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蜜柚吧 关注:198贴子:884
  • 2回复贴,共1

寻找克拉克瓷的故乡--平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寻找克拉克瓷的故乡》。这是中央电视台对克拉克瓷历史及其发现价值首次比较系统的介绍。作为克拉克瓷的故乡“福建平和”一员,我深深为家乡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而骄傲自豪。同时,因为这个节目也吸引我进一步去探寻克拉克瓷的故乡,向大家说道说道“克拉克瓷”历史和发现故事。
《寻找克拉克瓷的故乡》(上)
在今天的博物馆中,我们可以欣赏到400多年前被拍卖的这批精美瓷器——克拉克瓷。这些瓷器包括盘、碗、瓶等诸多品种。其中以盘的数量最多,盘上的画面整体构图严谨,繁而不乱,洋溢着东方文化的浓郁气息。
数百年来,关于“克拉克瓷”产地的争论始终困扰着世界学术界。当历史的车轮即将迈进21世纪,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传了出来:“克拉克瓷”产自福建的平和县。为证实这一消息的准确性,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平日里偏僻而宁静的小县城一下子热闹起来。
平和县,位于福建省漳州市的西南部。史书记载,在距今4千多年前,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由于它东连龙海、漳浦,西邻广东大埔、饶平,南靠云霄、诏安,北接永定、南靖,因此,素有“八县通衢”之称。
平和的名字源于平定人和,古代属扬州管辖,到明朝正德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518年才正式建县。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即使在今天,这里仍然以和谐安宁的姿态面对一切。然而,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当年是何等的人声鼎沸!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里曾拥有规模庞大的制瓷工业和盛极一时的港口,震惊世界的克拉克瓷就是从这里生产出来。
事实上,对克拉克瓷的调查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当时为了寻找一种被称为“漳州器”的米黄色釉小开片的瓷器及其窑址,故宫博物院曾派出一个专家组深入平和进行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他们意外地发现了包括南胜和五寨的几个古代窑址,里面还出土了一些与克拉克瓷形制相仿的瓷器残片。
虽说当时的考察目的与破解克拉克瓷的身世之谜无关,但这些发现却在一位当时还是年轻人的心里埋下了希望的火种。
叶文程,福建南安人,长期从事中国古陶瓷和古外销陶瓷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当叶文程听说平和又相继发现了一些古代窑址时,他随即前往平和开始调查,因为,他始终怀疑克拉克瓷与这片神奇的土地有关。
调查中叶文程发现,在《漳州府志》上关于平和烧制瓷器的历史记载只有寥寥数语:“瓷器出南胜者,殊胜它邑。”《平和县志》上也同样是简单地提到:瓷器的精品多数出自南胜。地方志中提及的南胜,历史上曾是平和的县城所在地,如今已分作南胜、五寨两个乡镇。
由于史料中对平和古窑址的文字记载并不多,加之这些窑址地处偏僻的深山里,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叶文程的调查工作一度陷入了迷茫。
为证实史书中的这些记载,叶文程在此后的近十年中,无数次地进入南胜和五寨两个乡镇,为寻找平和窑和克拉克瓷之间的相互关联而不辞辛劳。可叶文程从当地的山野间所寻找到的仅仅是一些瓷器残片,当地的老百姓对古窑址更是语焉不详,这一切让叶文程倍感失落。然而正当他面对这些残片一筹莫展、萌生去意的时侯,一次不同寻常的会面,为最终揭开克拉克瓷神秘的面纱打开了缺口。
就在叶文程发现那些瓷器残片后不久,一位美籍华人来到平和考察,在他的陪同下,他们来到了时任平和县博物馆馆长朱高建的房间,聊天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几件当地产的青花大盘。
几件青花大盘的出现,似乎道出了克拉克瓷产地的秘密,这使叶文程非常兴奋。但结论仍然需要佐证。在此之前,专家们对克拉克瓷产地的猜疑很多,其中,以江西景德镇最为多见,这一说法长期成为学术界和考古界的主导声音。因为,无论从陶瓷的样式还是施釉的方法来看,作为千年瓷都的景德镇完全有能力创造出这些精美的瓷器。



