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tabaddon吧 关注:8贴子:191

回复:《三体》,三体【严重剧透,未读慎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这一段中,介绍微黑洞和高Way的事情的时候,文风有点类似科普而不是科幻。用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广义相对论的神奇效果,我感觉没必要——而且更关键的是,无论是微黑洞的数据还是高Way坠入后的相对论效应,都说错了。所以,还是不说比较好……
  在歌者的剧情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而且这直接揭示了一个关于安全宣告的矛盾——这也就是我之前所说的黑域方案三条缺陷的第三条。
  歌者查到了三体世界的残骸(死者)和太阳系(弹星者),并且意识到弹星者很危险,具有清理基因却没有隐藏基因。并且歌者还说了如下这段:
  对死者(三体世界)的清除已经过去了十二个时间微粒,弹星者(地球人)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坐标已经暴露,那此时唯一的选择就是把自己裹在慢雾(黑域)中,让自己看上去是安全的,那样便没人会去理他们。
  但与此同时,在之前的一段中却有如下内容:
  歌者很快知道为什么清理来得这么快。他看到了那个世界(三体世界)附近的那一片慢雾(曲率引擎留下的尾迹),慢雾距那个世界约半个构造长度,如果单独看它,确实难以判断其来源,但与被广播的坐标(三体世界的坐标)联系起来,一眼就看出它是属于哪个世界的。慢雾表明那是个危险的世界,所以清理来的很快。
  可见,同样是黑域,既可能是危险的,也可能是安全的。
  从文中所述内容来看,如果黑域包裹了恒星系,那就是安全的;而如果是在恒星系旁边,那就是危险的。
  这也是刘慈欣的本意:建立黑域以后就无法离开,所以就是安全的。
  但是,要注意这么一件事情:太阳系联邦禁止曲率引擎的研制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可能研制过程中产生的尾迹为暴露自己,而尾迹就是黑域。也就是说,在研制过程中也是会产生黑域效应的。
  因而,从黑暗森林原则和黑暗森林打击原则出发,情况就是这样的:我看到了在这个位置上有黑域效应,那么我自然知道这里肯定有文明存在;同时,既然有黑域效应,那就表明两种可能:要么这个文明打算把自己包住,要么这个文明在研究曲率引擎,前者安全后者危险(这通过歌者已经证明了),那么按照黑暗森林打击原则中的“廉价”,我就没理由去调查你到底是安全宣言还是危险檄文,一律按照危险的来处理以绝后患,于是该文明死了。更何况了,从后文知道,曲率引擎可以离开这个黑域(只要功率更高,除非这个黑域是死线区域),那就是说你随时还可以从里面出来。
  所以,从黑暗森林打击原则出发,无法推出黑域是安全这个观点——而这就是我所说的:我已经看到你有高科技了,还不打死你?等你在黑域里攀完科技树,那就是你打我了。
  所以,黑域不是安全宣告,在黑暗森林和黑暗森林打击两条原则下,黑域的出现就意味着招来打击。
  随着程心的再度苏醒,地球的末日到来了——歌者随手向太阳系扔了一张二向箔。
  所谓二向箔,其实就是一块二维空间——这里存在一些小问题,不过不影响大局,这个以后再说——而且这块二维空间会在封印力场消失以后开始“长大”,同时周围的三维空间塌缩成二维(这部分细节也存在问题)。在这张二维膜“长大”的拖成中,它也会拖着周围的三维空间向它运动,这就是文中所谓的“逃逸速度”的来源。这也就是二向箔和普通黑洞之间的区别:后者是通过静态时空弯曲来捕捉物体,前者是主动将周围的时空“拉过来吞掉”来捕捉物体。也因此,会出现一个边界,其上时空被拉近吞噬的速度等于局部光速。这方面,文中的说明不是很妥当。文中只是通过启示号上的科学家白Ice说了一句“逃逸速度为光速”,但这句话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并没有说明什么地方的逃逸速度是光速。如果说所有地方的逃逸速度都是光速的话,那事实上就等于所有地方的逃逸速度为零,因为大家都以相同的速度被拉向相同的方向的话,那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不变。从文中来看,应该是说太阳系的边界上的逃逸速度是光速,从而整个太阳系内的物体都会被吞掉(让人想到了轩辕剑I里面的炼妖壶)。



IP属地:上海27楼2011-02-02 20:08
回复
      而,最让人感到吃惊的,就是在这个情况下,云天明送给了程心最后也是最强大的礼物:一个宇宙。
      当然,发现地下石刻字的过程有点问题,这个以后谈。
      到此,云天明三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所有内涵其实已经完整了:
      外星文明会将太阳系二维化(画师针眼的画),只有靠光速飞船才能离开(渊龙骨伞和深水王子),而且这种光速飞船还能离开黑域(饕餮海),而黑域就是安全宣言(被饕餮鱼为主的无故事王国,因为没有故事,所以没有危险,而且与外界孤立)。
