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卫吧 关注:50贴子:349
  • 12回复贴,共1

『绝世‖金吾』我国古代武官的选拔——武举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武举是我国封建社会设科考核,选拔将官的一种考试制度。
     武则天执政期间,为了招收军事人材,在科举考试中增设了武科考核,这是我国确立军事官员选拔制度之肇。
     武举由掌管全国武官、兵籍、军械、军令之政的兵部主持。凡是练武之人,都可以参加考试,考试的项目主要是射箭、马枪、气力等项目。在气力项中规定,考生须“负米五斛(古代十斗为一斛)行二十步”。达到这个标准才算合格。武则天通过严格的考试,广选武举人才,使他们成为军队的骨干力量。



1楼2010-12-25 04:39回复
         到清朝时武举制日臻完善,考试分为四个等级进行。(1)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2)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3)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4)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者,再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又叫廷试)分一、二、三甲。一甲选三名,头名是武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中武探花。前三名又称“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以下的都属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
         武举的各级考试,通常是每3年举行一次,考试分三场进行;第一、二场考“射”“御”两种技能,“射”即射箭。“御”即驾车、骑马。统称为“外场”,第三场考武经,即考文,相当于文化考试,称为“内场”。第一场考试合格后方能参加第二场的考试。各场的考试的内容各朝相同,清朝时将骑射整合为考核内容,要求“驰马3趟,发箭9枝,3箭中靶者方为合格”。
         武举考试的最高荣誉是“独占三元”即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夺魁者。整个清朝只有王玉一人获此殊荣。
    


    2楼2010-12-25 04:40
    回复
      2025-05-21 06:54:30
      广告
      羽林军、金吾卫、神策军:谁是大明宫真正的守卫者?


      3楼2010-12-25 05:18
      回复
           在唐代,无论是实行府兵制还是募兵制,最高的军事机构都是十六卫。
             唐代十六卫由隋代的十二卫和十六府演变而来,名称几经变更,稳定的称谓是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
             十六卫中,以左右卫为核心,总领五府、折冲府或彍骑。府兵制时期,左右卫各自直接统辖六十个军府,其余各卫统辖四十至五十个军府。剩余的军府归太子东宫六率府统辖。卫士分隶各卫,有不同的名称。归属十六卫的卫士,名称因袭隋代十二卫旧制,左右卫的称为骁骑,左右骁卫的称为豹骑,左右武卫的称为熊渠,左右威卫的称为羽林,左右领军卫的称为射声,左右金吾卫的称为佽飞。此外,归属东宫的卫士,左右卫率府的称为超乘,左右司御率府的称为旅贲,左右清道率府的称为直荡。
        


        4楼2010-12-25 05:19
        回复
              十六卫各设大将军一人,正三品,将军二人,从三品,以及一些负责具体事务的其他官员。贞元二年(786),唐德宗为了优宠功臣,又在十六卫各设上将军一人,从二品。十六卫长官的遴选,要考虑绝对忠于朝廷。
               贞观十六年(642),唐太宗表彰左卫大将军李大亮,说:"公敦懿其心,诚善事主,每行夜自当丙夜(深更半夜),遣郎将、中郎将行甲乙丁戊等夜,身先于人,真将军也。"(《唐会要》卷71《十二卫》)又说:"至公宿直(值),我便通夜安卧。"(《旧唐书》卷62《李大亮传》)李大亮死后,唐太宗非常悲恸,诏令陪葬于自己的陵墓昭陵旁。
               唐玄宗时期的宦官杨思勖(xù)、高力士,都被授以右监门卫将军的头衔,所以人们见到高力士,称他为高将军。左右监门卫有把守宫城各门、核对出入人员门籍(通行证)的任务,宦官在皇宫供职,因而可以担当这项职务,十六卫中其它职务,不能授予他们。杨思勖多次奉命出征,"以军功累加辅国大将军","又加骠骑大将军"(《旧唐书》卷184《杨思勖传》),但这两个称谓都不属于十六卫系列。
          


