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易云先发了这篇笔记,想了想,在贴吧注册一个号,用这篇文章打个招呼吧()
从2016年,在中国新歌声的舞台上初识导师汪峰,听刘文天翻唱的《晚安北京》《地心》 听帕尔哈提与汪峰合唱《有些事我们永远无法左右》 听蒋敦豪翻唱《河流》《窗台》,那时就已对汪峰产生了深深的迷恋。从一开始,用母亲的手机,由于对专辑没有概念,一直听着汪峰的“热门五十曲”。初中时,有了自己的手机,用QQ音乐反复听汪峰的免费歌曲,某个月因汪峰而给QQ音乐充了包月会员,被家长发现而争执。后来,用网易云一直到现在,听汪峰也直到现在。
不知从何时起,把网名改成《地心》里的半句歌词,把个性签名换成《回忆之前,忘记之后》的歌词。将近有十年,我未曾听过像汪峰一样 对音乐充满爱与关怀的音乐人,未曾从他人的歌中听到同汪峰一样的人文关怀,未曾看到比拟汪峰的现实主义作品。鲍家街到人海,也是我的童年到现在,汪峰给予了我太多动力。如今,我即将告别青春,未来,汪峰也将告别我们。纵然如此,汪峰的信仰也会永远在空中飘扬,峰声也会永存在我心中。
用《再见青春》,说声“再见青春”

从2016年,在中国新歌声的舞台上初识导师汪峰,听刘文天翻唱的《晚安北京》《地心》 听帕尔哈提与汪峰合唱《有些事我们永远无法左右》 听蒋敦豪翻唱《河流》《窗台》,那时就已对汪峰产生了深深的迷恋。从一开始,用母亲的手机,由于对专辑没有概念,一直听着汪峰的“热门五十曲”。初中时,有了自己的手机,用QQ音乐反复听汪峰的免费歌曲,某个月因汪峰而给QQ音乐充了包月会员,被家长发现而争执。后来,用网易云一直到现在,听汪峰也直到现在。
不知从何时起,把网名改成《地心》里的半句歌词,把个性签名换成《回忆之前,忘记之后》的歌词。将近有十年,我未曾听过像汪峰一样 对音乐充满爱与关怀的音乐人,未曾从他人的歌中听到同汪峰一样的人文关怀,未曾看到比拟汪峰的现实主义作品。鲍家街到人海,也是我的童年到现在,汪峰给予了我太多动力。如今,我即将告别青春,未来,汪峰也将告别我们。纵然如此,汪峰的信仰也会永远在空中飘扬,峰声也会永存在我心中。
用《再见青春》,说声“再见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