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邢姓起源**
1. **以国为氏(主流说法)**
西周时期,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姬苴(靖渊)于邢地(今河北邢台),建立邢国。春秋时期邢国被卫国所灭,其后裔以国为姓,称“邢氏”。
2. **其他来源**
- 少数民族改姓:北魏时期,代北鲜卑族“纥豆陵氏”汉化后改为邢姓。
- 古代官职:周代“邢伯”(掌管刑罚的官职)后裔可能以官为氏。
---
### **二、邢氏迁徙与分布**
1. **早期分布**
- 邢国灭亡后,族人迁至彭城(今江苏徐州)、河间(今河北河间)等地。
- 魏晋南北朝时期,邢氏南迁至浙江、江苏、安徽一带,形成“河间邢氏”“彭城邢氏”等郡望。
2. **宋明时期扩散**
- 宋代以后,邢氏逐渐向福建、广东、湖南、湖北等地迁徙。
- 明清时期,部分邢氏迁至台湾、东南亚等地。
3. **现代分布**
- 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占邢姓总人口约50%。
- 次密集区为江苏、安徽、山西、黑龙江等地(据近年人口统计)。
---
### **三、邢氏历史名人**
1. **邢昺(932-1010)**
北宋经学家,参与校订《论语》《孝经》等,官至礼部尚书。
2. **邢峦(464-514)**
北魏名臣,军事家,曾平定汉中、益州等地。
3. **邢侗(1551-1612)**
明代书法家,与董其昌并称“北邢南董”,著有《来禽馆帖》。
4. **近现代名人**
- **邢其毅**: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邢燕子**:新中国知青楷模,全国劳动模范。

1. **以国为氏(主流说法)**
西周时期,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姬苴(靖渊)于邢地(今河北邢台),建立邢国。春秋时期邢国被卫国所灭,其后裔以国为姓,称“邢氏”。
2. **其他来源**
- 少数民族改姓:北魏时期,代北鲜卑族“纥豆陵氏”汉化后改为邢姓。
- 古代官职:周代“邢伯”(掌管刑罚的官职)后裔可能以官为氏。
---
### **二、邢氏迁徙与分布**
1. **早期分布**
- 邢国灭亡后,族人迁至彭城(今江苏徐州)、河间(今河北河间)等地。
- 魏晋南北朝时期,邢氏南迁至浙江、江苏、安徽一带,形成“河间邢氏”“彭城邢氏”等郡望。
2. **宋明时期扩散**
- 宋代以后,邢氏逐渐向福建、广东、湖南、湖北等地迁徙。
- 明清时期,部分邢氏迁至台湾、东南亚等地。
3. **现代分布**
- 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占邢姓总人口约50%。
- 次密集区为江苏、安徽、山西、黑龙江等地(据近年人口统计)。
---
### **三、邢氏历史名人**
1. **邢昺(932-1010)**
北宋经学家,参与校订《论语》《孝经》等,官至礼部尚书。
2. **邢峦(464-514)**
北魏名臣,军事家,曾平定汉中、益州等地。
3. **邢侗(1551-1612)**
明代书法家,与董其昌并称“北邢南董”,著有《来禽馆帖》。
4. **近现代名人**
- **邢其毅**: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邢燕子**:新中国知青楷模,全国劳动模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