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寇志
内容介绍:《荡寇志》(亦称《结水浒传》)为清代文人俞万春(俞仲华,号忽来道人)原创,并由其儿子俞龙光作后期校订工作,是一部「反水浒」小说(即以梁山人物为反面人物,并以征讨梁山的官军和地主武装为正面人物的小说)。 为突出此书是七十回本《水浒传》的续书,作者刻意以第七十一回作为此书的首回,写作至第一百四十回,另加「结子」一回,以便与七十回本《水浒传》的七十回另加「楔子」一回相契合。 小说首先讲述梁山泊大聚义后,不但攻州夺府,还派军驻扎州县(包括濮州、嘉祥县、南旺营、兖州等),声势非常浩大。 梁山还设立「招贤堂」,招揽各地强人,数处山寨的头领,包括冷艳山(以邝金龙为首)、清真山(以马元为首)、青云山(以狄雷为首)、盐山(以施威为首)、蛇角岭(以秦会为首)、虎翼山(以赵富为首)、紫盖山(以火万成为首)等,都成为招贤堂头领。 蔡京统率大军征讨梁山,由于其女儿和女婿梁世杰(即梁中书)为梁山俘掳,蔡京被迫退兵,并从此暗中与梁山勾结。 但地方武官云天彪、邓宗弼等联合地主乡勇哈兰生等与梁山及其盟友多次交锋,令梁山损兵折将。 另一方面,陈希真、刘广两家先后被高俅、高封迫害,被迫上猿臂寨落草,并且攻占青云山,与梁山作对。侯蒙提议招安梁山,宋江不愿受招安,杀害侯蒙,其后更攻占曹州,林冲得以手刃仇人高世德(即高衙内)。 高俅统率大军征讨梁山军,为梁山军所困,后得云天彪、陈希真派军相救,曹州亦被官军收复,猿臂寨因此获朝廷招安。 此后梁山虽然一举取得莱芜、新泰、蒙阴三个县城,但很快被陈希真和云天彪夺去蒙阴和清真山。 接着陈希真攻陷兖州,杀死孙立等人,为祝家庄报仇雪恨(陈希真女婿祝永清是祝家庄人)。 陈希真获封赏,到汴京面圣,梁山行刺陈希真失败,还泄漏与蔡京勾结一事,导致蔡京被诛杀。此后梁山军与官军连番激战,梁山军虽然攻占泰安府,但战线过长,首尾难以兼顾。 陈希真先后夺取新泰和濮州; 云天彪先后夺取莱芜、泰安府、嘉祥县、南旺营,梁山羽翼几已尽失,大批头领被杀、被俘。 徐槐亦率军进攻梁山,先后攻陷头关和二关,梁山危在旦夕。 公孙胜用妖术杀害徐槐,梁山军乘机收复二关。 适逢张叔夜剿灭方腊凯旋而归,宋徽宗纳谏翦除高俅等奸臣,并派遣张叔夜统领陈希真、云天彪等征讨梁山。 梁山军不敌,二关、三关、宛子城相继失守,宋江等最终被擒; 盐山、蛇角岭、虎翼山亦一举被荡平。 宋江等被处决,张叔夜等获封赏。 最后小说交代张叔夜等乃三十九名雷将和十八名散仙投胎下凡,以收伏梁山上的一百零八名魔君。

内容介绍:《荡寇志》(亦称《结水浒传》)为清代文人俞万春(俞仲华,号忽来道人)原创,并由其儿子俞龙光作后期校订工作,是一部「反水浒」小说(即以梁山人物为反面人物,并以征讨梁山的官军和地主武装为正面人物的小说)。 为突出此书是七十回本《水浒传》的续书,作者刻意以第七十一回作为此书的首回,写作至第一百四十回,另加「结子」一回,以便与七十回本《水浒传》的七十回另加「楔子」一回相契合。 小说首先讲述梁山泊大聚义后,不但攻州夺府,还派军驻扎州县(包括濮州、嘉祥县、南旺营、兖州等),声势非常浩大。 梁山还设立「招贤堂」,招揽各地强人,数处山寨的头领,包括冷艳山(以邝金龙为首)、清真山(以马元为首)、青云山(以狄雷为首)、盐山(以施威为首)、蛇角岭(以秦会为首)、虎翼山(以赵富为首)、紫盖山(以火万成为首)等,都成为招贤堂头领。 蔡京统率大军征讨梁山,由于其女儿和女婿梁世杰(即梁中书)为梁山俘掳,蔡京被迫退兵,并从此暗中与梁山勾结。 但地方武官云天彪、邓宗弼等联合地主乡勇哈兰生等与梁山及其盟友多次交锋,令梁山损兵折将。 另一方面,陈希真、刘广两家先后被高俅、高封迫害,被迫上猿臂寨落草,并且攻占青云山,与梁山作对。侯蒙提议招安梁山,宋江不愿受招安,杀害侯蒙,其后更攻占曹州,林冲得以手刃仇人高世德(即高衙内)。 高俅统率大军征讨梁山军,为梁山军所困,后得云天彪、陈希真派军相救,曹州亦被官军收复,猿臂寨因此获朝廷招安。 此后梁山虽然一举取得莱芜、新泰、蒙阴三个县城,但很快被陈希真和云天彪夺去蒙阴和清真山。 接着陈希真攻陷兖州,杀死孙立等人,为祝家庄报仇雪恨(陈希真女婿祝永清是祝家庄人)。 陈希真获封赏,到汴京面圣,梁山行刺陈希真失败,还泄漏与蔡京勾结一事,导致蔡京被诛杀。此后梁山军与官军连番激战,梁山军虽然攻占泰安府,但战线过长,首尾难以兼顾。 陈希真先后夺取新泰和濮州; 云天彪先后夺取莱芜、泰安府、嘉祥县、南旺营,梁山羽翼几已尽失,大批头领被杀、被俘。 徐槐亦率军进攻梁山,先后攻陷头关和二关,梁山危在旦夕。 公孙胜用妖术杀害徐槐,梁山军乘机收复二关。 适逢张叔夜剿灭方腊凯旋而归,宋徽宗纳谏翦除高俅等奸臣,并派遣张叔夜统领陈希真、云天彪等征讨梁山。 梁山军不敌,二关、三关、宛子城相继失守,宋江等最终被擒; 盐山、蛇角岭、虎翼山亦一举被荡平。 宋江等被处决,张叔夜等获封赏。 最后小说交代张叔夜等乃三十九名雷将和十八名散仙投胎下凡,以收伏梁山上的一百零八名魔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