          5楼2010-12-25 05:20
          回复
                 十六卫大将军头衔也授予北方民族政权入朝、归顺的王公贵族。初唐突厥族突利可汗入朝,唐太宗拜他为右卫大将军;中唐回纥亡国,贵族嗢(wà)没斯来投,唐武宗拜他为右金吾卫大将军。这样做是为了安排、优宠外族首领,同利用其余被拜官者的能力来供职有别。
                 十六卫负责宫禁宿卫,被看作是天子禁军。天子禁军有所谓南北衙兵之分。十六卫驻守在宫城南面的皇城内,负责宫城、皇城的守卫,因而称为南衙兵。
                 南北衙兵的同时设置,除了用以维持治安以外,还有互相牵制的用意。安史乱中,京师长安盗贼充斥,宦官李辅国请选五百名北衙羽林军骑士代替南衙金吾卫在城区巡逻。宰相李揆上《请罢选羽林骑士备巡检疏》,说:"昔西汉以南北军相统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陈寅恪说应作'因北军入南军',见其《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52页,上丅海古籍出版社,1982),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全唐文》卷371)唐肃宗于是作罢。
                 南衙十六卫的宫禁宿卫任务有一定的分工。核心机构左右卫依据名籍,把士兵分配到各卫,执行宿卫任务。左右卫的士兵平时在内廊阁门外分为供奉仗、亲仗、勋仗、翊仗、散手仗等五仗,坐在东西廊下。皇帝御临正殿,左右卫士兵以黄旗仗为标志,列队分别站在两阶,在正门内,以挟门队坐在东西两厢。在他们的下面,依次站着左右骁卫、左右武卫等士兵。正殿前举行大朝会时,左右骁卫的士兵以黄旗队和胡禄队坐在东西廊下,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和左右领军卫的士兵,分别身着白色、黑色和青色的铠甲,手执旗帜、兵器,列于左右两厢。
                 左右监门卫掌管宫城、皇城诸门禁卫和门籍,左右卫、左右骁卫也参与诸门值勤工作。凡官员朝见、奏事或奉敕入见,以及仪仗出入,左右监门卫都要勘验门籍或诏敕,检查出入人数。皇帝巡幸,左右监门卫依照一定的仪仗在皇帝起居的衙门之下监守。
                 左右千牛卫负责宫殿侍卫和供御仪仗。千牛备身左右手执弓箭,宿卫皇帝,皇帝坐朝时,在御前左右行施防护职责。
            


            6楼2010-12-25 05:21
            回复
                   左右金吾卫负责京城的昼夜巡丅警,"以执御非违"(《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因而任务最为庞杂繁忙。
                   京师朱雀门大街以东的万年县为左街区,以西的长安县为右街区。金吾卫设置左右街使,分别负责左右街区主干街道的昼夜纠察巡逻。有时候,一些正常的人际关系,左右金吾卫也作为情报向上汇报。唐德宗《听朝官伏腊过从诏》对此加以阻止,说:"比来朝官或诸处过从,金吾皆以上闻。其间如素是亲故,或会同僚友,伏腊岁序,时有往还,亦是常礼,人情所通。自今已后,金吾不须闻。"(《全唐文》卷53)
                   在外郭城的城门和坊里的角落,设有武候铺,由金吾将士站岗、值勤,按照规定的时间启闭城门。大城门百人,大铺三十人,小城门二十人,小铺五人。白天金吾卫委派排门人远望,夜禁后委派持更人远听。二更时分,街使以骑卒在各条街上巡行叫呼,武官暗中察探。捉铺持更者夜间发现行人,要立即盘问,不回答就拨动弓弦以警告,再不回答就向行人旁边射箭,仍然不回答就直接射行人。苏頲(tǐng)《对劝学犯夜判》虚构这样一个情节:长安学生王丁"从师受业,不觉日暮",犯夜而被拘留。长安县令杜虚认为:"鞭挞宁越(战国时期的文士),以立威名,非政化之本。"于是派人送他回家。御史得知后,弹劾金吾郎将失职。金吾郎将辩解道:"县令送归,非金吾之罪。"(《全唐文》卷256)
                   据《旧唐书》卷14《宪宗纪上》记载,元和三年(808),宦官郭里旻酒醉犯夜,被杖杀,金吾卫人员薛伾和巡街使韦纁(xūn)因而贬逐。
                   遇到紧急情况,金吾卫的活动更要加强。唐宪宗时,关东跋扈藩镇为了抵制中央对他们的平定,就不断在京师制造混乱。元和十年(815),藩镇刺客夜里埋伏在靖安坊,刺死主战派宰相武元衡,又在通化坊刺伤主战派御史中丞裴度。朝廷为了加强防范并搜捕刺客,"自京师至诸门加卫兵,宰相导从加金吾骑士,出入则彀弦露刃,每过里(里坊)门,呵索甚喧"。(《旧唐书》卷15《宪宗纪下》)此外,皇帝车驾出入,左右金吾卫"以清游队,建白泽朱雀等旗队先驱",皇帝巡幸田猎,"则执其左右营卫之禁"。(《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
                   在东都洛阳,金吾卫执行着同样的任务。开元二十三年(735),唐玄宗在东都五凤楼前赐臣民宴饮,观众拥挤喧闹,金吾卫士兵棍棒乱下如雨,依然不能阻止。宦官高力士这才推荐果断严厉的河南县丞严安之出面维持秩序。严安之到场后,以手板画地,说:"犯此者死。"宴饮三天,无人敢逾越所画界限,被称为"严公界境"。(《资治通鉴》卷214,郑綮《开天传信记》以为在长安勤政楼前)
              


