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吧 关注:195,073贴子:2,177,079
  • 4回复贴,共1
求助

遵守吧规--表情恐惧症痊愈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我想甚至也是你二十年一贯的已经“老掉牙”反应。——我们内心有一个期望,有一个理想,希望自己能在任何的社交场合与别人接触时都能做到内心镇定自若,表情自然生动,事情顺利,心情舒畅。这是我们内心时刻存在的一种理想和渴望,有这样的渴望并没有错。但是我们往往采取了错误的心理反应方式。当自己每次在社交场合或和别人接触时出现害羞的感觉,出现恐惧、不安、紧张等感觉,还有随之而来的表情上的不自然,而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镇定、安然、平和、洒脱的表现。我们习惯立刻去用一种错误的心理反应态度去应对,我们立刻地谴责自己、诅咒自己,立刻想用自己的意志力去遏制和扼杀这些令人讨厌的心理情感的出现,立刻在内心或在外表上拿出一副和它决斗的架势。斗争的结果,我想你现在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越是和这些情感斗争,这样的情感就越是在自己的内心激烈起来。弄得自己最终面部肌肉越来越不可控制地不自然。这种心理反应方式就是我们过去所犯的唯一的错误,注意我说的是“唯一的错误”。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03 06:32回复
    心理问题,望各位帮忙!!!
    183567303
    关注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很在乎自己的人,一种是不怎么把自己太当回事的人,前者容易患很多的心理疾病,而后者呢,要少很多很多的心理问题。为什么呢?实际上当这两种人在经历同一件事时,心理上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比如就象你说的,当他们和别人谈话时,都感到“害羞,不好意思,特别难受,别扭”时,前者则会努力地去改变,去控制自己的表情,想尽一切办法去使自己冷静,使自己表情自如,使自己的一切都按预想中好的那样进行。而后者呢,他根本就没把这太当回事,说白了,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去改变这些,因为他没太在乎自己。就这样,前者努力想去控制却症状越来越严重,最终患了心理疾病。而后者,没把这当回事,症状逐渐减轻,最终消失。好了,我就说到这里。你用心去读下面这篇、文章,记住:你是幸运的。
    转载:
    一修老师您好:我患社交恐惧症长达20多年,主表现是面对人是总不能控制表情,显得紧张尴尬。尤其是在领导、自己钟爱的异性面紧张的重一些。在同事面前时比在生人前时表情更难控制。无论怎样努力也不能消除。读过不少这方面的书,也读过弗洛伊德的许多著作,对神经症发病和治疗也了解一些,但无论怎样努力摆脱困境也无济于事。正象一修老师所说的“劲都使在了一个方向”,“自己和自然总在对抗”。曾咨询过心理治疗师但效果不明显。我20多年来内心世界苦苦挣扎的痛苦难以言表。我感觉到一修老师的治疗理念能给我帮助,带我走出困境,我决定接受醒悟治疗中心的治疗!(王民)
    王民你好,我是一修,我们还是直接谈你的症状吧。
    面对自己这样的心理症状,大多数人会有两种相反的极端的心理期望,一种是认为自己的症状有来自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童年经历,自己以前的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根深蒂固的历史原因。要想彻底改变现在的状况,必须得经历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改工程”,才可能完全的焕然一新;另一种则是期望能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心理学大师,给自己一种非常独特的立竿见影的启示或治疗方法,让自己能像发烧时打个退烧针就能立刻退烧一样,发生即刻的突变,变成自己心中所期望的心理状态和社交表现——这两种想法与事实的真相都是不相符合的。
