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迪安吧
关注: 15 贴子: 102

  • 目录:
  • 个人贴吧
  • 4
    浦君艺术董事长胡桂忠与范迪安合影 作者:范迪安 作品名称:油画 作者:范迪安 作品名称:油画
    shzt8088 7-16
  • 0
    津门小范曾赵义新作真情交流
  • 0
    经核实吧主万类相感以诚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范迪安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0
    范迪安,著名写意油画家,中国美术馆馆长,从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到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是中国最高级别的美术殿堂的掌门人,是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 凡尔赛夕照-50X60cm-范迪安-2014年 [img pic_type=1 width=undefined height=undefined] [/img] 范迪安-冬日太行-油画-80X110CM-2013年 范迪安-黄河-乾坤湾-2013年-100X160CM 范迪安-黄崖关下100X85cm-2013年 范迪安-京郊冬雪-80X65cm-2014年 范迪安-闽西早春-100X80cm-2014年 [img pic_type=1 width=undefined height=undefined].gi
    minghuaji 7-25
  • 0
    为一个老委员,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今年会风的转变。大家用更加朴素、务实的精神来参加会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对《美术文化周刊》表示,“这种新的会风在不久以后,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我们一方面要提倡朴素、扎实的作风,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国家建设,把平时从文化艺术角度关注的许多问题带到会上来,展开热议。”   今年范迪安关注的热点包括城镇化建设、文化惠民、民众文化需求等。在他看来,相
  • 3
    2013年03月06日 16:27:41 来源: 人民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人民网记者包银辉摄) 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包银辉)“作为一个老委员,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今年会风的转变。大家用更加朴素、务实的精神来参加会议。上会的交通、会场驻地,包括文件、饮食、餐饮等方面,尽可能和日常生活一样,一切从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今天做客人民网文化频道,谈起对今年两会新会风的感受时说。 2013年全国两会在京召
  • 0
    2013年1月18日下午16时,中国美术馆张灯结彩,洋溢着欢乐详和的节日气氛。值此2013年新春到来之际,由中国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广东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湖北美术馆、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共同主办的“群珍荟萃——全国十大美术馆藏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拉开帷幕。   “群珍荟萃”作为中国美术馆馆庆50周年的开篇之作,是一次高规格的学术亮相
  • 0
    新年计划:“留学到苏联”大型展览 谈及中国美术馆今年的展览计划,范迪安说,中国美术馆刚于1月19日开幕了大型展览“群珍荟萃全国十大美术馆藏精品展”,邀请了全国十大美术馆拿出各家珍藏汇聚北京。 除了贺岁大展,由于今年是中国美术馆建馆五十周年,所以也针对性地策划了一批重要展览。“我们在3月会做一个很有学术特色的展览"留学到苏联",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前往苏联学习艺术归来的艺术家作品。”范迪安谈到,包括全山石、
  • 0
         在当代中国艺术界,谭平是一个很特殊的艺术家收起。这里讲的"特殊",是指他是一个很难得的复合型艺术家,或者俗称为一个多面手的艺术家。从他学习艺术和从事艺术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他首先在中国艺术的重要学府-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版画,培养了中国艺术学府在教学生特别优长的造型能力。后来,他到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留学,在那里,他接受了非常注重自由造型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对物质媒介的感受力和运用物质媒介表达思想观念
  • 0
    孙浩先生是部队系统的著名画家,许多年来,他在深入军旅生活,反映部队官兵时代风貌的主题创作上,不断地形成了积累。在油画创作上,既是部队系统美术创作的一位代表,也是在中国油画界十分鲜明地体现出自己语言风格的著名画家。美术界的同行们都很了解他许多年来的创作过程,对他的印象是他能够很准确地把握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思想内涵和生动素材,又以独特的造型视角经营画面,在作品中营造出生动的群体形象,尤其善于调动人物的组
  • 0
