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易吧
关注: 2 贴子: 172

  • 目录:
  • 3
    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脏器,被尊称为“君言之官”。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这是心阴、心阳和心气、心血协同作用的结果。 心阳、心气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的阳气偏盛和心的阳气偏衰两个方面。 心的阳气偏盛,即心火旺。一般可发为两类,凡由于邪热内蕴,痰火内郁或由于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化火所致者多属实火;劳心过度、耗伤心阴心血,或由全身之阴血不足,而致心的阳气相对亢盛者则多属虚火。
    5-1
  • 0
    非常苦恼啊,医生还在吗?有黄白舌胎,口干,口苦,口粘。能吃,消化不好。间歇性便秘,整天觉得有气无力。
    4-12
  • 6
    藏象学说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
    川洛子 1-25
  • 3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古代,受到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对于事物的观察分析方法,多以“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一是。 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
  • 6
    2009-03
    王中易 我曾经是那么的爱你 却没有想到你却让我如此失望 我会依然爱着你 ..
    3-24
  • 0
    本人近来运动过后,胸口痛,呼吸都难受.肯请那位高人看看~
    hpp0012 8-27
  • 2
    2008-08
    民事诉状 原告:郭梦阳,男,5岁,汉族,住址: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杨沟村 诉讼代理人:靳瑞丽,女,29岁,汉族,住址: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杨沟村 电话15981820815 被告: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请求事项:1.赔偿由于违反诊疗常规及病理误诊给患者造成的严重后果2.赔偿精神损失3.支付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患者郭梦阳于2007年1月31日由其母陪同就诊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医师以中耳乳突炎为诊断收入耳鼻喉科。入院诊断:1.中耳胆
    hpp0012 8-15
  • 1
    脑的功能失调 脑是人体极为重要的器官,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眼、耳、口、鼻、舌的视、听、嗅、味等感觉,以及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均是脑的生理功能。 脑是髓汇聚而成,故又称“髓帝”。脑髓是肾之精气所化生。所以,肾之精气亏虚,精不生髓,髓虚不能充脑,脑髓空虚,即能导致脑的功能失调或减退,而见神识衰弱,智力减退,视、听和言语应答迟钝,肢体不便或痿弱不用等病理表现。 脑的病变,多由老年精亏、或
  • 5
    2007-05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之《伤寒论》。原为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设。本方由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内停之水肿等证。笔者应用本方治疗新生儿黄疸、婴幼儿腹泻、婴儿湿疹、小儿睾丸鞘膜积液等儿科疾患,屡获良效。 新生儿黄疸 例1 李某,男,28天,1993年12月2日就诊。患儿于生后第2天出现黄疸,7天后逐渐加重
    5-19
  • 0
    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中医科学么?我认为首先要认清中医和科学的关系。 这首先要从《中国以学史》或者《世界医学史》谈起。中西医在起步之初,也就是人类萌昧童年开始,是沿着同一条路发展的。只是在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至此西方医学借助科技力量取得较快发展。在工业革命以前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以及数百万年的人类童年,中医学一直遥遥领先于西方医学,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智慧的积累,相当不容易。应该
  • 0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此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这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
  • 8
    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 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故
  • 1
    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闻之菊花能明目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是以黄柏疮用,兜铃嗽医。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止;栀子凉心肾,鼻
  • 2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病因,就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古代中医病因学将致病因素分为三种:即外因(如、等),内因(如)和不内外因(包括饮食不节、、、等)。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
    3-26
  • 3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查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病机
  • 0
    心与肺 “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的关系,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气的输散分布也需要血的运载。如果肺气虚或肺失宣降,会影响心的行血功能,从而导致血瘀,出现胸闷、心率改变、口唇青紫等症状体征。若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也将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出现咳嗽、气促等临床表现。 心与脾 心主血,脾统血,二者的关系主要
    3-26
  • 0
    脏与腑的关系是阴阳表里的关系。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之间通过经脉形成相互络属的关系。 心与小肠 心与小肠通过手少阴心经及手太阳小肠经互相络属,形成表里关系。临床上可见心经实火移热于小肠的病例,出现尿少、尿热、尿赤、尿痛等症状;也可见小肠热盛,循经上炎于心,出现心烦、口舌生疮等症。 肺与大肠 肺与大肠通过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相络属成为表里关系。肺气肃降可以帮助大肠的传导功能,
    3-26
  • 1
    2006-03
    治法,即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常用的治疗大法有、、、、、、、八法。以上八法,根据临床病证的具体情况,可单用、亦可两法或多法互相配合使用,总之以病情需要为原则。如表证兼里证者,常规治法是先解表后治里,倘若表里俱急、内外壅实者,就应表里双解,汗下并用。又如上热下寒,或上寒下热证,单以温法或清法皆不适宜,又当温清二法合用。因此,临床时会出现消补并用、攻补兼施、汗补并用、和下兼施等
    3-26
  • 0
    胆的病机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胆汁生成于肝之余气。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的控制调节,所以胆汁的分泌和排泄障碍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多由情志所伤,肝失疏泄而引起,或因中焦湿热重蒸,阻遏肝胆的气机,致使肝胆郁热化火,胆汁排泄失调。 胆病的临床常见症状有寒热往来,口苦、胁痛、黄疸等。其发生机制如下: 寒热往来:外邪客
    3-26
  • 1
    阴阳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概括了古人对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原始的归纳辨证法。早在约两千年前,阴阳学说就被引用玫医学领域,成为中国医学的一种理论。在我国医学中,无论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为了完整地理解我国医学的精华,有必要了解阴阳和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一、基本概念: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为我国古代的
  • 0
    黄帝内经素问序 启玄子王冰撰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孔安国序消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班固淑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
  • 8
    就是那些搞中西结合(中药加西药结合)的人! 这些人,他们拥有的知识实在太多,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前面周易,后面佛教,左边中医,右边西医,更有甚者,居然连手术都会做,令我老五汗颜不已! 可是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懂的什么都不多,对于各类学科都浅尝即止。于是左手中医处方,右手西医处方,一见炎症,板蓝根,大青叶为首选,一见大便不通,牛黄解毒片为必用......量完血压,假模假式的再号脉(鬼才知道他在号脉的时候想什
  • 2
    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64551.html
  • 0
    "中国古人认为,与天地合一的人,为得道之人而不会生病,此乃医学的最高境界;懂得天地之理并行之,如练气太级能够预防.抵御疾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此为医术的次等境界;而吃药看病则是医术的最末境界.其实中医与中国古代文化可能历来都是一体的,只是到了近代,人们才将它们分开.但这种分离,却使得今天的中医开始不同与古人时代的中医"
  • 0
    再过些年,真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能接手传统中医事业?”安徽众多中医名家面对专门来安徽探寻中医出路的卫生部原副部长胡熙明先生,道出了心中深藏已久的隐痛。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屠佑生教授说,现在国内中医院校的学生很多觉得中医没什么干头,毕业之后很多人干脆转行做西医。与此相反的是,像美国和德国等国的留学生却对中医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屠教授带了个德国学生,学针灸的,因为个子高,学扎针的时候甚至跪在地上找穴位
  • 0
    中医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斗争的宝贵实践经验,是杀虫、灭菌、保护人类自身健康不可或缺的、强有力的手段,不仅是人类懂得利用植物、动物的特性
  • 0
    2005-07
    http://www.taoist.org.cn/
    7-27
  • 0
    吴文俊、何祚庥:“阴阳五行连‘伪科学’都谈不上,简直是反科学。 转自:http://tech.sina.com.cn/d/2005-04-22/2044591429.shtml   何祚庥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