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叔的小破屋吧 关注:28贴子:1,013
  • 14回复贴,共1

【蓝叔】蓝叔家的藏书楼(做个文化人,好书好文都来推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


1楼2011-01-28 23:06回复
    无排名先后,蓝叔想到什么好的就推荐什么了


    2楼2011-01-29 13:2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是猫》
      长篇小说《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写于1904年至1906年9月,1905年1月起在《杜鹃》杂志上连载,不久,编成上、中、下三册出版。颇受当时好评。 夏目漱石为发泄多年郁愤而写成的长篇小说《我是猫》,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这部作品是以一位穷教师家的猫为主人公,以这只被拟人化的猫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心理。这是一只善于思索、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又具有文人气质、但至死也没有学会捕捉老鼠的猫。
      夏目漱石在《我是猫》中的描写虽然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是确实   《我是猫》
      对针砭现实生活中的市侩哲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评论者评价《我是猫》的成功之处在于:一方面从西方文化中汲取了理性的思维方法和丰富的学识教养,另一方面又从中国文化中吸收了狷介自受、愤世嫉俗的文人气质,经过夏目漱石的摄取与消化,它们混合在一起,就成了这部经典的传世名著。


      3楼2011-01-29 13:25
      回复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大卫·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     
        该书出版于1854年,梭罗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又两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瓦尔登湖地处美国马萨诸塞州东部的康科德城,离梭罗家不远。梭罗把这次经历称为简朴隐居生活的一次尝试。    
        美国的19世纪是个辉煌的时代,一大批作家都深受超验主义【先验论】的影响,生活在这一时代的梭罗也不例外。作为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梭罗对超验主义更是身体力行,《瓦尔登湖》就是他这一思想的体现,它是一部蕴含了深刻哲理的散文。细细读过《瓦尔登湖》的人都有体会;他是在探求怎样实实在在的生活,怎样体验与经历有意义的生活,为自己,也为他的市民同胞,还有当时与后来的读者们。     
        本书以春天开始,历经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结束,这正是一个生命的轮回,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开始复苏。     
        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其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语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特,耐人寻味。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也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十分精辟,给人启迪。     
        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的空气,而无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读着它,读者自然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瓦尔登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梭罗能够通过艺术来实现自己决意要做的事业。通过创造一个有机的形式,他使自己的决定获得了新生:通过有意识的努力,他重新获得了一种成熟的恬静,如果说那不是黄金年龄的清纯狂喜的话。     
        整个《瓦尔登湖》记录着自我在微观宇宙历程中的经历。     
        如果梭罗仅仅给我们留下一部一个男人在林中生活的记载,或者说他仅仅退隐到森林之中,在那儿记载着他对社会的抱怨。甚至说,如果他想把这两者都合到一本书里,那么《瓦尔登湖》就不会有这一百年的生命。     
        正像一切所进展的一样,梭罗记下了人跟自然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然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我精神的习性,连他自己恐怕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他一会儿为自我辩护,一会儿充满了喜悦、自由、奔放、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煎蛋卷,让人们在饥饿的一天不断从中汲以营养。《瓦尔登湖》是最早一盘充满维生素的菜肴之一。
        话说蓝叔我抱着这本书看了那么久也没有完全理解之中的奥义,不过就我看懂的而言,真的很值得去慢慢赏析


        5楼2011-01-29 13:32
        回复
          《飘》
          小说《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令读者为之倾心。这部经久不息的小说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多次被翻拍成电影。电影又名《乱世佳人》。
          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占中心位置的人。      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斯佳丽的个性以及她的爱情故事。她的爱情不是充满诗意和浪漫情调的那一种,而是现实的和功利的。为了达到目的,她甚至不惜使用为人所不齿的狡诈伎俩。
          于是这本书蓝叔我翻了不下3遍,每遍看完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6楼2011-01-29 13:36
          回复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获释罪犯冉阿让(Jean Valjean)试图赎罪的历程,融进了法国的历史,建筑,政治,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
            这是一轴辉煌的画卷。画幅的卷首可上溯到卞福汝主教经历的1793年大革命高潮的年代,卷末直延伸到马吕斯所参加的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在这里,整整将近半个世纪历史过程中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都一一展现了出来:外省偏僻的小城,滨海的新兴工业城镇,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监狱,巴黎悲惨的贫民窟,阴暗的修道院……这一漫长浩大的画轴中每一个场景,无不栩栩如生,其细部也真切入微,而画幅的形象又是那么鲜明突出,色彩是那么浓重瑰丽,气势是那么磅礴浩大,堪称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      小说中的画面描绘,远远超出了表现历史背景与叙述人物故事经历的需要,雨果有意识要为后世留下史笔,他所描绘的两大历史事件滑铁卢战役与1832 年巴黎起义,就是极为辉煌的两例。更主要的是,他要在小说里写出"本世纪"的历史之流迂回曲折、起伏跌宕的巨变,并且在全部历史景象与过程的中心,安置一个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即下层人民悲惨的命运。在他看来,大革命后的半个世纪的不同阶段,下层人民的处境同样都悲惨艰难,并无变化,他以冉阿让、芳汀与珂赛特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他在小说的序里就指出了"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因此,可以说作者要绘制的就是那个时代中穷人悲惨生活的画卷。
            就《悲惨世界》在内容上的丰富、深广与复杂而言,它无疑在雨果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居于首位,即使是在19世纪文学中,也只有巴尔扎克的巨著《人间喜剧》可与之比美。对于它厚实的艺术容积,也许只有借助巨大的森林、辽阔的海洋这一类比喻,才能提供一个总体的概念。      《悲惨世界》问世以来,已有一个多世纪,它在时间之流的大海上傲然挺立,它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千千万万人民,不断造访的一块艺术胜地,而且将永远是人类文学史中一块不朽的胜地。