      其实,故事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但刘慈欣伟大就伟大在,在这之后突然就将主题拉升了,并将从一开始就暗藏的伏笔逗了出来。
      发展出人造宇宙的文明们纷纷向小宇宙移民,希望可以躲过宇宙的最终命运,到达大塌缩之后大爆炸出来的新世界。但在这么做的同时,却带走了宇宙大量的物质,从而使得原本应该闭合的宇宙最终变成了开放式,从而不单宇宙会死,那些人造宇宙中的人也等不来新世界。于是就产生了最初杨东与绿眼镜的那个问题:人类与宇宙的互动关系,人类应该为宇宙负责。
      到这里,主题直接就拉高了。这个很终极的主题非常诱人,但,应该是限于篇幅和催稿的压力,这一部分太草率了,写得不够厚实(而且,关于人造宇宙和大宇宙的关系,这里还有一些问题,不过其实也都是小问题)。
      当然,看到这里,在佩服刘慈欣的胸怀的同时,却也在担忧——之前几年,流行各种所谓“终极思考”的时候,国内出现过很多科幻作者也在写终极思考,但是思考得都很空,写得就更空了。现在刘慈欣开了这么一个先河,估计又会有一堆人冒出来写终极思考了,于是又会看到一对又空又虚没内涵不精彩还没营养的终极思考科幻了。
      用于博和我都同意的话说:中国科幻写不到大师水平,不是因为思考不够,而是因为思考太多。什么文都要求思想上的高度乃至空灵,出来的只能是一大堆垃圾。说得简单直白一点:没刘慈欣的本事就别干刘慈欣的活。
      只有先把故事写精彩了,再去考虑思想性和内涵的问题。至于终极思考这种,科幻小说里可遇不可求,不是什么幻想点子都能写成终极思考的。
      当然,在我看来,国内科幻小说写不到大师级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国外科幻大师除了瑰丽的想象、宇宙般的思考和流水一般的文笔以外,他们的科幻小说都够硬,也就是说,他们的前期准备工作除了把故事大纲全部捋顺溜了以外,还把涉及到的细节都尽可能地核实过,从而营造出的幻想世界让人感觉很真实——凡尔纳科幻里的潜水艇,就很有真实感,虽然凡尔纳本人可能没进到潜水艇里仔细看过,但显然他下足了功夫去调研(《海底两万里》写于1869年,潜水艇诞生于18世纪70年代,且是军用)。
      当然,《三体III》在技术细节上的诸多问题,其实并不妨碍读者去欣赏刘慈欣的思想、幻想以及对宇宙的终极理想。只不过,如果技术细节方面更硬一点的话,就更好了。


    IP属地:上海29楼2011-02-02 20:08
    回复
        然后还是智子:智子是低维展开的质子,所以质量等性质不变,所以低维展开以后不可能“停”在那里让你刻电路,因为量子效应决定了质子必然是出于位置-动量不确定的状态的。你要它在位置上固定,那么速度就是无穷大的随机性,从而下一个时刻不知道会在哪里;如果你要它的速度固定为零,那么这质子就不可能固定在一个地方而是弥漫全空间。毕竟,不确定关系是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关系,就算质子现在已经通过低维展开成宏观尺度的物质,其质量还是没有变,所以不确定性不会受到丝毫影响。在量子不确定性中,判断是否是宏观的标准不是东西是否够大,而是东西是否够重。
        修正方法:用某种未知的特殊力场固定质子,或者说维度展开以后量子不确定关系被修改了——总之不能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说就是说满足现有理论,那就错了。
        依然是智子,干扰地球上的物理实验的时候必然是要和物质发生作用的吧?那它自己就消失至少也是改变了(这点比较专业一点)。这是因为现代物理中,特别是控制高能物理的场论中,所谓发生相互作用,就是一个东西A和另外一个东西B通过交换某些成分(规范媒介粒子)来发生性质的变化。特别是弱相互作用,粒子的组成都会被修改。而如果智子是要破坏高能物理,就不能避免弱相互作用。而且,智子本身是个质子,会通过弱作用变成中子——至少在相互作用的海夸克过程中是纯在的。所以,保证智子本身不变是个问题。
        修正方案:说智子里有某种特殊的力场保护着智子。反正,遇到搞不定的东西,就说有某种力场——但是,这招用多了也会让人乏味的。
        关于智子的最后一个问题:智子本身是质子,但是质子是有内部结构的,这个在智子构造中没体现出来。这个有点信息误传递的意思。
        三体I中的硬伤差不多就是这样——当然,还有一个是天文的,那就是比邻星的的三星系统,事实上是视三星,它是一个双星系统和一个单恒星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只不过这段时间(天文学意义上的“这段时间”)里看起来三颗恒星貌似在一起罢了,所以叫做“视三星系统”,也因此不可能存在三体中的三星运动场景。当然,这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就说在一个平行宇宙里,那里太阳系旁边的比邻星是一个三星系统好了。而且,太阳附近15光年里的三星系统有三四个,大不了改一个名字就好了。所以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三体II中的问题其实不多,关键就是黑暗森林打击,是有一点逻辑问题的:
        黑暗森林原则是建立在猜疑链和技术爆炸上的,其根本思想就是不要暴露自己,暴露了就会被打击。但是,打击这件事情上是有问题的,因为如果是如书中所描述的光粒打击的话,那通过被打击星体的坐标被广播的时间,星体的位置,以及该星体被打击的时间,我们可以估算出打记者距离被打击者的大致距离——两个时间差的一半乘以光速。当然,由于打击者会由于种种原因而耽误,所以这个距离是上限。随后,光粒打击的话,会通过留下的痕迹(比如恒星爆炸时候的极化方向等)来给出打击者相对被打记者的角度。有了角度和距离,打击者的位置就可以锁定在两个宇域内,从而暴露自己。
        因而,如果是采用光粒攻击(或者别的任何需要从自己所在位置发动之间攻击的方式)都会使自己暴露,那么按照黑暗森林原则,我就不应该打击。
        从而,陷入悖论。
        因此,一个合理的设定,应该就是打击者派出舰队去打击目标。该舰队具有光速巡航能力(如果是翘曲引擎,那就可以超光速巡航)。
        所以,这一点在三体III中就直接冲击了黑暗森林打击原则中的“廉价”性。
        而且,如果只有发展出了(超)光速巡航能力了才会出来打击,那事实上就陷入了这么一个情况:具有(超)光速巡航能力的文明与不具备这种能力的文明构成两个等级,前者对后者具有绝对奴役的力量,从而前者可以进行跨星系殖民,并且前者的各不同阵营之间将爆发战争——这就表示,用黑暗森林原则来解释费米悖论是不可能的。
      


      IP属地:上海33楼2011-02-02 20:21
      回复
          云天明送星星给程心,以及后来送一个人造宇宙给程心,都可以说是最终极的浪漫了——当然,送星星的确很浪漫,送宇宙不见得……这就和送巧克力给女生女生会喜欢,你送一座巧克力加工厂过去就未必了差不多。
          在杨冬之后的那一段中,最精彩的故事倒不是云天明送星星给程心。这一部分虽然浪漫,但其实一般。可后来,程心在阶梯计划中的遭遇,以及最后选择云天明的脑袋独自进入宇宙去寻找并“潜入”三体人,这就让整个这一段很耐人寻味了。
          程心在安排云天明参加阶梯计划以前,自然并不知道是云天明送了一颗星星给自己。如果知道的话,以程心的性格肯定不会让云天明参加这个计划(维德就知道程心会如此选择)。但,有意思的是,如果程心当初知道云天明送了自己一颗星星从而不让云天明参加阶梯计划,人类后来将覆灭得更彻底。这里事实上就已经打下了一个基调:以爱的名为所作的,未必都是好事。而云天明和程心之间犹豫沟通不顺利导致了两人的多次擦肩而过,也让人唏嘘——但,回过头来想,两人事实上本就不可能在一起。要不是各种巧合发生,云天明事实上在安乐死之前都不可能再见到程心。所以虽然命运在这里跟云天明开了几个很冷的玩笑,但其实对云天明已经很不错了。而对程心而言,命运给了她许多机会,许多礼物,但命运也注定了她将一生背负人类压在她身上的血债——就如维德所说,她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和精神力量来拯救人类。
          这一段的妙,就妙在命运的扑朔迷离,而且,这里也展示出:浪漫和爱不是一切。如果出现了很韩剧式的浪漫,结果一般也不会如韩剧一般美丽。
          同时,这一段里也刻画出了人类某些部分的极端理智与极端阴暗。比如维德,极度理智以至于让人觉得不是人类;还比如行星防御理事会战略情报局中原本在各情报机构工作的人员,面对瓦季姆的死亡只是说了句:脑子不能用了。
          随后,就是作为新执剑人的程心与第一人执剑人(也是原面壁者)罗辑在交接以后,三体人立刻发动攻击,而程心在回顾了地球生物的发展历程以后,选择了放弃,从而威慑成功被三体人解除,地球被六枚水滴攻占。
          其实,这里程心选择放弃在我看来,并不能展现出对地球生命的爱,也不能体现出对地球人类的爱。选择放弃威慑广播,等于选择把所有人类的性命舍弃掉。程心并不是威慑纪元的人,所以不可能对威慑纪元中人类已经开始过上的美好富足和谐的生活有任何深入的感触,事实上她自己也说她感觉这一切很不真实。没有对威慑纪元中美好生活的眷恋,那就谈不上为了享受这美好而放弃威慑广播——虽然换上一个威慑纪元的人估计会从这点出发做考虑。
          事实上,在三体人发动攻击这一刻开始,基本上可以说,地球生命的历史已经走到了尽头,地球人类的命运也已经走到了尽头。从当时程心等地球人类手头上掌握的情报来看,三体人攻击之后就是全体移民过来,有三四个世纪那么长的时间(当时地球人不知道三体人已经可以光速旅行了);而如果发布威慑广播,估计一个世纪以后,留在太阳系的地球人和三体人都会灭亡(当时也不知道毁灭三体世界只需要几年)。而对于地球人来说,放弃威慑广播,那就等于全军覆没;而发动威慑广播,三体人有一定概率发动报复打击,从而地球人全灭,但也有一定概率不打击,从而地球人至少有一部分人是有希望逃出生天的。
