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ar扩展吧 关注:24贴子:424

【关于尼亚的扩展读物】《精神病人的世界》六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三十三篇《朝生暮死》
     
     
      她:“你下午没别的事儿吧?”
     
      我:“嗯,没事儿了。”
     
      她:“那你先别走了,咱俩聊聊?”
     
      我:“好啊。”
     
      她是我认识很久的一个朋友,职业是心理医生,有催眠资质。曾经在很多时候给过我很多帮助,如果没有她的存在,有些事情我甚至不知道该去问谁——指对精神病患者这方面。
     
      我:“是觉得我有精神病人的潜质了?”
     
      她:“哈哈,看你说的,就闲聊。我突然对你很感兴趣。”
     
      我:“嗯,认识7年了,今儿才感兴趣的?”
     
      她:“哟?都7年了?你记那么清楚?”
     
      我:“对啊,我生日您总是送一种礼物:领带。各式各样的领带。”
     
      她笑:“是,我很头疼送男人生日礼物……说起来,好像我老公也只收到过领带。”
     
      我:“你就是礼物,对他来说你就是最大的礼物。”
     
      她:“嗯,下次我认真告诉他,哈哈哈哈。”
     
      我:“你怎么没正经啊?我哪儿让您感兴趣了?”
     
      她:“不正经的是你,聊天还录音?习惯了吧?”
     
      我:“嗯,您说吧。”
     
      她:“真受不了你……我是想问,你最初是怎么选择接触他们(指精神病患者)的?不要说别的客观原因,我问的是你个人意愿的问题。”
     
      我:“还记得几年前你给我做的深催眠吗?”
     
      她:“因为这个?”
     
      我:“嗯……一部分吧?不过我听录音的时候自己都不敢相信。”
     
      她:“所以我说不让你听。”
     
      我:“不管怎么说,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萌生那个想法的,虽然后来想的更多……对了我跟你说过吧?每个人看待世界是不一样的?”
     
      她:“嗯,角度问题。”
     
      我:“后来我发现更多的东西,不仅仅是看到的不一样。”
     
      她:“你说。”
     
      我:“一个世界的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世界。反过来,这些不一样的世界,也影响了看待者本身。”
     
      她:“你最近说话喜欢兜圈子你发现没?”



1楼2011-01-12 23:02回复

         
          我笑了:“我的意思是说:既然一个世界被可以演绎成这么多样,那么尝试一下很多个世界来让一个人看吧?这样似乎很有趣。”
         
          她:“我能理解,但是这样很危险。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你接触太多的问题。”
         
          我:“我知道危险,尤其我这种没系统专业知识就凭小聪明死顶的人。不过,我太好奇了。”
         
          她:“你不觉得你好奇心太强了吗?”
         
          我:“说句实话吧,我自己都觉得早晚死这上边。”
         
          她:“你别瞎说……对了还有件事儿,我想问问,你平时个性挺强的,为什么能接触那么多患者?而且还都跟你聊得不错?”
         
          我:“我也是精神病呗。”
         
          她很严肃:“我没跟你开玩笑,也不想对你诊疗什么的,我想听你的解释。”
         
          我:“我说的玄一点儿你能接受吗?”
         
          她:“你说吧,我见得患者比你多。”
         
          我:“OK,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就在身体周围。用那些骗子、半仙的话就是气场,说伪科学点儿就是个人的磁场。其实说的都对,也都不对。说的对是因为的确有类似的感觉;说的不对是因为那个划定还是以概念划定的。我可以试着解释下:其实那种所谓个人的空间,是自身的综合因素造成的。拿我举例,从我的衣着,举止,到我的眼神,表情,动作,还有我因为情绪造成的体内化学物质分泌,然后通过毛孔扩散到空气中,这些都是造成那个所谓空间的因素。”
         
          她:“嗯,分析的有道理。别人在不知不觉中接触了你的化学释放,看到或者听到你的言谈举止,受到了一些心理上的暗示,结果就在感觉上造成了‘场’的效果。”
         
          我:“就是这样的。而且这个‘场’还会传染。当有人感受到后,如果接受这个‘场’的存在,情绪上受感染,身体就会复制一些动作、化学气息啥的,说白了就是会传染给其他人。最后某个人的个人空间被大家扩散了,导致一些群体行为。例如集体练功一类的,经常出这种事情。”
         
          她:“群体催眠或者说是症候群……你怎么打岔打这么远?”
         
          我:“不,我没打岔。我是需要你先了解这个情况。好,我们说回来:你刚刚说我个性很强,其实我自己知道。但是带着这种个性是接触不了精神病人的。所以我会收敛很多。面对他们的时候,我没有表情,没有肢体语言,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我要全面压缩自己的空间。这样,我才能让对方的空间扩大,扩大到我的周围。也就是这样,才能接受我。为什么?因为我没有空间,我的空间和对方是融合的。其实呢?不是融合,我收缩阵营了而已。但是这种情况对方很难察觉。”
         
          她皱着眉:“明白是明白了,但是好像用客观这个词不太恰当……”
         
          我:“不是客观,是彻底的谦卑,态度上的谦卑。”
    


    2楼2011-01-12 23:03
    回复

           
            她:“嗯,有点儿那个意思……很有一套啊你!”
           
            我:“别逗了,你也知道那个谦卑只是一时的姿态,其实我是要了解他们的世界,他们的世界观。”
           
            她:“那你为什么不了解正常人的呢?”
           
