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人体的左侧和右侧似乎都是对称的。因为谁都知道,如果通过鼻子到两腿中间作一条中轴线,那么,一双脚、两条腿、一双手、两只眼睛和一对耳朵等,就显得十分对称。除此之外,毛发的分布,人体表面的凹凸不平,也是左右对称的。鼻子和舌头等虽然是成单的,但是鼻子位于面部的中央,舌头居于口腔中间,而且它们的形状也是左右对称的。
其实,人体的左右两侧并不完全对称。一个小小的实验可以证明这一点:拿一张自己的正面照片,依正中线分成左右两半,然后分别按左半部和右半部复原,结果就会得到两个与原来不同的人像。
从外到里无一对称
仔细观察你周围的人,会发现人体中的不对称现象比比皆是。大部分人的额部,左侧比右侧稍大一些,所以右面颊略微向前突出。有些人的眼睛,一只大,一只小;一只双眼皮,一只单眼皮。有的人眉毛一高一低,耳朵一大一小。胎儿在母腹中,到第6个月就会自然地向右倾斜。人的脊柱在胸部多弯向右侧,在腰部常向左侧弯曲,因而左肩往往比较宽而高。大部分人的右手比左手长。在长度、重量和体积等方面,右腿也超过了左腿。怪不得蒙上眼睛在平地自然步行,过一段时间就会向左弯过去。当你穿上新买的鞋子走路时,往往感到一只脚的鞋子舒服合适,另只脚却并不那么舒服。原来,人的双脚一大一小,也不对称。
人的内脏器官也不对称。心脏的2/3在身体正中平面的左侧,1/3在右侧。左肺只有上、下两叶,右肺却分为上、中、下三叶。肝脏的大部分和胆囊在身体的右侧,胰腺的大部分和脾脏却在左侧。
器官的机能也不对称
人体不光形态构造不对称,各器官的机能也并不对称。60%的人,右眼的作用大于左眼。每个人都有两个鼻孔,左右鼻孔都能呼吸,但对人体的影响却是不同的。用右鼻孔呼吸时,大脑容易兴奋,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因此,当你进行紧张的学习和工作时,往往用右鼻孔呼吸。左鼻孔正好相反,它是在轻松、安宁时进行呼吸的。
美国心理学家沃纳.伍尔夫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人脸两侧的表情不完全一样。他认为,右侧脸是“开放性”的,能表达一个人想要表达的感情;而左侧脸则是“闭关性”的,他流露出下意识的感情,因而左侧脸表达的感情是真实的。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凯.史密斯教授发现,人在讲话时,嘴唇、舌头和两颊的动作,几乎都是半边脸动得特别积极。美国人习惯使用右侧脸。而有音乐才能的人,却习惯于用左侧脸。研究证明,不管是贝多芬、舒伯特、柴可夫斯基,还是现代歌唱家、演奏家,几乎无一例外。
机能不对称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左右手的功能了。大多数人习惯用右手,他们用右手写字、吃饭、干活。也有少数人爱用左手干活,他们的左手似乎比右手更重要,更起作用,通常称他们为左撇子。
对称,能给人以一种圆满、匀称的美感。
美的“三要素”是简单、对称、和谐。
匀称的人体暗合着黄金律。从外表上看起来,复杂的人体是如此简单,而外表简单的人体,却又处处对称。你说人体美不美?
