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爱吧 关注:63,248贴子:4,553,055
  • 17回复贴,共1

二次元相关碎碎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还是喜欢往论坛堆感想……不会一条条的看着累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4-03 05:50回复
    从一些最新的以青少年为主角的作品中能看到的趋势是
    1. 对于个体和集体的问题有很多讨论,且越是年代偏后,越是会重视个体的个性和个人感受,并表现群体价值观对于个体的压抑。走得比较远的,可能会直接无视掉责任
    2. 民主化的团队关系,对于前后辈和大人孩子之间的上下级感会越来越削弱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4-03 05:58
    回复
      舞冰/金牌得主这部作品的年轻感大概来源于它对于孩子几乎没采用任何教化的视角,而是偏向“每个孩子都不坏,大人应该更有耐心”以及“每一种个性,哪怕是不那么合群和无私的个性,都应该被充分尊重”吧。虽然评论会说三喵和理凰这些角色怎么改正,但实际上作者本身并不带有什么去教导的意味,相反三喵的个性被认为无伤大雅且很帅气,理凰则是很典型的条件优渥者的烦恼。小铃的角度的特殊之处则在于,这样我行我素个性强烈实力强大的角色虽然很常见,但一个正面角色很少会把“自我”那种轻飘飘的与他人无关的地方强调出来。“你不需要去做个好孩子去背负别人的期望”与其说是教练的话,不如说是很多年轻人才会有的心理特征,而且大概率是对自己说的。
      而比较有女性视角的地方则是,小祈是一个很会察言观色的女孩,而社会上的女性在相处时是比男性更需要情商的。这也是女性视角才更容易展现出的一种压抑和痛苦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4-03 06:07
      收起回复
        我觉得中华小子的模式其实就是伪连续剧的引子下抛出的真单元剧,真正的卖点在于打斗+鲜明的人物个性+有创意的单集设计。这类模式在美漫里做得很成功,在科幻子供向作品里创意往往是各种千奇百怪的发明来丰富一下日常生活,而传奇向往往少不了神话传说。我觉得本作比较优秀的地方在于细节的打磨和角色有血有肉,比如会安排小兰因为仇恨起杀心,刻画三小只对被救导致方丈“死亡”的无辜孩子有怨气,刻画小虎小龙对被欺负的安平既有同情又嫌弃他拖油瓶以及抢走小兰的注意力。细节打磨则是会尽力让每一句哪怕是插科打诨的搞笑都和主题有强关联性,也会设置不少让人会心一笑的小情节。
        个人觉得整集完整性上做得最好的是雪域神妖、魔牌和墨镜秘密,但后者的主旨讲得比较表面,和第一位还是差了一点。火鬼、护送太子和青蛙精都是玩点子出色,当然玩的重点不同。相比之下,重在塑造角色的单集在角色塑造上其实不如一些玩点子的集数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4-03 06:26
        回复
          感觉冒险故事往往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组建一个理想中的家庭的故事。正因如此,那些现实疏离的人际关系才是这类故事里最不能被接受的。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4-04 02:35
          回复
            我觉得很多国产动画的细节刻画应该向电视剧多取经,抛弃那些用网络小段子套角色模版的写法,回归到对日常生活的反应上来。很多创作者抓到的是民风民俗、美食以及家乡话,这其实多少还是浮于表面,观察不够深入的体现。但创作的特点是,哪怕是日常,本身也是一种标签化的元素。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4-04 02:40
            回复
              我并不认为现实主义的剧情一定要用最悲剧的结尾才有价值,因为凝练的某个场景(结尾,关键转折,角色高光等等)本身往往是象征性意义更大,而在讨论中的象征意义往往落脚在情感震荡上,而对悲剧结尾的追求某种程度上也只是在追求一个完美的谈资。这多少也能体现我不喜欢一类现实主义作品的原因,就是解说者最看重的并非是对现实的思考,而是寻找与自己目的相符的内容来表演自己的正义感。但是单纯地把阴影搬出来并不等于正义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4-04 02:50
              收起回复
                强大叛逆的女性角色固然可以视为对政治正确的反击所以“反zzzq也是一种zzzq”,但我认为这里应当问责的是社会背景而非创作者(不论创作者的立场目的如何)。女性角色的特殊本身就和女性在社会中的特殊性无法分开,她们同时承担着家庭义务和社会义务,因此性格收到的限制会更多,而正是因为限制存在,才无论是叛逆还是贤惠,都无法忽视背后那个标准的形象。我认为创作者合适的态度是面对这个局限,而非是认为限制不存在,认为只要像刻画男人一样刻画女人就行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4-04 02:56
                回复
                  当讨论“曾经流行的角色类型放在现在会不会被骂”的时候,也许我们需要知道一点,就是后来认知的正确就是唯一的解答吗?就像大人和孩子的关系,有一种家庭组合是脾气风风火火的家长&皮实又捣蛋的孩子,家长常常会损孩子几句,这样的家庭即使孩子和家长都觉得没什么问题,也会有人觉得家长不该那么严厉而觉得“窒息”。同样现在经常会讨论道德绑架,本质上也是现在的社会情况下比起看起来十分虚空的集体,大家会更加重视个人的自由,“不要比较苦难”便是在这一环境下产生的,但平心而论被家长不认可的苦难真的能超过吃观音土乃至人相食的苦难吗?我认为我们需要认识到有存在于自己理解和认识之外的东西


