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四川宜宾港志诚码头呈现一派忙碌景象。来自云南昭通的4000吨2.0毫米超薄光伏玻璃背板在此完成“陆转水”接驳,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发往江苏泰州新能源制造基地。这是四川省首次通过水路运输新能源“新三样”产品,标志着长江绿色运输体系再添新动能。

货运现场
“过去,此类高附加值货物多依赖公路运输,成本高且碳排放压力大。”宜宾海事相关负责人表示,尝试水路运输旨在探索降本增效路径。本次水路运输的成功试航,为西南地区新能源产品出川开辟了低碳新通道。
据了解,为应对光伏玻璃“脆弱性”运输挑战,海事执法人员联合港口企业对船舶证书、船员资质、救生消防设备、货物绑扎及防水防潮措施展开全面检查,指导船方完善全环节安全保障。特别是在货物固定环节,海事部门强化现场督导,确保航行稳定性,避免货损风险。
宜宾海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智慧监管模式,深化跨区域协作,为光伏产品、锂电池等“新三样”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海事服务,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与新能源产业布局。(程于洲 宜宾融媒记者 秦莉萍)

货运现场
“过去,此类高附加值货物多依赖公路运输,成本高且碳排放压力大。”宜宾海事相关负责人表示,尝试水路运输旨在探索降本增效路径。本次水路运输的成功试航,为西南地区新能源产品出川开辟了低碳新通道。
据了解,为应对光伏玻璃“脆弱性”运输挑战,海事执法人员联合港口企业对船舶证书、船员资质、救生消防设备、货物绑扎及防水防潮措施展开全面检查,指导船方完善全环节安全保障。特别是在货物固定环节,海事部门强化现场督导,确保航行稳定性,避免货损风险。
宜宾海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智慧监管模式,深化跨区域协作,为光伏产品、锂电池等“新三样”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海事服务,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与新能源产业布局。(程于洲 宜宾融媒记者 秦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