          所以,从程心的立场来说,选择放弃广播,地球人有三四个世纪可以活,然后全部灭绝;选择广播,地球人有一个世纪左右可以活,但此后有希望留下一部分人类在宇宙中继续下去。
          因而,程心的选择事实上把地球生命的唯一希望给掐灭了。
          而,离奇就离奇在,程心在缅怀了一遍地球生命的发展与伟大以后,选择掐灭地球生命的最后希望。以爱的名义灭世,这让人想到了《冥王神话·Lost Canvas》里的冥王亚伦……
          事实上,这里程心的内心所想的并不是对地球生命的爱,而是出于这么一种考虑:三体人到来以后可能不会对地球人怎么样(当然,她不可能和降临派一样认为三体人是上帝……)。就如之后智子所评价的一样,程心依然感觉生活是一出童话。这点从程心的经历来看是可以理解的——完全一路平稳顺畅的学术生活塑造出来的程心的心里可能只留下童话了。
        


        IP属地:上海37楼2011-02-02 20:33
        回复
            别人的选择程心无法阻止,但她可以阻止自己的选择,而她在一开始没有,在最后也没有。
            在程心第一次来到智子家中的时候,有一段关于中国剑术、欧洲击剑和日本剑道的评论,很有深意。三体人和地球人就好比在进行一场剑客对决,而如果说罗辑和维德代表了一击必杀的日本剑道,那么程心所代表的就是只剩花架子的中国剑术。三体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炫耀技巧的欧洲击剑,遇到日本剑道必死,遇到中国剑术必胜。
            往深了想,也许和作者本意无关,这里也体现了这么一点:中国传统中好的东西,现在都只剩下花架子了。武术已经和杂耍无异,最多就是比杂耍有气势,力量大一点,历史久一点,但怎么说都是杂耍。尤其是CCTV近来有个节目叫做“武林至尊”什么的,说是说比武,那几名选手的动作实在可笑,而且真打起来功架全无。
            之后就是一个High潮——被程心以爱的名义闪回的地球文明被摧枯拉朽一般地终结,进入大移民时代。
            大移民时代的好,就好在它的真实。事实上,看着文中的大移民,第一个映入脑海的是非洲国家的灾民。
            同时,大移民也彻底断绝了人类的希望:三体人不是上帝。直到这个时候人类才开始反思:自己怎么会选程心这样的人当执剑人?但这里,人类这个群体的又一项弊病体现了出来:遇到困难以后,人类不会寻找自己的责任,而是寻找几个关键人物的责任。
            这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很中国式的——中国人在发现社会的种种不和谐以后,想的第一个问题总是:快来一个青天大老爷吧。当然,这点在一个更旷阔的意义语境下并不是中国人的特例。寻找他人的过失而不是自己的,这是大部分人身上的通病——只不过,在威慑纪元,这样的人占据了压倒性的绝对优势。
            随后就到了盲区中的万有引力号和蓝色空间号。
            这一段的噱头很多,比如四维碎块,比如翘曲点,还比如对最开始的地球魔法时代的延伸——用差不多类似的方法解决了“水滴”,也解决了万有引力号上的最后防线,潜伏者上校亨特(有点圣斗士中均衡诅咒的味道……)。
            这一段中,刘慈欣在理论化的技术细节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个以后讨论,大家选看。科幻中的这种高科技与超现实的噱头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也是很重要的。合理的噱头可以带领读者进入极富真实感的幻想世界。不过,噱头要“合理”才行,不合理的噱头是没法实现这项功能的——当然,这点其实是因人而异的,比如生化专业的学生或者专家看《生化危机》的时候会感觉这就是胡扯,但是我们看来很带劲。同样的,理论物理专业的人看这段会感觉到一股很强烈的上前改正那部分细节的冲动,但别人看来大呼过瘾。但有个问题是这样的:国外真正的科幻大师,他们的科幻小说里也会有很多极富幻想的超现实噱头(甚至也是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但他们的噱头都是合理的——关于什么是合理,以后分析。所以,真正的科幻大师的噱头是普适的,无论读者专业与否,因为他们都是从专业的角度来要求自己构造噱头。所以,如果国内要出真正的科幻大师,技术细节就不能忽略,更不能陶醉在读者们一片“这是科幻小说,不是学术论文”的呐喊声中(注意,技术细节的准确性不等于一切都按照现有科技来,这两者的明显区别以后讨论)——当然,如果只是想当一个真正的幻想小说大师,那没问题。甚至于如果只是要当一名带有一定科学元素噱头的幻想小说大师,这也没什么问题。
            这里,智子盲区(将出现另一个与量子通讯有关的技术问题)和四维碎块是非常重要的,它使得两艘飞船之间以及飞船与地球之间再次处于“黑暗森林”状态,从而使得通过翘曲点实行的“魔法”计划得以成功(信息不透明和技术爆炸)。而四维碎块中的异文明探索则也给出了大量的线索,这些线索在以后将变得非常有用——但是不得不说,四维碎块中的许多涉及到四维活动的技术细节都是有问题的,不过不妨碍线索的传递(以后会出现一些妨碍线索传递的技术问题,这个遇到了再说)。
          


