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英吧 关注:903贴子:19,223
  • 9回复贴,共1

邀约 (for 缪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

新帝国历零零二年四月十四日


当奈特哈尔·缪拉在海尼森的疗养院里第一眼看到启布里·科库兰的时候,一种巨大的痛楚感使他的整个心都为之收紧了。

面前的这个人骨瘦如柴,颧骨深陷,皮肤干裂,毫无水性的光泽,疏松的头发一多半呈现出灰白的颜色。若不是凹进的眼窝中那双眼睛里还依稀可辨出那种曾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坦然而不亢不卑的神情,缪拉怎么也不敢相信,他就是两年前那位精明强干的同盟军少壮派军官。

“这就是自由行星同盟口口声声自我标榜的“人权”吗?”缪拉不禁在心里唾弃着。


科库兰看到访客,愣了几秒钟,似乎想站起来,却被缪拉抢上一步按住他的肩头:

“不要客气了,科库兰上校,好久不见。”

缪拉本来是想说:“好久不见,您还好吗?”但是眼见科库兰这副模样,无论如何也称不上一个“好”字,于是硬生生将后半句话截去了。

“真是好久了呢!”

科库兰接受了缪拉的好意,坐在椅子上回答:

“想不到我在阔别俗世两年以后,第一个见到的故人竟然会是帝国军的军官,人生还真是奇妙啊!不过,我已经不是什么上校了。。。。。。”

科库兰的语气带着一点淡淡的自嘲,这使缪拉心里更加难受,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来安慰这位命途多舛的故人,只得勉强笑了笑说:“您的亲友想必还未得到您已获释的消息,等到他们知道之后,相信一定会来探望您的。”

“一定会吗?”缪拉口中这样说的时候,心里其实一点把握也没有。如果人们都把科库兰视为特留尼西特一流的人的话。。。。。。但是现在,他也只能尽量往好的方向去设想了。

不过,没有及时通知科库兰的亲友,缪拉却还有着自己的隐衷,因而话说到此,他内心的负咎愈发地加深了----推根究底,自己得能享有今日的荣誉和地位,很大一部份是来自科库兰的成全,然而。。。。。。

“对不起。。。。。。”

缪拉怀着异常复杂的心情说道。同时,对科库兰微微俯首。

“请不要这样说,你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到这里,该我向你道谢才是。”

“您这样说,可真让我无地自容了。”

缪拉摇了摇头,在科库兰对面坐了下来。

“请问,有什么是我可以帮忙的吗?”

“如果可以,有件事情想请阁下帮忙打听。”

科库兰凝思片刻之后说道:

“是什么人把我这个已被世人遗弃的人从遥远的极地收容所中拯救出来,又安排我住进这样高级的地方?----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目前而言只有帝国的高官吧!”

缪拉的目光不经意地闪动了一下,故作平静地说:“我想应该可以吧----不过,恕我冒昧地问一句,知道之后,您打算要怎样呢?”

“不,这个问题不该问我,应该问的是“他”打算怎样?”

科库兰紧盯着缪拉砂色的眼睛,强调地说。

“哦?”

缪拉竭力遏制住心头涌起的慌乱,使自己能正面承受科库兰的注视。

“我的意思是,我很怕报答不起别人的恩德。”

科库兰仿佛丝毫没有察觉缪拉的窘迫一般,自顾自地往下说着:

“我是一个几乎失去了一切的人,对我而言,人生所剩下的也只有这一点点自尊而已了吧!”

“对不起。。。。。。”

缪拉不知该说什么----虽然并非出于本意,但他总觉得自己是从科库兰的不幸中盗得了最大利益。科库兰的话就象钢针一样刺在他心上。

“不,你用不着对我感到歉意。”

缪拉的窘迫益发衬托出科库兰的平静。

“我是说真的,缪拉上将----不,现在该称呼你缪拉一级上将了。你有你的立场。反倒是我该感谢你遵守了承诺,没有把流卡斯星系的物资据为帝国军所有,而将它们全数留给了民众,使我虽然背负了“不忠”的骂名,却不至沦于“不仁不义”的境地----我是应该好好向你道谢的。”

“但是,我现在却很后悔,当初不该就那样让你回海尼森。”

听着昔日敌人真诚的表白,科库兰只是淡淡一笑,未做任何置评。


“老实说,有个问题,我一直很想问你。。。。。。”



IP属地:广东1楼2006-05-03 16:34回复
    (三)

    第二天的下午,缪拉接通了科库兰房间的电话。

    “昨晚睡得还好吗?”

