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星期二记# 突然才发现连基本的时间观念都发生了错误,但和其它犯得许多错相比,这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了。说实话现在我不是多么难受的处于低谷当中了,可无法否认的“久违”身体上的病征是很大程度上让本就迷茫中的痛苦雪上加霜的。其实并不用怎么特别记录下发病的事件,换季和长假的前夕几乎就是牢不可破的自然规律。而换个角度来看,偶尔病一下可能是把积攒了很久的痛苦一次性发泄出来。这种毁伤式的发泄当然不好,可比起大病累
-
1人生就像是抽签式的选择,而人的人生更倾向于现在 我们总说未来怎么样未来怎么办…… 但真正的未来其实就是现在运气,努力,勇气成就了现在成为了未来。 人自身拥有局限性,实际上未来与现在其实是一体的这就相当于一个悖论。 无法得知未来甚至一丝的雾气都看不见有的只是一片空白。 未来需要去发掘粉碎现在就是全新的未知的迷蒙的未来。 一以上。
-
0#星期二记##第十一站##十一号站# 我还是那么怕犯错,还是退缩到了不敢迈出表达自己关键一步的故步自封里。就像我之前一直忘记说的“其实每个人都要面临人生的“出柜”时刻”,人总有一些不敢告诉别人怕被误解怕不得不失去某些东西的时刻。可不迈过这道铁门槛,人就永远不能得到真正想要的东西,不能作真实的自己。当然我可以说放弃和拖延,以至于就这么偷偷摸摸憋屈几十年一辈子都是可以接受的。“生命会找到出路”反过来用就是“多
-
1#星期一记# 依然没能停止这种延续,但其实反思这种延续的本身才是最该被停止的。既然我决定了要什么都接受,那改变不了的东西可以继续尝试努力去改变,可绝不该再试图用抱怨的废话来纠正什么。其实每个人都知道有那么多没用的东西充斥着、抢占着太多的时间空间,只是保留着这些能让人自以为装得像多么体面一样。撕碎这些没用的伪装,是礼崩乐坏也是睁眼觉醒。没用的东西不管连着多深的血肉,该挖还是得挖了。而当然这种狠心极端到极
-
1#星期六记# 本想着是可能要用这打通最后环节的闭环来结束循环,可没想到是意外打断原有秩序的麻烦让我不得不别无它法地如此利用多出来的时间。实际上我也许接近了要完成转变的那个节点,所以新的麻烦就多了出来想要阻止我完成转变。说不定要是放弃转变就能减少麻烦,但这次我不想再没有底线的避让妥协了。如果这世界和我就是自相矛盾,而行动必然会计划矛盾,那我也要选择激烈地抗争下去。其实还是回到“我既世界”的理论来看,矛盾
-
0记忆真的可靠吗,久远的记忆真的可信吗, 我不知道我不相信所谓的记忆。 可如果不信我又该如何凭借什么去记忆以往的人,事呢。 我怀疑自己仍至于怀疑一切。 我颓废,我荒凉,我凄惨。
-
1#星期五记# 其实实话实说我本就没打算在今天打破循环离开谈论自己的选择。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的是仍然还是有超乎预计的失败与干扰侵袭着我。只不过在受到了足够的伤害与痛苦过后,我发现自身深处产生了某种逆反的“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就豁出去”的心理,似乎让我反而增加了一定的看起来不那么积极的勇气。“相信人类”这四个字不是那么轻描淡写就能做到的,这“相信”必须包括着接受被身边人“捅刀”和伤害别人也在所不惜的,见识
-
1#星期四记# 毫无疑问我是在顺从并败给了习惯,但并非辩解我只是想说如果习惯是能带来稳定又不是不能被打破与改变的,那么陷入其中也不意味着就是彻底的堕落。因为下坠似乎是无法避免的必须要有的上坡下坡,不加入其中是无法产生真正深度的制度性变革的。其实我还是要承认又先是被几乎固定的垃圾麻烦(好久不说这个词了,再说也预示着我是又进入了类似的循环困境当中,不过用新的态度来面对老的问题,同样是证明改变的关键)打断了原
-