    仲秋十月二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德国自由大学联合卡塞尔市政府、黑森州博物馆协会(MHK)主办的“大道之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展”在德国文化名城卡塞尔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卡塞尔市长贝尔特拉姆·希尔根分别致辞。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柏林自由大学媒体与艺术学院院长席本哈和开幕嘉宾一起观看了参展作品并介绍参展艺术家。中国驻德国文化
  • 0
    中国美术馆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展览馆共同举办了“共和国美术经典——2012年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内蒙古展”,展览于9月20日开幕,当日下午在文化厅小剧场举办了“草原文化与当代美术”论坛。论坛由内蒙古展览馆馆长闫利霞主持,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苏新平应邀请分别做题为“当代文化情境中的中国美术”、“蒙古题材美术创作谈”的发言,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宣传文化系统干部职工以及有关高校
  • 4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做客新华网两会访谈,与网友畅谈“如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美术馆”这一话题。 主持人:您作为中国美术馆的掌门人,您的艺术造诣也是非常深厚,您肯定是参观了很多世界各地的美术馆,您在参观这些无论是美术馆也好,或者是美术展览也好,有没有让您特别记忆犹新的展馆呢? 范迪安:我属于在美术界里看博物馆最多之一的一位专业人员,在比较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发达国家,它在博物馆
  • 2
    展览名称: 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 展览时间: 2012.04.17 至 2012.04.24 12:00 主办单位: 中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政协书画室、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 展览场地: 1、8、9号展厅  http://www.namoc.org/msg/zhanlan/201203/t20120322_147372.html
  • 4
    给力之语: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重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养成文明修养,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要把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公民的终身学习课堂和文化生活家园,就必须加大对服务内容的投入。” ――范迪安 政府工作报告把文化发展摆到重要位置,对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作出了全面部署,尤其是对文化的作用作出了科学的阐述,让人看到政府在文化惠民方面有了新的目标和规划。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为公民提供文化供给的基本职责,也是
  • 2
    各种以“艺术”之名,行“非艺术”之实的行为一度迅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因为它的危害性不在于针对某种艺术问题而在于对整个艺术的颠覆。
    兔宝vivi 6-10
  • 1
    2011年7月26日(99艺术网 李璞)下午3:30点,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延展生命:媒体中国2011”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中国美术馆馆长兼展览总监范迪安、艺术总监/策展人张尕以及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张晴出席了发布会。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继2008年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后, 以“媒体中国”系列命名的第二届三年展形式的展览。发布会上,范迪安与张尕相继介绍了新媒体艺术展的组
  • 1
    创作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好作品   美术是文化的象征之一,也是重要的文化形式。从历史上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美术优秀成果,反映了文化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文化特色。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著名博物馆所陈列展现的美术经典之所以令人向往,就是因为从美术的积累中可以感受到文化的气象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从欣赏和理解美术创造中激发今天的创造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为美术
  • 1
    来源:海峡之声网 范迪安:两岸的文化的确是很重要,随着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两岸的民众渴望更多文化的交流,增加我们中华文化的共识,在同源同根,甚至同行这样一个基础上能够更加促进两岸的和平发展,同时呢也向世界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具体的从美术角度来看呀,两岸的美术交流还是比较活跃的,两岸的画家群经常能够走动。比如说在中国美术馆就先后举办了朱民、刘国松等等这些台湾名家的展览,让大陆的公众也了解台湾美术
