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吧 关注:12,695贴子:41,652
  • 3回复贴,共1

[推荐]与木心先生的下午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ttp://www.wuzhen.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0729
与木心先生的下午茶
                         文/夏 烈
去见先生惴惴不安,因为那天鼻炎扰得我头脑有些昏昧;既见先生兴致勃勃,因为那实在是个睿智可爱的人物,至少与他谈话能医治我的头脑,使我一直保持清新。
我们到的时候是午后二三点间,先生在午睡。邀请我们来的丹青陪一会就忙着去写他那知名的博客了——他对木心先生的推崇年来倍受争议,但他依旧勤恳地为先生处理大小事务,辩驳那些飞向先生的流言,连这会儿说要回房赶写博客也是为了向公众告知先生的讯息和所处的环境。这样的弟子颇有古风,令人敬佩。
在先生暂住的宾馆附近的乌镇旧街上雨中漫步,着实是种享受。老树、小桥、青石板;花窗、木门和内部现代装备的屋宅,都因为现在还是重修未开的园区,正可呼吸其间滋润的寂静。想到这是茅盾的故乡,从今后又将因木心的故乡而为人所知,不由微笑。当代浙江人文的某种遗憾终于又有些补偿了。
不久,被唤上楼,见先生的浅笑已镶嵌在客厅的沙发里,并且只是谦恭地占一小角,显然,不如此前我们通过照片所揣测的他的身量。他起身,握手,握手的感觉也能让你体会到一个八十老人的温柔。但不消多久,你从对坐的他的脸上能读到眼角眉梢的秀气和精神,还有那气派的鼻子,虽然与这鼻子相配的脸型近日是有些消瘦了。
我们因听了丹青的介绍,知道乌镇政府对先生故居的修缮即将完工,便问起。先生说,他们这样对待我,是礼遇,不过慢慢下去,希望更是知遇。
我们问先生是否把美国的东西都带回了。他说是。然后聊到他回来时将自己装帧好的一册秘不示人的诗集带在身边颇为珍视的感受。问他诗集的名字,说叫《伪所罗门书》。又问画有没出版过?说,国内尚没有,有人物、风景和小品。
谈到杭州,问熟悉吗?先生浅笑说,我小时候在杭州住的,家里有房子在梅花碑、佑圣观路。几个地名先生都是用地道的杭州话说的。我于是忙用杭州话说了一些老词,先生便模仿我。满座皆笑。
又问:记得先生在杭州教过书?说,在两级师范(即今杭州高级中学)教过一个学期的美术。我们接口说,那个时节中学教师也名家辈出呢!先生说是,然后报出当年的同事孙用、董秋芳,然后说,还有那个鲁迅先生的老乡。我接口,是许钦文还是许寿裳?他马上说,也(yes)!许钦文。他很老实的,一次,拿园子里的两个葫芦来给我,敲门,然后说,孙先生(木心本名孙仰中,号牧心,后改孙木心),这两个葫芦你要吗?送给你,送给你,我走了。感觉很老实。
又问:后来离开两级师范去上海了?说是。教了半学期,校长来宿舍送下年聘书,我说很抱歉,我要去上海了。上海是大地方,是值得向往的,对于年轻人尤其。所以说,人的气质决定他要往哪里去,在浙江我自然选择杭州,在中国我选择了上海,这也就是我后来去美国为什么选择纽约的原因。
又问:先生是上海美专毕业的吧?说是。我开始没有受过美术专业教育,自学绘画。当时参加过一个杭州新人的美术展览,之后就看到了《东南日报》上的评论,其中有对我绘画的肯定。我那时想,这样容易得来的荣誉和机会我不要,我要的话就从基础学起。于是就考了上海美专。以当时入学的专业成绩可以进二年级,但我也不要,坚持从头开始学起。
又问:先生当时与杭州文人学者有什么交往吗?说,我与夏承焘先生是忘年交,我们相差有二十几岁。初见夏先生的样子与我读他诗句中的风流潇洒状颇不相符的,他黑黑又不高。我们后来很谈得来,他对我很好。我去他们家,他就会在午餐里煎两个蛋(一般自家人吃就煎一个),这时邻居就会问,夏先生,今天介好啊,煎两个蛋,夏先生就回答,有客人在,有客人在。夏先生的诗词有很多我都熟悉,当时一起看过改过;但多年后我在外面看到夏先生的诗词集,又都改回来了。也许有环境的原因?恰巧,当天我们这堆去拜会的后生晚辈都是原来杭州大学的学生,并且都是在夏先生执教的中文系就读的。一时间大家如听天宝旧事,宾主气氛也愈发亲和。



1楼2011-01-19 19:02回复


    3楼2011-01-20 22:18
    回复
      木心先生自是可人的有趣的,且博学艺高者


      IP属地:重庆来自掌上百度5楼2012-05-24 23:20
      回复
        木心一生吃了很多苦,但还如此风趣幽默,这点实在让人佩服


        IP属地:江苏6楼2013-02-12 17: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