1#星期三记# 我完全可以把久违的意料之外的失败当作借口,因为确实这次的失败是远超想象的。可实际上我知道回到熟悉路径的渴望是无法逃脱的真正动机。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都只会想做我倾向于自己便利的选择。不过这失败里也确实有值得提起的东西。之前那么多更不利的情况下都没有这样的失败,现在反倒不能取得期望中的成功,其实这可能恰恰说明的是我的要求是在提高的。而这眼前当下的失败,是一种为了取得更高标准成功所必需的实验
-
1#星期二记# 在不知所措中还是回到了习惯依赖的路径中来。实际上在投入了时间和冒了风险的大调整过后,绝对的时间是肯定增加了的,可同时多出来的甚至有点爆炸趋势的欲望则是更多的。所以回到控制和节俭当中,才能让爆发的机遇不会变成过度的危险。而且既然知道了新的世界即将展开在眼前,那么很多事确实不该再那么操之过急了。因为不顺利和新的难关是必定要继续出现的,学会调整自己的姿态,用已有的资源去进行整合与再投资,这就是
-
0人和人能力差别不大,因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存在着优点和缺点,各人如果都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算起来,彼此进行比较,那时会发现人与人能力差别是不大的。
-
1#星期一记# 虽然说了要不再继续,但最后还是想说完一点最终极的犹豫。一直以来最困扰我的问题始终都是那个“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得足够对、足够好”的自我怀疑情绪。我不想说自己是多么圣母的擅长自省,这种情绪比起纠错更像是一种“捡软柿子捏,最后发现最软的只有自己,于是就对自己下手了”的懦弱无能。而确实这种情绪在慢慢变得更容易接受与克服,只是无论这种火苗多么细微的继续存在着,一个不经意间的爆燃就可能会把我彻底吞没
-
1#星期日记# 新的秩序是在形成,但老的问题并未解决。时间和顺序无法妥善安排的不确定感还是让我难以安心。不过就像不断加大的进入危险和动荡的尝试一样,我知道这种对不确定的承担能力,对于摇摆幅度增加后回归平衡的纠错能力,是能否足够坚韧、学会懂得变通的关键。也许是到了该不再这么谈论自己的时候,因为不断冲击与感悟不是没有了,可好像一切都在淡化到突然之间想不起来的程度。而我早就知道有些东西是在文字之外、记录之外的
-
1#星期五记# 必须要让渡和牺牲一些东西才能取得自己想要的进步和改善,甚至进了一步也不一定会有所改善的结果,都要在这个“可牺牲”的接受范围之内,这才是真的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而要拿掉一些东西是要先让自己变得麻木才好动手的,这种麻木可能是需要达到某种不在乎“生死”的“冷酷无耻”程度才可以起到作用的。而这种不在乎和“不要脸”的重复一旦失控就真成了猪狗不如的生不如死枉自为人了。可现在比起反思这样做的危险,先
-
1#星期四记# “乱治循环”,把这么国运级别的大词放在自己的身上,的确是有点枉自托大的搞什么“我即国家”“家国一体”了。但事实上这种同频共振是无法否认的。虽然不能说我能够多全面的理解和体会所有的“高屋建瓴”与“民间疾苦”,可眼看着某些“犯罪行为”坐视不管,与谨小慎微的为了蝇头小利而维持“虚假繁荣”的“长治久安,这就是我一直在犯的错误。我讨厌非要给我一个期限,但受不了别人没时没点过早或拖延;我讨厌自己必须
-
1#星期三记# 归根结底我最惧怕的终极目标还是死亡,怕到希望用改一个字的“灭亡”来代替都觉得能多一份远离和逃避。所以我所恐惧的一切失败、受伤、错过与过错,实际上全都是对死亡的提前预演和分割兑现。哪怕再小的部分死去了,都会让人不想接受。也许我不会选择去死的原因也仅仅是出于这种恐惧和自身的懒惰懦弱。可如果不想死,那其实就是向死而生,把死当作是一个绝对不要的选择来托底,那么其它的困难就该显得不那么难了才对。但
-