              7楼2010-12-25 05:21
              回复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说:"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全唐诗》卷65)该诗描绘的是神龙元年(705)上元夜洛阳观灯的景象。这里的"星桥"指洛阳天津桥,因为洛河横贯城中,有天河气象,天河有星汉的别称。诗中说树枝上挂满彩灯,游人熙熙攘攘。官府取消了宵禁,因而金吾卫将士不再巡丅警,星桥的铁锁也相应打开,听任游人往来。
                     李揆所说南北衙兵互相牵制的事,在后来特殊情况下竟发展成为残杀。大和九年(835)十一月,李训、郑注和唐文宗秘密策划翦除宦官。李训假称左金吾卫办公厅的石榴树上夜间降下甘露,想诱骗宦官首领仇士良偕众宦官前往观看,以预先埋伏在这里的金吾卫将士及其他武装力量杀掉他们。李训安排韩约由太府卿职务改换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以参与政变,就是为了能够动用金吾卫士兵。仇士良发现破绽,调动由宦官指挥的北衙兵神策军一千人对付李训政变,立即使政变武力和不相干的官吏、市民流血成河、僵尸遍地。
                     神策军是唐代后期主要的禁军。本是陇右节度使所属驻守临洮城西的军队,唐天宝十三载(754),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在临洮以西的磨环川置神策军,以成如璆为军使。此“神策军”为地名,系军事据点。
                     安史之乱中,这支军队千余人由军将卫伯玉率领入援,参加了乾元二年(759)攻围安庆绪(安禄山子)的相州之战。唐军溃败,卫伯玉与宦官观军容使鱼朝恩退守陕州。这时神策军故地已被吐蕃占领,卫伯玉所统之军仍沿用神策军的名号,伯玉为兵马使。伯玉入朝,此军归陕州节度使郭英乂;英乂入朝,神策军遂属鱼朝恩。广德元年(763),吐蕃进犯长安,代宗奔陕州,鱼朝恩率此军护卫代宗,随入长安,从此成为禁军。
                     大历五年(770)朝恩得罪死,以后十几年均以本军将领为兵马使统率之。建中四年(783),德宗以司衣卿白志贞为使,却遇到所谓“泾卒之变”,德宗出奔。事定后,德宗认为文武臣僚不可信赖,兴元元年(784),命宦官分领神策军,为左、右厢都知兵马使。
                     贞元十二年(796)又置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从此,神策军虽为大将军、统军等官所统,但实为中尉掌握。
                     神策军来自陇右,曾是唐中央的劲旅。德宗、宪宗时常用以出征藩镇;长安西、北备御吐蕃的部分防务也由神策军承担。神策军的地位日重,在宦官统率下,衣粮赏赐也比诸军优厚,于是戍守长安西、北的其他军队也都要求隶名神策。这样,神策军迅速扩大,德宗时已增至十五万人。由于宦官控制了神策军及其他禁军,同时也控制了长安城及整个关中地区,从而造成宦官集团长期专权的局面,它对唐后期的政治和社会有重大影响。神策军的地位日重,兵额迅速扩大,但其战斗渐衰弱。也象其他禁军一样,长安富户和恶霸不少列名神策军以求庇护。有的只是借以逃避徭役和获得赏赐,有的倚势横行,欺压百姓。这些人大多只是每月纳课,实际上并不入伍。
                     广明元年(880),黄巢进军长安,僖宗命神策军守卫潼关,那些挂籍神策的富户子弟一听出征,父子聚哭,出钱雇佣乞丐代行。起义军毫不费力就攻破潼关,进入长安,畿内数万禁军除少数随从僖宗逃奔成都外,全都溃散。僖宗在成都重又召募神策军五万四千人,分为十军,以原神策左军中尉、观军容使田令孜为左右神策十军兼十二卫观军容使统之。至昭宗天复三年(903),朱温诛杀宦官,神策军同时被解散。
                以上资料来自《隋唐军事》,以及百度百科之《神策军》
                