    就你的症状而言,我们需要放弃一切烦琐的顾虑,放弃想要改变它必须有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和一个所谓非常系统的治疗方法的想法。解决你的这种情况的整个核心就是我们如何正确面对内心的恐惧、不安、害羞等情感体验的问题。这完全是一个如何正确按客观心理反应规律办事的问题,完全是一个“心理操作”上的小技巧或心理学上的小训练。
    无论面对一个怎样的社交场合,当我们内心出现恐惧、紧张、不安、害羞等情感,我们对待它只有两种态度可以选择:
    一、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我想甚至也是你二十年一贯的已经“老掉牙”反应。——我们内心有一个期望,有一个理想,希望自己能在任何的社交场合与别人接触时都能做到内心镇定自若,表情自然生动,事情顺利,心情舒畅。这是我们内心时刻存在的一种理想和渴望,有这样的渴望并没有错。但是我们往往采取了错误的心理反应方式。当自己每次在社交场合或和别人接触时出现害羞的感觉,出现恐惧、不安、紧张等感觉,还有随之而来的表情上的不自然,而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镇定、安然、平和、洒脱的表现。我们习惯立刻去用一种错误的心理反应态度去应对,我们立刻地谴责自己、诅咒自己,立刻想用自己的意志力去遏制和扼杀这些令人讨厌的心理情感的出现,立刻在内心或在外表上拿出一副和它决斗的架势。斗争的结果,我想你现在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越是和这些情感斗争,这样的情感就越是在自己的内心激烈起来。弄得自己最终面部肌肉越来越不可控制地不自然。这种心理反应方式就是我们过去所犯的唯一的错误,注意我说的是“唯一的错误”。
    二、那么我们究竟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态度或心理反应方式来面对这些情形的出现呢?其实很简洁: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承认和接纳自己的表情不自然,承认和接纳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承认它—接纳它—感觉它—吸收它。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当我们遭遇一个比较重要的社交场合,我们内心感到了恐惧和不安,我们担心自己的表情会害羞会恐慌会不自然。越是重要的场合越想表现得镇定自若,而对负面表现的担心和恐惧也就越强烈。我们以前的错误就是一直认为,要想表现得自然镇定就必须先将自己内心任何的恐惧和不安驱赶走、扼杀掉。于是你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如何控制和扼杀自己内心的恐惧上,集中在如何用意志力控制住自己紧张的表情而显得镇定自若上。但恐惧是伴随着你的欲望而出现的一种副产品,是一种客观能量,是不能被扼杀的,于是形成你所说的自我角斗的恶性循环。正是由于这种一贯的长期的错误心理反应方式,使本来自然的恐惧感受,使本来偶尔才出现的面部表情不自然的情形超过了它一般的、“正常的”的程度和范围——最后形成一种“固着的”社交恐怖症状。现在,当我们内心出现任何的恐惧、紧张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03 06:33
    回复
      这里最大的难点就是为什么我们接纳自己“不好的”表情,接纳内心的恐惧和紧张,紧张和恐惧怎么就能蜕变消失。让自己恐惧就能不恐惧?!允许自己表情不自然就能变得表情自然?!这看起来是自相矛盾的,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得想一个办法将任何的恐惧杀掉才行;我们必须控制住自己的“不好的”面部表情,才可能有好的面部表情。只是接纳它们,它们就能消失,这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奥秘,只有东方心理学承认这个奥秘,或者别说得那么玄乎,那么上纲上线,它就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学上事实。你在另一条路上已经碰了壁,已经努力了20年,已经碰得头破血流了,为什么不试一试另一个方向另一条路呢?其实这是解决你的情况和解决任何社交恐怖症的唯一途径。至于这里面的更为深入一些“哲学”道理我们会在神经症患者的心理修养里有比较详细阐述和探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03 06:33
      回复
        心理问题,望各位帮忙!!!
