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吧 关注:69,045贴子:476,537
  • 0回复贴,共1

零能耗水泵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零能耗水泵项目施甸自然能提水
在施甸县由旺镇大秧田村,曾经“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的用水困境长期制约着当地发展。如今,沪滇协作的自然能提水工程宛如一场“及时雨”,以创新之姿引入“甘泉”,巧妙地将山谷河水提升至山顶,一举解决了当地群众生产用水的难题,为乡村产业振兴铺就了水润之路。
大秧田村党总支书记王元君说:“大秧田村地处山区,水资源丰富,但村民生活生产区在半山腰,水源却在山脚,用水十分不便。大量耕地缺水,种植成本较高,每年大秧田村每亩土地需水量约为400立方米至600立方米,除去降雨外,普遍存在约40立方米的用水缺口,每立方米成本约为1.5元,灌溉费用约为60元每亩。经济作物、果林种植发展慢,严重阻碍当地经济发展。”
2024年初,沪滇协作项目投入资金830万元,建设大秧田村自然能提水工程。项目包括取水坝、沉沙池、引水动力管道、自然能提水泵站及自然能提水设备、提水管道、配水管道以及蓄水池等工程。设计扬程640米,设计提水量1000立方米每天,新建水池5个、加固水池2个,总容积3300立方米。架设管道20公里(其中:引水动力管道铺设螺旋焊管2公里、提水管道6.5公里、配水管道11.5公里)。

△由旺镇自然能提水设备房
2024年底,自然能提水工程竣工通水。项目建成后,为大秧田村产业发展安装了强劲的“水动力引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自然能提水项目的实施,每年为全村节约用水成本约18万元,有效降低了用水成本。项目的实施为大秧田村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群众种植业发展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升,2025年,大秧田村芒果、玉米、生切烟、蔬菜、七彩花生等农作物面积不同程度扩大种植规模,每亩产值有望增加500元以上。项目实施后,资产确权移交大秧田村进行管理、维护和运营,并按28元每亩的标准收取灌溉费用,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8万余元,村集体将按总收益的30%用于资助无劳力的脱贫户、监测户。

△淼汇科技自然能提水设备
项目日提水量达1000立方米,直接受益土地3000亩,辐射区域2000余亩,有效解决了山区自然引水灌溉难题,促使缺水灌溉的土地得到有效利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优先聘用本地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提供了40多个临时就业岗位。同时,项目还将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每年可带动1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实现就业增收200万元以上。自然能提水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体现了沪滇协作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作用,也为全县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从靠天种地走向科技兴农。
项目实施后,大秧田村将合理利用林地空间、森林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不断壮大特色林下经济,逐步实现林地增绿、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目标,构筑一道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屏障。自然能提水原理是通过将水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无需接入额外电力,每年可节约电力2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吨。提水设备无需专人看护,可通过手机实现远程监控与智能管理,村“两委”作为运营方无需负担电力、维修等运营成本,每年可节约经济成本约5万元。


IP属地:河南1楼2025-04-09 11: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