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经核实吧主fxl1029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宜昌古琴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027713正麟殿的初级琴,原价6500元。 音色手感不错~ 同城出租,100元每月,押金3600元。 欢迎上门来试弹~13龚一 讲解/徐元整理 各位老师,各位琴友: 今天八十高龄的陈阅聪老师和李荣光老师都到场,(李祥霆老师此时正进场)使我很感动。还有些朋友站着听,又让我过意不去!今天讲讲我对《忆故人》的学习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与学生间的交流。 《忆故人》是很著名的一首琴曲,但流传时间并不太长,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南方的一位古琴家彭祉卿先生家藏的谱子,我曾听张子谦先生说:那时候其他的琴家希望彭先生把这谱子流传出来,然而彭先生11作者:白水芥末 《林钟意》,始见于1425年《神奇秘谱》。 “林钟”为调高名,古称慢角调、角调、黄钟均、林钟调、黄钟宫调等,现在普遍称“慢三弦”调或C调,定弦弦式为将F调弦式的三弦降低一个小二度。10转自“正麟殿”公众号 “古琴音乐很难听?”这个问题听起来天方夜谭,如此高雅的音乐怎么会难听呢。但是,回过头想,乍听琴乐的人会觉得其索然无味,不易入耳,这并不奇怪。古琴自古是读书人、士大夫的修身之器,为自己和知音者弹,旁人也就无从得知其真味。如此看来,古琴难听,确有其实。只不过,一旦人们懂得了如何欣赏,其悦耳悦心程度自然溢于言表。4“掐起”有明确的标准:即要有“共鸣”与“余音”。除了不可掐出“啪嗒啪嗒”的杂音外,还需讲究轻响的音量。杂音或音量过重过轻,都会破坏旋律的线条,更不用说音乐旋律对情感的表达。要使“掐起”成为旋律中的一环,有“共鸣”与“余音”,则需讲究方法。9我现在在外省上学,离宜昌太远,而且才入门不久,想寒假回家的这一个月租一张琴~~ 最好能具体一点~ 谢谢大家~235宜昌也有古琴吧啊,好不容易,对了,吧主知道宜昌哪里可以学习古琴吗,我有个朋友想学,但是没有找到地方!4图在二楼。8琴、棋、书、画、诗、酒、花、茶8有词的“琴歌”,是古琴曲中最古老的一种曲目。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就记载着上古之世,“舜作五弦以歌《南风》”,藉以表达他关心爱护人民的情愫。显然,这种曲目是古琴文化中应该继承发扬的精华之一。 ——摘自郑珉中《弦歌雅韵·序二》7古琴的修身功能只能惠及古琴的爱好者,而古琴的养生功能却能惠及全人类。3如何理解古琴“按令入木,弹欲断弦”与放松是否矛盾?12注:此文作者不详,我觉得可能来自广陵散社区吧。转自360doc 《忆故人》是一首流传广泛的经典曲目,该曲无论从作曲结构、指法编排还是意境都是上层之作,也是广大琴友学琴是不可错过的好曲子。无论是为了练习指法、曲子的整体把握还是抒发忆故人之情,这个曲子都值得一听,值得一学。本文将从版本、技巧、段落和意境四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这个曲子的体会。虽然自己弹得不好,但至少也弹了快5年,网络时代,大言不惭,如有不周的地方,请5原帖地址 http://tieba.baidu.com/p/3988406848?share=9105&fr=share 和很多琴友聊过,发现很多自学党都对调音器的便捷调音CDFGACD很依赖, 非正规军总是有很多像学会却无法了解的知识例如今天的素琴调音法。4此曲是清初东渡到日本的僧人东皋心越禅师的弟子们根据禅师的传授和禅师所遗留的资料编辑成的。7古琴对室内的温度,湿度要求甚高,它的面板是一整块木头雕出来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湿度和气候,保养不当的话古琴就会变形或者有裂痕了,北方干燥城市一定不要离暖气太近。一般古琴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养:4这首曲子是描写月夜轻风,良宵雅兴。乐曲短小洗练,委婉清新。 最早出现在虞山派的代表作《松弦馆琴谱》中。《琴学初津》后记中说:“是曲虽小,而义有余。”“起承转合,井井有条,浓淡合度,意味深长。”乐曲虽然短小,却有器乐化琴曲的特点。是一曲美好夜晚的赞歌。 