          IP属地:上海39楼2011-02-02 20:33
          回复
              原本被认为处于科技劣势的蓝色空间号通过四维碎块中的科技爆炸掌握了超越三体科技的科技优势,从而破坏两枚水滴并占领了万有引力号。之后,更是察觉到了三体世界的异动而广播了三体世界的位置。
              这里,其实就牵扯到了三体世界战略上的一个很有问题的地方。
              事实上,在之前看到小说里出现三体人将大量科技传授给地球人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问题。
              在威慑平衡下,一般科技的传授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引力波和中微子通讯技术的传授是有问题的,而且问题很大。理由很简单,原本地球人使用的广播技术具有极大的局限性,那就是要修改广播内容很麻烦(要重新编排太阳周围的核爆与油膜的位置序列),而且准确性和精度都不理想。尤其第一点,使得如果地球人要广播别的信息,三体人可以实现通过智子知道,从而可以早有准备。但是,如果给予地球人引力波与中微子通讯技术的话,这就将使得信息的广播变得非常快捷,而且更加隐蔽。在威慑平衡中,地球人的目的是维持平衡(不能打破,打破就意味着地球人的覆灭),而三体人的目的是打破平衡,而且是朝着不广播的目的去打破平衡。这是基本格局。那站在地球人的角度,广播带来的是什么结果?按照威慑平衡刚建立的时候来看,结果就是太阳系暴露,从而地球人和太阳系内的三体人集体圆寂。这个结果显然是地球人不会满意的,但却是暂时可以接受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是,如果说广播信息可以任意修正的话,地球人还会把自己的位置暴露出去吗?事实上,在最开始的威慑平衡中,地球人是拿自己的姓名与部分三体人以及三体人对新世界的渴望(包含了更丰富的资源,更稳低能的环境,以及出于对自己母星随时可能到来的自然毁灭的担忧)对换,从而构建平衡。但,始终是拿自己的全部和别人的部分来做相互要挟。对于三体人来说,如果太阳系彻底被第三方文明打击破坏,事实上虽然另三体人很沮丧很受挫,但并不是致命的根本性的打击。即使太阳系被毁灭了,三体人仍然有希望找到别的适合生存的恒星系——比如,地球人在威慑纪元就已经发现DX3906有两颗行星,而且有望适合生命存在,那三体人没理由发现不了——或者说,没理由一直发现不了。所以,就算太阳系毁灭了,三体人的希望被浇灭了一大半,但希望还存在。这点是地球人也应该想到的。
              所以,这种威慑平衡的打破的条件事实上有三个:一,三体人进攻;二,地球人科技和三体人持平;三,三体人找到新世界。
              而第一个的结果,是地球人拿自己的全部性命交换部分三体人和三体人的希望。第二个结果是三体人和地球人在同等科技条件下开战,精于谋略的地球人估计能赢。第三个结果,就是三体人不再有任何负担地攻击地球。
              所以,从地球人的角度来说,这三个结果中的第一个对自己很不利,第二个有略大于一般的优势,第三个就是彻底的地域。所以,地球人在掌握了更先进的广播技术以后肯定会寻求新的威慑平衡,而且这种平衡其实很显然就能想到——如果你攻打我,我就把你老家的地址广播出来,让外星人人肉死你。这也是当下流行的各种情侣分手或者某猥琐男追求某美女失败后的低劣打击报复手段。
              所以,虽然三体人不精通谋略,但不是说三体人就是白痴,这种极其显然只和智商有关的事情是可以看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授予地球人引力波和中微子通讯科技就等于是这么一个情况:一个强盗看到一个美女,美女拿刀子笔着自己的脖子让强盗不敢上去明枪,然后美女说:把你的枪给我。你说这强盗给还是不给,还是不给,还是不给呢?当然是不给。不授予引力波和中微子科技,最坏的结果就是太阳系毁灭,三体人还有希望。但如果给了,那就不对了,不但在威慑平衡的时候自己的全部家当成为了地球人手上的人质,更会出现当地球人从你这里掌握到了足够科技,从而和你在科技上持平以后直接广播你的坐标位置把你的一家一当都灭了——这个时候,地球人科技已经和三体人可以一战的情况下,灭了三体老家是必然的。
            


            IP属地:上海40楼2011-02-02 20:33
            回复
                因而,三体人把中微子和引力波广播技术授予地球人就是在把自己的软肋、名门交给地球人,只要地球人不发昏,三体人就必然玩完——结果,地球人还真发昏了,集体丧失斗志的同时还选了程心当执剑人。可以说,三体人在自己的命运极度危险的情况下,靠着地球人的弱智活了下来。
                事实上,如果站在这个时候的三体人的立场上来说,应该怎么办?
