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额……你要光说科技发明的话,我就只能给你举国外的例子了。
中国士大夫鄙视奇技淫巧之说,当然,这个根源不是孔夫子,不过我也不知道为啥他们就开始鄙视了。到王安石算好一点,王的新党是实干派,对这类学说不会很鄙视,但也不会很重视,不然他们自己也会被鄙视……王安石搞一搞经济学,且不论他失败与否,便被人指为言利之臣,话说介甫也很无奈啊!
看看宋朝史吧,大臣不给皇帝面子的例子多了去了,正式诏书宰相不签字盖章不作数,连内降指挥都想封还就封还,这在今天也是不可能的吧!你封还个哪怕市级公文试试。
我素来鄙视明清,至于元,我就没把它当朝看过。
不管你怎么想,我的思想受中国古代士大夫影响极深,我经历了从西化到回归的历程,可能比别人感受更深——当然,我也不敢说全是对的。其实西方的骑士有类于中国士大夫的地方,不过可能更偏于武。其实按孔子的标准,文武全才才算士人,于是十分恶意地推想大概后来的士大夫读书太累懒得练武所以……
至于平等问题,这个大概是唯一所谓“封建糟粕”了,不过要知道这个思想的提出是在东周啊东周,那个时候子弑父、臣弑君是多么常见的事,考虑到社会现实我们也该宽容的接受。其实这一观点的强化是在汉朝,因为东周是个“不惟君择臣、臣亦择君”的时代,你不听我的我就跑了,孔子自己不还到处跑么。鉴于对汉朝还不了解,暂不评论。但须知君君臣臣不等同于绝对服从,看看孔子对忠孝的定义(原文忘了,自己查去),就知道臣道不是奴才道。
PS:希文相公没招惹乃吧,干嘛呀……呜呜,希文相公乃好冤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单这句话就足以流芳千古了。
24L,王安石志大才疏,心胸狭隘,我懒得理他……至于欧阳修么,貌似是这位举荐了新党最大的败类吕惠卿啊……别的不说啥,这绝对是败笔啊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