        183567303
        关注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很在乎自己的人,一种是不怎么把自己太当回事的人,前者容易患很多的心理疾病,而后者呢,要少很多很多的心理问题。为什么呢?实际上当这两种人在经历同一件事时,心理上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比如就象你说的,当他们和别人谈话时,都感到“害羞,不好意思,特别难受,别扭”时,前者则会努力地去改变,去控制自己的表情,想尽一切办法去使自己冷静,使自己表情自如,使自己的一切都按预想中好的那样进行。而后者呢,他根本就没把这太当回事,说白了,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去改变这些,因为他没太在乎自己。就这样,前者努力想去控制却症状越来越严重,最终患了心理疾病。而后者,没把这当回事,症状逐渐减轻,最终消失。好了,我就说到这里。你用心去读下面这篇、文章,记住:你是幸运的。
        转载:
        一修老师您好:我患社交恐惧症长达20多年,主表现是面对人是总不能控制表情,显得紧张尴尬。尤其是在领导、自己钟爱的异性面紧张的重一些。在同事面前时比在生人前时表情更难控制。无论怎样努力也不能消除。读过不少这方面的书,也读过弗洛伊德的许多著作,对神经症发病和治疗也了解一些,但无论怎样努力摆脱困境也无济于事。正象一修老师所说的“劲都使在了一个方向”,“自己和自然总在对抗”。曾咨询过心理治疗师但效果不明显。我20多年来内心世界苦苦挣扎的痛苦难以言表。我感觉到一修老师的治疗理念能给我帮助,带我走出困境,我决定接受醒悟治疗中心的治疗!(王民)
        王民你好,我是一修,我们还是直接谈你的症状吧。
        面对自己这样的心理症状,大多数人会有两种相反的极端的心理期望,一种是认为自己的症状有来自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童年经历,自己以前的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根深蒂固的历史原因。要想彻底改变现在的状况,必须得经历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改工程”,才可能完全的焕然一新;另一种则是期望能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心理学大师,给自己一种非常独特的立竿见影的启示或治疗方法,让自己能像发烧时打个退烧针就能立刻退烧一样,发生即刻的突变,变成自己心中所期望的心理状态和社交表现——这两种想法与事实的真相都是不相符合的。
        就你的症状而言,我们需要放弃一切烦琐的顾虑,放弃想要改变它必须有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和一个所谓非常系统的治疗方法的想法。解决你的这种情况的整个核心就是我们如何正确面对内心的恐惧、不安、害羞等情感体验的问题。这完全是一个如何正确按客观心理反应规律办事的问题,完全是一个“心理操作”上的小技巧或心理学上的小训练。
        无论面对一个怎样的社交场合,当我们内心出现恐惧、紧张、不安、害羞等情感,我们对待它只有两种态度可以选择:
        一、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我想甚至也是你二十年一贯的已经“老掉牙”反应。——我们内心有一个期望,有一个理想,希望自己能在任何的社交场合与别人接触时都能做到内心镇定自若,表情自然生动,事情顺利,心情舒畅。这是我们内心时刻存在的一种理想和渴望,有这样的渴望并没有错。但是我们往往采取了错误的心理反应方式。当自己每次在社交场合或和别人接触时出现害羞的感觉,出现恐惧、不安、紧张等感觉,还有随之而来的表情上的不自然,而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镇定、安然、平和、洒脱的表现。我们习惯立刻去用一种错误的心理反应态度去应对,我们立刻地谴责自己、诅咒自己,立刻想用自己的意志力去遏制和扼杀这些令人讨厌的心理情感的出现,立刻在内心或在外表上拿出一副和它决斗的架势。斗争的结果,我想你现在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越是和这些情感斗争,这样的情感就越是在自己的内心激烈起来。弄得自己最终面部肌肉越来越不可控制地不自然。这种心理反应方式就是我们过去所犯的唯一的错误,注意我说的是“唯一的错误”。
        二、那么我们究竟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态度或心理反应方式来面对这些情形的出现呢?其实很简洁: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承认和接纳自己的表情不自然,承认和接纳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承认它—接纳它—感觉它—吸收它。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当我们遭遇一个比较重要的社交场合,我们内心感到了恐惧和不安,我们担心自己的表情会害羞会恐慌会不自然。越是重要的场合越想表现得镇定自若,而对负面表现的担心和恐惧也就越强烈。我们以前的错误就是一直认为,要想表现得自然镇定就必须先将自己内心任何的恐惧和不安驱赶走、扼杀掉。于是你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如何控制和扼杀自己内心的恐惧上,集中在如何用意志力控制住自己紧张的表情而显得镇定自若上。但恐惧是伴随着你的欲望而出现的一种副产品,是一种客观能量,是不能被扼杀的,于是形成你所说的自我角斗的恶性循环。正是由于这种一贯的长期的错误心理反应方式,使本来自然的恐惧感受,使本来偶尔才出现的面部表情不自然的情形超过了它一般的、“正常的”的程度和范围——最后形成一种“固着的”社交恐怖症状。现在,当我们内心出现任何的恐惧、紧张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03 06:34
        回复
          完全允许自己表情不自然地继续与人交谈,就是镇定自若。而你持续以这样的心理态度去反应的结果就是越来越自如的社交和越来越少的表情不自然的发生。而如果你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扼杀不好的表情和内心的恐惧,你就会永远被它们死死纠缠。你想我必须完全摆脱和扼杀掉我的内心的害羞和恐惧,才能去社交去工作,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这些情况只有用正确的心理反应方式不断在实践中去体会前进才能最终彻底蜕变,没有任何其它途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4-03 06: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