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吧 关注:166,762贴子:2,188,301
  • 5回复贴,共1

热泵裂化可行性研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谷神星dlc是去年七月份推出的,距今也有大半年了,地热热泵作为谷神星dlc最有研究价值的东西,被大家整了不少活当时刚出的时候很多人就觉得可以搞炼油,但是至今我也没看到谁发出来一个成型的模块。性价比暂且不论,缺氧界各类玩具模块数不胜数,所以没人做我感觉主要还是难度问题。我自己尝试了一下,确实是困难无比,没有比这更难伺候的东西了
下面展示一下我的开发思路以及遇到的一些难题

最开始的想法肯定是大蒸汽室暴力开发,反复抽油进热泵。

但是热泵太矫情了,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间歇泉,有喷发期和休眠期,但是150kg就超压且无法骗压。热容很难做大。喷发期四百多度的石油一下子就会导致钢设备损坏。并且液体分离和控温都不好做,最好能确保一次通入原油就能达到裂化温度,热泵只喷出石油,避免二者混合的情况
此外大蒸汽室失效的最核心原因在于----简单的混合换热会亏热,如果是七八十度的原油就差的更多了。需要想办法提高进入热泵的原油温度。

于是我做了这种逆流换热的方案,但是问题还是很大。
1.这种结构很怕熔融铅,一旦堵住出油口就完蛋了。这就导致原油温度区间过于狭窄,只有十多度的温度区间,一旦低于250就会出原油,由于热泵是唯一热源,堆积的三百多度原油会直接导致模块失效,难以再次启动。高于267会输出熔融铅,长期堆积模块还是会崩,且爆管问题严重,最终会出酸气。
2.输出和输入不连续,热泵的喷发速度和原油输入速度不对等,这还是热泵不超压的情况。只能要求进入热泵的十二吨原油均温处于253-266区间,如果要求进热泵的每一滴油都处于253-266区间很困难,且热量不允许,以目前的自动化好像只能实现单边的判定,很难对一滴液体进行区间范围内的精确判定
3.换热周期很长,热泵喷发时原油可以加热到三百多度甚至爆管,但是喷发结束后就没有热源了。热泵产热并不像岩浆那样随用随取,需要精准计算一次喷发的产热与消耗,在一个喷发期内实现热量自持,一点点热量的堆积或者损耗都会导致最终崩盘,深刻理解到了蝴蝶效应。显然我无法实现如此精确的热量控制

这个方案目前是可以稳定运行的,也是我很满意的设计。解决了熔融铅的问题后控温区间就宽松多了
不能采用传统的逆流换热,换热做的太好反倒会出事,所以折中了一下用金属砖导出高温区的热量,喷发期原油能预热到三百多度,喷发结束后逐渐降温到二百四五,这样下一次喷发出的熔融铅就会直接冷凝送出。热泵内均温稳定在290~300之间,挂机了二百周期都没问题。

逆流换热之后热量是足够的,不担心会出原油。主要是控热,不能让热量长期积累。这一步交给蒸馏水,喷发期禁止回流确保热泵不会超压,且喷发期的热量是炼油的核心主力,不能排水降温。喷发结束后如果还是过热才会开始排水降温(过滤门设置的时间长了,可以调低一些或者直接去掉,相应的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高一些)
推荐没赤过史的都可以尝试开发一下,还有一些问题我没提到,比如启动和维修,这才是最红温的一集
最后虽然这个模块很玩具,但是玩具之间亦有差距。至少是存在理论可行性的,热量足够,就像我之前发的热蒸裂化一样,是可以通过优化方案来实现满速炼油的。而像氢气泉裂化,金火山烧浮土这种我认为才是从理论上都很难实现的究极玩具
应该还有其他思路,欢迎大家讨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07 14:08回复
    这个视图好像给漏了,补一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07 15:33
    回复
      这个东西做原油裂化是绝对的亏的,因为他是固定升温150度,跟液冷机冷却因子的逻辑一样,尽可能往里通高比热容的液体,综合来说水换电就是最赚的。另一种思路就是上次我说的灌少量低比热容的高温液体,剩余部分全部灌水,以此配得一个目标平均温度,用极少热量赚得大量热产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07 15:44
      收起回复
        喷的啥玩意还会伤砖
        做了成就就没碰过这玩意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07 22: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