            我:“理论上讲没正常人哈?因为正常这个概念是被群体化认可的……”
           
            她:“别东拉西扯,说回来你。”
           
            我:“哦……我挑这个群体是经过反复考虑的。你想啊,什么人会渴望对别人说这些呢?一定是那些平时不被接受的人,不被理解的人,被当做异类的人。他们很愿意告诉别人或者本质上、内心深处很愿意告诉别人,就算他们掩饰,但是相对正常人来说,也是好接触太多了,他们相对很容易告诉别人:我的世界是这样的!只要有人愿意听、愿意花时间去接触;而所谓的正常人很难做到那么的坦诚,他们太多顾虑了。这样我会多花一倍,甚至N倍的时间去接触,太累了。”
           
            她:“有道理。我再把话头临时回去一下:你说了为什么挑选那个人群,为什么想看很多个世界,以及你好奇。可我还是想知道你最根源的是被什么驱使的。”
           
            我认真的看着她:“你肯定知道,不用我自己说吧?”
          她:“我们不要玩儿诸葛亮和周瑜猜火攻那套,我想让你说。”
           
            我:“呃……好吧。我从根本上质疑这个世界。”
           
            她:“你不接受那个公众概念吗?”
           
            我:“什么公众概念?”
           
            她:“活在当下。”
           
            我:“我接受,但是不妨碍我抽空质疑。”
           
            她:“好了我现在回答你:这就是我对你感兴趣的地方。”
           
            我:“质疑的人很多啊。”
           
            她:“不同的就在于:你真的就去做了。我们原来聊的时候你说过,你会尝试多种角度看一个事物,你最喜欢说的是:要看本质。”
           
            我:“对啊,看清本质很多事情都好办啊。”
           
            她:“露馅了吧,你的控制欲太大了。你对这个世界的变幻感到困惑,你很想找到背后那个唯一的原动力,你知道那是本质,你想掌握它。否则你会不安,你会失眠,你会深夜不睡坐在电脑前对着搜索栏不停的找答案,你休息的时候会长年累月泡图书馆,查找所有宗教的书籍,历史的书籍,哲学的书籍,可是你看了又不信,反而更加质疑了,对不对?你不知道怎么入手,你觉得总是差那么一点儿就抓住了,但是每次抓到的都是空气……”
           
            我:“停!不带这样的!说好了闲聊的!”
           
            她:“好我不分析了,我想问:是什么让你这么不安呢?”
      


      3楼2011-01-12 23:03
      回复

             
              我:“我没不安。”
             
              她:“别抬杠,你知道我指的是你骨子里的那种感觉,不是表面。”
             
              我:“这得问您啊,深催眠那次的分析您始终不告诉我,为什么不告诉我?”
             
              她狡猾的笑了:“等你长大了我就告诉你。”
             
              我:“该死的奚落……”
             
              她笑的很开心。
             
              她:“你知道吗,我没想到你会坚持这么久,指接触患者。”
             
              我:“嗯,我自己也没想到。”
             
              她:“不是一个人吧?”
             
              她似笑非笑的看着我。
             
              我:“你是说我分裂了?”
             
              她:“几个?”
             
              我:“我想想啊……4个吧?”
             
              她:“痛快招吧,别藏着了。”
             
              我:“有啥好处?”
             
              她想了下:“等你走的时候,给你原来那次你的催眠分析。”
             
              我:“真的?”
             
              她:“说吧。”
             
              我:“嗯嗯!好像四个人格分工不同的。最聪明、最擅长分析的那位基本都深藏着,喜欢静,喜欢自己思考,接收的信息只会告诉其他人格,不会告诉外人,这个叫分析者吧?而现在面对你的这个,是能说会道的那种,啥都说的头头是道,其实思维部分是来自分析者的,这个叫发言人好了;还有个女的,负责观察,很细致,是个出色的观察者,可能有些地方很脆弱,或者说软弱?还有一个不好说,不是人类吧?或者比较原始。”
             
              她极力忍着笑:“藏了个流氓禽兽?”
             
              我:“不,你现在面对的才是流氓禽兽。”
             
              她笑的前仰后合。
             
              她:“好了,不闹了……我觉得你情况很好。你接触了那些后,心理上没有压力吗?”
             
              我:“怎么可能没有,而且很多是自己带来的压力。”
             
              她:“自己带来的压力?”
             
              我:“没劲了吧,不要重复我最后一个词,这个花招是你教我的。”
             
              她:“不好意思,习惯了。”
             
              我:“我发现我接触的越多,疑惑就越多。因为他们说的太有道理的,但是这跟我要的不是一回事儿。虽然很接近的感觉,但总觉得还不是那个点……这么说吧,如果说有个临界点或者沸点或者冰点或者燃点的话,每次都是即将到达,然后没了,就到这里了。我猜可能不是自己领悟的,没办法吃透……哎这让我想起那句佛曰了:不可说,不可说。”
        


        4楼2011-01-12 23:04
        回复
                她:“这个我同意,唯物和唯心本来就不是对立的,不清楚为什么有人为这个弄得你死我活的。”
               
                我:“对啊,要接受不同于自己的存在啊……对了你说我控制欲太大,我这不接受了不同于自己的存在吗?”
               
                她抬头扬起眉看着我:“你清楚我说的是两回事儿!我觉得你算精神病人了,还是甲级的那种。”
               
                我笑:“怎么个意思?还带传染的?”
               