    彼此问候之后,缪拉随口说道。

    “拜您所赐,一夜未眠。”

    “是这样吗?。。。。。。”

    缪拉脸上现出一丝歉意----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中宵辗转,反侧难寐呢。

    “那么,您考虑的怎么样了?”

    缪拉并不是一个急躁的人,但眼下他实在是没有时间了。

    “看来您很着急呀!是有人在催您吗?”

    “不。。。。。。”

    缪拉一时还无法决定,是否该在现在就把皇帝所给的期限告知科库兰。


    “眼下不够坦率的好像是你呀,阁下!”

    两年的非人监禁并没有泯灭科库兰明敏的洞察力和冷静的判断力。

    缪拉无言以辩,只好间接地解释:“如果。。。。。。如果到明天你还是无法决定,那就表示太勉强了吧?”

    他在不知不觉间引用了皇帝的说法,跟着语气一转:

    “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能接受。要是你介意的是伊谢尔伦共和军的存在的话,我可以答应不让你参与任何正面与之为敌的任务。”

    作出这样的承诺,缪拉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他曾经听米达麦亚谈起过,在奥贝斯坦主张一定要以杨威利肯带兵对付民主共和势力作为招抚和重用他的条件时,皇帝本人也完全是不置可否的态度。

    “这我倒不怀疑。”科库兰笑了一笑:“大名鼎鼎的“铁壁缪拉”麾下,怎么会少我这种三流指挥官呢?”

    “科库兰上校。。。。。。”

    “开玩笑的,请别介意。”科库兰说着,重又换上了凝重的表情:

    “能否容我先提一个问题呢?”

    “当然。”

    “你为什么如此执着地想让我到你的麾下任职呢?”

    科库兰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缪拉:

    “诚然,我自问并非庸碌无能之辈。不过以你的声望和地位,想要招揽像我这种层次的人材,应该并不困难吧?只要你需要,会有很多正直而有才干的中层军官愿意跟随你才对,为什么非要做到这种地步,甚至不惜为我而让你自己处在为难的立场上呢?是因为对我的处境感到同情,歉疚,觉得欠了我的人情而想偿还吗?”

    缪拉征了一下----没想到科库兰竟会问出和皇帝相同的问题来。

    但是,回答皇帝的问题,只要凭着以诚面对主君的坦直就可以了,而回答科库兰。。。。。。

    他轻轻阖上双眼。

    “因为。。。。。。”


    许多张面庞在缪拉脑海之中掠过:杨威利,菲列特利加,尤利安,比克古。。。。。。

    最后,他张开眼,以毅然决然的口吻说道:

    “如果我说,是因为想要得到你的友谊,你会笑我吗?”

    科库兰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讶意,而缪拉的话如涓涓细流般淌入他的内心:

    “其实,在流卡斯星系的时候,我就很想这样对你说了。但是,那个时候,我不能以这样的理由阻止你回海尼森。如果我以征服者的立场对你说这些话,对你而言或许是种侮辱。。。。。。不单是你,还有很多人,我像敬重自己的僚友一样敬重着他们,却不敢向他们要求友谊,因为身为敌人的立场,我知道那是一种奢望。。。。。。”


    缪拉砂色的眼睛里,满溢着怅惘之情。

    这时的他还不敢确定,在他对面的阵营中,也有和他怀着相同怅惘的人,而伊谢尔伦共和军的代理司令官尤利安·敏兹便正是其中之一 ----“不管是怎么样了不起的人,如果所属的阵营不同的话,那么就免不了要互相残杀。”每当尤利安为了和帝国军将领们的心灵交流感到愉悦的时候,就会想起在他和吉尔菲艾斯会面之后杨威利发出的这句感叹。而缪拉从尤利安口中听说杨的这句遗言并因深有所感发出叹息,还要等到好几年以后。

