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关注:243,831贴子:1,329,330

中游记:2.4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魏微《烟霞里》


IP属地:河南1楼2025-04-06 03:13回复
    魏微《烟霞里》(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42章)
    那个时代就是喝、喝、喝,酒是硬通货。先来看几句顺口溜,回到当年的氛围:“你不喝,我不喝,中国好酒往哪儿搁?你不醉,我不醉,马路牙边谁来睡?”再有:“人生就这几吨酒,谁先喝完谁先走。”


    IP属地:河南2楼2025-04-06 03:16
    回复
      【第34章】
      王浪有一度想再婚,后来打住了,因为女儿不高兴。那天他试探了一下,十四岁的王田田抬眼看他,一脸的泪水。她为她妈抱不平,才走了三年,他就等不及了!爱情呢?以前两人多好,常拍拍打打、说说笑笑。她爸怎么这样?
      隔了些年,王田田又换了想法,觉得她爸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不能老这么单着。王浪前边认真处过一个,姓黄,三十出头,法国留学回来,闪婚,闪离,挺漂亮的一个姑娘。王浪挺上心。有一回两人吃饭,他把女儿叫来见个面,王田田坐不上十分钟就走了。王浪不动声色,知道小黄处不长。


      IP属地:河南3楼2025-04-06 03:22
      回复
        她唤了声“爸爸”,显见有话要说,又不知如何开口。王浪说:“嗯?”王田田嗫嚅道:“那个小黄。对不起。”王浪说:“没事。都过去了。”“你喜欢她吗?”王浪笑了笑。“还可以找回她吗?”王浪说:“那倒不必。好些年不联系了。”
        “你可以结婚了。”王浪说:“好。”“这回得找一个你喜欢的。”王田田笑道:“这回我不管你了。”“要管的!”王浪正色说道,“爸爸最爱的人是你。爸爸不会为任何一个女人,叫我女儿不开心……”


        IP属地:河南4楼2025-04-06 03:23
        回复
          王浪陪女儿一直到她考上中大。他是2018年再婚,女方姓秦,在省工会当会计,四十多,带了个儿子过来。条件不抵小黄;但对于王浪或许刚刚好,过日子而已,还免去生孩子、分家产的烦恼。
          他一家三口住在夏都路,那也是田庄置办的房产,挂在王田田名下。平时王田田住校,周末回家陪爷爷奶奶。偶尔,她爸一家会过来吃饭;或者她爸也会邀祖孙三人去他家吃饭。


          IP属地:河南5楼2025-04-06 03:25
          回复
            孙月华已经退了,2003年她55岁,两年前办了早退,卸任鼓风机厂副厂长;不久她的厂也塌了,卖给了一个无锡人。她过上了吃社保、拿养老金的生活,每月几百元而已。从前几万元都不在她眼里,今天跌到地底,因而叹道:“干了一辈子,落得这个下场!”


            IP属地:河南6楼2025-04-06 03:27
            回复
              2003年,田禾结婚已一年,嫁给了初恋、中学语文老师杨光荣,搬出去另过。她一并于去年考上了公务员,在县民政局当个办事员。如今,田家明一家还是五口人:老两口、田地夫妇并孙子田野。小孩正是最花钱的时候,报个学习班都得好几百;他妈张咏梅还没工作,动辄叫小孩跟爷爷奶奶要钱。
              孙月华气得不行了,跟田庄说:“这算怎么回事?你说我给不给?不给,那是我孙子!给,哪有这么给法?万贯家产都禁不起她这么扒!全扒回娘家去了!倒了八辈子霉,找了这么个儿媳妇!我从心里瞧不起她。”


              IP属地:河南7楼2025-04-06 03:53
              回复
                田庄小时候学骑自行车,路上总撞人,她妈教她一个法子,若是你撞了别人,你推起车就跑;若是别人撞了你,你就拉住他不放。田庄一听就皱眉,什么乱七八糟的!她后来想,她幸亏不随她妈!


                IP属地:河南8楼2025-04-06 03:54
                回复
                  张咏梅说:“动辄说我扒婆家、贴娘家,笑话!你家有什么可扒的?当年我就没看上你家,要不是田地可怜巴巴,我心又软,谁稀罕你家!我现在都后悔嫁过来,受了她一肚子气。当年追我的人多了去,得有一个加强连,哪个不比田地强?”田庄说:“行啊,现在离婚也来得及!”张咏梅这才住了嘴。


                  IP属地:河南9楼2025-04-06 03:56
                  回复
                    田庄沉吟道:“确实是绝配。媳妇宁可受气,因为要啃老;婆婆以为自己有钱,就可以欺负人!挺搭的!”长叹一声,“这个家我真不想回,一点吸引力都没有。”田禾说:“正是。在走下坡路呢,你没感觉?总有什么觉得不对。”


                    IP属地:河南10楼2025-04-06 03:59
                    回复
                      田家从1980年代末就开始做生意,做一阵,歇一阵,不知换了多少行当;这意思是,没一个行当做成的。计有:杂货铺、小饭店、跑大客车、办蚊香厂、卖饲料、种苗圃、开小旅馆、修路桥……直到后来回到李庄盖厂房、做房地产、做外贸加工,以至于借高利贷


                      IP属地:河南11楼2025-04-06 04:00
                      回复
                        早些年,孙月华是两头吃,既要拿死工资,还要挣活钱,想的是钱生钱、利滚利,否则跑不过通胀,叫银行贬成了废纸。她家是有钱,却没人,比如开杂货铺、小饭店、大客车,都是由她出资,交由她的堂兄弟、表兄弟来做,赔得一个底朝天;亲戚也没处好,互相猜忌,有几家彻底掰了。


                        IP属地:河南12楼2025-04-06 04:01
                        回复
                          【第40章】
                          2009年五月里,田庄接到母亲来电,说要去趟台北,外公徐志海不行了,昨晚下楼散步,倒在电梯里。医院来了救护车,车上他就昏迷了,至今未醒,医生说情况不好,须作最坏打算。田庄说:“需要我陪你过去吗?”孙月华说:“不用。我又不是没去过台北。”她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等于是奔丧去的。丧事是由台北的表亲、晚辈代为处理。


                          IP属地:河南13楼2025-04-06 04:19
                          回复
                            这些年来,王浪夫妇不知接待了多少江城、清浦的考察团,都是老乡,还能咋办?只有尽心接待,帮忙联系企业。王浪妹夫辞了公职,在开发区所在的马头镇办了个工艺品厂,专供政府机关、工矿企业的会议礼品,亏大发了,都是记账,一去结款就说财政吃紧。


                            IP属地:河南14楼2025-04-06 04:22
                            回复
                              逢年过节她爹妈最难熬,就怕债主上门,不还钱就赖家里,就骂!于是,她爹妈四处告贷,借这个,还那个,反正全是高利贷。有时也逼孩子出去借,说:“缓过这一节,两三月就能还上。”两三月当然还不上,只好姊弟仨自己还了。
                              有人打电话给田庄,说:“你看,这钱?”田庄估量一下数目,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说:“行,我来还!”她还了钱,就跟几家至亲打电话,说:“千万别再借了,有去无回,他们已经毫无信誉了!真的真的,就是赌徒。”


                              IP属地:河南15楼2025-04-06 04: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