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半岛、胶东半岛民居可以共同组成一个新的民居区划范畴——胶辽民系区。身份认同
以大连和丹东地区为代表的汉族民居形式与胶东十分相似,而与沈阳、长春和哈尔滨等地的形式却有较大差别。辽东半岛居民可以归属于一个有别于东北民系的汉族民系——胶辽民系。中国语言地图集》( 第 2 版) ( 2012) 中,胶辽官话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山东境内的胶辽官话属于登连片和青莱片,而辽宁境内的胶辽官话划归登连片和盖桓片。2
文化形式
在胶东地区和辽东半岛的民间流传着“金复海盖、辽阳在外”的谚语4
,即是说金、复、海、盖四府保留有具有海洋意识的优秀传统,其有限的农业种植空间与外向型渔业经济所产生的生活、生产方式与胶东半岛几乎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饮食
鲁菜系。1
胶东菜,起源于福山,以海味菜品为主,偏重清淡,讲究保持原味。3
风俗
过年风俗上两地居民都喜欢贴以红、绿、红、黄、蓝依次排列的“五色彩”,以预示来年的平平安安。学术界,将“民系”的概念用于汉族时,基本上只运用于广东、福建等省内各族群语言、文化、风俗等差异较大的地区。6
严格意义上来说,学界也并没有对全国范围的民系有明确的划分。“民系”概念的提出者罗香林,也只是在《客家研究导论》一书中,对汉族民系做了简单划分。
罗香林认为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汉族逐渐分化成北系汉人和南系汉人。其中的南系汉人,经唐末五代的迁移分居后,又分化为若干不同的民系。其中最显著的有五个,“一为越海系,即今日江浙系;二为湘赣系;三为南汉系,即今日两广本地系;四为闽海系,即今闽粤福老系;五为闽赣系,即今闽赣粤客家系。”5
并未提到胶辽民系。
以大连和丹东地区为代表的汉族民居形式与胶东十分相似,而与沈阳、长春和哈尔滨等地的形式却有较大差别。辽东半岛居民可以归属于一个有别于东北民系的汉族民系——胶辽民系。中国语言地图集》( 第 2 版) ( 2012) 中,胶辽官话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山东境内的胶辽官话属于登连片和青莱片,而辽宁境内的胶辽官话划归登连片和盖桓片。2
文化形式
在胶东地区和辽东半岛的民间流传着“金复海盖、辽阳在外”的谚语4
,即是说金、复、海、盖四府保留有具有海洋意识的优秀传统,其有限的农业种植空间与外向型渔业经济所产生的生活、生产方式与胶东半岛几乎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饮食
鲁菜系。1
胶东菜,起源于福山,以海味菜品为主,偏重清淡,讲究保持原味。3
风俗
过年风俗上两地居民都喜欢贴以红、绿、红、黄、蓝依次排列的“五色彩”,以预示来年的平平安安。学术界,将“民系”的概念用于汉族时,基本上只运用于广东、福建等省内各族群语言、文化、风俗等差异较大的地区。6
严格意义上来说,学界也并没有对全国范围的民系有明确的划分。“民系”概念的提出者罗香林,也只是在《客家研究导论》一书中,对汉族民系做了简单划分。
罗香林认为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汉族逐渐分化成北系汉人和南系汉人。其中的南系汉人,经唐末五代的迁移分居后,又分化为若干不同的民系。其中最显著的有五个,“一为越海系,即今日江浙系;二为湘赣系;三为南汉系,即今日两广本地系;四为闽海系,即今闽粤福老系;五为闽赣系,即今闽赣粤客家系。”5
并未提到胶辽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