1#星期二记# 丢弃,成了前进路上必要的主旋律。丢掉的东西当然是浪费和可惜的,弃剧的器具也是投入过真感情的,但如果真的觉得是不该再留着了,那不管是什么都得快刀乱麻壮士断腕才是最好。想成为一个不被困住的人,那首先要学会不恐惧过去。而如果一切都是可以轻易放下和抹去的,这份负担肯定会变轻很多。这不是说我就必须要选择没有感觉的遗忘,只是一种可牺牲的假设性的无所谓态度,一定是有助于我抽离自己远离困境,能让我更冷静
-
1#星期一记# 总是陷于固定的习惯中不想作出改变似乎是不对的,但当不断的拆除与打破形成了新的循环之后,是否过度激进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危险当中,这又是一种新的未知。我是觉得不断谈论自己是不太好的,可我忘了尽量不谈论自己的目地原本也只是为了让一切更简单方便。其实人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要更加轻松舒适,就这么自洽的继续不在乎更多东西的往前走,未尝不是用最温柔的方式去面对未知险恶的正确方式。也许这样是用一层柔化的愚
-
1#星期六记# 本来是应该着重谈论终于完成了重大决定的,但似乎还是向自己的强迫症倾向低头的选择暂且放弃,并且还使用了拖延一天文不对题的题目来继续回避某些东西。可换个角度来看,这个决定能够得以成行、完成,靠的就是这种对自身问题的不去过度在乎。不太当回事,所以没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办好了办砸了都不是什么大事,那就大可以放手去办了。其实以实际上来说,这个重大的决定是很关键不假,不过它并不是一种终结而更像是某种
-
1#星期五记# 很多的事情还是不那么顺利的不只是比喻更是事实上的在“漏屎”,但一定的反应过后还是回到平静的状态,继续推行原本的行动,不管是拖延还是真的在等待更好的机会,就这么磨蹭着前进下去,大概没有事是不能被磨出一个改天换地的大改变的。如果觉得不对就表达不满,如果不够明显就加大力度,任何事情都要付出足够的代价,当这样一步一步推行下去的行动到了某个节点的时候,再大的代价好像都是顺理成章的自然选择。当然这个
-
1#星期四记# 确实这似乎已经形成新的习惯,而有些强迫症的意味我也更倾向于完成一次完整的闭环。不过确实是还有些话要说,不说是不是遗言也都是要说的。首先我是又退却拖延了,可我真正或者说人要面对的如何自洽的终极问题就是该如何接受自己的无能和失败。我不能说任何的准备都是有意义的不是无用功,的确慢慢明确什么才是自己不需要的,拿掉许多杂质的过程是很重要。但这丝毫改变不了必然要承担后果的事实。只有具备了咽下苦果的免
-
0#星期三记# 我必须承认是有些写遗书上瘾的意思,但实际上刚下定了决心过后,下一秒就在找借口拖延决战的时间。不过甚至也许真正的决战就是要在不当回事的拖拖拉拉中才能随口一说式的展开的。因为如果要我郑重其事择良辰选吉日做一件事,那可能就会永远拖下去,而要是无所谓随便试试就好,那就随时都可以行动了。所以要真的开战的话,那就要觉得自己已经死过了,再怎么死都不怕了,剩下的就只有尽力而为了。而受冲击的、反悔的、发现
-
0#星期二记# 有些事想通了、心情好了,好像一切就都顺利起来。当然也可能不会那么简单,但有些关卡只要过了就不必再烦恼会被卡住了。 只是我还是会忍不住回到旧的习惯,去反思连续讨论自己的危险。不过接受这种不断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行为,正是我必须要学会的东西。甚至对不吉利的噩兆也不该再有所避讳,可以说这就是我的遗书。我留下的一切都终将会成为遗物,所以那些向死而生的觉得必须要说出的话,就应该像没有明天一样不管不顾的
-
1#星期一记# 又是一种打破规矩——其实这根本就不该值得一提了——但必须要特别记住的是不管是否如意,一个大的改变终于是不可撤销的完成了。至于其中有多少的错误和痛苦,我知道是应该详细记住,然后永远不要再犯。可实际上谁也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修正,不再错不再疼是理想化的不切实际。做到力所能及之后其它的全部承受下来,才是真正的坚强。因为比起遗忘和忽略,我想我是更愿意选择保留着对痛苦和悔悟的感受,如果行动可能会错那
