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是要讲技巧的,并不是拿着一部单反就一定能拍出好照片,也不是说拿着一部高价手机就能拍出好照片。
拍照最基本的要素有:顺光/侧光,构图,对焦,双手横屏握着手机,轻按快门,保持手势一秒。
1. 顺光是说要顺着光线拍照,就是光源在拍摄者后方),这样被拍摄物体就会清晰,如果可以选择,侧光会更好。
逆光就是向着光源拍照,这是首先要避免的。 看看下图就是逆光拍照。

灯泡在前面,拍摄者向着光源方向拍照,结果拍得订书机一片黑暗,有什么好看的? 这种拍照就是典型的没有技术。一般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逆光拍照或是暗光拍照。尽量选择光线好的环境。

这是侧光来拍(灯泡在手机右后方),就好看多了,清晰体现了订书机的细节。 顺光和侧光,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选择光线环境是很主要的,如果天气不好,就换个好天气才去拍,如果室内光线暗,可以考虑多开一些灯。
2. 构图就是把被拍摄物体放在照片里哪个位置,以及拍照角度的选择。
a.被拍摄物在相片中的位置。
下图是网上找来的。 人放在画面中央(被拍摄物放在中央),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构图方式。一般这样拍照都不会错。

如果把人放在别的位置,看看:
、

把人放在偏左或偏右,都会显得另一边空荡荡,不协调。

把人放在底下,这就很奇怪了,像是丧尸从地下爬出来。要是想拍搞怪的照片,可以这么拍,如果是一般拍照,就不推荐。
b.关于角度:
如果要拍一个物体,要想好从哪个面(前后左右上下,侧面),哪个角度(高一些,低一些),才能很好的展示被拍摄物体的“美”。 如果时间充足,可以从各个面,各个角度去拍,之后留下好看的照片。 慢慢的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一看到物体时,就大概知道从哪个角度去拍了,就不需要大量拍。
看看下面的订书机,从几个角度去拍:

从后面拍,看不到订书机的主要结构。

从正面来拍,只拍到2个大门牙,毫无美感。

从订书机的上方来拍,也没有美感,体现不了什么。

从侧面一点,高一点来拍,有立体感,这样就好看多了,很多细节都可以体现。 可以去看看那些网络购物平台的拍照,看看别人是怎么构图的。
还有一点,就是拍照距离。靠近去拍,物体就会很大,远离去拍,物体就会小。选择什么样的距离,要看你想如何去展示物体(是要展示细节,还是展示物体与周围环境)。如果刚学拍照,不知道如何选择,就多拍几张,靠近去拍,一般距离去拍,离远一点去拍,反正拍又不要钱,回到家后慢慢挑,把好的照片留下。
还有一点,物体的背景最好简单一些,不要太复杂。
3. 对焦。
这是区别外行与内行的区别。 外行是拿着手机直接按拍门,内行是先对焦,后拍照。
当人的两个眼睛都看着一个物体时,物体就清晰,其他物体就会模糊。拍照的对焦是模拟人眼看物体。在画面上对着被拍摄物体点一下,出现绿色的框子,那就是对焦好了,被拍摄物体就会清晰。
下图就是对焦框。

看看下面不同的对焦结果:

对着屏幕点一下订书机,出现绿色对焦框,就是把订书机对焦好了。
这样拍出来的照片,订书机是清晰的。 而书钉的盒子就是模糊的(术语叫“虚化”)。

对着屏幕点一下书钉盒子,出现绿色框,就是把盒子对焦好了。

这样拍出来的照片,盒子是清晰的,而订书机是模糊的。

这就是手机拍照里的“对焦”, 是很关键的一环。甚至可以没有构图,但不能没有对焦,拍出全模糊的照片,没有任何意义(特殊照片除外)。
当一个画面出现太多物体时,如果让手机自动去对焦,可能就会出错,把你想要拍的物体拍模糊,而你可能就会以为是“手机拍照不行”。 最好是自己去对焦,想把哪个物体展现出来,要先把那个物体对焦好,才来拍照。
如果物体有很多细节,可以选择对着某一个细节去对焦,比如对着订书机的卡通图去对焦,或是对着订书机底座去对焦,你想要在照片里体现什么,就对着要体现的物体\细节来对焦。
如果不构图,不对焦,拍出来一张东倒西歪,模糊的照片,别人看了后不知道你要体现什么,那这就是一张没有技术的,失败的照片。
【拍摄者要想好自己要展现什么内容,要引导观众去进入拍摄者的思维、感受。 】
补充:如果是拍大场景、远景,就不太需要考虑对焦哪个物体,因为对着哪里对焦都是一样。
4.双手横屏握着手机,轻按快门,保持手势一秒
a.单手拍照是不推荐的,因为单手拿手机,手会不稳,手机会晃动,拍出来的照片就不会好。

尽量选择横屏,双手用一般力度握着手机,这样才会稳。如下图:

如果是拍摄一些特别的照片,比如站着的人,或是很高的树,很直的路,为了构图,才需要竖屏,但竖屏也应该尽量双手拿着手机。
单手竖屏拍照的,基本都是拍照外行。
b. 按快门时,用右手拇指轻轻点一下,避免晃动手机。
c.保持手势一秒,是说按下快门后,不要立即移开手机,要保持拍照姿势一秒,让手机有足够的时间去收集画面和处理照片。
可以试一试按下快门立即移开手机,看是不是拍出一堆的残影。
这些就是一般的拍摄技巧,学会这些,基本就能拍出可以的照片。慢慢积累多了(从不同的面、角度去拍),就会熟练,之后慢慢形成自己的拍照风格,那么就不再是拍照菜鸟了,而不会动不动就喊“这手机拍照不行”。
还有,拍照礼仪:
如果是去景点拍照,尽量快速拍照,因为还有其他游客在等。不要几个人在那里拍5分钟。 想一想如果是别人在那里拍5分钟,你能不能等?
还有,别人拍照时,不要从镜头前面经过。 如果你拍照时,别人闯进画面,你也会不高兴的。
拍照最基本的要素有:顺光/侧光,构图,对焦,双手横屏握着手机,轻按快门,保持手势一秒。
1. 顺光是说要顺着光线拍照,就是光源在拍摄者后方),这样被拍摄物体就会清晰,如果可以选择,侧光会更好。
逆光就是向着光源拍照,这是首先要避免的。 看看下图就是逆光拍照。

灯泡在前面,拍摄者向着光源方向拍照,结果拍得订书机一片黑暗,有什么好看的? 这种拍照就是典型的没有技术。一般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逆光拍照或是暗光拍照。尽量选择光线好的环境。

这是侧光来拍(灯泡在手机右后方),就好看多了,清晰体现了订书机的细节。 顺光和侧光,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选择光线环境是很主要的,如果天气不好,就换个好天气才去拍,如果室内光线暗,可以考虑多开一些灯。
2. 构图就是把被拍摄物体放在照片里哪个位置,以及拍照角度的选择。
a.被拍摄物在相片中的位置。
下图是网上找来的。 人放在画面中央(被拍摄物放在中央),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构图方式。一般这样拍照都不会错。

如果把人放在别的位置,看看:


把人放在偏左或偏右,都会显得另一边空荡荡,不协调。

把人放在底下,这就很奇怪了,像是丧尸从地下爬出来。要是想拍搞怪的照片,可以这么拍,如果是一般拍照,就不推荐。
b.关于角度:
如果要拍一个物体,要想好从哪个面(前后左右上下,侧面),哪个角度(高一些,低一些),才能很好的展示被拍摄物体的“美”。 如果时间充足,可以从各个面,各个角度去拍,之后留下好看的照片。 慢慢的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一看到物体时,就大概知道从哪个角度去拍了,就不需要大量拍。
看看下面的订书机,从几个角度去拍:

从后面拍,看不到订书机的主要结构。

从正面来拍,只拍到2个大门牙,毫无美感。

从订书机的上方来拍,也没有美感,体现不了什么。

从侧面一点,高一点来拍,有立体感,这样就好看多了,很多细节都可以体现。 可以去看看那些网络购物平台的拍照,看看别人是怎么构图的。
还有一点,就是拍照距离。靠近去拍,物体就会很大,远离去拍,物体就会小。选择什么样的距离,要看你想如何去展示物体(是要展示细节,还是展示物体与周围环境)。如果刚学拍照,不知道如何选择,就多拍几张,靠近去拍,一般距离去拍,离远一点去拍,反正拍又不要钱,回到家后慢慢挑,把好的照片留下。
还有一点,物体的背景最好简单一些,不要太复杂。
3. 对焦。
这是区别外行与内行的区别。 外行是拿着手机直接按拍门,内行是先对焦,后拍照。
当人的两个眼睛都看着一个物体时,物体就清晰,其他物体就会模糊。拍照的对焦是模拟人眼看物体。在画面上对着被拍摄物体点一下,出现绿色的框子,那就是对焦好了,被拍摄物体就会清晰。
下图就是对焦框。

看看下面不同的对焦结果:

对着屏幕点一下订书机,出现绿色对焦框,就是把订书机对焦好了。
这样拍出来的照片,订书机是清晰的。 而书钉的盒子就是模糊的(术语叫“虚化”)。

对着屏幕点一下书钉盒子,出现绿色框,就是把盒子对焦好了。

这样拍出来的照片,盒子是清晰的,而订书机是模糊的。

这就是手机拍照里的“对焦”, 是很关键的一环。甚至可以没有构图,但不能没有对焦,拍出全模糊的照片,没有任何意义(特殊照片除外)。
当一个画面出现太多物体时,如果让手机自动去对焦,可能就会出错,把你想要拍的物体拍模糊,而你可能就会以为是“手机拍照不行”。 最好是自己去对焦,想把哪个物体展现出来,要先把那个物体对焦好,才来拍照。
如果物体有很多细节,可以选择对着某一个细节去对焦,比如对着订书机的卡通图去对焦,或是对着订书机底座去对焦,你想要在照片里体现什么,就对着要体现的物体\细节来对焦。
如果不构图,不对焦,拍出来一张东倒西歪,模糊的照片,别人看了后不知道你要体现什么,那这就是一张没有技术的,失败的照片。
【拍摄者要想好自己要展现什么内容,要引导观众去进入拍摄者的思维、感受。 】
补充:如果是拍大场景、远景,就不太需要考虑对焦哪个物体,因为对着哪里对焦都是一样。
4.双手横屏握着手机,轻按快门,保持手势一秒
a.单手拍照是不推荐的,因为单手拿手机,手会不稳,手机会晃动,拍出来的照片就不会好。

尽量选择横屏,双手用一般力度握着手机,这样才会稳。如下图:

如果是拍摄一些特别的照片,比如站着的人,或是很高的树,很直的路,为了构图,才需要竖屏,但竖屏也应该尽量双手拿着手机。
单手竖屏拍照的,基本都是拍照外行。
b. 按快门时,用右手拇指轻轻点一下,避免晃动手机。
c.保持手势一秒,是说按下快门后,不要立即移开手机,要保持拍照姿势一秒,让手机有足够的时间去收集画面和处理照片。
可以试一试按下快门立即移开手机,看是不是拍出一堆的残影。
这些就是一般的拍摄技巧,学会这些,基本就能拍出可以的照片。慢慢积累多了(从不同的面、角度去拍),就会熟练,之后慢慢形成自己的拍照风格,那么就不再是拍照菜鸟了,而不会动不动就喊“这手机拍照不行”。
还有,拍照礼仪:
如果是去景点拍照,尽量快速拍照,因为还有其他游客在等。不要几个人在那里拍5分钟。 想一想如果是别人在那里拍5分钟,你能不能等?
还有,别人拍照时,不要从镜头前面经过。 如果你拍照时,别人闯进画面,你也会不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