                引力波与中微子通讯技术可以通过外交手段来不停推诿,同时答应传授地球别的高科技,而且接触对地球科技的智子封锁。在这个条件下,地球人会考虑到自己发展出中微子通讯与引力波通讯的可能性,所以就因为三体人不授予技术便发动威慑广播的可能性不大(我们假定三体人的谋略素养地到不知道利用智子来干扰引力波与中微子通讯方面的研究)。在这以后,三体人可以不停地向地球人输入可以大幅提高地球人生活水平的技术,并且极大地向地球人示好,以此麻木地球人的神经——这方面,小说中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看作是这个方略。小说中的地球人已经被麻木到了极点,甚至于有鸽派的人还试图将人类的道德与法律外推到全宇宙。在另一方面,三体人也要在自己老家里加紧科技的研发,同时授予地球的技术中要加以保留甚至误导(当然,还是以提高地球人生活水平的技术为第一输出要素)。在这两方面的努力下,就可以保证三体人始终在科技上领先于地球人但不让地球人知道(毕竟三体是科技输出主体,如何控制是他们掌握的,威慑并无法控制这点——甚至于地球人连三体人到底掌握了多少技术、哪些技术都不知道,谈何控制?这个就和当前美国对中国等几个国家进行的军事与科技封锁一样),从而使得触发威慑广播的第一和第二种可能都不出现,因为已经被高质量生活麻木的地球人一方面不舍得放弃现有的生活而选择死亡,另一方面也不认为自己的科技会比三体弱,于是打击发生的时候三体人可以摧枯拉朽地破坏所有威慑广播设备——第一点保证执剑人会在按与不按中犹豫,第二点则让三体人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破坏广播设备——尤其在没有中微子与引力波广播技术的时候,地球人只能通过向太阳发送广播并经太阳放大后传播向整个宇宙这一条路,这是很容易断绝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电磁波的全频道阻塞。而如果选用核爆和油膜的“威慑狼烟”法就更容易断绝了。这样,三体人事实上完全不惧怕威慑广播,威慑平衡也只是暂时的中场休息罢了。
                因此,加以时日,地球人的覆灭就是必然的。
                而上述计划不需要很复杂的谋略。毕竟,三体人不懂谋略不表示智商有问题,如此浅显的利害关系是很容易看出的。
                而,没有控制引力波与中微子通讯技术输出的三体人,最后就败在了万有引力号上的引力波广播系统上。
                可以说,传授引力波与中微子广播技术是三体人最大的败笔,除此以外三体人的行动可称得上完美——相对而言,地球人在这场斗志斗勇的太空第一战中表现得才像是个不懂计谋没智商的小孩。所以,失败的三体人胜利的原因是地球人更失败。
                不过,到这里不得不想这么个问题:如果三体人不出昏招,故事如何继续下去?所以,三体人的昏招可以看作是作者给安排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想,在面对如此窘境的情况下,地球人应该怎么办?威慑平衡并不是永远的保险套(经历过末日战役的地球官方应该有所警惕,那就是三体人可能会有更加不可思议的科技来解决威慑平衡,无论这种可能性有多大,这是起码的警觉性),所以总有打破的一天——而且,很可能是三体人率先打破。不考虑文中已经病态的地球人类社会,此时的地球人类其实已经处于一种很危险的状态的了。除了大力发展基础理论以外,还要发展的就是太空深空探索方面的科技。很明显,在黑暗森林状态下,已经和三体有过三次电磁波通讯,还广播了另外一颗恒星位置的地球文明很可能已经被外星文明给盯上了——事实上,收到那个信息位置的广播通讯的文明完全可以反差出太阳系的大概方位从而搜寻,毕竟在黑暗森林状态下,发出信息的文明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者。所以,留在太阳系是没前途的,只有离开才有希望。但是,以人类的科技,离开是很困难的事情。
              


              IP属地:上海41楼2011-02-02 20:33
              回复
                  当然,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一点:刘慈欣不想重复星际迷航等等老一代美国优秀科幻的内容(或者就是不清楚那些里面有这个东西),同时他也对相对论这一块的理论与发展不是很熟悉。当然,要求一位科幻作家熟悉广义相对论等现代物理理论是不合理的,但是在构思科幻小说时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是应该要去调查的。当然了,翘曲引擎的理论设计资料我这里看来很容易搞到(Google上直接就能下到……),但事实上对一般人应该还是不大容易去弄的吧,所以这部分不算什么大问题,只是提一下。当然,后面会有另外一些内容,则应该是在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做到的,这个等下再说。
                  关于翘曲引擎,虽然理论已经很成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这种高科技引擎的原因是:翘曲引擎要求的能产生吃力的奇异物质,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在太阳系范围内找不到,包括实验室里。当然,在科幻的环境里,可以假定奇异物质存在,因为理论上这种物质是否存在没人知道,没有定论。既然没有理论和理由说它不存在,在科幻里就可以存在。