  • 6
    范迪安说,我们要走出去,但关键是要走到人家的主平台上去。   一下午的采访,范迪安馆长几次说到美术馆的展览,“你们没去看看展览?”“我们的展览还是挺好看的”;采访结束时,他看了下时间,“你看你看,展厅都关门了,你们本来可以看看展览的”;我们离开前,他又叮嘱“以后有好的书法美术展览,一定要来看看”。   作为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范迪安的“作品”不少,中国美术馆主办的许多展览由他领衔策划,付出大量
  • 1
    延展生命:2011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7月26日在中国美术馆进行了开幕的新闻发布会及开幕仪式,策展人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策展人张尕,张晴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就本次展览的主题和内容与现场媒体进行了交流。 展览以惊异之感、临界之境、悬迫之域3个分主题为线索,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将对于感官世界所揭示的新认知,延伸到解读因多种生命形态涌现所带来的有关生命的新含义,进而对以生物多样化为基础及物种共生为条件的生态重塑理念给
  • 3
    展览名称: 明月清风——中国美术馆藏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精选 展览时间: 2012.04.15 至 2012.05.14 12:00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馆
  • 2
    靳尚谊先生的三幅新作呈现在我们面前,每一个人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陌生感”。它们是维米尔式的,也是靳尚谊式的。很显然,这个展览——确切的说,是靳尚谊先生向维米尔致意的这个行为,以及“维米尔/靳尚谊”这个关系图式——会将我们引入一种奇异的视觉体验空间,也造就了一个学术追寻与讨论的场域。在今天主题各异但规模愈趋宏大的展览趋势中,这个展览以具有研究性内核的文本方式提示了靳尚谊先生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所具有的创
  • 0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无论是我们走向世界还是世界向我们走来,这都是今天这个时代他文化交流的特征,也就是文化艺术要交流要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互吸收,相互欣赏。当然中国美术走出去也有他的迫切性,我们长期引进吸收西方,而反过来我们相互交流比较少。
  • 0
    来源:人民网   范迪安说,这几年国内市场对动漫艺术的需求非常大,尤其是年轻人还有少年儿童对动漫的需求不断增长,动漫艺术发展非常迅速,中国每年生产的动漫产品时间总量长达20万分钟。然而范迪安质疑:“这里面有多少分钟是令人耳熟能详,口口相传,在人们心中留下深深烙印的?有多少能成为经典流传下来?”   因此,范迪安建议,要让动漫产品体现时代的元素,展示独特的创意。动漫产业要成为新兴支柱型产业,仍有很长一段路
  • 0
     2012年3月4日,范迪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化消费有很多种,有一种是与培养和丰富自己的审美情趣有关系的消费需求。我觉得现在老百姓是有这个需求的。我们到一个国家去,想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看艺术博物馆。” 中国网记者 杨佳/摄影
  • 0
    4月17日下午3时,美国《纽约时报》北京分社首席外交记者裴若思(Jane Perlez)女士在中国美术馆贵宾室对范迪安馆长进行了采访。范迪安馆长就中国美术馆的新馆建设、国内美术馆现状及中国艺术“走出去”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整个采访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裴若思女士在《纽约时报》工作多年,曾在巴基斯坦等地任驻外记者,2009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这是她任驻京记者后的第一个重要采访。
  • 0
    展览名称: 明月清风——中国美术馆藏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精选 展览时间: 2012.04.15 至 2012.05.14 12:00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馆 展览场地: 19-21号展厅  http://www.namoc.org/msg/zhanlan/201203/t20120322_147373.html
  • 1
    以今年实施的“三馆”免费开放为例,中国美术馆实行免费开放,受到群众的普遍赞誉,参观踊跃,说明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但全国美术馆的建设还处在初步阶段,需要引起重视,加快推进建设。 背景链接: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
    4-19
  • 1
    展览开幕&贵宾预览:2011年8月20日下午6点(周六) 展览时间:2011年8月21日-9月7日12时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展览主办:中国美术馆,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总 顾 问:范迪安 总 策 划:陈东升 展览策划:唐昕
    8-24
  • 0