据说,“对称”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雕塑家波利克里托斯在一本讨论雕塑中的理想比例关系的著作中就提出来了。
自然界处处显示出形象对称性,像人体,乃至鸟、兽、鱼、虫,大都是左右对称。人体的双目、双耳、双手、双足,惟妙惟肖,左右两半部十分对称。
除了左右对称外,还有所谓“轴对称”、“中心对称”等。肚脐被称为人体体表的“黄金分割点”,是重要的体表标志。如果没有这个标志,要把人体分成对称的两半就困难多了。
然而,人体也是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有点、线、面、三角形、圆形等。在人体的细节上,并非绝对对称。比如,有的人脸一半大、一半小;有人的眼睛一侧大,一测小;有人的眉毛,一高一低,一平一翘;有人的耳朵,一大一小,一尖一圆。有的人尽管看上去似乎左右很匀称,但留心观察,仍可找到若干不对称之处。所以,人体的这种不对称现象比比皆是,又千变万化。
其实,人体的左右两侧并不完全对称。一个小小的实验可以证明这一点:拿一张自己的正面照片,依正中线分成左右两半,然后分别按左半部和右半部复原,结果就会得到两个与原来不同的人像。
从外到里无一对称
仔细观察你周围的人,会发现人体中的不对称现象比比皆是。大部分人的额部,左侧比右侧稍大一些,所以右面颊略微向前突出。有些人的眼睛,一只大,一只小;一只双眼皮,一只单眼皮。有的人眉毛一高一低,耳朵一大一小。胎儿在母腹中,到第6个月就会自然地向右倾斜。人的脊柱在胸部多弯向右侧,在腰部常向左侧弯曲,因而左肩往往比较宽而高。大部分人的右手比左手长。在长度、重量和体积等方面,右腿也超过了左腿。怪不得蒙上眼睛在平地自然步行,过一段时间就会向左弯过去。当你穿上新买的鞋子走路时,往往感到一只脚的鞋子舒服合适,另只脚却并不那么舒服。原来,人的双脚一大一小,也不对称。
人的内脏器官也不对称。心脏的2/3在身体正中平面的左侧,1/3在右侧。左肺只有上、下两叶,右肺却分为上、中、下三叶。肝脏的大部分和胆囊在身体的右侧,胰腺的大部分和脾脏却在左侧。
器官的机能也不对称
人体不光形态构造不对称,各器官的机能也并不对称。60%的人,右眼的作用大于左眼。每个人都有两个鼻孔,左右鼻孔都能呼吸,但对人体的影响却是不同的。用右鼻孔呼吸时,大脑容易兴奋,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因此,当你进行紧张的学习和工作时,往往用右鼻孔呼吸。左鼻孔正好相反,它是在轻松、安宁时进行呼吸的。
美国心理学家沃纳.伍尔夫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人脸两侧的表情不完全一样。他认为,右侧脸是“开放性”的,能表达一个人想要表达的感情;而左侧脸则是“闭关性”的,他流露出下意识的感情,因而左侧脸表达的感情是真实的。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凯.史密斯教授发现,人在讲话时,嘴唇、舌头和两颊的动作,几乎都是半边脸动得特别积极。美国人习惯使用右侧脸。而有音乐才能的人,却习惯于用左侧脸。研究证明,不管是贝多芬、舒伯特、柴可夫斯基,还是现代歌唱家、演奏家,几乎无一例外。
机能不对称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左右手的功能了。大多数人习惯用右手,他们用右手写字、吃饭、干活。也有少数人爱用左手干活,他们的左手似乎比右手更重要,更起作用,通常称他们为左撇子。
对称,能给人以一种圆满、匀称的美感。
美的“三要素”是简单、对称、和谐。
匀称的人体暗合着黄金律。从外表上看起来,复杂的人体是如此简单,而外表简单的人体,却又处处对称。你说人体美不美?
据说,“对称”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雕塑家波利克里托斯在一本讨论雕塑中的理想比例关系的著作中就提出来了。
自然界处处显示出形象对称性,像人体,乃至鸟、兽、鱼、虫,大都是左右对称。人体的双目、双耳、双手、双足,惟妙惟肖,左右两半部十分对称。
除了左右对称外,还有所谓“轴对称”、“中心对称”等。肚脐被称为人体体表的“黄金分割点”,是重要的体表标志。如果没有这个标志,要把人体分成对称的两半就困难多了。
然而,人体也是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有点、线、面、三角形、圆形等。在人体的细节上,并非绝对对称。比如,有的人脸一半大、一半小;有人的眼睛一侧大,一测小;有人的眉毛,一高一低,一平一翘;有人的耳朵,一大一小,一尖一圆。有的人尽管看上去似乎左右很匀称,但留心观察,仍可找到若干不对称之处。所以,人体的这种不对称现象比比皆是,又千变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