                  当然,这种引擎有一个简化版本,虽然效率没它那么强大,但也是可行的,那就是去年我想到的微型黑洞-白洞引擎(应该也有别人想到,但是翘曲引擎之后没找到这方面的更新文章)。白洞虽然无法构造出来(理论上也没禁止),但我们知道微黑洞在蒸发的时候是相当于一个白洞的。通过在飞船尾部安置微型的蒸发态黑洞是可以得到推进力的。但这有两个缺点:要维持黑洞存在而不是快速蒸发掉,需要抵抗黑洞的巨大辐射压给它灌输物质(可以是飞船沿途获得的星际物质,也可以地球上的垃圾,所以这东西用来清理垃圾真是太好了),这事有难度;辐射压很大,从而对飞船船体要求比较高,而如果要求辐射压小,黑洞就要很重,两者无法权衡(上次的Blog里计算过这个东西)。
                  这种引擎的优点,就在于不需要制造奇异物质,所以技术难度减低了很多。缺点是,翘曲引擎的极限速度不受光速极限约束,而微黑洞引擎依然受到光速极限限制。
                  翘曲引擎的极限速度之所以不受光速极限限制,因为它是通过扭曲时空前进,前进的是翘曲泡所包裹住的空间,而不是飞船。光速极限限制了空间上的任意物质与信息的传递速度,但对空间本身的速度是没有限制的。这也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基本特点。这个就好比我们规定玻璃上的弹珠的最快滚动速度是一米每秒,而翘曲引擎是把玻璃板抽动,自然不受一米每秒的限制。
                  其实,现实中的翘曲引擎本身会使得故事的许多线索进行不下去。翘曲引擎没有光速限制,不会留下尾迹,而且不会永久性改变时空结构(光速,或者更准确地说,在相对论中应该叫做极限速度,是时空的刚性几何结构性质之一)。这样会使得小说里很多内容无法衍生下去,从而许多内容就无法引出。所以这里我们可以人为补上这么一点:由于宇宙中不存在也无法构造出奇异物质,所以翘曲引擎本身无法实现。
                  而关于黑域,存在不少理论上的问题,这个以后再说。在程心又一次醒来后,曹彬带着程心四处看的时候,在光速二号太空城里看到的微黑洞,也有很多错误——部分还是数据之间的相互矛盾。这个以后再说。
                  解密了云天明传递信息的大部分以后,人类自己也想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掩体计划,可以让人类免受光粒打击。
                  这个方案其实本身没什么问题,特别是针对之前两次出现的光粒打击,这个方案其实挺可行的。当然,在模拟的时候太阳系八大行星都用岩石块是不对的,类木行星应该用冰块,毕竟固体行星和气体行星的行为(特别是在强冲击下的行为)是很不相同的。当然,这是小问题。
                  而与维德又一次相遇以后,程心就把星环公司叫给了维德,又冬眠去了。
                  其实,程心压根就不应该将公司交给维德,因为按照当时的情况和程心的性格,就是把公司交给了维德,她最后也肯定会站出来破坏的。
                  在当时,人类的选择有三条:掩体计划,黑域计划,以及曲率引擎。但是随着三体世界那发现的曲率引擎尾迹的发现,曲率引擎提案被人类废除。其实当时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废弃曲率引擎计划,要么大力发展曲率引擎计划,然后全部人类逃离太阳系。
                


                IP属地:上海44楼2011-02-02 20:33
                回复
                    选择第一条路,那就是黑域与掩体两个子选项——一个等于选择半永久地放弃太阳系外的世界,另一个则等着别人打击,然后安度余生,说不定会在未来东山再起。而选择第二条路,则表示将永远的背井离乡——但是要注意,这条路其实和掩体是同样的道路,差别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掩体计划中,太阳被毁灭以后,人类随着大量的物质喷射而出,太阳的引力将减小,从而剩余的四颗类木行星(四颗类地行星早气化或者坠落了)将被抛射出去,是否还会形成稳定的轨道也不一定,就算形成了,估计偏心率也很大。这样的环境本就是极其险恶的。而且失去了恒星,人类早晚也是要踏上星际旅行的道路的。所以和全体利用曲率引擎离开相比,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当之后发展曲率引擎的话,更可能引来外星文明的更加严厉的打击——一次打击都每次,那这次要下重手黑手来灭这只小强了。所以,掩体计划其实等于把曲率引擎计划退后,而且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何况也不知道对太阳的打击是否可能还是光粒攻击,而且光粒攻击的时候万一正好通过行星轨道盘面的话,就更糟糕了。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等于只能在流浪宇宙和龟缩黑域之间进行选择。这个选择不好做啊。地球人类选择放弃曲率引擎。
                    因而,很容易就可以想到,如果将星环公司交给维德,那维德在开发曲率引擎的过程中必然会走向与太阳系联邦敌对的一面去——联邦是命令禁止曲率引擎研制的。而且,通过假警报事件我们可以知道,就算维德瞒着联邦建造了曲率引擎,最后要离开的时候民众肯定不答应啊——维德所带领的一帮人可以逃离,而剩下一部分人却不能,这不就等于假警报事件中那些广场上的人和飞船里的人的情况么?
                    因而,无论维德建造曲率引擎的事情是否和联邦交恶,最后都会引发出“伤害人类”这个结局,从而被程心阻止。
                    在假警报和联邦禁止曲率引擎研制这两重前提下,程心应该是可以预见到解决的,所以压根就不应该将星环公司交于维德而自己去冬眠。
                    这个结局维德也应该可以预见,但这次他还是同意了程心的附加要求。或许是他有信心不发生冲突,但又怎么对付可以逃离的人和不可逃离的人之间的选择呢?