-
0#星期日记# 本该习惯固定的间断,毕竟是自己选择的问题,取舍过后留下的东西不管是什么都该安心承受。可有些东西还是特别想说,虽然可能其实是微不足道的自我满足,但久违的能把自己的命运握在手里的感觉,还是相当值得纪念一下的。确实曾经我以为这种最基本的欲望是可以被牺牲、被取代、被完全代替的,并且实际上能够做到控制和远离它的确是一种很有必要的自控能力,没了什么都能活是最重要的坚定自我的核心稳定状态。但失而复得多
-
1#星期五记# 好像说的越多越觉得有更多忘记的和不知从何谈起的,于是似乎就变得恐惧和无力起来。不过真正让人绝望到无法前行的不只是眼里进沙子的小处受阻,更大方面突然就来了一个错误的跌倒,然后最深的毁灭的绝望就这么渗透进来,无处可逃了。如果我建立起的一切都是没用的,如果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不知所措的恐惧,并且要是以严格的标准来看我所做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不堪入目的难以忍受的令人发指,那么放弃一切才是看起来最合适的
-
1在地球漫长的演化历程中,“历史的自我修复”以一种独特而复杂的方式进行着,主要体现在生命的重塑与历史的修复这两个紧密关联又各有侧重的方面。 生命的重塑:毁灭与重生的交织 生命的重塑并非是全部生命的彻底归零与重启,而是经历一场近乎毁灭的重大变革后,生命在废墟中重新寻找生机。恐龙的灭亡堪称生命重塑的典型例证。在白垩纪 - 古近纪之交,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剧烈的撞击引发了全球性的灾难,尘埃遮天蔽日
-
1#尾影评##女人TAXI女人[lbk]电影[rbk]##好东西#其实说到这里已经可以说是离题万里的和最初动念的好东西几乎毫无关系了,甚至连更值得好好分析的女TA也似乎有点无力再去详细谈论了。但强打起精神,试着用最直接的方式切开自己的思想,把有用的东西最快捷、少浪费地提取出来,实际上才是最初行动的目地。所以不管善终还是烂尾,我都决定要完成它。当然重新开始进入正题最难的原因除了是万事开头难的原因之外,无法否认的是女TA本身是一部自身
-
29#连片论##女人TAXI女人[lbk]电影[rbk]##好东西# 《不可惜的也可能是无关紧要的真东西》关于好东该如何去评论的问题,其实从一开始它激发了无数讨论的那时起,我就知道我大概是不会在火热时加入其中的了。这一方面是确实由于曾经已经算是后知后觉的时间点上谈论了对某比的负面评价就导致了某些不大也不小的麻烦。另一方面则是单以其延伸出的讨论来说,它的价值的确是几乎完全正面的超过了自身的质量局限,更是远超了某比不知多少个量级的不
-
0上一次地球人类文明如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生了什么?我们这一代人类又面临着哪些问题,又将如何迭代。Weixin公众号搜“人间迭代”,建议从简介或第一章开始看起。
-
1#星期一记# 这本不是该继续谈论自己的时候,但突然出现的迷茫感好像又让我不得不这样做。打破原有规律容纳更多不确定的能力的提升明明是在计划之内的打算,可一面相信自己计划的完美,然后又必须不断地去修改它,这样的矛盾还是有着巨大的撕裂拉扯感。当然这种不接受不适应的更深层原因可能是我终于开始继续推行某些重点的改变了,不管多迟缓和轻微总算动起来的计划肯定比死的强。只是这样的真正有深度的改革必然会影响到某些原本的
-
1#星期五记# 本想着这样间隔太短是不是又坏了规矩,但需要被打破也正在被打破的事情有那么多,重新建立起秩序的本身就成为了一种对原有秩序的破坏,那么无所谓原先的标准,接下来的每一丝空气都是新的。确实不知是否受天气的影响,好像真的有什么全新的东西在窗外的清风呼啸中生发了出来。虽然不敢说接下来的行动就一定能有多顺利成功,但在看到上次付出的代价是貌似可以愈合的结果之后,下一步的动作势必也早就应该更加大胆。也许我