            7楼2011-01-29 13:39
            回复
              芥川龙之介
              因为他的作品都是短篇小说,所以不大方便介绍,就以人来说吧,话说最近看了他的作品甚是喜欢啊!不愧是夏目漱石的徒弟。
                 芥川龙之介
              龙之介的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其它更有诗、和歌、俳句、随笔、散文、游记、论文等多种。      龙之介的小说始于历史题材,如《罗生门》、《鼻子》、《偷盗》等;继而转向明治文明开化题材,如《舞会》、《阿富的贞操》、《偶人》等;后写作现实题材,如《桔子》、《一块地》以及《秋》等。在创作中注重技巧,风格纤细华丽,形式、结构完美,关心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1925年发表自传性质小说《大岛寺信辅的半生》。1927年发表短篇《河童》,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作了尖锐的嘲讽。      芥川龙之介亦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创作上既有浪漫主义特点,又具有现实主义倾向。      早期的作品以历史小说为主,借古喻今,针砭时弊。它们可分为5类:      ①取材于封建王朝的人和事,如《罗生门》和《鼻子》系根据古代故事改编,揭露风行于世的利己主义;《地狱图》(1918)写一个服务于封建公侯的画师为了追求艺术上的成就而献出女儿和自己的生命,抨击暴君把人间变成了地狱。        芥川龙之介
              ②取材于近世传入日本的天主教的传教活动,如《烟草和魔鬼》(1917)、《信徒之死》(1918)、《众神的微笑》(1922)等。      ③描述江户时代的社会现象,如《戏作三昧》、《某一天的大石内藏助》(均1917)等。在《戏作三昧》中,通过对主人公泷泽马琴的内心活动的描写,阐述了作者超然于庸俗丑恶的现实之外的处世哲学。      ④描绘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日本社会的小说,如《手绢》(1916)、《舞会》(1920)等。《手绢》讽刺了日本明治时期思想家新渡户稻造所鼓吹的武士道精神。      ⑤取材于中国古代传说的作品,如《女体》、《黄粱梦》、《英雄器》(均1917)、《杜子春》、《秋山图》(均1920)等。      十月革命后,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开始萌芽,芥川也在时代的影响下,着重写反映现实的作品。其中有歌颂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颓唐消沉形成明显对照的淳朴善良的农村姑娘《桔子》(1919),表现现代男女青年苦闷的《秋》(1920),刻画少年心理的《手推车》(1921),描写农村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块地》(1923),嘲讽乃木希典的《将军》(1920)以及批判军国主义思想、对下层士兵寄予同情的《猴子》(1916)和《三个宝》(1927)。        芥川龙之介
              芥川晚期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幻灭感。1927年初,发表《玄鹤山房》,通过老画家之死,揭露家庭内部的纠葛,反映了人生的惨淡和绝望心情,暗示旧事物的衰亡和新时代的来临。写这篇作品时,芥川已萌自杀的念头,使以后的作品如《海市蜃楼》等充满了阴郁气氛。《河童》(1927)通过虚构的河童国,抨击人吃人的资本主义制度。遗作《齿轮》和《某傻子的一生》(1927)描述作者生前的思想状态。评论集《侏儒的话》(1923~1927)阐述了他对艺术和人生的看法。      在短短12年的创作生涯中,芥川写了148篇小说,55篇小品文,66篇随笔,以及大量的评论、游记、札记、诗歌等。他的每一篇小说,题材内容和艺术构思都各有特点,这是他在创作过程中苦心孤诣地不断进行艺术探索的结果。他的文笔典雅俏丽,技巧纯熟,精深洗练,意趣盎然,别具一格。在日本大正时期的作家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纪念芥川在文学上的成就,从1935年起设立以他命名的“芥川文学奖”,它一直是日本奖励优秀青年作家的最高文学奖。


              8楼2011-01-29 13:44
              回复
                于是今天就先到这里了,蓝叔到书柜里找找,于是书太多了记不大清了,于是我去死
                于是发现介绍的没有一个中国作家的,于是后面总会有的
                于是再过一段时间同人文神马的也会介绍哦
                于是筒子们有好书好文也要来这里吱一声,和大家分享哦