                她:“别往外择自己啊你,传染?你那不是被动的传染,你那是蛊惑了都。”
               
                我:“可我的确是不知不觉中……”
               
                她笑了:“算了吧你,我还是比较了解你的,某位同志。”
               
                我:“我该感激你对我的了解吗?”
               
                她:“你把自己也划归一个案例吧?挺有特点的,属于特自以为是那种。”
               
                我:“嗯?好主意!”
               
                她反应了一下:“你不是打算真的这么做吧?”
               
               
               
                我的确做了,你看到了?我相信你一直在看。至于所谓的隐私问题,我不觉得这算是隐私,没啥可藏着的,而且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的想法、一样的思维方式,甚至也做了。但是我选择说出来,这也不是什么八卦猛料,没什么不能曝的。
               
                至于别人怎么看,我都接受,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啊,承认不同于自己的存在,这个很重要。关于我的承受能力问题,其实不是问题。在每天早上出生,就做好准备了,准备好接受那些不同的世界,。每天晚上我死掉,结束了那些,收取我所需要的,储存。
               
                我就是这样,朝生暮死的面对每一天。
               
                是啊,每一天。
               
          


          6楼2011-01-12 23:04
          回复

            第三十四篇《关于预见未来》
                 
                 
                  虽然他穿着束身衣,但是真的坐在他面前,我还是有点儿紧张。因为被人告诫患者有严重的狂躁倾向,还是发病不规律的那种。
                 
                 
                  我看着他的束身衣:“好像有点儿紧吧?”
                 
                  他:“没事儿,喜欢了,我主动要求的,怕吓着别人。”
                 
                  我茫然点了下头:“哦……。”
                 
                  他非常直接:“我可以预知未来,但是,我没办法判断什么是线索。”
                 
                  很突然的听了这么一句我楞了下,赶紧低头翻看他的资料:“怎么个意思?未来?没有这部分啊……”
                 
                  抬头的瞬间我注意到他轻微扬了下唇角。
                 
                  这位患者原职公务员,大约三十岁上下。留意观察会发现他脸部的线条清晰、硬朗。不过眼神里流露出疲惫和不安——看上去就像思想斗争了很久那种状态。实际上据说他才睡醒一个多小时。
                 
                  他再次强调:“我能预见未来。”
                 
                  我:“算命还是星相?”
                 
                  他:“不,很直接的预见,可是,发生前我不知道那是什么。”
                 
                  我:“什么?”
                 
                  他不安的舔了下嘴唇:“举个例吧:9.11,美国那个,知道吗?”
                 
                  我:“知道,那个怎么了?”
                 
                  他:“9.11发生前几天,我不知道为什么搜了很多世贸双子大厦的资料。其实没正经看,但是搜了很多。”
                 
                  我:“巧合吧?如果做个统计,可能全球会有几十万人都那么做过——无意识的。”
                 
                  他:“那只是一个例子,一个你知道的例子,其他的还有很多。”
                 
                  我:“是吗?说说看。”
                 
                  他:“我在超市莫名的买了一个杯子,样子和家里的一样,我甚至不知道为什么买,几天后,旧的杯子被摔碎了;有时候我会挑特定某个艺人的作品看,其实并不怎么喜欢看,只是纯粹的打发时间,也没多想,几天后,那个艺人会死掉或者出事儿;我在整理东西的时候,可能会把某一件根本没用处的东西特地留在手边,几天后一个突发事件肯定就用上了;我突然想起某个朋友或者想起和他有关的一些事情,而被想的那个人,很快就会和我联系,不超过5天;或者我无意识的看到某个建筑,我想象它被火烧的样子,几天后,那栋建筑就会失火……这类事情发生过太多了。而且,这种预感最初是从梦里延伸出来的。”
                 
                  我:“呃……梦见将发生的事情?”
                 
                  他:“对,在即将发生的前几分钟。”
            


            7楼2011-01-12 23:04
            回复

                   
                    我:“我没懂。”
                   
                    他:“我在梦里梦到电话响,然后不管什么时候,都会醒,跟着电话就真的响了。衔接的速度很快,对方甚至不相信我半分钟前还在睡觉。”
                   
                    我:“只是针对电话吗?”
                   
                    他:“不,任何会吵醒的我的东西。实际上任何能吵醒我的东西或者事情,都没办法吵醒我,因为我会提前半分钟左右醒来。”
                   
                    我:“不需要闹钟……或者说,间接的需要闹钟?”
                   
                    他:“是的,包括别人叫我起床或者有人来敲门。”
                   
                    我:“从什么时候起这样的?”
                   
                    他:“记不清了,小的时候就是这样。而且,原本还只限于梦里,但是从几年前开始,已经延续到现实了,虽然我不能预知会发生什么。”
                   
                    我:“懂了,就是说直到真的发生了,你才想起来曾经做过的、想象过的那些原来不是无意义的。”
                   
                    他:“就是这样,没梦里那么具体。”
                   
                    我:“你跟医生说过吗?好像没有吧?资料上……”
                   
                    他:“我和第一个医生说过,看他的表情我就明白了,跟他说这些没用的。”
                   
                    我:“那你为什么又对我说了?”
                   
                    他:“你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医生,你甚至不是医院的人。”
                   
                    我:“你怎么知道的?”
                   