-
1#星期一记# 以前总觉得持续谈论自己是危险的,因为怕陷在不断剖开自己的过程中,越多的看到自己就只会越多的厌恶自己。但现在我仍然想要继续谈论自己,却可能处于一种罕见的自恋情绪。这不是说我看不出自己有多丑,是在多低端的重复着太多没必要的失败,只是或许我确实可以不用再回避这些。我可以喜欢无能、丑恶、邪恶的东西,并且不给它们加上任何正面的意义——当然能够理性的认识到它们存在的客观位置,这种真实的呈现本来就是一
-
1#星期日记# 本不想即时反馈的谈论自己的困境,但想了想觉得逃避下去也不会有什么更多的头绪,不如就彻底放低标准试着寻求一个不求有功的突破。可以说终于初步完成了一个计划已久的重大行动,而结果是明明在预料之中却还是很难让人接受的不那么成功。要做成一点事似乎就总是那么难,太多不如人意的办事不利的拖累和必须承担更坏后果的风险,就这么狠狠砸下来不会留任何情面。好像曾经拥有的聪明才智与天时地利都会在顷刻间撞上岩壁灰
-
1没能力不听话的人死了也就死了 没能力但听话的人当了小干部 有能力但不听话的人,人们都觉得他死了 有能力但听话的人,成了领袖
-
1#星期五记# 恐惧的原因从来都不是别的,只是害怕改变不想行动怕打破原有的秩序而已。不管怎么告诉自己起伏动荡是必然的经过,不主动求变一切只会更糟,以及许诺想象一个改变后更好的未来,那种只想逃避只想问“凭什么是我”“我可不可以不做”的想法总是会不断的将我击倒。但有些改变投下了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要没得可选了,犹豫就不会存在了。到底一个决定过后得到的是大的坍塌还是新的道路,永远只能是一种未知。当然两者或许
-
1#星期五记# 一旦望向自己就会发现自己是如何千疮百孔而绝望,而绝望中又会不停望向自己身上的孔洞,于是循环往复就不会停息。但没什么是永恒的,只要突然不在乎了,多疼的东西时间久了都能长好变成遗忘。可我恰恰总是不想忘不想没感觉,所以周期性的陷入捅自己刀子的自我怀疑当中就成了必然。既然是必然理应慢慢习惯,不过现实却是同样的部分受伤只会更加疼痛加深。其实用承认自己愚蠢无能的方法来躺平面对减少痛苦不是做不到,只是
-
4既然看近距离的东西瞳孔会变小 那看天空为什么瞳孔不会无限放大
-
2关于这个想法我这几天想了很多,我大胆的推出一种猜想有没有一种可能古往今来的人其实是活在同一时刻但是不是在同一维度。我举一个例子,小明在过年的时候想起了他的祖父,但他的祖父已经去世了,而某一年过年的时候他的祖父也想起了他,就这样他俩在同一个日子里互相想起了对方,但是他俩之中有一个已经去世了。小明的世界里祖父已经在坟地里了,而在祖父对世界里小明才刚刚出生,但是他们在同一时间都想起了对方,那我们就可以把
-
23
-
1#星期五记# 的确有很多事我是选择了回避与拖延,因为有些东西难以一口吞下,尝试着多吃掉处理那么一点都会以溃败告终。所以为了不让自己真的受到再也不敢去触碰的足以产生心理阴影的伤害,我只能继续调低面对问题时的暴露剂量以求得相对的安全稳妥。承认自己的无能,不断划下新的自我边界,这是要重塑自我必然要做出的准备工作。而最让人不爽的还是周期性的厌恶自己当前所处环境的糟糕和为什么不能更无所顾忌的早作行动加以改变。有
-
3#半烂片单##好运来# 至于最后要谈到的的好运来其实已经脱离了原本的序列,该归纳到另一个庞大的体系当中,也就是那些实际上质量不是那么差又不是多么好却背负了不该有的骂名真正的“不如正道”的邪典。的确无论是从立项开始顶着《甲方乙方》续集的天雷(确实按这个标准来看它不可能达到同一水准,有一半的差评是情有可原)还是改了个又大又承担不起的名号,都是足够引人批评并劝退大众的。可实际上正是其沿用了经典架构的这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