    不管怎样,目前缪拉所要努力的是抓住一段可能抓住的友谊。

    “。。。。。。但是,现在你我已经不再是敌人了。虽然不知是否有资格被你当成朋友,我却希望能以这样的身份邀请你来协助我。”

    在向昔日敌人的旧同盟军上校表明心迹之后,缪拉在忐忑不安中等侯对方的回答。

    “我记得报纸上说,杨提督去世时,你曾到过伊谢尔伦要塞吊唁?”

    缄默了大约十几秒之后,科库兰突然问道。

    “嗯。。。。。。是皇帝陛下委任我作为他的代理人。”

    “这样的啊。。。。。。”

    科库兰的神情若有所思,然而他在沉思了好一阵子之后说出的话却令缪拉大失所望:

    “对了,昨天托你帮忙的事,看来能有几分把握?”

    缪拉想了一下,才意识到科库兰指的是打听把他从收容所中救出后送到这里来的的人的身份的事。他不禁想,科库兰是否因为不便正面拒绝自己而有意引开话题呢?但是他却不能不小心回应对方的问话:

    “哦,我想,只要花点时间,应该没有问题的。”

    “原来如此!”

    科库兰点头说道:

    “那么,再次拜托了!”

    结果这一天谈话结束的时候,缪拉还是没能从科库兰口中得到任何肯定的暗示。


    IP属地:广东5楼2006-05-03 16:3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后记----兼谈“铁壁缪拉”的人格魅力

      《邀约》是一篇总共涉及六个人物的同人:缪拉,科库兰,莱因哈特,尤利安,杨威利,罗严塔尔。小说前一半遵循的是“正传风格”,后一半则走的是“外传(包括动画)风格。”

      科库兰:巴米利恩会战期间坚持“不管支配者或政治体制如何改变,都不能破坏人民的生活。或许有人会叫我卖国贼,不过,我也只有承担下来了”的立场,以确保将物资用于民间为条件,不加抵抗地将所负责的同盟物资基地交给缪拉,从而使他得以及时返回战场的同盟军将领。自从看了原著中有关他和缪拉的后续事迹的交代后就一直难以忘怀,总想写点什么,提醒人们留意到这段极容易被忽略但却令我本人非常动容的后话----

      “ 
      原先缪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视科库兰的行为是利己的卖国行径而厌恶他,但之后,缪拉从部下口中了解到科库兰的心情,大为感动,遂有意招科库兰为自己的部下,他想让科库兰担任统辖物资及金钱的管理要职。 

      然而,科库兰谢绝了邀聘。他自认是个胆小鬼,极在意世人的批评,如果有人指责他为了地位而把物资交给敌人的话,他会受不了。科库兰要求缪拉要确实把物资用于民间,同时请求缪拉让他和部下们回首都海尼森去,说完,科库兰便悠然地离去了。然而,科库兰的诚意并没有获得相对的评价,当他回到首都海尼森之后,被以前的部下告发,遂以利敌之罪被政府逮捕起来,关在接近极地的嫌疑犯收容所等待审判。在政治、军事呈现一片混乱的当时,他的存在似乎已沉进了世人忘却的深渊了,可是,就只有一个人忘不了他,两年后,当巴拉特星系动乱结束时,奈特哈尔·缪拉特别派遣部下寻访科库兰的下落,救出了在收容所中由于营养失调而许久未曾与外界接触的他,之后,科库兰便在缪拉手下担任主计监的职位。”

      总之,如果有人能因我的这篇小文记得科库兰这名字,便是对我的莫大鼓励了。?

