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
-
3
-
4
-
11
-
1
-
4
-
1
-
5
-
3清代汉人士绅对穆斯林和伊斯兰的表述和话语同其历史文化记忆和想象息息相关。尽管中国穆斯林的来源多元,但汉文史料中有关“回民”的记述却与抽离了“伊斯兰”的西北边疆历史族群——“回纥”或“回鹘”——相提并论。这一趋势在明末就已成型。明代汉人士绅的“回回”论甚至根本没有提到或者知晓“伊斯兰”,而只是延续了农耕士绅阶层对边疆历史、文化和族群的解读。随着其著述的流传、收藏(尤其是《四库全书》),顾有关“回回”
-
18
-
7
-
2
-
0请问在外面用手指清真寺礼貌吗?
-
0
-
3中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云南一省就有52个民族,当仁不让地成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这些民族中有一个非常特殊,那就是回族。 云南是回族分布比较密集的省份之一,他们不是云南的原生民族,而是在南宋末年,跟着蒙古大军来到的。忽必烈南征大理可能是回族先民第一次大规模进入云南,随着元朝在云南设置行省,又有大量色目官员、军士和工匠进入云南戍边、屯田。 十三世纪,在“蒙金战争”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时,成吉思汗果断
-
0大围埂是一个巍山县古迹的名称,也是一个村庄的名称。大围埂村因这个古迹而得名。我这里讲的是唐代古迹大围埂的变迁。一个古迹,珍贵的不是古迹本身,而是它作为一块历史的化石所承载的东西。也就是古迹物语。 唐开元年间,蒙舍诏和蒙巂诏共处一川,同为唐臣。蒙巂诏占据着上川甸头和旭照山、西山北部和漾濞县部分地区,其势弱于蒙舍诏,为了和蒙舍诏分庭抗礼,蒙巂诏准备加强防守,在旭照山的南麓修筑一座城,在城北约两公里处另
-
8
-
0据传郯南大地震后,清康熙29年(1690年)左右,先后有马、张、杨、萧姓回族人来此青风岭东、红花岭前居住,宗教活动在家或借用民宅闲房进行,嘉庆年间(1817年),村民平整山岭,搭建三间茅草房作为清真寺,并立始建碑,1860年又进行了修建并立碑纪念,光绪二十九年张允成阿訇主持重修而得其名,左宝贵出资而终其事,更兼冠廷亲书“聖教常昭”匾额,愈显其浩气英风”。 据万古流芳碑文记载,光绪九年(1883年)时,益都(今青州)张允成来花埠
-
5马正卿(1878—1962),字师端,回族,雅号“牌牌马老”,毕业于长安少墟书院,中国同盟会会员,陕西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陕西回族抗日救国知名人士,他毕生为实现其爱国壮志而奋斗。
-
2
-
11104古时广州有所谓伊斯兰的五大圣地——怀圣寺与濠畔寺、南胜寺、东营寺、清真先贤古墓。 伊斯兰教历10月1日是伊斯兰教的开斋节,这是回民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另一个重要节日是教历12月10日的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意为献牲,即宰牲献祭的意思。广州的穆斯林都会聚集在这四大清真寺进行盛大的礼拜,举行各种庆祝活动。0004《乾隆云南通志》载:“马梦箕,寻甸人,万历己酉举人,知罗定州,升常德府知府,立身清介,乡人钦之”。 《康熙寻甸州志》卷之七“人物”节载:“马梦箕,万历己酉科举人,父新民,为新兴州教授,多隐德,嘗(曾经)见人偷刈其稻,则反他路归。又盗入马厩,被家僮获,公乃释,而与其金,使营利自活,存心大率类。是一夕梦见箕宿(Xiù)流于庭,及旦得子,因名梦箕。既长,使应己酉乡试,复梦神告曰,尔子临文,误以贤者为圣人,上天重尔2马宝银,男,回族,清宣统二年(1910年)生,临沂县花埠圈村人,为该村最早的党员之一,首任村党支部书记,1948年9月被国民党残忍杀害。 马宝银出身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受尽地主剥削压迫。1943年,他得知八路军一一五师的队伍在临沭店头、贺城一带,就萌生了参加革命的念头,于是他带着妻子许善玲到张贺城村找到八路军,恳求参军。当时八路军了解到他俩已结婚并有两个孩子,且年龄偏大,就劝他回家乡参加革命斗争。经多次请求无果50034250纳忠(1910- )字子嘉,经名阿布杜·拉赫曼。1岁被送至昆明父亲处。6岁入永宁清真寺小学。4年初小、3年高小后又随著名阿洪沙平安(1879-1956)在清真寺念经,学习阿拉伯文。13岁后在田家培(1870-1944)哈吉劝说下入云南高等经书并授学校,被编入乙班。因这里的“经书并授”难以满足其求知欲,便在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科技类书刊,并写通俗文章向社会介绍伊斯兰教。继之为追求更多知识,又转入当地中法学校学习二年。18岁时因不满中法学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