                    他:“我并不知道,不过,几天前我已经想好了,我会对相信这些的人说出来我能预见未来。甚至把我要说的在心里预演了一遍。”
                   
                    我觉得有点儿不安。
                   
                    他:“当你坐到我面前的时候,我就知道那天不是我瞎想了,也是个预见。”
                   
                    我:“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知道这么问很蠢,但还是忍不住问。
                   
                    他:“如果知道就好了,那种情况不是每天发生,有时候一个月不见得有一次,有时候一周内连续几件事情,弄得我疑神疑鬼的。”
                   
                    我:“呃……你还记得你狂躁的时候是怎么回事儿吗?”
                   
                    他:“一部分。”
                   
                    我:“问一句比较离谱的话:那是你吗?”
                   
                    他:“是我,我没有分裂症状。”
                   
                    我:“那么,你预见未来和你狂躁有关系吗?”
              


              8楼2011-01-12 23:04
              回复

                     
                      他有些不耐烦:“也许吧?我不确定,可能那些不是我的幻觉,是真的信息。”
                     
                      我:“真的信息?”
                     
                      他看了我一会儿:“没准什么时候,很突然的就发生了。一下子,很多很多信息从我面前流过,但是是杂乱的,没有任何规律。或者我看不出有什么规律……那些信息有文字,有单词,还有不认识的符号,还有零星的图片,混杂在一起扑面而来,我觉得一些能看懂,但是捕捉不到,太快了!”
                     
                      我:“你是想说那就是你狂躁的成因吗?”
                     
                      他:“也许吧,我想抓住其中一些,抓不住。”
                     
                      我:“等等我打断一下,你知道你狂躁后的表现吗?”
                     
                      他:“不是抓人吗?”
                     
                      我:“不仅仅是,好像你要撕裂对方似得,而且……”
                     
                      他:“而且什么?”
                     
                      我犹豫了几秒钟:“像个野兽的状态。”
                     
                      他愣了一下:“原来是这样……我记忆中是抓住别人说那些我看到的信息……太破碎了,我记不清了。”
                     
                       我:“你所说的那种很多信息状态,是不是跟你现实中预见未来的起始时间一致?”
                     
                      他认真的想:“应该是吧?具体的想不起来。最初还对自己强调那是巧合,但是太多事情发生后,没办法说服自己那是巧合了。”
                     
                      我:“而且你也没办法证明给别人看。”
                     
                      他:“是这样,有一阵我真的是疑神疑鬼的。你能想象那种状态吗?对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迷惑的,有的时候甚至觉得所有事情都是一种对未来的预见,可是没办法确定。越是这样,越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总有一些不经意的事情发生,让我再次确定:又是一次预见。”
                     
                      我:“假设那真的是巧合呢?”
                     
                      他:“我已经排除了。因为一而再、再而三的就不会叫巧合了。没有那么凑巧的事情会发生很多次。”
                     
                      我:“我想想看,是不是你无意识的捕捉到了那些经过你眼前的各种信息,所以你才那么做?我指你的预见行为。”
                     
                      他:“也许吧。但是他们说我催眠后讲了很多别人听不懂的东西,据说是杂乱无章。”
                     
                      他已经想到催眠了,这让我有点儿诧异。
                     
                      我:“嗯,录音我听了,的确是那样,医生没骗你。”
                     
                      他:“嗯,我觉得有些事情,想通了一些。”
                     
                      我:“哪方面的?”
                     
                


                9楼2011-01-12 23:05
                回复

                        他:“也许我们都能遇见很多事情的发生,但是发生的事情太小了,有些是陌生人的,也就没办法确定。”
                       
                        我:“你是说每个人都能预见一些事情的未来走向,但是因为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未来,也就没办法知道其实那是预见未来?”
                       
                        他:“对。”
                       
                        我:“但是别人不做那种梦,也没有什么信息流过眼前啊。”
                       
                        他:“也许他们有别的方式呢?”
                       
                        我:“嗯……你看,是这样:如果你说这是个例,我可能会相信。但是如果说这属于普遍现象,我觉得至少还缺调查依据。”
                       
                        他:“你说的一点儿没错,但是谁会做这种调查呢?谁能知道很多事情的关联呢?也许我的每一个想法,其实都是会在未来几天真实发生的事情。但是那件事情不发生在我身边,发生在美国,发生在澳洲,发生在英国,我也就没办法知道。而且那件事情要是很小呢?不可能把每个人发生的每件事情都记录吧?即便记录了,也不可能都汇集到一起再从浩如烟海的那些想法中找到预见吧?如果那种预见是随机的,那么同样一个人的未来几天,分布在全球的十几个人各自预见了一部分,那怎么办?”
                       
                        我努力把思维拉回自己的逻辑里:“可以那么假设,但是没正式确定的话,只能是假设。还有就是,你对这个问题想的太多了。你不这么觉得吗?”
                       
                        他:“我承认,但是这个问题不是困扰我的根本。换句话说:我不是因为能预见未来才进精神病院的,我是因为狂躁。我狂躁的原因是那些信息。这么说吧,没有那些信息,我无所谓,预见就预见了,不关我的事。但是那些信息在出现的时候,我凭直觉知道那些很重要,虽然我可以无视,但是它们毕竟出现了,我就想捕捉到一些,却又没可能,但总是会出现。如果你是我,你难道不想抓住未来吗?你难道不会去在意那些吗?你难道没有捕捉的想法吗?可最终你发现自己根本来不及看清那些的时候,你会不会发狂?”
                       