                8楼2010-12-25 05:22
                回复
                  2025-05-21 06:48:30
                  广告
                  古代将领必备知识之相面术
                  〈监人篇〉第三十一
                          经曰:凡人,观其外,足知其内。七窍者,五脏之门户。九候三停,定一尺之面;智愚勇怯,形一寸之眼。天仓金匮,以别其贵贱贫富。夫欲任将,先观其貌,后知其心。
                          神有余法:容貌堂堂,精爽清彻,声色不变,其志荣枯,不易其操,是谓神有余。
                          形有余法:头顶丰停,腹肚浓厚,鼻圆而直,口方而棱,颐额相临,颧耳高耸,肉多而有余,骨粗而不露,眉目明朗,手足红鲜,望下而就高,比大而独小,是谓形有余。
                          心有余法:遏恶扬善,后己先人,无疾人以自贤,无危人以自安,好施阴德,常守忠信,豁达大度,不拘小节,是谓心有余。
                  「监头、目、鼻、口、舌、齿法」:
                          虎头高视,富贵无比;犀头崒嵂,富贵郁郁;象头高广,福禄居长;鹿头侧长,志气雄强;gui(vv)头郤缩,喉丰酒肉;獭头横阔,志气豁达;驼头蒙鸿,福禄千锺;蛇头平薄,财物寥落;骆头尖锐,贫厄无计;兔头蔑颉,志气下劣;狗头尖圆,泣泪涟涟。
                          眉直头昂,富贵吉昌;眉薄而曦,少信多欺;发欲细密,须欲[上分下鹿]疏。
                          眼目光彩明净者,贵;眼鼻成就者,魂魄强美;眉目指瓜者,好施;眼鼻口小者,多虚少实;眼鼻口大者,有实无虚;眼中赤脉贯瞳子者,兵死。鸡眼卷头,不淫即偷;羊目直视,能杀妻子;猪目应瞪,刑祸相仍,亦主小贵;蜂目豺声,常行安忍;蝼蛄目,心难得;鱼目,多厄;猴目,穷寒;鹰视狼顾,常怀嫉妒;牛头虎视,富贵无比。
                         鼻圆隆实,富贵终吉;鼻孔小缩,悭贪不足;蜣蜋鼻,少意智。野狐须,无信期;羖羊须,多狐疑。
                          口如马喙,心难信制;口如鸟嘴,穷寒客死;口如河海,富贵自在;唇如点朱,才学代无。
                          舌红且厚,神识自守;吐舌及鼻,有寿复贵。
                          锯齿食肉,平齿食菜,疏齿猛毅,密齿淳和,细齿长贫,名曰:鬼齿。
                  「监颔、耳、胸、背、手、肚、黑子、面形法」:
                          燕颔封侯,腮尖乏肉,意志不足。
                          耳轮厚大鲜明者,贵而且寿;小薄者,贱而且夭。
                          虎项圆粗,富贵有余;鹤顶了了,财物乏少。颈[上分下鹿]短者,富贵;长细者,贫贱。
                          胸背如龟,富贵巍巍;胸长而方,智勇无双。
                          手足尖浓,指密而厚者,富贵;手如鸡足,智意褊促;手如猪蹄,智意昏迷;手如狙掌,勤劳伎俩。
                          肚如乖壶,富贵有余;牛腹贪婪,狗腹穷寒,虾蟆腹懒,蜥蜴腹缓。
                          凡人声欲深且实,不欲浅而虚,远而不散,近而不亡,浅而非壮,深而不藏,大而不浊,小而不彰,细而不乱,幽而能明,余响澄彻,有若笙簧,宛转流韵,能圆而长。虎声将军,马声骁勇。雄声雌视者,虚伪人也;气急而声重者,真实人也。
                  


                  11楼2010-12-25 05:27
                  回复
                    古代将领必备知识之辨别方向
                    〈迷途篇〉第五十五
                            经曰:远征迷途,南北不分,当以北辰为正。
                            正月,昏参中、朝尾中。        二月,昏弧中、朝建星中。
                            三月,昏七星中、朝牵牛中。四月,昏翼中、朝婺女中。
                            五月,昏亢中、朝危中。        六月,昏心中、朝奎中。
                            七月,昏建中、朝毕中。        八月,昏牵牛中、朝觜中。
                            九月,昏虚中、朝柳中。        十月,昏危中、朝七星中。
                            十一月,昏东壁中、朝轸中。十二月,昏娄中、朝氐中。
                            其阴雪,则用老马引前。昔齐桓公伐孤竹,值雪迷道,驱老马寻途,不迷。
                    


