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吧 关注:1,025,821贴子:19,249,162
  • 6回复贴,共1

求助各位大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图下文关于自证分的词条如何解释,我尝试用一些翻译软件,可能是因为太模糊了识别不出来,身边也没有学日语的朋友,希望在这里能找到解答,感谢🙏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4-16 17:22回复
    怎么是繁体字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16 18:18
    回复
      ### **“自证分”的含义**
      “自证分”是佛教唯识学的重要概念,属于“四分说”中的第三分,主要解释心识如何自我验证其认识活动。以下是详细说明:
      ---
      ### **1. 唯识学的“四分说”**
      唯识学将认知过程分为四个部分(四分):
      - **相分**:所认识的客体(如看到的景象、听到的声音)。
      - **见分**:能认识的主体功能(如眼识的“看”、耳识的“听”)。
      - **自证分**:对“见分”的自我确认(证明认知行为确实发生)。
      - **证自证分**:更高层次的验证,确保“自证分”的正确性。
      **举例**:
      当你看见一朵花时:
      - **相分** = 花的影像(心识所呈现的客体)。
      - **见分** = “看”这个行为(眼识的作用)。
      - **自证分** = 确认“我确实看到了花”(自我验证)。
      - **证自证分** = 确保“自证分”无误(更深层的确认)。
      ---
      ### **2. “自证分”的核心作用**
      - **自我验证**:确保认知活动的真实存在,避免“无限倒退”(即不需要另一个“观察者”来不断验证)。
      - **认识论基础**:唯识学认为外境皆由心识所现(“万法唯识”),而自证分是心识自我维持的关键。
      - **修行意义**:禅修中的“觉知”(如知道自己是否专注)就依赖自证分的功能,通过训练可增强对心念的觉察力。
      ---
      ### **3. 相关概念对比**
      - **不同于“自我意识”**:世俗的“我执”是执著有一个“我”,而自证分只是心识的认知功能,不涉及执著。
      - **类似现代心理学概念**:类似于“元认知”(metacognition,即“对认知的认知”),但自证分更强调心识的内在结构。
      ---
      ### **总结**
      “自证分”是唯识学解释“心识如何确认自身活动”的核心理论,既是哲学建构,也与修行实践(如观心、禅定)密切相关。理解它有助于深入唯识“转识成智”的目标——将虚妄的认知转化为清净的智慧。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16 18:19
      收起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4-16 18: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