1楼2011-02-19 11:52回复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以后的十多年间,考古人员在景德镇始终没有发现克拉克瓷的窑址。叶文程翻阅了大量的史籍,也曾先后几次前往景德镇实地考察,但最终一无所获。
    当初,关于克拉克瓷产地的另一种说法是广东省的汕头。由于明清时期,从中国运载青花瓷器到国外去的货轮,许多都是从汕头港出发,所以,也曾有人把克拉克瓷称为汕头器。
    为此,叶文程会同国内外一些知名专家展开了新一轮的考证工作。
    经多方考证之后,专家们认为汕头不可能是克拉克瓷的产地。于是,叶文程多年来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平和,这个闽南山区的小县城,逐渐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这时,也有专家认为,如果克拉克瓷的产地真的是在平和,那么,窑址就理应成为重要的证据。而在四百多年前,10万余件克拉克瓷的生产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此之多的瓷器生产,背后一定蕴藏有一个规模巨大的窑群。而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发现的几个古代窑址,显然并不足以产出如此之多的陶瓷精品。
    可时隔数百年后的今天,那些曾经兴旺一时的窑厂早已不复存在。此时,令专家苦恼的是:如何找出那些古代瓷窑的具体位置呢?
    与此同时,一海之隔的日本,坐落在九州岛西部的有田窑业,也把目光投到了平和。
    有田窑业是日本陶瓷业的开创者之一。从公元1610年起,在学习吸收中国及韩国先进制陶工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本土化的风格。这期间,有田窑业曾一度以仿制中国产品为主,特别是克拉克瓷。因此,日本陶瓷界对克拉克瓷产地同样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于是,在叶文程等人的努力协调下,公元1992年2月,一支由中日两国专家组成的考古队迅速成立,他们决定:即刻开始对平和窑遗址进行勘察。
    根据中方专家提出的建议,此次考古工作仍然将考查的重点放在了南胜和五寨两个地区,考古队要在这片区域里探寻当年窑厂的踪迹。就在考察活动开始后不久,考古人员就在当地一些农民的帮助之下采集到许多的瓷器碎片。
    循着当地老百姓指引的方向,考古队在平和的山野间展开了细致的搜索。从1994年11月到1998年的6月期间,他们先后在平和县境内陆续展开了三次大型的开掘行动,在一些山坡上的土壤里发现了大量的瓷片。经过勘察,证实多处是古代窑址。这一结果让考古队喜出望外,但令人痛心的是,这些窑址都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尽管如此,在考古人员的辛苦努力之下,南胜华仔楼窑址、田坑窑址、五寨乡的洞口窑址等100多个窑址还是被陆续发掘出来。
    经过考古人员几年的努力,曾经震惊西方世界的克拉克瓷终于显露出它神秘背后的光彩。山野迷雾中的十里长窑露出了头角,克拉克瓷在经历了近四百年的漂泊后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家乡。
    如今,在原平和县城所在地九峰镇的东郊,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为“江西坟”的山岗,这里埋葬的都是自平和设县以来,从江西移民到这里的先人。而在距离坟岗的不远处,就是平和窑的古窑址。
    通过对古窑址中采集的陶瓷标本进行研究,考古人员发现:尽管平和窑瓷器的胎釉有别于其它窑口,但其模印或刻划技法、构图与景德镇窑产品如出一辙,这也是它长期被混淆为景德镇瓷的原因。
    在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产自平和窑的瓷器中,造型包括盘、碗、香盒等等,都与景德镇的陶瓷造型基本一致。从装饰花纹上看基本相同,绘画风格也相差不大。但考古人员经过长期的研究之后,最终确定了两者的区别。
    作为千年瓷都的景德镇,在取土开始的流程一直到烧窑和施釉的方法上早已形成了完备的技术技巧,烧制出来的瓷器饰纹细致、外观精美。而初生的平和窑只能在相对简易的窑厂中生产,无论材质和制作流程以及工艺都根本不能与前者相提并论。因此,两种产品的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
    叶文程在对景德镇和平和的陶瓷进行深入的辨析之后,认为两者存在典型的传承关系,景德镇的制瓷技术是第一代,平和应该是第二代,无论从形制、工艺和图案上,后者都略显不足,这些特征就是区分平和陶瓷和景德镇陶瓷的根本所在。
    


