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纸书吧 关注:87,710贴子:1,055,158

回复:我发现很多不读书的人,总觉得读了书,一个人的素质就会变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要把读书当成很特别的事,它就是一个爱好,和玩游戏打麻将一样,不要想着它能改变什么,这样你就释然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5-04-15 10:55
回复
    我读书让我坚信因果,所以现在别人的事不管,不沾恶因,不结恶果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5-04-17 00:37
    回复
      难得见到一个跟我这几年的心路历程有关联的贴吧话题,在这里简单聊一聊我对读书的看法。
      三个核心观点:
      第一.读书最终的目的是致用,不带目的的读书就是浪费时间
      第二.任何好的养分要配上好的品种,所谓好马配好鞍:你不是读书的料,你读起来有困难;你不是做事的料,学会了也没用
      第三.读好书,读好书的速度,决定了你这个人一生的成就
      下面围绕三点讲解一下原因
      第一,我很喜欢的一个电影导演北野武,完全是半路出家的牛逼导演,甚至受到黑泽明的赏识,但是当他功成名就之后却说:“我从没系统学习过电影,没有看过一本电影相关的书籍。”而这是反直觉的,这说明学习一门新的能力,并不严格要求人像中国人固定思维一样,一定要寒窗苦读,一定要深刻自省,而是在实践中学,凭“直觉”去学,而在这个过程中是没有读书的参与的,靠的是纯粹的目的导向。因此,把目的导向用于读书本身,也只会事半功倍,效果拔群。
      第二,任何人要能够在年轻时判断出自己究竟是不是做某一件事的材料是很难的,我举王小波的例子,他说自己三十几岁才开始专心写文,结果五十几岁就去世了,所以他的才华完全没有得到展现,他尚且是王小波,不是我们一介凡夫俗子。因此,普通人不能及早发现自己天赋所在,大概率终生一事无成。
      第三,李敖在《要把金针度于人》中讲过这么一个观点:“我看书从来是跳着读,越是好书越是如此,因此能做到一目十行。”而世上绝大多数书都被他归到臭鸡蛋那一箩筐里。李敖大概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看书最多的人,同时亦是知识分子中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强的少数人之一,结合上面我说的第二点,第三点便是呼之欲出的了。
      上面写的是给胸怀大志,有点梦想要实现的人看的。如果只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在闹市里出家,那可以混混日子,读读闲书,毕竟一辈子过去的也挺快。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5-04-17 09: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