                9楼2011-01-29 13:4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橙子也来~~~
                  《烈火青春》
                  年少轻狂的青春是:           
                  疯、狂、酷、帅、绝、毙、笑  
                      疯癫、狂野、B酷、帅呆、绝透、逊毙与欢笑   
                     青春守则七大条,最佳代言舍“东邦”其谁?!   
                     “神医”曲希瑞;“神赌”南宫烈;      “神枪手”安凯臣;“神偷”向以农      “神算”雷君凡;“怪胎之最”龚季云 (展令扬 )   
                     东邦的青春,沿袭了“不打不相识”的传统,  
                      从相识、相知、相惜、到相亲、相爱与相互纠缠。
                       他们的热情写下了一页页惊奇和叛逆...   
                     你很好奇他们怎么“颠覆K.B.”吗?  
                      你不服气他们“文武兼修”、“狡怪兼备”吗?    
                  你想应征他们的“最佳玩伴(玩具或调剂)”吗?   
                     别急!在“异人馆”--少年“东邦”的大本营里
                       怪胎一族出现了他们的“形形”与“色色”    
                  你可以看到青春代言人的恶形恶状   
                     咋舌、惊叹、崇拜、摇旗、呐喊、随你挑拣--
                       热烈、火辣的青春史话就从这里开始...   
                     预备--“东邦”怪胎123456向您报到! 


                  IP属地:上海11楼2011-02-06 12:56
                  回复
                    于是橙子,作者是谁?出版时间,就是年也好,要写上啊
                    还有自己的感受也很重要啊!


                    12楼2011-02-06 15:09
                    回复
                      我第一次发这个啦。。。。没经验。。。
                      是左晴雯写的。。。年份的话还蛮前的吧。。90年代的吧。。。。
                      感受什么的。。。主角是六个大帅哥的友谊和奇遇~~~~~
                      这儿的应该大都是腐女吧。。。。还蛮值得YY一下的。。而且他们本身开玩笑的时候也会往这个方向说。。。(虽然都是正常人啊,。。。我惋惜了好久。。)
                      从他们身上。。。橙子第一次觉得友情的可贵和真实。。。在轻松或紧张的气氛中进行,。。。还蛮值得一看的,。。。
                      美中不足的就是出到18就没了。。。。5555555555~~~~
                      还有就是小东邦。。。。就是将他们的孩子的。。。还有他们的婚恋。。但个人觉得不如他们青年时期好看。。。


                      IP属地:上海13楼2011-02-07 01:01
                      回复
                        于是那么晚还在啊!好勤奋的说
                        来抱个,于是早点休息哦


                        14楼2011-02-07 01:06
                        回复
                          懒姐比我还晚也。。。


                          IP属地:上海15楼2011-02-07 19:09
                          回复
                            《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又译《追风筝的孩子》,作者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于2003年出版。这也是第一部来自阿富汗的作家出版的英文小说。
                                 小说《追风筝的人》由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童年的往事和他成人后对儿时过错的心灵救赎过程。剧情跨度是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全书类似自传体小说,主人公的经历和背景非常类似作者本人的经历背景。
                            主人公儿时出身阿富汗上流社会,父亲经商积德,在当地非常有声望。
                            而主人公由于孩童的自私,非常想获得父亲全部的爱,并因此总是因为父亲对仆人孩子的温情而心生嫉妒。
                            主人公儿时性格懦弱,仆人的孩子勇敢忠诚,心态失衡的主人公后来用不光   《追风筝的人》。
                            彩的手段陷害了仆人一家,导致仆人一家流落异乡,后来阿富汗爆发战争,主人公一家被迫出走美国。
                            后来父亲的合伙人熟知内情,在临过世前鼓励主人公回阿富汗寻找当年的仆人小孩,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平复自己多年的负罪感。
                            已经是事业有成的主人公鼓起勇气,第一次像男子汉般的回到了故乡,在满目苍夷和被塔利班统治的残酷现实中,找到了老朋友,在得知惊人秘密后,他赎罪般的努力,最终令人感动的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
                            


                            16楼2011-02-12 09:4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东野圭吾小说《宿命》
                                  20年前,一桩离奇命案牵出了两个从孩提时代起就彼此仇视、纠缠不清的宿敌——勇作与晃彦。时过境迁,又一桩凶案令二人戏剧性地重逢。做了医生的晃彦有着重大的犯罪嫌疑;勇作成了**,却历尽坎坷、郁结难消;令勇作魂牵梦萦的初恋女友美佐子,竟已成为晃彦的妻子……       
                              《宿命》作为东野圭吾的代表作之一,为写作生涯的分水岭。从此,他笔锋日趋老辣,文字鲜加雕琢.叙述简练凶狠,情节跌宕诡异,故事架构几至匪夷所思的地步:尤其是作品核心开始超越案件,以更宽的视野和更深的笔力关注社会、探讨人性.“人性作家”称号也由此而来。     
                              本书从主人公的孩提时代开始,涉及两代,每一个时间点的背景均不容有误,东野圭吾花费三个月制作出一份时间表.其创作之严谨可见一斑:两个二十余年来彼此敌对却又互相牵挂的宿敌,被一件突发的凶案联系到一起,他们究竟背负着怎样的宿命?


                              17楼2011-02-12 12: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