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不是你的东西不要拿、不要贪,因为你不知道眼前贪这么一点,你后面会失去多少原本命中该有的福报。 喜欢占便宜的人,他占别人一分便宜,自己损掉十分福报;占别人十分便宜,自己损掉百分福报;你占别人的便宜越多,你损掉的福报就会越多。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前两天刚占了别人一个便宜,他过几天就破财了。要么他一个生意没谈成,要么他突然把别人撞了,要赔钱给别人,因为拿了不该他得的,所以他就破财啊。 师父说,我们做
-
52人只要活着,就离不开福报。你的财富、健康、平安、佳偶、地位、智慧等,都是福报的体现。 有的人一出生就有上千万的资产等着继承,有的人出生时父母就负债。有的人出生在小山村,有的人出生在大都市,这就是累生累世积攒的福报不同,先天带来的福报不一样。 功德和福报的区别是什么呢? 功德相当于硬通货,是金条,全世界都是可以流通的。福报相当于你挣了非常多的埃及镑,但只能在埃及境内流通,出了埃及就无法使用了。福报是由功
-
4佛教认为,我们的一切身外之物都是心的幻化,如果将时间和精力用于向外探求,终将空手而归,一无所获。所以,佛教一直在帮助和指导我们去观察、认识内心。 如何认识心的本性呢?在阿底峡尊者的传承弟子恰卡瓦尊者撰著的《修心七要》中,系统地归纳了修心的要点,在讲到胜义菩提心(注:胜义菩提心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的修法时,提到了三种观察心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观察心的来处、住处和去处。 一、以心观心 怎样去观察心的来处、
-
2凡事有因果,万事有轮回。 轮回,其实是内心迷惑的显现,根源就是我们的心。六道轮回,表面上是受到因果业力的影响与制约,实际上主宰我们命运的是我们的心。 因果规律不是宿命论,相反,它激励着我们做自己命运的主人,想要跳出六道轮回,就要创造解脱的因——如法修行,清净自身的烦恼垢染,把轮回彻底断除,从而获得身心的大自在。 一:先砍断轮回粗大的因 轮回是从哪里来的?轮回有细的因缘和粗的因缘,当然最重要、最关键的,
-
0所有凡夫众,来时不自由 因有无明业,只身入轮回 众生来时是不自愿、不自由的。如果那时可以自由选择,就没有一个众生愿意去做牛、做马,但是,我们却经常看到这些可怜的生命。如果真有自由可言,那么,它们肯定会选择做人间的国王,或是天堂的帝释天王等等,而不可能选择做牛、做马。这就充分说明了,生命来的时候不是自由、自愿的,愿意也得来,不愿意也得来。 今天我们会做这样的一个人,不是因为前世有了识、名色、入、触、受,
-
0🔘🌳🔘 *【擦亮本性,调节这颗心】* *什么叫“一念心性”呢?一个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到了心的时候,就开始散乱了,这是由何而起的呢?* 🌼这些散乱是由人间的贪嗔痴引起的。当一个人贪得多、恨得多,愚痴地做事情的时候,他的本性已经不存在了。 为什么有些人会犯法、会杀人、会偷窃?因为不好的理念已经遮住了他最善良的本性。犹如一块钻石被泥土、黄沙覆盖污染了,表面上看就像一块石头,根本不像一块钻石。 🌼 *我们修心修
-
0末法时期,要帮助别人也是很不容易,因为帮助别人要付出的,因为现在末法时期人心太恶,你帮了别人,人家还要怀疑你。现在有太多人以帮助别人的名义,实际上在伤害别人。这就是因为你种下去这个因,它不是完美无缺的,就会让人家觉得有瑕疵,所以就不圆满。 不圆满的帮助,代表着有利益可图。现在很多人假装为了别人好,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目的和利益,这就是社会上人的本质正在产生变化。为什么现在马路上倒下一个老人,大家都不
-
0每一个幸福的家庭从来就不是三观相合,而是不争对错。也就是说,当家人的幸福大于坚持三观的时候,对错已经不是很重要了。什么叫三观?师父告诉你们,三观就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人问:幸福的家庭是怎么样的?回答是幸福的家庭都不争谁对谁错。很多人喜欢把家庭矛盾归咎于三观不合,哪有那么多的三观相合的?更多的时候是不分对错。夫妻中如果有任何一方太好胜,双方就永远不会得到快乐。20181229
-
0
-
1
-
2
-
32师兄求解答。我读了大悲咒一千多遍,最近总是闻到类似下水道的腐臭味,还感觉凉风吹,晚上睡觉也会闻到,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
25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较量功德# #谨守三学# #供养三宝# #实修实证# #难行能行#
-
13
-
3无所住心,就是你的心不要放在某一个位置上,我无所谓,放在哪里都可以,不放在哪里也可以。心不要注重在什么地方,什么叫住心?不论是注重在贪的方面,吃的方面,还是事业方面等都叫住心。无所住心,凡是所有琐碎的事情,全部都不要住在自己的心里,要见佛性,明心开悟,把自己的悟性开发出来。 b1-37
-