                    程心和智子的一段对话是这样的:
                    智子:请相信我,人类绝对无法在打击中幸存。逃亡吧。
                    程心:星际逃亡,我们能逃离的人连千分之一都不到。
                    智子:那总比全军覆没强。
                    程心:以我们的价值观来说,未必。
                    可见,就算维德和联邦没有冲突,面对部分可以逃离部分无法逃离的局面,程心的选择从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了,同时,熟知程心性格的维德也早就知道了。从维德在答应程心时的长时间犹豫可以看出,维德已经知道了最后的结局。
                    所以,也许是维德打算留下自己开发出的曲率引擎,虽然自己无法做到,但有人可以私底下继续引擎的研制,从而为人类留下火种。
                    之后,程心再次冬眠。而且,就和上次冬眠一样,冬眠醒来的程心再次将人类推向绝境。
                    其实,在这里维德还有一个失误的地方。
                    建造环日对撞机(在差不多木星轨道上的一个正圆加速器组,这个太宏大了,应该能达到GUT能标了吧,虽然据计算要达到TOE能标要银河系那么大……)的时候,维德可以在那些加速环上动手脚,加装电磁波发射装置指向太阳,或者是中微子发射器(粒子加速器里放电磁场产生装置或者中微子产生装置,这个太正常了……何况科学家都站在自己一边,怎么说话都可以啊。当然,放引力波天线可能有点过分了……)。这样,在必然要带来的和联邦之间的冲突到来的时候,就可以用全人类做要挟——发送太阳系坐标,同时,给出木星、土星和天王星、海王星相对太阳的坐标。
                    在这种要挟下,联邦不可能贸然开战,因为联邦没有智子和水滴这种瞬灭对手的武器,更因为环日对撞机的加速换有很多(3258个),不可能同时破坏(轨道半径为7.78亿公里,5.2个天文单位)。这样,再加上维德后来得到的反物质武器,要让星环城里开太阳系联邦是可以兵不血刃的。而如果只有反物质武器,要兵不血刃很有难度,虽然太阳系联邦将付出惨痛的代价,从而必然被程心反对。
                  


                  IP属地:上海45楼2011-02-02 20:33
                  回复
                      所以,黑域不是安全宣告,在黑暗森林和黑暗森林打击两条原则下,黑域的出现就意味着招来打击。
                      随着程心的再度苏醒,地球的末日到来了——歌者随手向太阳系扔了一张二向箔。
                      所谓二向箔,其实就是一块二维空间——这里存在一些小问题,不过不影响大局,这个以后再说——而且这块二维空间会在封印力场消失以后开始“长大”,同时周围的三维空间塌缩成二维(这部分细节也存在问题)。在这张二维膜“长大”的拖成中,它也会拖着周围的三维空间向它运动,这就是文中所谓的“逃逸速度”的来源。这也就是二向箔和普通黑洞之间的区别:后者是通过静态时空弯曲来捕捉物体,前者是主动将周围的时空“拉过来吞掉”来捕捉物体。也因此,会出现一个边界,其上时空被拉近吞噬的速度等于局部光速。这方面,文中的说明不是很妥当。文中只是通过启示号上的科学家白Ice说了一句“逃逸速度为光速”,但这句话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并没有说明什么地方的逃逸速度是光速。如果说所有地方的逃逸速度都是光速的话,那事实上就等于所有地方的逃逸速度为零,因为大家都以相同的速度被拉向相同的方向的话,那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不变。从文中来看,应该是说太阳系的边界上的逃逸速度是光速,从而整个太阳系内的物体都会被吞掉(让人想到了轩辕剑I里面的炼妖壶)。
                      但,由此却还引申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太阳系边界上的逃逸速度就是光速的话,那表明在这个边界内二向箔吞噬三维空间的速度(或者说空间被拉向二向箔的速度)要高于光速,这样的话,从冥王星发动的以光速运动的曲率引擎飞船又怎么可能离开太阳系呢?这就相当于,你在玻璃上以一米每秒的速度向左走,玻璃板以两米每秒的速度向右走,距离你一米的地方是机关枪扫射的位置,怎么算你都是被射死一条路。
                      当然,翘曲引擎的话不是问题,翘曲引擎拖着玻璃板一起走。
                      所以,二向箔的这一段,虽然写得很有创意,但事实上却包含了很多问题。
                      索性,就说二向箔可以发出一种力场,把碰到的东西拖进来二维化,而且二向箔以远高于地球人寻常太空船(也就是非曲率驱动飞船)极限速度的速度增长,那就反而好了没事了。既然二向箔的速度这么快,那当然只能选择曲率驱动飞船了。
                      在二向箔使三维物体二维化的过程中,表述也有问题,这个以后再说。
                      利用曲率引擎逃脱被二维化命运的程心和AA,终于来到了云天明送给程心的那颗星星那,而且正如AA所推测的,这里有一颗适合生命生存的行星,而且神奇地在这里遇到了关一帆,万有引力号上的人。
                      之后的剧情有一段平淡,大多是一些科技设定的说明。
                      在这里,其实无意中把三体II的一个结论否定掉了。
                      三体II利用黑暗森林来解释了费米悖论,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没观测到外星人?那是因为外星文明都处于黑暗森林状态。但是,最明显的,归零者就完全不顾黑暗森林法则,满宇宙乱飞制造死线。既然如此,为什么地球上没看到归零者光顾?这是黑暗森林法则无法解释的,从而也将三体II建立其的震撼给削弱了。如果你说是归零者有规定不打搅初级文明的话,那费米悖论本来就可以用这条法则来解释,黑暗森林法则在三体II中的震撼就小了很多了——原来宇宙并不都是黑暗森林,还有一些乱来的叫做归零者的家伙在到处乱窜,而且还挺遵纪守法的。
                      更进一步,为什么归零者不遵守黑暗森林法则?无非是因为一科技足够强大,二就一个舰队飞来飞去别人抓不着。那就是说,同样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超级文明也可以不遵守黑暗森林法则咯?既然如此,宇宙中应该充满了这样的没事飞来飞去拓荒玩的超级文明而不单单是归零者,那么地球上为何从来没观测到过这些超级文明呢?
                      再进一步,如果说超级文明也遵守黑暗森林法则,那就是说超级文明飞到哪,看到哪有文明,就应该顺手毁灭之。这倒不错,我们不但不应该发现费米悖论,应该看到满天飞的超级文明,还应该早就被灭了。
                    


                    IP属地:上海47楼2011-02-02 2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