      莱因哈特,我对原著中提到他在这个故事中的角色的一句话有按捺不住的好奇----“这个时候,缪拉好不容易获得了皇帝的许可,把欧布里·科库兰这个旧同盟的要人从另一个收容所放出来的收为自己的幕僚。”

      我想,莱因哈特是那种恨不能把全宇宙中不管来自敌方还是我方的人品才能兼备的人材都收入自己囊中的人吧,而科库兰的坦荡磊落又恰是莱因哈特很欣赏的那一类,加之还是由莱因哈特的亲信爱将缪拉提出来的,何至于竟需“好不容易”才能取得“许可”?一定是有什么特别棘手的理由横在中间吧。。。。。。

      另外,原著中曾谈到,莱因哈特对于杨威利的拒绝不会感到太大不平,但对罗严塔尔的叛变却在感情上难以接受,其间一个重要原因是杨从来没有向同他表过忠心,也从来没有接受过他的俸禄。一言以蔽之,莱因哈特在感情上比较难接受的不是被拒绝而是被背叛吧!这一逻辑是莱因哈特可能同意缪拉请求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莱因哈特的自尊又决定了,他绝无法接受好像帝国求着科库兰为之效力的感觉,因此在同意缪拉的要求后提出附加限制条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了。

      本文尝试在不伤及莱因哈特骄傲的前提下展现他的器量----对科库兰,更是对缪拉。

      尤利安:小说中涉及他的部份基本没有超出原著的范畴----继承并传播着杨的思想,同时又对帝国军将领怀有深切好感和善意的少年。

      杨威利:他在小说中不曾登场,但在所有登场人物的心中他都是活着的,他的影响可以说是无所不在。

      罗严塔尔:文中提到他的只有两句话,却涉及了他任新领土总督期间的主要功过----大力改善公众机构的廉洁和效率和其反叛对政府运作及民间生活的波及。另外,虽然罗严塔尔丝毫不以身为叛逆者为耻,但在缪拉这种曾长期与之以战友身份并肩作战的人而言,还是不习惯把他当成“叛逆者”,所以缪拉到底还是用了罗严塔尔元帅的“起兵”而不是“叛乱”这种说法。

      缪拉:本篇同人的一号主角,智勇双全的“良将”,原著中的他忠诚,沉稳,坦率,真诚,勇敢,公正,执著,善良,重情义,负责任,有担当,有器量,顾全大局,为他人着想。。。。。。本文中展现的缪拉这一人物的闪光点在原著中都有体现,而本文所突出表现的是他的勇气,担当,公正,有情义和为他人着想。
      


      IP属地:广东7楼2006-05-03 16:44
      回复

        原著中对缪拉的担当着墨虽有限,却令人印象深刻---功劳推给别人(乌鲁瓦希事件的时候),罪责留给自己(“要塞对要塞”战败后)。“要塞对要塞”时缪拉在重伤之下坚守着岗位,组织残兵撤退,使帝国军免于全军覆灭的情形令我动容,而另一处使我不能轻易忘怀的是他在乌鲁瓦希星上判断整个基地都发生了叛变事件时说的话:“微臣无意说任何贬低僚友的话,但是有保护陛下免于危险的义务。如果臣有涉嫌毁谤之罪,日后请陛下严加惩处,但是现在请陛下先以已身的安全为重。。。。。。” 还有一点不可忘者,是缪拉在海尼森会见软禁中的毕典菲尔特时,尽管没有把握军务尚书是否可能因此找他的毛病,但他还是为了大局也为了黑色枪骑兵队而去了。

        原著中缪拉的勇气,绝不仅仅表现在他作战或护驾时的英勇----“要塞对要塞”后缪拉在莱因哈特面前请罪晕倒的情景,相信所有的在场提督和读者都难以忘怀,但并不只是这些人,事实上莱因哈特本人也是受震撼最大的人之一。三年以后,当尤利安在伯伦希尔上昏倒的时候,莱因哈特对缪拉说,“来到朕面前之后昏倒的人,他是第二个!”而莱因哈特为什么对缪拉,而不是米达麦亚说呢?因为那“第一个”就是强拖著伤痕累累的身体和巨大的精神痛苦来到他面前的缪拉啊!莱因哈特对于尤利安冲上伯伦希尔,支撑着走到他面前的勇气,可是给予了有资格“站在对等的立场接受他的要求” 的评价的,那么,可想而知,在同一时刻让产生联想的,用来相提并论的缪拉当年的勇气,曾经给予他多么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震撼。

