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你踩着二本线考上了585,20岁,大二结束,你开始悔恨自己前两年幼稚的行为,于是发愤图强,暗暗发誓要考武汉大学的研究生。22岁,考研失利,无奈步入社会,却发现找不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没办法,你将简历投向了附近一家条件艰苦的工厂。
28岁,你参加同学的婚礼,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单身多年。
30岁,你偶遇大学同学,陪她一起回585看看。她说喜欢4教旁盛开的花,看到图书馆,就能想起当初和你一起上自习的模样。你笑着回应,看见她就想起军训时,大家被晒得黝黑的模样。或许只是想找个伴,父母听闻风声后,很快为你们操办了酒席。深夜,你和大学舍友在租来的loft里喝酒,你吐露心声:“我不想结婚。”他们劝道:“你都老大不小了,别再磨蹭,抓紧时间!”你摸着自己已些许泛白的头发,暗暗下了决心。
31岁,你和她步入婚姻殿堂,婚礼在一家规模适中的酒店举行,到场的大多是大学同学。为了这场婚礼,你掏出了工作几年的积蓄。婚礼进行到一半,曾经的老班代对着台下亲朋好友喊道:“要不要让他们亲一个!”台下众人纷纷起哄。你看不到身后班代的表情,但想必她也乐在其中。于是,你们简单地亲吻了一下。女孩的嘴唇小巧而干涩,她的头发让你感觉有点瘙痒。你小声说了句:“我爱你。”她愣了一下,回应道:“我也爱你。”你不确定这句话是不是真的对她所说,就像不确定她是不是真心回应你。婚礼结束后,你核算剩下的钱,发现她并未动用你的银行卡,不由得苦笑。
32岁,她怀孕了,无法继续工作。每次你应酬回来,喝得酩酊大醉,她都会泪流满面,抱怨你不懂得爱惜自己。你无言以对。
33岁,孩子出生,从孕检到住院,花了10万。但你觉得一切都值得,生活又有了新的盼头。
37岁,你被裁员,没能躲过中年危机。无奈之下,你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工厂,开始怀疑多年前选择585是不是一个错误。
47岁,孩子上了高中。一天,孩子回家对你说,爸爸,我想去留学。你没有过多犹豫,这些年,你本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各种艰难,但那句“爸爸没钱送你出国”,始终说不出口。你带孩子去吃百果苑的食堂,孩子很懂事,说:“爸爸,没事,要不我也考585吧。”看着如此懂事的孩子,你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50岁,孩子考上了585,和你当年一样。他学的专业你有些看不懂,只知道就业可能不太乐观。你和孩子深夜对坐,准备了半斤白酒、一碟花生米,想和他好好聊聊。你说着曾经自己最讨厌的话:还是要为以后工作着想,转个热门专业,活着比热爱更重要。结果,交流逐渐演变成争吵。你发现自己老了,或许都打不过这个18岁的孩子。你说不过他,只能吼道:“我是你爹!”孩子看着你,知道再争辩也无济于事。这场确立你最后威严的酒局,最终不欢而散。你听得不太真切,孩子回房的路上,似乎嘟囔了一句:“我不想活得像你一样。”怎么就哭了呢?都50岁的人了,一定是酒太辣了,对吧?一定是酒太辣了。
55岁,孩子工作了,似乎开始理解你。可你却转变了态度,对他说:“不要轻易妥协。”56岁,孩子也结婚了,你问他:“喜欢那个姑娘吗?”他愣了愣,说:“喜欢吧。”
60岁,辛苦了一辈子,你想出去走走,回母校看看。身边的这个人,相伴30年,你依然分不清对她究竟是不是喜欢。你们开始规划旅游路线,这么多年过去,你们依旧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争吵。但有时候,你觉得这样的生活也挺好。一切准备就绪,儿子却打来电话:“爸妈,我工作太忙了,能帮我照顾一下孩子吗?”你们退掉机票,又回到了30年前忙碌的生活。
70岁,孩子的孩子长大了,不用天天操心了。你下定决心,一定要回585看看。可手中的拐杖,只能支撑你走到客厅。
75岁,你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身边围满了人。你迷迷糊糊看见医生摇了摇头,周围的人神情肃穆。你明白,自己即将离去。奇怪的是,你没有感到一丝害怕,反而突然问自己:我究竟是什么时候死掉的呢?你想起18岁填报志愿的那一刻。原来,从那时起,你就已经“死掉”了。依照惯例,死前的三秒,大脑会像走马灯一样,回顾这75年的一生。画面一张接着一张闪过,1秒,2秒,两秒过去了,你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两秒内的回忆。第三秒,你突然笑了,原来回到了18岁那年。你看见一个男孩叼着一袋牛奶,背着书包从主教学楼前跑过,男孩朝教一看了看,那里好像有什么东西。你想不起来到底有什么。最后一秒,你努力回忆,突然,浑浊的双眼流下悔恨的泪水:要是当初高考志愿没填585,人生会不会有所不同?身边的人开始号啕大哭,你可能听不清了,最后听到的是嘈杂声,是一群十七八岁的少年大喊着:“明年要转设了!”