                        我很严肃的看着他,同时也在很严肃的想这个问题。
                       
                        他:“人从古至今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企图预知未来,占卜,星相,面相,手相,甚至通过杯底的咖啡渍、茶渍痕迹,但是没有一种明确的方法,没有一种可靠的手段。而我突然有了这样的信息在眼前,但是太快,太多,超出了我的收集能力,我只能疯狂了,对于我在疯人院,我接受,但是我没一点儿办法。也许那个信息状态就不该让我得到,让一个聪明人拿去吧,放在我身上,不是浪费,而是折磨。”
                       
                        我在他眼里看到的是无奈、焦虑、疲惫。
                       
                       
                       
                        那天下午我把录音给我的朋友——也是这位患者的主治医生听了。看着他做备份的时候,我问他对这些怎么看,是否应该相信,他的态度让我很崩溃,他说他信。
                       
                        我问他如果作为一个医生都去相信这种事情,那我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的朋友想了想,说我应该自己判断。
                       
                        我必须承认,这个回答让我痛苦了好久。
                       
                        未来是个不定数,如果再套上非线性动力学的话,会牵扯的更多,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依旧没有头绪。我甚至还自己想过如果是我,能不能捕捉到流过眼前的那些信息?老实说,我这人胆子不算小,但是让我选择的话,最多我也就选择在电话响起的前半分钟醒来。更多的我没办法承受了。
                       
                        这时候我突然觉得,也许当个先知,可能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只是让人备受折磨的惩罚。
                  


                  10楼2011-01-12 23:05
                  回复

                         
                          医:那第一次出现这种想法的情况你还记得吗?你当时有什么感觉呢?
                         
                          患:当时也没什么感觉,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注1:指人自己欺骗自己,患者之前有提过大量这类事例),灵魂这种玩意本来就是人硬生生捏造出来再套在自己身上的一种无谓的解释(注2:他之前有多次提到过灵魂,但显然医生当时还没能理解)
                         
                          医:既然你不相信灵魂的存在,那为什么又说灵魂有跳跃性和无限可迁移性呢?
                         
                          患:(很不耐烦的表情)我不是说过很多次了吗?我说的灵魂是指非物质思想总和,我是为了让你们更好理解才特意说这个词的,就好像跟一个资本家解释共产主义时得跟他说那里的每个人都是企业主都是资本家。思想是可以跳跃及迁移的。
                         
                          下面他又说了一大堆关于这可迁移性的“理论”,这次谈话不了了之,不过当时几个医生都没搞明白,包括当时在看资料的我,估计他们后来分析了一下,主要的问题是出在灵魂的定义上
                         
                          节选二
                         
                          医:既然灵魂的存在是虚伪的,那非物质思想总和在你看来又是指什么呢?
                         
                          患:这还用说吗?就是构成一个人的非物质的一切,除了控制生理行为的那一部分,简单点说可以理解为思想意识,思想是波作用的结果,而意识是波作用的过程,这两者其实有本质上的不同,所以我才用你们理解中的灵魂来解释。
                         
                          医:很抱歉之前对你的理论有所误解,特别是非物质思想总和的定义这里,那在你看来非物质思想是如何实现迁移的呢?
                         
                          患:(兴致勃勃的表情)看来对于详细的产生过程你还没理解清楚,这样说吧,人与外界之间的思想交流是怎么进行的?
                           医:语言、表情、手势、行为、温度、湿度等,心灵感应这类算吗?(注3:节选一中类似的谈话他们已进行过很多遍了,一直没找到突破口,此时的医生在他面前估计像个小学生,有点崩溃了,连基本的常识都开始有所怀疑了,哈哈~~~~~~)
                         
                          患:呵呵~~~~心灵感应已经超出多数人的常识范围了,不过也算的,因为它是由于量子的纠缠态引起的。思想交流还可以是自己跟自己交流,对吧?那这两类内外交流加起来就是一个人感受这个世界的全部,也就是非物质思想总和。这样的话必然会涉及到传递的双方,即接受器和发生器,事实上在接受和发生之间还存在多次的转换和储存及删除的过程,我这里简化处理一下,只考虑接受和发生过程。如果我的接受器突然消失或者说失效了呢?会怎么样呢?
                         
                          医:那外界的一切对于你来说都是不可知的,相当于一个植物人。
                         
                          患:你还挺聪明的,不过应该这样说,外界的一切都消失了,温度、湿度、时间、空间等等一起的存在都失去意义,我相当于生活在宇宙奇点里,并且我也没办法对这些时空感觉进行想象。这是灵魂论者目前的一种解释,人死了之后,主体意识还在,却已经没办法对世界进行感受和判断甚至是想象。曾经我也被这类理论说服过,但在我发现了非物质思想总和这个概念后,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12楼2011-01-12 23:06
                    回复

                           
                            医:你的意思是说连主体意识也消失了吗?
                           
                            患:对,也就人死了之后,接受器和发生器都失效了
                           
                            医:那这样这个人就不存在了吗?(看到这里我也快抓狂了,估计医生也崩溃得差不多了,如果他没有自杀行为,我当场就把他放了)
                           
                            患:错了,非物质思想总和作为一种波的存在,是不可能被创造也不可能被消灭,我想这个道理你应该懂。
                           
                            医:嗯!那跟你自杀有什么关系呢?
                           
