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5前言 这篇小说,我绝不TJ,只是,更新会慢了点而已。
-
21鲁敏是七零后作家里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女作家,语言平实质朴而又细腻准确,善于处理人物之间微妙的心理转换,叙事技巧娴熟,作品整体平衡性把握得非常好
-
2作者埃利蒂斯,197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誉为“新希腊诗派之父”。埃利蒂斯的诗是为数不多翻译过来后仍保有眩人耳目的是个魅力的诗人之一,他虽然
-
12这两天想看契诃夫的小说,就去当当上买书,但翻译的版本有好多,很难取舍,于是搜到了这篇冯骥才写的俄语作品翻译指南,如果你们也想看俄罗斯文学的话不妨用来做参考~
-
6这是莫言早期的一个短篇小说,莫言说这篇小说对他整个创作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1985年左右寻根文学盛行,农村妇女往往被塑造成大地母亲的形象,这篇
-
57荒吧发大水了,大家快来救水~
-
3小说语言的陌生化和颠覆性导致阅读重心发生偏离,故事沦为无关紧要的陪衬
-
16话剧剧本创作里一大看点是潜台词,在这方面《茶馆》堪称典范。
-
9张爱玲才真是无愧于才华横溢四个字,这四个字满溢于她小说的字里行间!
-
11转自乐乐文学网。本文发表在《作家》杂志第七期金短篇栏。
-
3古人说,“一物不知士之耻”,八十年代的读书风习固然有值得批评和检讨的地方,但那种“一书不知,深以为耻”的迂阔之气也有其天真烂漫的可爱之处。
-
16不知道是不是从《一个》开始的,或者是《零杂志》,或者是八零后的一些小清新又重口味的作者,管他是从哪儿开始的,最近流行一种类似非虚构的写法,故
-
1此文为《钱钟书手稿集》序,主标题后为编者所加。《钱钟书手稿集》,商务印书馆出版。
-
22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篇爱情小说,超过了我对《遇见百分百的女孩》的喜爱。
-
15人为什么会做梦? “做梦是为了忘记”理论:梦学专家罗伯特认为,人在一天的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接触到无数的信息,必须经过做梦把这些信息释放一部分
-
10尿,拉,吐
-
23
-
15@以名易名
-
55我说,我又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怎么知道别人是不是真的待我好。
-
261L:特别鸣谢大师兄和飞雪友情演出。
-
19故事一: 一辆跑车在黑暗的公路上飞速奔驰,车里的音乐破坏了黑夜的宁静,扼杀了夜景的恬美!车内的两个男人还不时发出厉鬼般的狂叫和怪笑。应是酒精驱
-
7在中国的“五四”新文学史上,鲁迅和林语堂曾是志同道合、并肩战斗的文坛挚友。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就在林语堂创办的《论语》大获成功之时,他和鲁迅
-
10
-
10人是种奇怪的动物。
-
42在一次无聊的聚会中,美男跟小余谈起了感情事。 「我很痛苦!」美男说话间,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哀伤。 「怎麼说?」小余敌不住诱惑,装作漫不经心的问。
-
15有一天世尊对著所有弟子在讲经说法,忽然他对「阿难」 说:「你拿一个桶子,到前方五里路远的一个小村庄,向一个在井边洗衣服的老妇人,要一桶水回来。
-
187这里,老吴有日志,大师兄有签到,美男有每天一@,本公公为了天天升级,岂可落人背后,决定地天天一水。
-
10从前有一群猪,每天在猪圈里生活寻欢,好吃好睡,日子过得惬意得不得了!其中有只小猪特别与众不同,因为他自视甚高。 『我才不要像他们一样醉生梦死
-
86我准备每天来这签个到~水一下
-
151一楼献给度娘抽不走的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
50
-
5我做了这样一个梦: 破旧不堪的客车戛然而止,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畏畏缩缩钻进车来。 我们暂且称他为乞丐乙。 当车子吱吱嘎嘎启程时,一个脸带威严的
-
2自出生那一刻,我的世界只有味道、声音,和触感。而我的记忆力一向很好,因此,我很清楚记得我的第一个记忆,是奶水的味道。我除了看不见,我并不觉得
-
4「喂!你在做什麼?」 「我?我在找东西。」 「找什么?」 「喔!一个好像是叫……那个……什么的东西。」 「你要找的是什么都不清楚吗?」 「就是因
-
96前言 很久没有碰科幻小说了,这篇作品算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虽然不知写得好不好,希望大家多给一些意见。至於为什麼要贴在这个鬼影都不多见的贴吧,当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