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九月,御前进安菊花。自初一日起,吃花糕。宫眷内臣自初四日换穿罗重阳景菊花补子蟒衣。九日"重阳节",驾幸万岁山或兔儿山、旋磨山登高。吃迎霜麻辣兔、饮菊花酒。(《酌中志》) 重阳日,北城居人多于阜成门外真觉寺五塔金刚宝座台上登高,南城居人多于左安门内法藏寺弥陀塔登高。(《帝京岁时纪胜》) 九月九日,载酒具、茶罏、食榼,曰登高。香山诸山,高山也;法藏寺,高塔也;显灵宫、报国寺,高阁也。释不登。赁园亭,
-
7郁达夫《故都的秋》节录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
-
0本文摘自北京出版社2016年版《齿留余香忆京城》,作者周绍良。 荠菜是一种野菜,并不是什么上品。它不列于一般日常食用的蔬菜之中,也不出现在高贵的宴席里,但有些讲究的吃客却偏偏喜欢吃它,认为它是菜里的雅品,因为只有讲求烹调的人才懂得如何烹制它,如何品尝它。 荠菜在一般菜市场里是买不到的,过去在南方,只有乡间小儿女,各拿着一把剪刀、一只苗篮,弯着腰在田野里搜寻。弄得多一些了,便跨了篮子,蹲在街头,
-
0
-
1
-
0
-
2
-
1
-
3
-
1
-
0
-
1
-
1
-
1
-
0
-
0
-
4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5
-
640有的朋友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明代风格和款式的服饰,在清代还有使用?为什么会在清代的墓葬中出土一些明代风格和款式的服饰?那为什么说明末后汉服消亡断代了? 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分清两个基本的概念:古装和民族服装。在本文—— 古装:古代出现过的所有服饰,是过去时间内所有表现为服饰形式的物质文化总和。 民族服饰:体现一个民族思想和文化的传统服饰体系。 民族服饰总是在过去时间内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