                            患:我还没说完,既然这种波是可以脱离接收器和发生器而存在,为了帮助你理解我暂且把这种状态下的波称为灵魂吧,这回不会再误解了吧,我是不愿意这样说的,因为这种存在有更深层次的物理原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利用这种状态下的存在
                           
                            医:怎么利用,你是说通过自杀来实现的吗?
                           
                            患:对,这种状态下的存在不能思考也不能感受,但正是这两点,最终的结果是一个死去的人同时也变成了所有人,所有人的思考和感受变成了它的思考和感受,但前提是这个波必须存在并且脱离了接收器和发生器,并且是有效的存在。狭义地说,当这个波和另外一个波共振时,它能感受到对方的感受,思考着对方的思考,当然,这个过程是被动的,而事实上,所有的非物质思想总和波都是在同一个共振场里面,所以你想想看,当你死去的那一瞬间你同时也感受到所有人的喜怒哀乐、所有人的悲欢离合,过着六十亿个人的生活,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一件事啊。
                            (看到这里,我全身的毛孔都竖了起来,以死为乐,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疯狂而偏执的人呀,却又说得合情合理,实在可恶!)
                           
                            医:那你有没有考虑过你的父母妻儿在你死后的感受呢?(这句话如果是我来问的话,我会很愤怒的拍桌子吼出来,当然作为医生首先考虑的是治疗和理智)
                           
                            患:(神情有点低落)作为这种伟大的实验,我付出的牺牲是必须,而我并没有离开他们啊,只是换了令一种方式的存在,并且能完全理解他们脑子里的东西同时又不影响他们的生活,这种存在方式不也挺好的吗?况且人就是不断寻找下一套收发装置不断重复的波而已,你这辈子看起来很重大的事情其实对于整个过程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我相信我这个实验在我的这个过程肯定是最精彩的。
                           
                            后记:
                           
                             不得不承认,当人处于相对消极的情绪下,是很容易被他这种想法说动并诱惑的,不必再去思索自己的痛苦,可以感受到六十亿人的快乐,当然也承受了六十亿人的痛苦,但这个过程都是被动的,就好像同时看六十亿部感同身受的电影一样。在我痛苦失眠的时候,很自然地就想起他这些疯狂的想法,何必纠缠于人生短暂的悲苦呢,做一束只是存在的波不是更好吗?但如果当人生甚至所谓轮回,可悲得只剩下存在,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PS:
                            1.后来他自杀成功了,服毒。这类积极于自杀的病人我想应该是很难治愈的一类,可悲的是他的妻儿
                           
                      


                      13楼2011-01-12 23:06
                      回复

                              2.他的主治医生在他死后也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来上班,不知是出于自责还是对于他的理论的纠结。所以以鬼话连篇的小说态度来解构这类案例我觉得才是最明智的态度,再次膜拜一下楼主的英明。对于医学院的学生来说,拿一把解剖刀把一具尸体有系统的大卸八块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如果一个人在他们面前活生生自己把自己大卸八块却是一个噩梦,同样,作为“谈资”与作为“经历”却是完全不同的角度,我想这也是医生纠结的原因。所以,精神科这个行当风险是很高的,无论是人身或者精神安全都时刻备受煎熬,有想干这行的同学请三思,还是俺师傅说的好:非宽容、淡薄、聪慧不可为也!
                             
                              3. 病理分析我就不多说了,毕竟我也是个半吊子,而网友的创造力才是无穷的
                             
                              4. 是否码下一个病例上来取决于同学们的反应,毕竟码这么多字还是相当辛苦滴
                             
                        十三世篇外篇之一《会迁移的灵魂》
                             
                              补充:
                             
                              我发现我忽视了病人多次提到的两个概念,其所谓的“波”(也就是他所说的非物质总和波)和“共振场”,似乎在他看来是属于常识,他在整份资料中也没有特意做出解释,以下是我自己的断章取义,双引号内为其原话。
                             
                              1.非物质总和波:这个概念应该是类似于我们平常所说的脑波,但其“存在基础及形式和目前已知的所有波都不同”,是一种“驻波”,也就是“常态为停留在某个地方的波,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有是会以非驻波的形式运动”,关于他这个概念我最近又有了新的理解,如果把人比喻为一部无线电台,那它发送出去还有接收的电信号以及这个无线电台内部构件的电信号则相当于“非物质总和波”。而他的驻波是一种偶尔可以运动的停留波,也就是四处游荡,想到这里,我发现他口中所谓的这种波,其实种种性质都和我们平常所说的灵魂相去不远,私以为他是一个非常执拗于自己想法和解释的人,自信且固执,如果相对论是完全错误的,那估计爱因斯坦也和他相去不远了,呵呵~~~~~~~
                             
                              2.共振场:这个概念他提到的信息就更少了,“存在基础及形式和目前已知的所有的场都不同”,是“无处不在的一个整体”。从他的字面意思来看,估计共振的介质是暗物质这一类的东东,期间他还提到“杂讯号”,大概意思是游荡中的驻波相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在同一个共振场里,有时表现为干扰信号,“这也是大家所理解的做梦、鬼上身、精神病变的原因”(再次强调引号内是他的原话)
                             
