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以前奥运团体赛制的不合理:
1.双打在团体赛作为第一场是非常重要的一分,但是舆论地位很低,而且奥运会当时取消了男双女双,所以双打成了吃力不讨好的角色。这次改革之后,双打的地位重新提高了,混双的地位也提高了,单打更不用多说本来就是皇冠明珠,这样三个项目地位都很高,不存在鸡肋和边角料。
2.在单打上,奥运/世界杯团体赛的三单比二单先出场,二单在国乒这样统治力强的队伍里甚至根本没有出场单打的机会,因为奥运会场场都是3-0。而且二单的角色似乎就是为了冲击对方一单而去的,毕竟没有“二单对二单”的对局。就比如2019女团世界杯期间,陈梦直到半决赛还作为一单战胜了郑怡静;但由于丁宁半决赛受伤,对日本的决赛只能改派陈梦去和刘诗雯配双打,陈梦因此失去了一单位置,作为二单去拼对方一单伊藤,因为陈梦打伊藤有优势。但结果是作为二单在决赛上不了单打,毕竟前面3-0就结束了。
3.以前团体世界杯的关注度很低。比如我看球的时候都没注意邱贻可参加过世界杯,2011我都没注意张继科因伤没参加男团世界杯,这些都是后来才知道的。2013世界杯常晨晨成为世界冠军,武杨在决赛能出任单打击败石川佳纯,2015世界杯,马龙参加了但是基本没怎么出场,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大赛是不敢想的。
1.双打在团体赛作为第一场是非常重要的一分,但是舆论地位很低,而且奥运会当时取消了男双女双,所以双打成了吃力不讨好的角色。这次改革之后,双打的地位重新提高了,混双的地位也提高了,单打更不用多说本来就是皇冠明珠,这样三个项目地位都很高,不存在鸡肋和边角料。
2.在单打上,奥运/世界杯团体赛的三单比二单先出场,二单在国乒这样统治力强的队伍里甚至根本没有出场单打的机会,因为奥运会场场都是3-0。而且二单的角色似乎就是为了冲击对方一单而去的,毕竟没有“二单对二单”的对局。就比如2019女团世界杯期间,陈梦直到半决赛还作为一单战胜了郑怡静;但由于丁宁半决赛受伤,对日本的决赛只能改派陈梦去和刘诗雯配双打,陈梦因此失去了一单位置,作为二单去拼对方一单伊藤,因为陈梦打伊藤有优势。但结果是作为二单在决赛上不了单打,毕竟前面3-0就结束了。
3.以前团体世界杯的关注度很低。比如我看球的时候都没注意邱贻可参加过世界杯,2011我都没注意张继科因伤没参加男团世界杯,这些都是后来才知道的。2013世界杯常晨晨成为世界冠军,武杨在决赛能出任单打击败石川佳纯,2015世界杯,马龙参加了但是基本没怎么出场,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大赛是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