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重点知识串讲
鸦片走私
(1)直接目的:因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危害:①加重了人民负担,影响人民生活;②影响了清政府财政收入;③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④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林则徐禁烟
(1)措施:①整顿海防;②缉拿烟贩;③收缴鸦片;④虎门销烟。
(2)评价:①是中国人民的正义举动,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②它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③林则徐是民族英雄。④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仅仅是借口、导火线,而不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是导致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
各阶层在战争中表现
爱国将领:英勇抗击、壮烈捐躯,如关天培、陈化成等
人民:自发抗英,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清政府:动摇不定,组织抵抗不力,屈辱求和
认识:“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 在鸦片战争中,中国爱国军民继承了这一历史光荣传统,奋起抵抗,涌现出众多的民族英雄。他们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光辉业绩,开启了近代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压迫、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不断斗争的新篇章。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仍是今天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鸦片战争的性质
英国政府发动这次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马克思曾指出:这是英国“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鸦片贸易史》)。在这里,很清楚地表明:英国用武力来保护肮脏的鸦片走私,是这次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也表明这次战争的性质对英国来说,完全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中国被迫进行的则是反侵略的自卫战争。
《南京条约》
(1)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使它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使香港岛从此远离祖国怀抱长达百余年之久。
(2)赔款2100万银元。使得清政府的财政更加困难,为支付战争赔款,不得不加紧搜刮人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打开,使得英法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
清朝官员董宗远在上奏道光帝时认为签订《南京条约》:“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
《南京条约》附件
(1)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①降低关税税率为5%——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
②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2)中英《虎门条约》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便利外国侵略者获得更多权益,降低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损害了中国应得利益。
②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为以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1)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
(2)美国兵船可任意进入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领海主权。
(3)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便利了美国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法国除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外,同时还取得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及其坟地的特权。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1)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随之发生变化。
鸦片走私
(1)直接目的:因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危害:①加重了人民负担,影响人民生活;②影响了清政府财政收入;③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④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林则徐禁烟
(1)措施:①整顿海防;②缉拿烟贩;③收缴鸦片;④虎门销烟。
(2)评价:①是中国人民的正义举动,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②它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③林则徐是民族英雄。④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仅仅是借口、导火线,而不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是导致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
各阶层在战争中表现
爱国将领:英勇抗击、壮烈捐躯,如关天培、陈化成等
人民:自发抗英,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清政府:动摇不定,组织抵抗不力,屈辱求和
认识:“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 在鸦片战争中,中国爱国军民继承了这一历史光荣传统,奋起抵抗,涌现出众多的民族英雄。他们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光辉业绩,开启了近代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压迫、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不断斗争的新篇章。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仍是今天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鸦片战争的性质
英国政府发动这次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马克思曾指出:这是英国“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鸦片贸易史》)。在这里,很清楚地表明:英国用武力来保护肮脏的鸦片走私,是这次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也表明这次战争的性质对英国来说,完全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中国被迫进行的则是反侵略的自卫战争。
《南京条约》
(1)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使它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使香港岛从此远离祖国怀抱长达百余年之久。
(2)赔款2100万银元。使得清政府的财政更加困难,为支付战争赔款,不得不加紧搜刮人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打开,使得英法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
清朝官员董宗远在上奏道光帝时认为签订《南京条约》:“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
《南京条约》附件
(1)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①降低关税税率为5%——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
②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2)中英《虎门条约》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便利外国侵略者获得更多权益,降低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损害了中国应得利益。
②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为以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1)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
(2)美国兵船可任意进入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领海主权。
(3)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便利了美国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法国除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外,同时还取得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及其坟地的特权。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1)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随之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