                              其实也不必太过深究病人所谓的理论,只要大概理解,听得懂他的话明白他的世界就OK了。另外,我发现了另一个很有趣的细节,我想,其实他不是因为有了这套让他坚信不疑的理论而去自杀,他从小就有自杀的想法,这套理论只不过是他试图去解释自杀想法的努力而已,他的原话是“对灵魂的一种直觉”,可见他是一个相当执着于灵魂这种说法的人,用各种理论去解释灵魂的各种特质,最终虽然表面上否定了灵魂的存在,其实他心底还是深信不疑的。估计年幼的他有过一些当时无法解释的经验吧,而这种经验所谓的唯一的解释演变为他“对灵魂的一种直觉”(他的“直觉”按我的理解就是相信了灵魂的存在),或许他想成为其中的一员,或许他想与之对抗,总之,这种“直觉”演变成为无数次想自杀的想法。我之前说过“可悲的是人们去试图进一步解释的努力在很多情况下会演变成某种神秘甚至可怕的东西,自己推自己一把,进而演变成真正的精神病”,我想,如果年幼的他宽容点去接受自己对于灵魂的迷信,是否存在又有什么所谓呢,就当它们是隔壁大叔家养的几只宠物又有何不可呢,过多的臆想、推测和解释我想是病情产生的原因所在。
                        


                        14楼2011-01-12 23:06
                        回复

                          第三十五篇《行尸走肉》
                               
                               
                                他焦急的看着我:“你这样怎么行?”
                               
                                我:“我?什么不行了?你是不是感情上受打击了?”
                               
                                他:“你的牵挂太多了,断不了尘缘啊!这样会犯大错的!”
                               
                                我:“哎?大错?”
                               
                                他:“你有没有那种感觉:太多事情牵挂,太多事情放不开了?不是心情或者情绪问题,而是你太舍弃不下家人、朋友那些尘缘了。”
                               
                                我:“哦……你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他:“我很好,我最近经常在一个很有名的寺院听那些高僧解经。”
                               
                                我:“那是你的宗教信仰?”
                               
                                他:“对,我一直很虔诚,吃斋。”
                               
                                我看着他那张清瘦的脸,有点儿无奈。
                               
                                他:“我从小就信,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家人带我去寺庙求,回来慢慢就好多了。从那儿以后我觉得寺院很亲近,所以越来越向往。”
                               
                                我:“你是出家还俗的?”
                               
                                他:“不是,但是我这些年不管做什么都是一心向佛的,很虔诚。而且前不久才开悟。”
                               
                                我:“这么多年都没事儿,怎么最近就出问题了呢?”
                               
                                他:“你不懂,开悟是个境界。我原先总是觉得心里不清净,但是最初问题在哪儿我也说不清,后来我慢慢发现了。”
                               
                                我:“发现什么了?”
                               
                                他:“我发现我的问题是在断不了尘缘上。”
                               
                                我:“于是?”
                               
                                他:“于是我就开始找那些高僧帮我讲解,帮我断开尘缘。”
                               
                                我:“不好意思,我对那些不是很了解,所以我想问问你为什么不干脆出家呢?”
                               
                                他有点儿鄙视的看着我:“我这么修行一样的。”
                               
                                我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但是又看不出来哪儿不对劲。
                               
                                我:“哦,可能吧……那么你听了那些后,有新想法了?”
                               
                                他:“对,我更坚定了!我开始试着用我知道的那些解释一切事情,而且还用到我的行为当中,劝人向善啊,给人解惑啊,放生啊,我都在做。”
                               
                                我:“哦,这算做善事了对吧?”
                               
                                看得出他有点儿兴奋:“对,这些都是好事,所以要做。而且对于那些外教邪论,我都去找他们辩,我看不惯那种人,邪魔!”
                          


                          15楼2011-01-12 23:07
                          回复

                                 
                                  我:“你不觉得你有点儿偏激吗?宗教信仰信不信是自己的事情,你那么做可能会适得其反的。”
                                 
                                  他:“我那是为了他们好!我做的都是好事!好事他们都不认可,分不清善恶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都这样那不就是末世相了吗?”
                                 
                                  我隐约知道问题在哪儿了:“我给你说个事儿吧?关于我遇到的一个和尚,可能你听了会有用。”
                                 
                                  他兴致盎然:“好,我喜欢听这些,看来你也有佛缘。”
                                 
                                  我:“有没有先放在一边,我先说吧。”
                                 
                                  他:“好。”
                                 
                                  我:“记得大约小学4、5年级的时候,某天放学回家走到我们院的小门口,看见一个和尚。那个年代,没那么多骗子冒充出家人四处要钱的,而且和尚基本都待在寺院里,外面很少见。”
                                 
                                  他:“对,现在都被那些骗子败坏了。”
                                 
                                  我:“嗯……那个和尚就坐在路边,看样子在休息,旁边有个不大的行李卷。我当时觉得很新鲜,就凑近看看。他看到我,只是微笑了一下,然后很坦然的问我能不能施舍点儿吃的给他。我特兴奋,因为化缘这种事情,一直以为《西游记》里才有,所以特激动的跑回家,拿盘子端了几个馒头,还找了半天剩菜,但是没有素的。结果拿着半瓶豆腐乳就出来。”
                                 
                                  他:“善事啊,善事,我替他谢谢你。”
                                 
                                  我:“……等我说完,别急;看得出那个和尚很高兴,站起合十谢,谢过后就吃,但是没动豆腐乳。我问他要不要水,他从身后行李卷里找出一个玻璃罐头瓶子,看样子里面是凉白开,还有半瓶。他还笑着举起来给我看了下。就那么喝水吃干馒头,我就坐在一边看。时不时的跟他闲聊。”
                                 
                                  他:“没请他解惑或者帮你看看?”
                                 