    2楼2011-02-19 11:52
    回复

             1992年,日本陶瓷学界陆续寄来了一些交趾香盒的资料。这些在日本被广为收藏却不明产地的交趾香盒,引起了国内考古界广泛的关注。随后,一支由漳州市考古研究所和平和县当地研究人员组成的考古队,开始对平和县境内的田坑窑古窑址进行发掘。这次常规的科学考察,却带来重大的发现。
             田坑窑位于平和县南胜镇法华村,地处东古阳溪谷边沿的山麓坡地上。
      从300多平方米的窑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储土坑、作坊、残窑基等遗迹,并出土了大量的制瓷模具、窑具以及瓷器产品的残片,这成为目前国内罕见的一座明代烧造素三彩瓷的民间专业窑址,器形以香盒为主,还有碟、盘、碗、罐、钵、瓶、杯、盏及笔架、墨架等物品。
             平和县田坑窑的发现与挖掘,无疑为陶瓷研究者开辟了新的领域。尤其对于中国的外销瓷的研究,不仅增添了一项新的研究内容,也由此提出了许多崭新的研究课题。
             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答。叶文程认为素三彩香盒之所以在日本被称为交趾香盒,很可能因为瓷器并没有从中国径直运往日本,越南应该是一个明确的中转站。
      这个关于运输线路的大胆猜想,引起了学术界一个更为庞杂的关于当时社会背景的大讨论,这条设想的运输线路也引起人们对中国更为早期一次探海行动的关注。
             公元1405年7月11日,时值明朝永乐三年,三宝太监郑和离开了皇宫,离开明成祖朱棣,他率领一支二百四十多艘海船、共计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这次远航,后来为中国打开了东南部海域通往世界的大门。
             这次远航,郑和访问了30多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史书记载,庞大的明王朝船队曾出现在爪哇、苏门答腊、苏禄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抵达了非洲东岸,甚至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此后的28年间,郑和完成了七次海上航行。作为大明王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郑和都要拜会当地的国王或酋长,和他们互赠礼品,并与当地的商人交换货物。考古人员认为,交换的货物中可能有大量陶瓷。
             在距离漳州200公里的泉州港,地处东西两条贸易航线的交接点上,它东北可达朝鲜、日本;西南可下东南亚海域,进而连接世界各国,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早在唐朝时期,泉州港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最佳港口之一,那么,平和窑陶瓷是否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呢?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这样形容泉州港:“商货、宝石、珍珠等运输之多竟至不可思议”。然而,泉州港兴盛的年代成为考古人员疑惑的焦点。考古人员认为:大量的平和窑产品不可能从这里走出国门。 明朝末年,海盗猖獗,加之北元政权的骚扰,明王朝不得不下达禁海令,泉州港昔日的繁华胜景就这样成为了过眼云烟。
             月港,位于今天漳州市海澄县境内九龙江入海处。港道“外通海潮,内接山涧,其形似月”,因此而得名。
             15世纪末期至17世纪中期,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发展,月港一度成为“海舶鳞集,商贾咸聚”的外贸商港,与汉唐时期的福州港,宋元时期的泉州港和清代的厦门港,并称福建“四大商港”。
             今天,考古人员无法想象当年月港的盛况。但他们推测,这里曾经是闽南地区的一个大都会。据《海澄县志》记载:月港店肆鳞次栉比,“市镇繁华甲一方,古称月港小苏杭”。
      


      4楼2011-02-19 11: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