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师箴言】佛家讲修定,定在哪里?定在专一;道家讲的是静,静在哪里?静在专一。“一”在哪里?一在零那里,那个零就是“一”;零又是空的,清净无为,那才是“一”,你有个“一”可守的话,那就是“二”。
学佛的人,首先遇到的一个困难,就是觉得思想、妄念不能断。其次觉得自己没有办法真正入定。因此用各种方法,参话头啦、观心啦、守窍啦、调气啦,守得紧紧的,想把妄念澄清下去,一般人都是在这个境界上转。不管怎么转,有一点,只要肯休息,当然气色会好一点,身体也健康起来,然后就认为自己有道。其实错了,这与道不相干,这只是休息状态。生病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能休息,病一定会好的。睡眠、打坐都是不花钱的维他命,这没什么稀奇,与道不可混为一谈。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学佛学了很久,打坐也很用功,但始终无法入定,原因之一就是对定没有认识。大家以为什么都不知道叫定,觉得自己还清醒,就不是定,什么叫定?有些人学佛学久了,会答复: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叫定。那是讲道理,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到底是什么样子?讲讲看!若说没有样子,那你正昏沉;若说有样子,那你正散乱。若你觉得自己坐这儿,像蓝天一样的清明,那是幻想境界。要真做到没有身心的存在,而与天空一样清,无量无边,既不散乱,又不昏沉,若能如此,则可以叫做真如,差不多相像了。一般人总以为稍微入定,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当你疲劳时打坐,而成真正不知道,那个是睡眠,是在昏沉,并不是入定。但是要注意真昏沉、真睡眠也是定,是昏沉定。真的,这不是说笑,为什么?你真知道它是昏沉,这个就是定,那就不叫做昏沉;你不知道这是昏沉,所以它就是昏沉,这里头大有差别。在疲劳时入昏沉定并没有错,何以说呢?佛说百千三昧,有很多定的境界,这个是不是定的境界,问题在于你知不知道。不过这叫做世间定,世间定就是休息,普通的休息状况不能不算。差不多一般人打坐,都是在这种休息状况,真正的定没有。大家打坐都在那里玩知觉状态,不然就是玩感觉状态,自己在玩弄这两样东西,以为是道。其实都不是,因为这两样东西随时会变走的,是道就不变了。随着环境、时间、昼夜、体能、情绪、营养种种的不同,而非变不可,这不是道,是一种境界。境界不是道,是妄念的一种型态。——《如何修证佛法》

学佛的人,首先遇到的一个困难,就是觉得思想、妄念不能断。其次觉得自己没有办法真正入定。因此用各种方法,参话头啦、观心啦、守窍啦、调气啦,守得紧紧的,想把妄念澄清下去,一般人都是在这个境界上转。不管怎么转,有一点,只要肯休息,当然气色会好一点,身体也健康起来,然后就认为自己有道。其实错了,这与道不相干,这只是休息状态。生病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能休息,病一定会好的。睡眠、打坐都是不花钱的维他命,这没什么稀奇,与道不可混为一谈。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学佛学了很久,打坐也很用功,但始终无法入定,原因之一就是对定没有认识。大家以为什么都不知道叫定,觉得自己还清醒,就不是定,什么叫定?有些人学佛学久了,会答复: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叫定。那是讲道理,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到底是什么样子?讲讲看!若说没有样子,那你正昏沉;若说有样子,那你正散乱。若你觉得自己坐这儿,像蓝天一样的清明,那是幻想境界。要真做到没有身心的存在,而与天空一样清,无量无边,既不散乱,又不昏沉,若能如此,则可以叫做真如,差不多相像了。一般人总以为稍微入定,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当你疲劳时打坐,而成真正不知道,那个是睡眠,是在昏沉,并不是入定。但是要注意真昏沉、真睡眠也是定,是昏沉定。真的,这不是说笑,为什么?你真知道它是昏沉,这个就是定,那就不叫做昏沉;你不知道这是昏沉,所以它就是昏沉,这里头大有差别。在疲劳时入昏沉定并没有错,何以说呢?佛说百千三昧,有很多定的境界,这个是不是定的境界,问题在于你知不知道。不过这叫做世间定,世间定就是休息,普通的休息状况不能不算。差不多一般人打坐,都是在这种休息状况,真正的定没有。大家打坐都在那里玩知觉状态,不然就是玩感觉状态,自己在玩弄这两样东西,以为是道。其实都不是,因为这两样东西随时会变走的,是道就不变了。随着环境、时间、昼夜、体能、情绪、营养种种的不同,而非变不可,这不是道,是一种境界。境界不是道,是妄念的一种型态。——《如何修证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