自转,远看起来像是一只美丽的蓝色眼眸缓缓转动,洁净而美好抵近人类想像之极限。
    在这只蓝色眼眸上,经过漫长亿万年时间,幻化出了浩瀚的海洋,无垠的陆地,森林,山川,沙漠……以及城市;野兽,飞鸟,海鱼,昆虫……和人类。在广袤地表的一个针尖大小的位置上,放大来是一座纵横交错的复杂城市,再放大,放大,到一条街道,一栋楼,一套房子,一个房间,一把椅子……我们或许正坐在上面展开对于宇宙的冥想。
    这就是我们的存在——
    于城市而言是一粒灰尘;而城市于地球而言是一粒灰尘……地球于太阳系而言是一粒灰尘,太阳系于银河系而言是一粒灰尘,银河系于宇宙而言……
    


    2楼2011-03-24 20:15
    回复

      所以,我们的存在,尽管作为一个生命的奇迹而来到宇宙,但不过是比尘埃更为微小的尘埃。当一个人为一件事郁郁寡欢并且希望全世界都来关注他的当下心情的时候,更为重大的事件或许是一个物种刚好灭绝,一片海洋刚好污染,十几万人正在饱受饥荒和瘟疫的摧残,一场战争刚好爆发,两颗星球正在相撞……
      所以,即便是一个人,伟大,成功,财富如山,权倾天下,呼风唤雨,他在已有亿万年历史,并且还将继续有亿万年历史的一颗星球,一个星系,一个宇宙中所能占据的历史,或许连一秒的亿万分之一都不到。
      所以,在黑暗的深深甬道中除却钟表走针般铿锵作响的脚步声,凡人无法听到一丝别的声响。凡人作为一粒尘埃潜行在时光的甬道中,追逐属于他的一段慧尾,微不足道地在宇宙中占据一丝闪耀。这就是你的与我的,我们的,渺小的生命意义。如在发丝上作一副巨画,在一粒纱上刻一片浮雕。
      所以,在抛却了关于我们自身何其独特,重要,伟大,令人瞩目的幻觉之后,请回到一颗沙粒的位置,细细静静地想一想,对于两年,人类生命的几十分之一时间,我们何其所获。
      


      3楼2011-03-24 20:16
      回复

        所以不要来说占有,获得,成就……只是细细回忆一下在过去的两年时间之内走过了什么:我想我所能得到的不过是一些稀松平常的片段——我也一直都是这样一个活在小处的人。旧人谁离去了,谁来到了……我尽可以清晰记得,但我必然忘却了在聚散之间几杯酒中的伤情,几首老歌中的唱词。好似我只记得那样多的因为,忘却了全部的所以。如同太多事情,我们总是能控制它的开始,却无法再左右它开始之后的结局:当你无意中走上了一条路,你就只能顺着它,硬着头皮走下去。哪里又能预料,下一步是刀尖陷阱,还是鲜花风光……
        


        4楼2011-03-24 20:16
        回复

          忘却由来已久。忘却先于记得。无处寻找与捉摸的,是生命的诸多所以。
          对于一本杂志的两年里程,它花去了多少制作人的心血,受到了多少人的瞩目,被多少读者阅读……这些在我这样一个作者之一的印象里只有一个宏观概念。我感恩它的诞生带给我更宽广的机遇,它也一度带给我这样令人诱惑的幻觉,关于声名,关于财富,这些立足之需……在我清醒地看到了我身为尘埃,命运待我已是和善的垂青,令我感激涕零之前。
          它的两年,也大致是从我领到第一笔版税的时间直到现在。在二十岁的年纪做到自食其力,使父母宽心,虽能力并不大,也并非任何人都有这样的幸运机遇和足够能力,我已然为这样的作为感到踏踏实实的骄傲,也并无更大野心。
          


          5楼2011-03-24 20:17
          回复

            写作构成了双重人生的另一条路。经过写作我足以体验更宽广的人生之可能,犹如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神弥补和才华疏泄,并且支撑了我的现实人生。但写作却也如同双刃之剑,一个写作者如果想要写得足够好,便需要足够柔软细腻的内心,用以感知世间万象;也需要足够强硬的精神外壳,用以平息这过分脆弱的内心所招致的更多心理磨难。很难有人做到两面具到,所以才华常常同时意味着幸和不幸。然而世事毕竟有公平的一面,这是一种必然的代价。
            我以为经济的独立意味着自由和快乐,或者成就的快感。然而我时常觉得——又不知道是不是天性使然——原来这样的独立不过是让我投射在他人眼中的影子越来越长,而人越来越寂寞。
            原来我只不过是从一个人吃食堂的盒饭变为一个人吃餐厅里的饭菜,从一个人闷头在校园里散步变成了一个人闷头坐进小酒吧喝到不省人事。时常不知道为何,相比促使我发奋向上而言,活着总是常常诱惑我以颓堕的方式处理内心。但又总是感到徒劳和枉然。若是现在仍然可以一醉自救,可以从不同的人找到相同快感,我也乐意,可惜还是空虚,不如不必。
            旧人的来与去,终于又使我懂得些许人情的道理。我开始感觉秋天犹如被撕裂,而人来人去也不过像是季节更替。如此循环,令人疲于辗转。我并不责备活着本身,但我责备我自己对于活着的期望。在青春期和成人之间的交界,更加难以把持。
            


            8楼2011-03-24 2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