    继2008年成功举办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之后,以“媒体中国”系列命名的这一中国美术馆重要项目,将以三年展的形式再次推出大型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延展生命:媒体中国2011”。 面对气候污染及生态危机日益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的全球性挑战,“延展生命”以独特的知识视野和哲学思考展开对这一关系到人与自然命运的反思,并以艺术的想象唤起大众的认知与参与意识,为探讨一种新的自然观和人文理念提出建设性的倡议。
  • 0
    作品:脑电站 作者:吴珏辉(中国) 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一些潜意识常常待在大脑的黑匣子不出来。那么“点燃”脑,使意识的微弱波动赤裸地呈现,怎么样? 在这幅作品里,科学家尝试用身体—脑—媒体之间的游戏规则,最终呈现出“脑电站”。在这里,个体生物能转化为光电能,头脑被异化为灯泡,成为可见光辐射源。一旦大脑受抽象声波干扰个体情绪,那么作品里的脑机接口便会捕捉脑部意识的反馈,最后映射到灯泡的明暗变化。这不仅仅是
  • 0
    作品:静电电影 作者:Zane Berzina(立陶宛) 与Jackson Tan(新加坡) 如何利用科技实现我们与隐形静电世界之间的互动?这个“静电动影”就可以带你去探索,你将会发现一个不可见的物理现象是如何通过“触感·静电”镜像展现在你的眼前。 在这里,你将被邀请作为这个互动场景设置的玩家,用你的身体、电子织物以及各种材料构成一个静电场。在柔软的电子织物上,一旦你的身体去触碰它,它就会立刻记录感应到的电量和电强度,并将其转化成一系列瞬
  • 0
    作品:绿色 作者:Helen Evans(法国) 这是位于法国巴黎边上最大的垃圾焚烧场释放出的蒸汽云,在绿色的镭射光照射下,蒸汽云的轮廓被实时地勾勒出来的效果。 眼下的这团“绿云”并不象征和平,而是表达气候污染对环境影响的真实写照。艺术家以绿云为画布,主要希望用艺术的想象唤起公众对气候污染的认知与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来应对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
  • 0
    作品:正在现场转播节目的艺术学校 作者:Lawrence Malstaf(比利时) 走进这个圆筒状的小剧场,一切将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它是一款能训练人在多变环境中寻找内心平静的仪器,由透明PVC圆桶、泡沫颗粒、5个风扇和座椅组成。参观者可以轮流端坐于涡流中心,或从外面观看循环图案,或聆听瀑布声音。乍看上去这种场景纷乱复杂,但实则狂风中的风眼处一片安宁。在这里待久了,人的空间感就会被放大,逐渐失去时间的意识。
  • 0
    作品:香蕉的诗 作者:Ines Krasic(克罗地亚) 一排排水果、蔬菜连接起来也会发音?这是一个使用水果和蔬菜为替代能源的互动装置。作品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名为Scribbler的软件,它在网络上阅览和分析各种篇章,然后试图模仿它们。最终这个作品将可以是被装入背包的可移动装置,可以直接插入园木中。到时候,水果们、蔬菜们可以作为“能源供应商”,被转化为电场,那么人们就可以随时享受大自然赐予的音乐、诗歌。
  • 0
    作品:永不回头的骑士 作者:Diane Landry(加拿大) “为荣誉而战,甚至不惜牺牲!”这12个疯狂旋转的轮子,像彪悍的骑士们在奋勇杀敌。这12个轮子隐喻了时钟的12个小时和一年的12个月,象征着人类的时间规律。 在地球上,永不止步的永动概念似乎是不可能的臆想,但在太空中,星球在没有任何能量输入的状态下转动了不知多久。而这些充满神秘感的轮子也试图在地球上集中展示人类“时间”与永恒共存的观念。
  • 0
    人类是自然的中心么?如何认识周边的生态环境?人工生命与其他物种有何关系?生命是否可以得到延展?生态和环境危机是由什么造成的?其历史和哲学背景是什么?人与自然之命运永远是人类文化中难解的主题。面临日益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的气候污染及全球化的生态危机,全球艺术家们产生了反思。 2011年7月27日至8月17日在中国美术馆即将于以三年展的形式推出大型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延展生命:媒体中国2011”,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 0
    继2008年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奥运文化项目“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之后,有一场新媒体艺术大展将于2011年7月26日亮相中国美术馆。此次展览主题为“延展生命:媒体中国2011”,将向公众介绍国际新媒体艺术的最新成果。据介绍,从本届开始,中国美术馆将把此展作为三年展项目,力求打造成中国美术馆的崭新展览品牌。 展览以惊异之感、临界之境、悬迫之域3个分主题为线索,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将对于感官世界所揭示的新认知
  • 0
    展览第二部分“临界之境”以人工生命,智能物体,杂交物种作为新的自然对象,探讨这些处于临界状态的生命雏形如何以多元的样式呈现各自独特的活力,
  • 8
    真高兴。我很喜欢范迪安先生,大处有魄力,小处不随便,随和,又很有原则。 他去中国美术馆了,我有点难过。真的舍不得。
    4-29
  • 2
    大段大段的抄袭,然后再发表,这么弱智和愚蠢的事,你会做吗?用你的脚趾头想想吧!不要再污蔑范馆长了!!
    4-29
  • 0
    范迪安、李 磊、高士明担任策展人 “巡回排演” 2010年3月10日 11点51分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0年02月27日   作者:邱家和   &nbsp
    YuGenhui 3-14
  • 0
    为什么无法发帖?
    2-4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