28岁,你参加同学的婚礼,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单身多年。
30岁,你偶遇大学同学,陪她一起回585看看。她说喜欢4教旁盛开的花,看到图书馆,就能想起当初和你一起上自习的模样。你笑着回应,看见她就想起军训时,大家被晒得黝黑的模样。或许只是想找个伴,父母听闻风声后,很快为你们操办了酒席。深夜,你和大学舍友在租来的loft里喝酒,你吐露心声:“我不想结婚。”他们劝道:“你都老大不小了,别再磨蹭,抓紧时间!”你摸着自己已些许泛白的头发,暗暗下了决心。
31岁,你和她步入婚姻殿堂,婚礼在一家规模适中的酒店举行,到场的大多是大学同学。为了这场婚礼,你掏出了工作几年的积蓄。婚礼进行到一半,曾经的老班代对着台下亲朋好友喊道:“要不要让他们亲一个!”台下众人纷纷起哄。你看不到身后班代的表情,但想必她也乐在其中。于是,你们简单地亲吻了一下。女孩的嘴唇小巧而干涩,她的头发让你感觉有点瘙痒。你小声说了句:“我爱你。”她愣了一下,回应道:“我也爱你。”你不确定这句话是不是真的对她所说,就像不确定她是不是真心回应你。婚礼结束后,你核算剩下的钱,发现她并未动用你的银行卡,不由得苦笑。
32岁,她怀孕了,无法继续工作。每次你应酬回来,喝得酩酊大醉,她都会泪流满面,抱怨你不懂得爱惜自己。你无言以对。
33岁,孩子出生,从孕检到住院,花了10万。但你觉得一切都值得,生活又有了新的盼头。
37岁,你被裁员,没能躲过中年危机。无奈之下,你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工厂,开始怀疑多年前选择585是不是一个错误。
47岁,孩子上了高中。一天,孩子回家对你说,爸爸,我想去留学。你没有过多犹豫,这些年,你本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各种艰难,但那句“爸爸没钱送你出国”,始终说不出口。你带孩子去吃百果苑的食堂,孩子很懂事,说:“爸爸,没事,要不我也考585吧。”看着如此懂事的孩子,你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50岁,孩子考上了585,和你当年一样。他学的专业你有些看不懂,只知道就业可能不太乐观。你和孩子深夜对坐,准备了半斤白酒、一碟花生米,想和他好好聊聊。你说着曾经自己最讨厌的话:还是要为以后工作着想,转个热门专业,活着比热爱更重要。结果,交流逐渐演变成争吵。你发现自己老了,或许都打不过这个18岁的孩子。你说不过他,只能吼道:“我是你爹!”孩子看着你,知道再争辩也无济于事。这场确立你最后威严的酒局,最终不欢而散。你听得不太真切,孩子回房的路上,似乎嘟囔了一句:“我不想活得像你一样。”怎么就哭了呢?都50岁的人了,一定是酒太辣了,对吧?一定是酒太辣了。
55岁,孩子工作了,似乎开始理解你。可你却转变了态度,对他说:“不要轻易妥协。”56岁,孩子也结婚了,你问他:“喜欢那个姑娘吗?”他愣了愣,说:“喜欢吧。”
60岁,辛苦了一辈子,你想出去走走,回母校看看。身边的这个人,相伴30年,你依然分不清对她究竟是不是喜欢。你们开始规划旅游路线,这么多年过去,你们依旧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争吵。但有时候,你觉得这样的生活也挺好。一切准备就绪,儿子却打来电话:“爸妈,我工作太忙了,能帮我照顾一下孩子吗?”你们退掉机票,又回到了30年前忙碌的生活。
70岁,孩子的孩子长大了,不用天天操心了。你下定决心,一定要回585看看。可手中的拐杖,只能支撑你走到客厅。
75岁,你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身边围满了人。你迷迷糊糊看见医生摇了摇头,周围的人神情肃穆。你明白,自己即将离去。奇怪的是,你没有感到一丝害怕,反而突然问自己:我究竟是什么时候死掉的呢?你想起18岁填报志愿的那一刻。原来,从那时起,你就已经“死掉”了。依照惯例,死前的三秒,大脑会像走马灯一样,回顾这75年的一生。画面一张接着一张闪过,1秒,2秒,两秒过去了,你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两秒内的回忆。第三秒,你突然笑了,原来回到了18岁那年。你看见一个男孩叼着一袋牛奶,背着书包从主教学楼前跑过,男孩朝教一看了看,那里好像有什么东西。你想不起来到底有什么。最后一秒,你努力回忆,突然,浑浊的双眼流下悔恨的泪水:要是当初高考志愿没填585,人生会不会有所不同?身边的人开始号啕大哭,你可能听不清了,最后听到的是嘈杂声,是一群十七八岁的少年大喊着:“明年要转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