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吧 关注:60,090贴子:215,577
  • 0回复贴,共1

鸿雁计划 | 跨越山与海的“纸短情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师,青岛的哥哥姐姐收到我的信了吗?”
“姐姐会喜欢我画的库洛米吗?”
“姐姐这次会告诉我,她们学校食堂的饭好不好吃吗?“
云南省麻栗坡县铜厂小学四年级的教室里,孩子们一周之内第四次眼里闪着光问我问题。他们对远方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望,都在那亮晶晶的眼神里。
去年秋天开始,一场名为 “鸿雁计划” 的活动,悄然架起了一座连接西南边陲与滨海城市的无形桥梁。麻栗坡县铜厂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笔迹、真诚的小礼物,开启了与青岛黄海学院影视学院“小黄锋”志愿者协会的大学生志愿者们跨越千里的 “对话”。
“我把最好的宝贝寄给远方的你”
孩子们对第一次通信的重视程度超乎想象。有的孩子拆出来自己喜爱的小马宝莉小卡、亲手折的千纸鹤、珍藏的卡通发夹附在信封里……他们想把自己拥有的最好的东西送给从未谋面只通过信笺来相识的哥哥姐姐们,期待着远方的哥哥姐姐感受到自己对通信的重视。
信寄出不久,我们就收到了回信。在晚自习的写信环节,孩子们兴奋极了,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哥哥姐姐们的来信。

—— 孩子们看着哥哥姐姐寄来的照片 ——
“ 我看看你的哥哥给你写了什么?”
“哇,你的姐姐还给你寄来了照片,她吃的东西看起来好好吃。”
“我的姐姐表扬我字写得好看啦。”
哥哥姐姐们不仅写了长长的回信,一同寄来的还有他们在海边捡的贝壳、校园的明信片和手绘的青岛地图......

—— 孩子收到姐姐寄来的卡通耳夹爱不释手一直戴着 ——
一位大姐姐特意拍了学校食堂饭菜的照片附在信里:“等你们来青岛,我请你们吃海鲜!”
更有细心的大哥哥发现孩子信里提到“喜欢恐龙”,回信时还夹了一叠关于恐龙的知识卡片送给孩子们。

—— 孩子们给哥哥姐姐们回信 ——
看完来信,孩子们聚在一起分享着来信的内容并写着回信。遇到不会写的字孩子们就用拼音代替,不会用文字表达的,孩子们就用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人画了自己的梦想,还有人用蜡笔涂出“想象中的大海”。
山区的孩子们大多未踏出过大山,山外的世界于他们而言,满是神秘与新奇。一个四年级的小女孩,在信中一笔一划、无比认真地向哥哥姐姐发问:“海边真的有贝壳吗?你们上课时,能听到海浪拍打的声音吗?” 字里行间,满是对大海的好奇与向往。那质朴的疑问,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映照出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之心 。
“哥哥姐姐,你们长什么样子呀?”
许多孩子在信里好奇地问:青岛的哥哥姐姐是什么样子呀?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小心愿,哥哥姐姐们不仅写了回信,还附上了自己的生活照。
孩子们收到照片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开心、快乐,热闹非常。

—— 孩子们收到回信 ——
照片里,有站在大学图书馆前青春洋溢、满面笑容的哥哥,有在波光粼粼的大海边比“耶”的活泼开朗的姐姐,还有相约在校园一角拍摄集体合照的哥哥姐姐。
“这个姐姐好漂亮!像电视里的明星!”
“哥哥戴眼镜,和我爸爸一样(都戴着眼镜)!”
孩子们捧着照片叽叽喳喳,互相传看,有的孩子还把照片夹在课本里,说“这样可以时常看到”。看到哥哥姐姐的真容,孩子们对远方的大朋友又多了很多思念。
为什么坚持“手写书信”?
在这个微信秒回、通讯工具十分发达的时代,我们依然相信“见字如面”的力量。
对山区学校的孩子而言,一封手写信是“被看见”的仪式感。
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汉字拼音互相夹杂的话语、反复精心修改内容又反复粘贴的封口、信封上的可爱小涂鸦,都是看到彼此的证明。

—— 孩子们聚在一起写信 ——
寒假期间,无法寄信,双方干脆“云见面”——通过视频互相拜年。孩子们送上了“哥哥姐姐发大财”“哥哥姐姐健康平安”这样最纯朴的祝福,哥哥姐姐们也送回来了很多祝福视频。当播放到某个孩子正在通信的姐姐时,收到祝福的孩子开心地红着脸,其他同学也开心着说:“哇!你的姐姐真好!”

—— 看哥哥姐姐的祝福视频 ——
一封封信件,一段段祝福视频,像一只只小小的鸿雁,载着山里的童真与海边的温柔,在云贵高原与黄海之滨之间振翅飞翔。
如今,孩子们开始期待即将到来的“收信日、寄信日”。山与海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下一封信里,究竟又会藏着怎样意想不到的惊喜呢?是远方哥哥姐姐分享的一场奇妙冒险,还是孩子们用稚嫩笔触描绘的新梦想?这场跨越山海的交流,正等待着下一次的精彩续写,令人满心期待。
* 感谢共建单位“保合风险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对乡村教育的支持!

张溪芷,2024级支教志愿者,辽宁籍,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艺术教育专业,现任教于云南省麻栗坡县铜厂小学,负责四年级语文、英语、美术、音乐等教学工作。


IP属地:四川1楼2025-04-10 16: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