清•周鲁封《五知斋琴谱》(1721)中的《良宵引》可谓:天高气爽,月朗星辉,弹琴味道,饮酒赋诗。指法简便,节短韵长。51、基本指法 弹琴时,应双手配合弹奏,左右手各有分工。右手主要用以弹弦。弹弦时,可运用大指、食指、中指、名指(无名指),不用小指(禁指)。 右手弹弦时,要求干净利落,不可拖泥带水。右手弹弦时,若向外弹(从身体一侧弹向琴徽一侧),称为弹“出”。若向内弹(从琴徽一侧弹向身体侧),称为弹“入”。6答:新学一首琴曲,要历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 一、 辨意:学习一首琴曲之前,首先要了解这首琴曲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意境。也就是说这首琴曲描写了什么,是什么曲意。如果这首琴曲作者明确,还要先了解作者生平、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这个时代背景下相关的政治、文化、生活等特点。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不妨站在作者的角度上仔细揣摩,这样就会更加接近原创作者的意图。若是作者不详,也应仔细研读琴曲题解,做到心中有5号钟 绿绮 绕梁 焦尾1答:手对于琴人来讲十分重要,对于手的保护应该被大家重视起来。大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要避免过长时间浸泡水中。其二,要注意运动时对手的保护,不要进行过于激烈的手部运动,如掰手腕等。这些运动有可能会对手部造成很大伤害,所以要尽量避免。其三,不可进行长时间手部力量型活动,如使用铁锨、铁锹等。长时间手部力量型活动会使手的肌肉群变粗,不利于手指灵活性的发挥。1答:因为古琴是非固定音高乐器,以至于初学者在手上下移动时难以对应上相应音准的徽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养成弹琴时不仅要用眼睛去看是否按准了徽分,还要用耳朵去听是否和上个音和谐的好习惯,这样就会逐渐做到眼、耳并用,如此相辅相成,互补不足才能做到力求精准。再加上多弹多练,自然就可以熟能生巧,心手相应。对于音准把握也就慢慢的提高了。0答:泛音弹奏俗称“打泛音”,因以手指轻轻下击,点触琴弦而得名。打泛音时要注意两点。其一,左手要对准徽位击弦,不对准徽位泛音则无法打响,有噗噗声。其二,左、右手动作要同步,要在左手击下的同时右手弹弦。另外还有一点也应注意,那就是打泛音时左手手指应向左稍偏一些,这样就减少了手指和琴弦的接触面,以便取得更加清越的效果。4“吟猱”(二胡小提琴演奏者及部分古琴家称为“吟揉”)具有润色美化音色及进行风格气息处理的功能,古人也说“五音活泼之趣,半在吟猱”,很多学生都想及早学习“吟猱”之法,使音色活转而优美。但由于“吟猱”方法多变且活,并无绝对一致的标准。如掌握不好,方法不正确,就会影响到日后的演奏。因此我一般不急于教“吟猱”,待其弹到信手烂熟时,授予原理及方法,可自然而成。0答:这恐怕是大指按弦位置和角度有些问题。大指按弦最为常用的位置应该是近甲根处,角度应是半肉半甲。当然也有主张用纯甲的,但是却有限制条件,说明了是在“四五徽以上多用纯甲,以取脆滑之音。”(彭止卿《桐心阁指法析微》)那么一首琴曲中四五徽以上的音又有几个呢?所以绝大部分按音还是应以甲肉相伴为好。用甲肉相伴来按弦,指甲上面就不会有凹槽了。0答:琴曲名中的“操”、“引”、“畅”、“弄”这些都是琴曲的题材。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中云:“《琴论》曰:和乐而作,命之曰“畅”。言达则兼济天下,而美畅道也;忧愁而作,命之曰“操”。言穷则独善其身,而不失其操也;“引”者,进德备业,申达之名也;“弄”者,情性和畅,宽泰之名也。”0答:弹琴、鼓琴、抚琴这三种说法分别有各自的针对性。近岳下指谓之“鼓”;一徽上下用指谓之“抚”;一徽与岳山之间下指谓之“弹”。正所谓“指分远近”是也。还有一说,弹琴、鼓琴、抚琴其实都是弹琴,是弹琴的一法数名而已。0“掩” 所“掩”的音是旋律音中的组成部分,必须与旋律音的线条构成一体。常见有的演奏者“掩”出琴面的木板声,实是对旋律的破坏。“掩”的方法,是按着弦的名指与掌腕如同拿榔头的手臂,放松而自然地带有弹性地将榔头(大指)敲(掩)下去。榔头的垂点就是大指的“正位”,要“掩”出实在而厚润的声音。除外还需考虑“掩”音量的大小是否适合旋律线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