                  IP属地:英国9楼2025-04-09 20:51
                  回复
                    感觉喜剧类作品里一类人设很常见,就是在一个充满怪力乱神的世界里坚持无神论,然后各种被打脸。这多少能看出来大家其实是很享受聪明人被捉弄的情形的。


                    IP属地:英国10楼2025-04-09 20:54
                    回复
                      我觉得一些喜欢使用社科知识拉片的up常见的问题是忽视理论和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着距离和暧昧的联系。比如这个《有话好好说》,理论化的拉片会强调张秋生的知识分子身份并相继引出一系列知识分子的地位如何怎么悲哀,这里的问题是拉片确实把握到了创作者抓住的一种逻辑,但忽视了人不是纯粹按照理论去运行的。片中对知识分子的描写其实带有一种戏谑的味道,遵守规矩不敢惹事注重体面能言善辩,但是手无缚鸡之力,哪怕闹事也不敢真的去砍人。小帅和张秋生的情节转换的喜剧性在于一个好言相劝的人当自己落到那种环境中时会发更大的疯,而环境设置本来就是极其夸张的,只是因为时代背景套入了一些常见元素,比如犯罪率和黑帮般的裙带关系,这种时代性只是因为深处其中所以必然逃脱不掉的氛围,而不是有意去捕捉和呈现的思考。还有一点是,作品是有创作理论和设计的,不会完全遵循社会运行的理论,不能把握这一点的解读者便会成为单纯的自我输出。


                      IP属地:英国11楼2025-04-09 21:07
                      回复
                        我对禅心平常不认同的地方在于我不认为满足读者的舒适感和爽感是唯一的最终目的,但不可否认他的优势就是用比较总结性的语言概括出了最通俗的观众的评判标准。一般人的喜好其实没有非常复杂,去把b站上评分9.9的片子和9.5--9.8之间的片子对比一下,不难发现9.9的片子优势往往在于最彻底地符合了观众的预想,比如全员都是好人(或者起码没有做会让观众很接受不了的恶劣影响,就算有坏事也能让人感动),或者是讽刺了一些基本上被完全否定的、黑起来没有任何危险的价值观(日本人给我反思战争罪行!霸凌不许洗白!),而相应的,一个道德有些小瑕疵的穷人就往往争议不断,甚至要用上“洗白”这种程度的词语。所以说即使不认同,我还是认为有这样一位能够清晰地解释大众口味的up是有必要的。


                        IP属地:英国12楼2025-04-09 21:15
                        回复
                          贬新三夸老三会那么热潮,我觉得主要原因是:1.作品有足够的知名度 2.老版的优秀和新版的低劣基本上可以说毫无争议,且描述的内容与现代政治联系不大,可以说能够同时享受拉踩的爽快感和无需担忧的安全感,类似情况就像夸手冢治虫三观正,重温经典老番时直接放经典场景再放出主题曲一样,属于不费多少力就能得到很多的路径。可以说,对流量和安全的同时追求往往导致了最为保守的想法出现。


                          IP属地:英国13楼2025-04-09 21:23
                          回复
                            又去补了狼雨,可能是因为现在有脑子了再加上没有那么不耐烦总是跳进度条,不觉得这片非常云里雾里了也能看懂大部分的巧思。这类作品创作时的核心矛盾是它对动物的描写是纯粹从人类出发的,所以描绘出来的各种动物的受苦受难本质上充满了人类的想法,比如认为狼是自由的,狗就是被奴役的(而且奴役起来没什么心理负担的),且狼帮助人类干体力活就是不自由是不好的,但是还是要把人和动物划分成对立政营。同时,人类视角导致创作者不认为人类就是一切问题的核心,于是往往会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回归到原始时代,在没有人类文明的压迫的情况下大家就都能得到平等和自由。如果人类是万物之灵是人类中心主义,那么人是恶,大自然是善又未尝不是反向的人类中心主义呢?而这种世间俱是恶的思考也常常会使作品的希望都落脚在一个小天使的身上,这个小天使永远对所有人表现善意,对别人的恶意和伤害毫不在意。这就是剧本和现实最大的不同吧。


                            IP属地:英国14楼2025-04-13 21:28
                            回复
                              我觉得很多作品创作/讨论的问题在于总是认为作品的精华都在一长串非常有道理(指符合大部分读者价值观)的台词上,创作者方面是让很多角色说话不像交流像演讲和朗诵,讨论的问题在于容易忽视其他的手段,而热衷于把名台词做截图然后大量传播,以此作为作品很有思想的证明。这也是我认为很多漫画和动画创作真正应该向电影电视剧取经的地方,就是除了大段说理台词之外,也学习应用动作、表情、镜头语言和情节传达信息。


                              IP属地:英国15楼2025-04-13 21:34
                              回复