        原著中缪拉的公正,是作者赋予他的另一方面特质。在了解到雷内肯普对杨威利的不公正处断引发的事态后,“缪拉第一个请求发言——他平常并不常这么做的——向出席者揭露了拉杰尔上校的控诉。 “事情攸关帝国的名誉,特别是在事态公正性方面。请不要局限在帝国或是同盟的立场,希望能够提出一个能够让万人信服的结论。”---- 这绝不是因为缪拉对僚友缺乏感情所至,要知道,在后来得知雷内肯普不能被追封为元帅的时候,缪拉的惆怅是溢于言表的。

        缪拉还是在敌我双方都非常受尊敬的一个人物,他不仅是杨威利赞叹不已的良将,而且是颇受伊谢尔伦方信赖的人。当尤利安想就奥贝斯坦大割草的问题和帝国方交涉时,他是这样想的:

        “。。。。。。就因为莱因哈特的这种矜持才坚定了伊谢尔伦和市民共和政治的理念。如果是这样,或许和莱因哈特皇帝之间直接交涉要来得有利些。但是,如果要这样做的话,又该让谁作为中间人呢? 根据波利斯·高尼夫的情报,和奥贝斯坦元帅同行的提督是缪拉和毕典菲尔特。尤里安和缪拉曾有过一面之缘。去年六月,把杨威利的讣闻带回银河帝国,并以莱因哈特皇帝的吊问使者身分到伊谢尔伦拜访的人就是他。是不是可以托以他的好意或善意呢?即使他个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但是,身为帝国的高级官员,他应该是以国家政策为优先的吧?如果一厢情愿地委请他当中间人,是不是反造成缪拉的立场恶化的结果呢? ”

        而先寇布也持有相同看法:

        “缪拉提督或许可以信赖。也许会给对方造成麻烦,不过,在这个时候总比抓着一根稻草来得有用吧。” 

        虽然尤利安和先寇布也知道,缪拉还是必须以国家利益为优先,可是他们共同着眼的却是缪拉的立场会因此“恶化”,反而一点都不担心缪拉可能出卖他们。在和缪拉的短暂接触中,尤利安甚至产生了如果自己生在银河帝国就要成为像缪拉这样的军人的假设。而事实上,在海尼森暴乱发生后,缪拉也一直担心着“如果这个悲惨的暴动不正确地传到了伊谢尔伦的话,或许会招致帝国军大量处刑政治犯的误解。皇帝好不容易才稍稍化解了奥贝斯坦元帅所撒下的毒素,正待进行名正言顺的对话的…… ”

        缪拉的重情义更无须多言,“在政治、军事呈现一片混乱的当时,他(科库兰)的存在似乎已沉进了世人忘却的深渊了,可是,就只有一个人忘不了他,两年后,当巴拉特星系动乱结束时,奈特哈尔·缪拉特别派遣部下寻访科库兰的下落。。。。。。”光这一句就够让人感慨良深了。原著中写他对主君和僚友的情义处处可见,对皇帝,对米达麦亚,罗严塔尔(集中体现在双壁争霸战前后),对毕典菲尔特(当对方被软禁期间),对鲁兹(“对缪拉来说,失去了克涅利斯·鲁兹这位年长而且值得信赖的僚友,比后世对他本身的评价更教他伤心。 ”)。。。。。。
        


        IP属地:广东8楼2006-05-03 16:44
        回复
          第一个顶,沙发我座了


          14楼2006-05-04 10:37
          回复
            坐下来,慢慢看~


            15楼2006-06-06 14:42
            回复
              好文就要站着仔细看,呵呵,上次是跳着看的= =b


              18楼2006-06-19 13:19
              回复
                响应OVR帅号召~,站着仔细看~!^^再顶一次的说~


                19楼2006-06-20 12:5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支持~~~

                  银英中除了杨威利之外,我最喜欢缪拉了,感觉是一个很完美的人,也是帝国诸多将领中成长最快的人/


                  20楼2006-07-21 00:57
                  回复
                    • 222.65.54.*
                    最最喜欢缪拉了~~~


                    21楼2010-08-10 14: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