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予倩
欧阳予倩(1889-1961)原名欧阳立袁,号南杰,艺名莲笙、兰客,
笔名春柳、桃花不疑庵主,南浏阳人。
1902年东渡日本,先后在成城中学以及明治大学、早稻田大学文科学习。1907年参加“春柳社”,与李息霜、曾孝谷、陆镜若等在东京演出话剧《黑奴吁天录.后在上海组建“新剧同志会”,演出《家庭恩怨记》、《猛回头》、《社会钟》、《热血》等话剧。他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
1914年他开始编演京剧新戏《宝蟾送酒》、《馒头庵》、《黛玉葬
花》、《晴雯补裘》、《潘金莲》等。同时向陈祥云、林绍琴,克
秀山、李紫仙、周福喜等人学习京剧青衣、花旦、刀马旦戏, 向薛
瑶卿学习昆曲戏。参加“新舞台”,与夏月恒、夏月珊、夏月润、
潘月椎、冯子祁、毛韵珂等人合作。他还创作了《哀鸿泪》等一些
运用京剧形式表现现实生活的剧目。抗日战争时期,他编导了《梁
红玉》、 《桃花扇》、 《木兰从军》等戏,激励人民群众抗日救
亡的热情。他与田汉成为当时戏曲改革的倡导者,受到社会各界的
尊重。他的表演在继承京剧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又能够兼收南
北各派之长,大胆进行演出形式的革新,在戏曲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曾与梅兰芳齐名,并称为“南欧北梅”。
图片:欧阳予倩时装戏像
欧阳予倩(1889-1961)原名欧阳立袁,号南杰,艺名莲笙、兰客,
笔名春柳、桃花不疑庵主,南浏阳人。
1902年东渡日本,先后在成城中学以及明治大学、早稻田大学文科学习。1907年参加“春柳社”,与李息霜、曾孝谷、陆镜若等在东京演出话剧《黑奴吁天录.后在上海组建“新剧同志会”,演出《家庭恩怨记》、《猛回头》、《社会钟》、《热血》等话剧。他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
1914年他开始编演京剧新戏《宝蟾送酒》、《馒头庵》、《黛玉葬
花》、《晴雯补裘》、《潘金莲》等。同时向陈祥云、林绍琴,克
秀山、李紫仙、周福喜等人学习京剧青衣、花旦、刀马旦戏, 向薛
瑶卿学习昆曲戏。参加“新舞台”,与夏月恒、夏月珊、夏月润、
潘月椎、冯子祁、毛韵珂等人合作。他还创作了《哀鸿泪》等一些
运用京剧形式表现现实生活的剧目。抗日战争时期,他编导了《梁
红玉》、 《桃花扇》、 《木兰从军》等戏,激励人民群众抗日救
亡的热情。他与田汉成为当时戏曲改革的倡导者,受到社会各界的
尊重。他的表演在继承京剧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又能够兼收南
北各派之长,大胆进行演出形式的革新,在戏曲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曾与梅兰芳齐名,并称为“南欧北梅”。
图片:欧阳予倩时装戏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