1讲到放生,最大的优点是救未来佛。因为你今天放生所做的一切事情,或等鱼投胎后可能会成为一个人,或如果让你的后代看见了,他就会生出一种慈悲心,这孩子说不定将来就是佛,记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今天放下去的这条鱼,也说不定是你过去生中的亲属。要用大无畏的慈悲精神修心,你一定会修出本性。b1-14
-
9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否定这也是佛法融入生活,但假如心里没有慈悲利他心和出离心,这样的爱心与慈悲心外道也有,社会上的好心人也有,这只能算是做好事,而不是佛教特有的行为。 要想将佛法融入生活,首先心中要有佛法,如果心里根本没有佛法,那拿什么去融入到生活当中呢?根本没有办法。所以首先要有
-
1如来藏的名称 一、如来藏这个名称通用于从凡夫地到佛地的真如心体,佛地的如来藏里没有七识的无明,佛地之前的如来藏里都含有众生七识的无明,如来藏里的无明是收存的七识的无明,如来藏自心本体却没有无明。为了区别佛地的如来藏与众生的如来藏,就把没有无明的佛地如来藏叫作无垢识,把八地菩萨以上的如来藏称为异熟识,八地菩萨以下的如来藏称为阿赖耶识;统称都叫作第八识和如来藏。 阿赖耶识是八地菩萨果位之前的如来藏的一个
-
13究竟成就燈王經 弟子旌陽張智圓匯集諸經各典敬分章次 聖賢應世第一 聞如是,一時,聖賢眾次弟現於下都華夏昆侖虛(今四川三星堆大區,軸線方向:北東南西。昆侖虛軸線核心區域:漢中、廣元、綿陽、江油、廣漢、成都、洪雅、冤寧)。初中後天地人皇一百有八、五上帝,並岐伯、許由(三代宗師)、務光等諸無量高賢隱士而為上首。乃至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唐宋元明清等諸聖賢君子,所謂郯子、萇弘、师襄、文聖、醫聖、農聖,兵聖、工聖、
-
0一、误导贴 1、所发帖和佛法经典义理不符,缺乏正信、正见者,违背四依法、违背六合敬,易误导初学者,一律删除,反复如此者,视情节封禁。 2、未证言证者,自证果位者,宣称开悟者,宣扬神通、外道见解,属于清 理、禁言范围。 3、与佛法经典原文发生严重冲突,诽谤三宝、包括附佛外道学说、争议性人物言论等等。 4、严禁宗门教下相互攻击。 5、严禁儒释道互攻,或以二攻一,或以一攻二。 6、严禁自赞毁他。 7、凡宣扬贪嗔痴或引发他贪
-
1典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载于《大学》之中,最初诞生地→澡盆上的铭文。 形式上,天天洗澡,时时保持清洁的身体。中华先祖们的智慧,可谓登峰造极。 一个人,身体无论多么清洁,内心肮脏,无有是处。唯是内里清净无染,才能在生活方方面面透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特质。 唯有从内心深处改过迁善无疲无厌,才能长新。唯有在奉事家国天下一切事务中,想人之所想,行人之所行,方能新无止息,引领天下。 心上连新的概念也
-
0
-
3
-
1如何理解众生与佛平等 众生与佛只有在真如佛性上是平等的,只要有佛性,众生最终都会成佛。众生与佛不平等的是真如所演绎变幻出来的五蕴世间假相,假相终归是假相,真正着眼的应该是不生不灭的真相。但是要平等看待真相而不是假相,首先要证得假相确实是空的、无我的,然后再证得真相,再观假相如何的假,真相如何的真,心里了然清楚。从此以后才能见到众生就观其真相,看破假相,最后不着一切相,心地就平等了,获得了平等性智。
-
0577有想自驾游(床车,吃住在车里),拜名山,访古刹,寻高僧。 有想一起的吗?3一个人若是遇美色当前,而心若止水,不起爱欲之心念,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深有「道学素养」,不然就是一个品德高超之士,这种人不论他走到那一个地方,所有的鬼神都会礼敬十分。一个人若是心存太多的邪念、杂念、怒火、贪妄、嫉恨、不满,那么心地就如同一团乌烟瘴气,鬼神看了,都会讨厌他,而且会霉运当头,诸事不顺,写书人绝不是在恐吓你,若有心存此种邪念、杂念、怒火、贪妄、嫉恨、不满念头太多的人,须自我检点改进,否则你的4挺有趣 因为刚看剖妄出真这 还不怎么了解主要的意思 最近没读金刚经了 明天开始读读金刚经和坛经了24我想问真的有地狱吗 我不太信 但是不相信还念什么地藏经 求大家解答126求带7师兄们。请问杀生和淫邪,算是破三昧耶戒吗518怎么样理解人无我,法无我?求指点22101537求救吧友们有啥好的方法0有位禅师向弟子们讲了一个因果故事: 在一辆公交车上,有一名男子靠着车窗悠闲地抽完了一支香烟,然后一挥手,将烟头划出一道火红的曲线,以一种优美的姿态飞出了窗外。两秒钟后,一辆疾驰而来的出租车突然转了个方向,一头撞进了路边的绿化带。 半个月后,一家工厂发生了火灾,上千万的资产顷刻间化为了乌有。一个月后,当初扔烟头的男子戒烟了,因为他失业了。他失业的原因是,他所在的工厂破产了。 工厂破产的原因是,半个月前的2本如来,觉则空,所困惑者,觉知困惑于此,困惑则空,答案亦空,对此无所知,也就无所不知。所贪爱嗔恨者,觉知贪爱嗔恨于此,则无贪无嗔,我们本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