                    13楼2010-12-25 05:28
                    回复
                            到了战国时代,由于强弩的出现,步兵战斗力得到提高。加之不用兵车的攻城战的增多,以及不利兵车作战领地的不断扩大,大规模步、骑兵的野战逐渐代替了车阵的正面击战,使兵车逐渐退出了波澜壮阔的古战场。尽管这样,从秦汉到汉初,兵车仍然保持著军队主力的地位。  
                             在汉代,兵车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必须全力抗击北部的游牧民族。秦灭亡后,重新统一天下的汉朝,最大的威胁是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匈奴。面对机动力很强的匈奴骑兵,兵车已无用武之地,这才迫使汉朝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用来对抗匈奴的侵扰。  
                             扁厢车_正厢车  
                             外观与发展  
                             最初,之所以想制造一种能阻击敌人骑兵冲锋的战车,完全是出于面对强大的敌骑兵,自己却没有能与之抗衡的骑兵部队这样一个原因。这种设想在几个朝代都尝试过,但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均已失败而告终。  
                             最早实施这种战术的,是三国时代蜀国的诸葛亮。他使用的八卦车法,就是基于使用战车阻击敌人骑兵的这种想法。他创造的运粮用的木牛、流马这种独轮车,也是作为阻击敌人骑兵冲锋用的一种障碍物来使用的。后来,晋国的马隆运用这种八卦阵法和战车,打败了西方游牧民族羌族的侵扰。这是为数不多利用战车取胜的战例之一。  
                             制造战车最多,并取得实战效果的,是在明代末期。当时,统帅方面军的大臣和将军们,为了对抗瓦刺、鞑靼和女真族这些以骑兵为主力的叛军,争相制造了大量的战车。  
                             例如,戚继光在蓟镇(现在河北省蓟县)担任首都(北京)防卫军统兵时,作为抗击骑兵之策,组编了战车队(车营)。仅在明隆庆五年(1571)年就制造了一千一百零九辆战车。他的战车队装备有大量的火器,其强大的火力,犹如今天的炮兵部队。一个军营,有一百二十八辆战车构成。每支、火箭一百二十发,还配备有大将军车(重炮)八门。火箭车四辆。  
                      


                      16楼2010-12-25 05:30
                      回复
                             十六卫大将军头衔也授予北方民族政权入朝、归顺的王公贵族。初唐突厥族突利可汗入朝,唐太宗拜他为右卫大将军;中唐回纥亡国,贵族嗢(wà)没斯来投,唐武宗拜他为右金吾卫大将军。这样做是为了安排、优宠外族首领,同利用其余被拜官者的能力来供职有别。
                             十六卫负责宫禁宿卫,被看作是天子禁军。天子禁军有所谓南北衙兵之分。十六卫驻守在宫城南面的皇城内,负责宫城、皇城的守卫,因而称为南衙兵。
                             南北衙兵的同时设置,除了用以维持治安以外,还有互相牵制的用意。安史乱中,京师长安盗贼充斥,宦官李辅国请选五百名北衙羽林军骑士代替南衙金吾卫在城区巡逻。宰相李揆上《请罢选羽林骑士备巡检疏》,说:"昔西汉以南北军相统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陈寅恪说应作'因北军入南军',见其《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5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全唐文》卷371)唐肃宗于是作罢。
                             南衙十六卫的宫禁宿卫任务有一定的分工。核心机构左右卫依据名籍,把士兵分配到各卫,执行宿卫任务。左右卫的士兵平时在内廊阁门外分为供奉仗、亲仗、勋仗、翊仗、散手仗等五仗,坐在东西廊下。皇帝御临正殿,左右卫士兵以黄旗仗为标志,列队分别站在两阶,在正门内,以挟门队坐在东西两厢。在他们的下面,依次站着左右骁卫、左右武卫等士兵。正殿前举行大朝会时,左右骁卫的士兵以黄旗队和胡禄队坐在东西廊下,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和左右领军卫的士兵,分别身着白色、黑色和青色的铠甲,手执旗帜、兵器,列于左右两厢。
                             左右监门卫掌管宫城、皇城诸门禁卫和门籍,左右卫、左右骁卫也参与诸门值勤工作。凡官员朝见、奏事或奉敕入见,以及仪仗出入,左右监门卫都要勘验门籍或诏敕,检查出入人数。皇帝巡幸,左右监门卫依照一定的仪仗在皇帝起居的衙门之下监守。
                             左右千牛卫负责宫殿侍卫和供御仪仗。千牛备身左右手执弓箭,宿卫皇帝,皇帝坐朝时,在御前左右行施防护职责。
                             左右金吾卫负责京城的昼夜**,"以执御非违"(《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因而任务最为庞杂繁忙。
                        


                        17楼2010-12-25 07: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