                                  我:“不好意思,没。他说的都是很普通的内容,没什么特别的,但是那种亲和力真的让人如沐春风,觉得特别舒服。后来我妈下班回来看见了叫我。那个和尚站起身介绍下自己,又掏出一个什么东西给我妈看了,估计是度牒一类的。后来可能我妈也觉得很新鲜,就推着自行车和他闲聊。他说的还是很普通的家常话,没一脸神秘的忽悠什么:大姐你做了善事,小施主很有慧根,我为你们祈福吧,你们都有佛缘……其实也正是这样,至今我对和尚都有好感。后来那个和尚吃了两个馒头,把剩下的还给我。我妈说让他留着,他没多推辞,谢了后很小心的用一块布包好收起来,然后背起行李卷再谢过我们就走了。这是这么个事儿。”
                                 
                                  他一脸的惋惜:“真可惜啊,应该是个云游的和尚,你们应该讨教一下的。”
                                 
                                  我:“的确没。不过,我不那么看。正是因为他的平和自然,不卑不亢,才让我至今都对和尚很有好感。如果当时他死活拉着我们说些佛法什么的,我也许会排斥。可能你不那么看,但我认为那个和尚是个很了不起的僧人。虽然外表看上去风尘仆仆,因为他的亲**和、自然、安详是从骨子里带出来的。那个,装不出来。没而且他也没急赤白脸的说佛法开讲经,动不动什么都往那上套。”
                            


                            16楼2011-01-12 23:07
                            回复

                                   
                                    他一脸的坚定:“那人只是小乘,他也就是内修罢了,跟我们不一样。我信奉的是救人济世,不是自己满足就可以了。”
                                   
                                  我:“抱歉,我对小乘大乘一类的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不应该强制去灌输。好像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说法吧?”
                                   
                                    他:“对啊,就是那样的。直接告诉你这一切都是造化,都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这样。让你先入门后再领悟,不懂就赶紧问。从云游和尚那件事儿来看,我断定你是有佛缘的,只是被你错过了,多可惜啊……我都替你觉得惋惜。但是你不能一错再错了,你得抓住机会啊。你以为象那个和尚那样就是修成了?那可是没法到达极乐净土的,还是脱不了轮回……”
                                   
                                    我:“您等等啊,极乐净土那个说法,是指一种心境和状态吧?我记得哪儿看过那么一段:修得的人,不在乎轮回,因为在他们眼里,随便什么地方都是极乐净土……是这么说的吧?”
                                   
                                    他:“不完全对,你断不了尘缘,没了却烦恼,你不行善,不去做好事,怎么可能修得呢?”
                                   
                                    我:“不是为了快乐行善吗?”
                                   
                                    他:“不对不对,要无生死、无牵挂、无悲喜,你必须放下那些才能明白真正的快乐。”
                                   
                                    我:“亲情友情爱情呢?”
                                   
                                    他:“那些都是假的啊,都是幻相,你对着幻相哭哭笑笑的,有意义吗?”
                                   
                                    我:“你的意思是说,要抛开那些吗?那活着为了什么?”
                                   
                                    他:“活在人世就是证明你修的不够!你现在还不回头,还沉迷于其中,早晚魔道会拿了你的心。”
                                   
                                    我:“神佛就是这样的?”
                                   
                                    他:“对,无喜无悲,清静自然。不去在乎那些,那些都是假的。我说了这么半天你怎么还没明白?”
                                   
                                    我:“那么神佛的怜悯呢?”
                                   
                                    他:“那是神佛们的无私啊,不是自己达到了就满足了,神佛们会度化众生的。”
                                   
                                    我:“实在对不起,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神佛有悲喜,有憎爱,所以才会有眷顾。假设真的有神佛,那么一定是大爱无边,因为神佛们垂怜每一个人。亲情友情爱情都是最最基础的,连那些都不顾,哪儿来的眷顾怜悯?都割舍了?都是幻相?那活着和死了有什么区别?什么事情都用自己痴迷去解释,本身就是恶行。为天,就为天;为地,就为地;为人,就为人。否则就是痴心妄想。”
                                   
                                    他有点儿怒了:“这是邪道,你已经走歪了你知道吗?你已经歪曲到妄言的地步了。你断不了尘缘还找了这么多借口,是邪魔入心了吗?你怎么不明白,就算是七宝也是水中的泡沫幻化来的,都是假象啊。你入了劫还沉迷,真可悲。”
                                   
                                    我:“也许吧……不过我觉得,你、我其实都是痴而已,你现在还多了个嗔吧?。”
                                   
                                    他:“我和你不一样,我是恨铁不成钢!”
                                   
                                    我:“是这样吗?”
                                   
                                    他:“当然是这样!”
                                   
                                    我:“好吧,那就是这样吧。”
                                   
                                   
                                    我不想再和他纠缠一些问题了,那没意义。
                                   
                                    我不清楚到底会不会成、住、坏、空;我也不清楚六道的因果关系。但是如果真的有清凉无碍、妙胜不坏、永享安乐的净土,我想在那里的神佛们一定不会是无情断缘的。否则,那跟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
                                   
                                    水中泡沫也好,七宝幻像也好,我只愿带着我这颗心,安静的为人。
                              


                              17楼2011-01-12 23: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