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古韵
·隋堤柳(唐.白居易)
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
风飘飘兮雨萧萧,三株两株汴河口。
老枝病叶愁杀人,曾经大业年中春。
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
西自黄河东至淮,绿荫一千三百里。
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
南幸江都恣佚游,应将此柳系龙舟。
紫髯郎将护锦缆,青娥御史直迷楼。
海内财力此时竭,舟中歌笑何日休。
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
炀天子,自言福祚长无穷,岂知皇子封酅公。
龙舟未过彭城阁,义旗已入长安宫。
萧墙祸生人事变,晏驾不得归秦中。
土坟数尺何处葬?吴公台下多悲风。
二百年来汴河路,沙草和烟朝复暮。
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柳。
·相城怀古(明.孙继志)
浮名已半付渔蓑,惟有古欢耐缕覙。
华向空余盟主地,皙黔谁嗣筑歌城。
莺侪睍睕犹嘉乐,石丈参差拟象牺。
京观东南高若许,当年亦复盛兵歌。
·见掘相城土者有感(明.任文石)
见掘相城土者,欷歔不已,继之以辞。
古城断复续,知历几千秋。
下者为平地,高者犹崇丘。
卜墅元为此,有登必淹留。
每忆城中人,贤哲亦浮沤。
以此寻丈土,宛与昔人游。
掘取者何为?相寻日不休。
愚公山可移,况乃土一桴。
人生如秋燕,天地自悠悠。
太息予多事,与尔复何尤。
海底分飞尘,山巅昔系舟。
·相山古庙(明.崔维岳)
相岑突屼倚天涯,上有增峻旧宇祠。
剥落丹青埋古砌,模胡籀画缀残碑。
岚拖迅漱飞流瀑,月印寒崖老树枝。
千载山川作云雨,只今人说是湘嶷。
·藕花墅记(明.任文石)
粤维相城,胜甲淮右。基开相土,春秋子宋别都;县肇祖龙,汉晋明王上国。群峰罗立,一水潆洄。昔者豪华冠带之场,今为原野萧条之境。余性同鳞羽,癖负烟霞,爰倾先子之藏,乃构藕花之墅,高高下下,依天地之自然;暮暮朝朝,契山川之妙理。白云无恙,感逝者如斯;明月常存,想古人曾照。史传有证,衮衮名流入笔底;耳目所至,依依胜迹在篱间。尘土之肠尽洗,牧唱樵歌;名利之念全消,松风萝月。自断此生休问天,杜少陵抑何达也,乘化无遗以乐命,陶靖节洵吾师乎。呼牛呼马,任坡时人;一丘一壑,聊从吾好云尔。
·相山(清.邵心豫)
去天一握碧森森,俯瞰睢流矗万寻。
城建汤孙留石古,碑存汉代卧云深。
群峰历乱稀人迹,孤寺噌吰杂梵音。
叠翠千重饶胜景,崇巅高蹑发长吟。
·相山即景(清.刘天赋)
巍峨高矗应房星,此日登临屐未停。
四野烟含春树绿,一天云补断山青。
河流睢涣资雄镇,地接徐淮控胜形。
更有悬崖能渗水,擘窠大字仰碑铭。
·天藏寺记(清.丁鸿磐)
宿邑以相灵为主山,其东侧三峰鼎峙,高插天半,自中峰落脉,相山庙据殊胜焉。自北峰蜿蜒西折,突起一峰,昔人尝避乱于此,名为寨山。自寨山南出西转,分为二条,中有深峪,即天藏寺之所在也。
骚人逸士,选胜登临,由谷口而东,羊肠路曲,树木阴翳,怪石嶙峋,山鸟欢迎,山花笑绽,一声长啸,众山响诺。而且与耳谋者,风声也;与目谋者,云气也;与心谋而相适者,山青于染,四围壁立,天入于井,如桃源避世,无一尘飞到也。谷尽处乃抵悬崖,登崖一望,庙貌森然,规模虽隘,而殊多胜概焉。
是寺之建,不知始于何时。庙中有石宝,室供天然佛像。东有石井,相传赵宋时,有西僧卓锡于此,苦无水,乃于石壁手书“天一”二字,去后,石山滃然水出,庙祝因凿石为井,虽水不满,而资用不竭,亦一奇也。寺角银杏大十余围,盖千余年物也。
·共姬陵园(清.任文瑞)
一
相山城外冢累累,故老相传只伯姬。
秋草年年生野烧,犹疑火逮旧宫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